資源簡介 2024年浙江省杭州市濱江區中考二模道德與法治試題1.(2024九下·濱江模擬)認識自己是一個不斷探索和發現的過程,全面認識自己應該拒絕接納他人的評價。( )2.(2024九下·濱江模擬)“謙謙君子,賜我百朋”。這句話告訴我們禮儀有助于提升人們的精神境界。 ( )3.(2024九下·濱江模擬)同仁堂對聯“炮制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體現了誠實守信的中華傳統美德。 ( )4.(2024九下·濱江模擬)我國海關截獲違規入境外來物種——暗腹外刺猛蟻,體現出維護國家文化安全。 ( )5.(2024九下·濱江模擬)被告人鄭某多次竊取他人物品,被判處拘役四個月。該判決的依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 )6.(2024九下·濱江模擬)有法制不等于有法治,法治還要求實行善治。 ( )7.(2024九下·濱江模擬)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對弘揚民族精神、凝聚人民力量、推進強國建設與民族復興具有重大意義。 ( )8.(2024九下·濱江模擬)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是人民軍隊的建軍之本、強軍之魂 ( )9.(2024九下·濱江模擬)漫畫《身邊的“毒”》告訴我們,青少年應該( )A.樹立防范意識,提高執法水平 B.踐行傳統美德,接受善意邀請C.學會保護自己,遠離不良誘惑 D.行使審判權力,加強司法保護10.(2024九下·濱江模擬)2024年1月,某地一男子駕駛汽車強行加塞,被拒后怒砸正常駕駛的機動車。最后,該名男子被警方行政拘留。這一案例告訴我們( )A.行使權利有界限,擾亂市場必受罰B.社會生活有規則,對待他人需平等C.違法一定屬犯罪,依法辦事守規矩D.權利義務相統一,違反法律需擔責11.(2024九下·濱江模擬)2024年1月1日,《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正式施行。為切實推進該條例的施行,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①立法機關依法行政,營造清朗網絡環境②青少年提高媒介素養,利用網絡獲新知③政府加強網絡保護,創造良好社會氛圍④父母做好家庭保護,禁止未成年人上網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024九下·濱江模擬)全國兩會是我國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人民民主的生動體現。據此,完成下列小題。12.李強總理代表國務院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他在會上所說, “各位代表:現在,我代表國務院,向大會報告政府工作,請予以審議。”這體現了( )A.國務院對全國人大負責并報告工作B.在我國,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公民C.人民能直接行使管理國家各項事務的權力D.人大代表決定全國和地方的各項重大事務13.全國人大代表齊秀敏介紹,近年來,見義勇為英雄人物不斷涌現,但讓人困惑而又痛心的“見義不為”“英雄流血又流淚”等尷尬現象也時有發生,引發全社會關注。齊秀敏提出要加快將見義勇為行為納入法律保護。此舉旨在( )A.消除見義不為現象 B.維護社會公平正義C.關心愛護弱勢群體 D.推進社會自由平等14.(2024九下·濱江模擬)安吉余村的“兩山議事會”讓村里的事村民決定;桐鄉的“三治結合”讓村里的事村民評判;象山西周鎮的“村民說事”輕松化解村里矛盾糾紛。這些體現了( )①民主決策,管理基層公共事務②實行村民自治,促進社會和諧穩定③民主協商,推動社會民主建設④區域高度自治,保障人民當家作主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5.(2024九下·濱江模擬)2024年春節聯歡晚會新疆喀什分會場為全國人民奉上了一道獨具新疆風味的“文化年夜飯”。該會場的活動有利于( )①促進各民族的文化交流互鑒②鞏固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③解決民族發展中的全部問題④增強國際社會對新疆的認知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6.(2024九下·濱江模擬)2023年11月召開的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吸引了154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的來賓,超過3400家來自世界各國的企業參展。材料告訴我們( )①合作共贏是時代主旋律,沖突與對抗不復存在②我國主導全球治理改革,決定了世界經濟發展③我國的國際影響力、感召力和塑造力顯著提升④我國堅持推進對外開放,積極與世界深度互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7.(2024九下·濱江模擬)聚焦幸福生活,走出特色之路。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新天地】材料一 2012年,全國國內旅游人數29.57億人次,收入2.27萬億元人民幣; 2023年,全國國內旅游人數48.9億人次,收入4.91萬億元人民幣。材料二 2012年到2023年,傳統文化類景區由2064個增加到4000余個,年均增長8%;紅色旅游類A級旅游景區數量和游客接待量分別實現年均增長19.52%和13.08%;全國博物館接待觀眾人次分別為5.6億和12.9億。【新動能】材料三 我國建設旅游服務中心3500多個,新建、改擴建旅游廁所15萬座,完善旅游便民設施,發展智慧旅游。通過數字文博、沉浸式文旅等讓經典動“起”來、文物“活”起來。營造良好市場環境,文化和旅游部門持續推進未經許可經營旅行社業務、“不合理低價游”專項整治行動,在重要時間節點專題部署各地加強執法檢查。【新貢獻】材料四 近年來,我國加強雙多邊合作,舉辦中俄、中美、中法等旅游年活動。我國已是國際旅游最大客源國,144個國家和地區成為中國公民組團出境旅游目的地,越來越多人化身中華文明使者,講述中國故事。(1)根據材料一,概括我國旅游業發展的特點。(2)結合材料二,從“延續文化血脈”角度闡述我國探尋文旅融合的價值所在。(3)結合材料三,分析我國旅游業發展的原因。(4)根據材料四,說明旅游業對世界文明發展的作用。18.(2024九下·濱江模擬)“三農”問題是貫穿中國現代化進程的基本問題,中國共產黨始終引領農村力量在社會變革中發揮重大作用。閱讀材料,回答問題。【農業·蓄力發展】“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牽引,浙江省建成82條產值超10億元的農業全產業鏈,年總產值2575億元,輻射帶動478萬農民就業創業。該工程始終是黨政“一把手”親自抓、分管領導直接抓。20年繪出鄉村新圖景:衢州開化縣金星村成為山林茂密的生態村;湖州安吉縣魯家村成了遠近聞名的花園村;諸暨市楓橋鎮杜黃新村成了時尚潮流的露營村。——人民日報《一張藍圖繪到底—習近平總書記擘畫浙江“千萬工程”帶來鄉村巨變》(1)材料反映了我國哪一發展共識 (2)結合材料,從“共享發展成果”角度闡述浙江省“千萬工程”的意義。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錯誤【知識點】正確對待他人的評價【解析】【分析】根據所學,我們要重視他人的態度與評價,但也要客觀冷靜分析,既不能盲從,也不能忽視。用理性的心態面對他人的評價,是走向成熟的表現,所以題文觀點錯誤。故答案為:錯誤。【點評】本題考查對正確對待他人的評價的認識,他人評價是我們認識自己的一面鏡子。他人評價有助于我們形成對自己更為客觀、完整、清晰的認識。2.【答案】錯誤【知識點】以禮待人【解析】【分析】“謙謙君子,賜我百朋”意思是一個內心謙誠、彬彬有禮 的人,能廣受歡迎,廣交朋友,這體現文明有禮是一個人立身處世的前提。文明有禮會使人變得優雅可親,更容易贏得他人的尊重和認可。啟示我們禮儀有助于交到好朋友,所以題文觀點理解錯誤。故答案為:錯誤。【點評】本題考查對文明有禮的認識,做文明有禮的人,需要在社會生活中不斷學習、觀察、思考和踐行。我們要從小事做起,從細節做起,努力做一個懂禮、明禮、守禮的人。3.【答案】正確【知識點】誠信【解析】【分析】“炮制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意思是制作工序雖然繁瑣但不敢節省人工,材料雖然貴但不敢偷工減料,體現同仁堂誠信經營,踐行了誠實守信的中華傳統美德。故題干說法正確。故答案為:正確。【點評】本題考查對誠信的認識,誠信是企業的的無形資產,企業只有堅持誠信經營、誠信辦事,才能塑造良好的形象和信譽,贏得客戶,才能帶來持久效益,長盛不衰。4.【答案】錯誤【知識點】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解析】【分析】根據所學,面對國家安全形勢的新變化,我們要構建涵蓋政治、軍事、國土、經濟、文化、社會、科技、網絡、生態、資源、核、海外利益、太空、深海、極地、生物等諸多領域的國家安全體系。我國海關截獲違規入境外來物種,這旨在進一步維護國家的生態安全,故題文說法錯誤。故答案為:錯誤。【點評】本題考查對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的認識,今天,我國國家安全的的內涵和外延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更豐富,時空領域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更寬廣、內外因素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更復雜。5.【答案】錯誤【知識點】了解刑法、犯罪與刑罰【解析】【分析】被告人鄭某多次竊取他人物品,被判處拘役四個月。這說明鄭某的行為是犯罪行為,刑法明確規定了什么行為是犯罪,以及對犯罪應當判處什么樣的刑罰,所以該判決的依據是刑法。故答案為:錯誤。【點評】本題考查對犯罪的認識,犯罪是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觸犯了刑法、應當受到刑罰處罰的行為。嚴重社會危害性、刑事違法性、應受刑罰處罰性是犯罪的三個基本特征。法網恢恢,疏而不漏。任何人的違法行為都應當受到法律的制裁,犯罪的法律后果是刑罰,分為主刑和附加刑。6.【答案】正確【知識點】法治的要求【解析】【分析】根據所學,有法律制度不等于就有法治,法治還要求實行善治。法治建立在民主政治基礎上,通過賦予公民更多的參與公共活動的機會和權利,實現公共利益的最大化。故題文說法正確。故答案為:正確。【點評】本題考查對法治的要求的認識,追求并奉行法治已經成為現代世界各國的共識。法治要求實行良法之治。良法應當良法反映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會發展的規律,維護公民的基本權利,符合公平正義要求,促進人與社會的共同發展。7.【答案】正確【知識點】中華民族精神【解析】【分析】根據所學,愛國主義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維護民族獨立和民族尊嚴的強大精神動力。愛國主義教育法的實施,用法律保障愛國主義教育行為的實現,有利于弘揚民族精神,凝聚人民力量,推動強國建設和民族復興,所以題文觀點正確。故答案為:正確。【點評】本題考查對中華民族精神的認識,偉大民族精神始終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強大精神支柱,是維系我國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團結奮斗的牢固精神紐帶,是激勵中華兒女為實現中國夢而奮斗的不竭精神動力。8.【答案】正確【知識點】全面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解析】【分析】根據所學,人民軍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強柱石,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是人民軍隊的建軍之本、強軍之魂,所以題文觀點正確。故答案為:正確。【點評】本題考查對全面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的認識,堅持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人民軍隊,是實現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支撐。9.【答案】C【知識點】愛護身體【解析】【分析】漫畫《身邊的“毒”》的青少年對毒品說”不“,這啟示我們青少年應該學會自我保護,遠離不良誘惑,故C符合題意,正確;A錯誤,青少年沒有執法權;B錯誤,青少年遠離毒品;D錯誤,青少年沒有審判權,人民法院依法行使審判權。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對愛護身體的認識,守護生命首先要關注自己的身體, 關心身體的狀況,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要增強安全意識、自我保護意識,提高安全防范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自護方法。10.【答案】D【知識點】權利義務相統一;違反義務需承擔責任【解析】【分析】根據所學,某地一男子駕駛汽車強行加塞,被拒后怒砸正常駕駛的機動車被警方依法行政拘留,這說明該男子沒有做到權利義務相統一,違反行政法規,表明違反法律需擔責 ,所以D說法正確;A不符合題意,擾亂市場在題文中沒有體現;B不符合題意,對待他人須平等在題文中沒有體現;C錯誤,違法不一定犯罪,犯罪 一定違法。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對違反義務要承擔責任,權利和義務相統一的認識,堅持權利和義務相統一,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權利而不承擔義務,也不應只承擔義務而不享受權利。我們不僅要增強權利意識,依法行使權利,而且要增強義務觀念,自覺履行法定的義務。11.【答案】C【知識點】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防線;合理利用網絡【解析】【分析】為切實推進《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的施行,青少年要理性參與網絡生活,提高媒介素養,利用網絡獲取新知。這有利于更好地適應網絡環境。政府要加強網絡保護,為未成年人創造良好的社會氛圍,故②③正確;①錯誤,依法行政的主體是行政機關,而不是立法機關;④錯誤,“禁止未成年人上網”過于絕對,網絡有利有弊,未成年人要理性參與網絡生活。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對合理利用網絡,對未成年人的特殊保護的認識,未成年人身心發育尚不成熟,自我保護能力較弱,辨別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強,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響和不法侵害,需要給予特殊的保護。【答案】12.A13.B【知識點】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基本內容;守護正義的做法【解析】【點評】本題考查對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認識,公平正義是人類追求的永恒目標,是法治社會的核心價值。12.李強總理代表國務院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說明國務院對全國人大負責并報告工作,故A說法正確;B錯誤,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C錯誤,我國人民間接管理國家各項事務;D錯誤,人民代表大會決定全國和地方的各項重大事務。故答案為:A。13.根據所學,實現公平正義,是國家、社會和全體公民的共同責任。加快將見義勇為行為納入法律保護,旨在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故B說法正確;A錯誤,“消除”說法太絕對,夸大了見義勇為的作用;C錯誤,見義勇為者不是弱勢群體;D錯誤,題干沒有體現自由平等,應排除。故答案為:B。14.【答案】A【知識點】基層群眾自治制度【解析】【分析】題文中各村都有自己的村民議事制度和形式,體現了基層群眾自治制度,體現了民主決策,管理基層公共事務。根據所學,實行村民自治,有利于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民主協商,推動社會民主建設,故①②③說法正確;④錯誤,特別行政區享有高度自治權,材料體現的是基層群眾自治。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對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的認識,我國實行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由居民或村民分別選舉產生居民委員會或村民委員會,實行群眾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15.【答案】B【知識點】民族關系、民族原則、民族團結【解析】【分析】2024年春節聯歡晚會新疆喀什分會場為全國人民奉上了一道獨具新疆風味的“文化年夜飯”,這體現各民族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民族關系,有利于促進各民族文化交流互鑒,鞏固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增強國際社會對新疆的認識,故①②④說法正確;③錯誤,解決全部問題,夸大了該會場活動的作用。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對維護民族團結的認識,維護和促進民族團結,是每個公民的神圣職責和光榮義務。“同心掬得滿庭芳”,各族人民只有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手足相親、守望相助、齊心奮斗,偉大的祖國才能繁榮發展。16.【答案】D【知識點】中國在國際中的影響【解析】【分析】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的成功舉辦,表明我國堅持推進對外開放,積極與世界深度互動,堅持與世界各國合作共贏,與世界各國聯系更加密切;我國的國際影響力、感召力和塑造力顯著提升,故③④說法正確;①錯誤,和平與發展當今世界的主題,但沖突與對抗仍然存在;②錯誤,我國積極參與全球治理改革,促進世界經濟發展,“主導”夸大了我國的作用。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對中國在國際上的影響的認識,中國在謀求自身發展的同時,一直堅持合作共贏的理念,主張在全球發展中要集思廣益、各施所長、各盡所能,讓發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各個國家。17.【答案】(1)我國旅游業發展很快。(2)①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深挖文化潛力,有利于增進游客對文化的認識,增強游客的旅游參與感:②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旅融合有利于依托厚重的歷史文化,向全國乃至全世界人民展示博大精深的文化,增添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內心深處的自信和自豪;③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是對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堅定信念,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文旅融合有利于堅定文化自信,建設文化強國。(3)①我國政府權力來源于人民。政府的宗旨是為人民服務,政府的工作是要為人民負責,為人民謀利益。盡力為游客提供方便,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宗旨;②政府依法打擊侵害游客合法權益的行為,做到了嚴格執法,為游客提供了非常好的旅游體驗。③創新是推動人類社會向前發展的重要力量。時代發展呼喚創新。發展智慧旅游,數字文博,讓游客在創新發展中有更好的體驗,促進旅游業的發展。(4)中華文明在交流互鑒中發展。中國積極主動地與世界各國交往,從不同文明中尋求智慧、汲取營養,不僅有助于自身文明的發展,而且能夠推動世界文明的進步,于其他文明攜手解決人類共同面臨的各種問題。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世界各國應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鑒超越問沖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共同應對各種全球性挑戰。旅游業可以促進各國的交流交往,有助于世界文明的發展。【知識點】創新及其作用;建設法治中國;中華文化;中國在國際中的影響;學習與借鑒人類文明【解析】【分析】(1)2012年至2023年全國國內旅游人數和收入的對比,這說明我國旅游業發展很快。(2)根據所學,我國探尋文旅融合的價值可以從中華文化的特點、文化的重要性、文化自信作用,等方面分析回答即可。(3)我國建設旅游服務中心3500多個,新建、改擴建旅游廁所15萬座,完善旅游便民設施,發展智慧旅游,這說明 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通過數字文博、沉浸式文旅等讓經典動“起”來、文物“活”起來,這體現了創新的作用。營造良好市場環境、在重要時間節點專題部署各地加強執法檢查,這說明我國實施依法治國方略,厲行法治。據此組織答案。(4)144個國家和地區成為中國公民組團出境旅游目的地,越來越多人化身中華文明使者,講述中國故事,這說明 中華文明在交流互鑒中發展。 中國積極主動地與世界各國交往,從不同文明中尋求智慧、汲取營養 , 于其他文明攜手解決人類共同面臨的各種問題 ,旅游業可以促進各國的交流交往,有助于世界文明的發展等等。【點評】 本題考查對中華文化,創新及其作用,建設法治中國,中國在國際上的影響,學習與借鑒人類文明等相關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堅定文化自信,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繼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18.【答案】(1)走綠色發展道路,建設生態文明,實現可持續發展。(2)①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也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黨和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讓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引領全體人朝著共同富裕的方向穩步前進。②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黨的奮斗目標。黨和政府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提高就業質量和人民收入水平,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③發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進民生福祉。只有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在發展中補齊民生短板、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才能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社會全面進步,而這一切都離不開社會主義制度的堅實保障。【知識點】堅持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共同富裕【解析】【分析】(1)衢州開化縣金星村成為山林茂密的生態村;湖州安吉縣魯家村成了遠近聞名的花園村;諸暨市楓橋鎮杜黃新村成了時尚潮流的露營村,這體現我國堅持走綠色發展道路,建設生態文明,實現可持續發展。(2)分析材料結合題意要求浙江省“千萬工程”的意義可以從有利于實現共同富裕、 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 補齊民生短板、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社會全面進步等方面分析回答即可。【點評】本題考查對共同富裕,共享發展成果和可持續發展道路等相關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衡量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不僅要看經濟發展,而且要看發展成果是否惠及全體人民,人民的合法權益是否得到切實保障。“治國有常,而利民為本。”黨和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強調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讓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引領全體人民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1 / 12024年浙江省杭州市濱江區中考二模道德與法治試題1.(2024九下·濱江模擬)認識自己是一個不斷探索和發現的過程,全面認識自己應該拒絕接納他人的評價。( )【答案】錯誤【知識點】正確對待他人的評價【解析】【分析】根據所學,我們要重視他人的態度與評價,但也要客觀冷靜分析,既不能盲從,也不能忽視。用理性的心態面對他人的評價,是走向成熟的表現,所以題文觀點錯誤。故答案為:錯誤。【點評】本題考查對正確對待他人的評價的認識,他人評價是我們認識自己的一面鏡子。他人評價有助于我們形成對自己更為客觀、完整、清晰的認識。2.(2024九下·濱江模擬)“謙謙君子,賜我百朋”。這句話告訴我們禮儀有助于提升人們的精神境界。 ( )【答案】錯誤【知識點】以禮待人【解析】【分析】“謙謙君子,賜我百朋”意思是一個內心謙誠、彬彬有禮 的人,能廣受歡迎,廣交朋友,這體現文明有禮是一個人立身處世的前提。文明有禮會使人變得優雅可親,更容易贏得他人的尊重和認可。啟示我們禮儀有助于交到好朋友,所以題文觀點理解錯誤。故答案為:錯誤。【點評】本題考查對文明有禮的認識,做文明有禮的人,需要在社會生活中不斷學習、觀察、思考和踐行。我們要從小事做起,從細節做起,努力做一個懂禮、明禮、守禮的人。3.(2024九下·濱江模擬)同仁堂對聯“炮制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體現了誠實守信的中華傳統美德。 ( )【答案】正確【知識點】誠信【解析】【分析】“炮制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意思是制作工序雖然繁瑣但不敢節省人工,材料雖然貴但不敢偷工減料,體現同仁堂誠信經營,踐行了誠實守信的中華傳統美德。故題干說法正確。故答案為:正確。【點評】本題考查對誠信的認識,誠信是企業的的無形資產,企業只有堅持誠信經營、誠信辦事,才能塑造良好的形象和信譽,贏得客戶,才能帶來持久效益,長盛不衰。4.(2024九下·濱江模擬)我國海關截獲違規入境外來物種——暗腹外刺猛蟻,體現出維護國家文化安全。 ( )【答案】錯誤【知識點】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解析】【分析】根據所學,面對國家安全形勢的新變化,我們要構建涵蓋政治、軍事、國土、經濟、文化、社會、科技、網絡、生態、資源、核、海外利益、太空、深海、極地、生物等諸多領域的國家安全體系。我國海關截獲違規入境外來物種,這旨在進一步維護國家的生態安全,故題文說法錯誤。故答案為:錯誤。【點評】本題考查對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的認識,今天,我國國家安全的的內涵和外延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更豐富,時空領域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更寬廣、內外因素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更復雜。5.(2024九下·濱江模擬)被告人鄭某多次竊取他人物品,被判處拘役四個月。該判決的依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 )【答案】錯誤【知識點】了解刑法、犯罪與刑罰【解析】【分析】被告人鄭某多次竊取他人物品,被判處拘役四個月。這說明鄭某的行為是犯罪行為,刑法明確規定了什么行為是犯罪,以及對犯罪應當判處什么樣的刑罰,所以該判決的依據是刑法。故答案為:錯誤。【點評】本題考查對犯罪的認識,犯罪是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觸犯了刑法、應當受到刑罰處罰的行為。嚴重社會危害性、刑事違法性、應受刑罰處罰性是犯罪的三個基本特征。法網恢恢,疏而不漏。任何人的違法行為都應當受到法律的制裁,犯罪的法律后果是刑罰,分為主刑和附加刑。6.(2024九下·濱江模擬)有法制不等于有法治,法治還要求實行善治。 ( )【答案】正確【知識點】法治的要求【解析】【分析】根據所學,有法律制度不等于就有法治,法治還要求實行善治。法治建立在民主政治基礎上,通過賦予公民更多的參與公共活動的機會和權利,實現公共利益的最大化。故題文說法正確。故答案為:正確。【點評】本題考查對法治的要求的認識,追求并奉行法治已經成為現代世界各國的共識。法治要求實行良法之治。良法應當良法反映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會發展的規律,維護公民的基本權利,符合公平正義要求,促進人與社會的共同發展。7.(2024九下·濱江模擬)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對弘揚民族精神、凝聚人民力量、推進強國建設與民族復興具有重大意義。 ( )【答案】正確【知識點】中華民族精神【解析】【分析】根據所學,愛國主義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維護民族獨立和民族尊嚴的強大精神動力。愛國主義教育法的實施,用法律保障愛國主義教育行為的實現,有利于弘揚民族精神,凝聚人民力量,推動強國建設和民族復興,所以題文觀點正確。故答案為:正確。【點評】本題考查對中華民族精神的認識,偉大民族精神始終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強大精神支柱,是維系我國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團結奮斗的牢固精神紐帶,是激勵中華兒女為實現中國夢而奮斗的不竭精神動力。8.(2024九下·濱江模擬)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是人民軍隊的建軍之本、強軍之魂 ( )【答案】正確【知識點】全面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解析】【分析】根據所學,人民軍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強柱石,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是人民軍隊的建軍之本、強軍之魂,所以題文觀點正確。故答案為:正確。【點評】本題考查對全面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的認識,堅持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人民軍隊,是實現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支撐。9.(2024九下·濱江模擬)漫畫《身邊的“毒”》告訴我們,青少年應該( )A.樹立防范意識,提高執法水平 B.踐行傳統美德,接受善意邀請C.學會保護自己,遠離不良誘惑 D.行使審判權力,加強司法保護【答案】C【知識點】愛護身體【解析】【分析】漫畫《身邊的“毒”》的青少年對毒品說”不“,這啟示我們青少年應該學會自我保護,遠離不良誘惑,故C符合題意,正確;A錯誤,青少年沒有執法權;B錯誤,青少年遠離毒品;D錯誤,青少年沒有審判權,人民法院依法行使審判權。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對愛護身體的認識,守護生命首先要關注自己的身體, 關心身體的狀況,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要增強安全意識、自我保護意識,提高安全防范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自護方法。10.(2024九下·濱江模擬)2024年1月,某地一男子駕駛汽車強行加塞,被拒后怒砸正常駕駛的機動車。最后,該名男子被警方行政拘留。這一案例告訴我們( )A.行使權利有界限,擾亂市場必受罰B.社會生活有規則,對待他人需平等C.違法一定屬犯罪,依法辦事守規矩D.權利義務相統一,違反法律需擔責【答案】D【知識點】權利義務相統一;違反義務需承擔責任【解析】【分析】根據所學,某地一男子駕駛汽車強行加塞,被拒后怒砸正常駕駛的機動車被警方依法行政拘留,這說明該男子沒有做到權利義務相統一,違反行政法規,表明違反法律需擔責 ,所以D說法正確;A不符合題意,擾亂市場在題文中沒有體現;B不符合題意,對待他人須平等在題文中沒有體現;C錯誤,違法不一定犯罪,犯罪 一定違法。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對違反義務要承擔責任,權利和義務相統一的認識,堅持權利和義務相統一,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權利而不承擔義務,也不應只承擔義務而不享受權利。我們不僅要增強權利意識,依法行使權利,而且要增強義務觀念,自覺履行法定的義務。11.(2024九下·濱江模擬)2024年1月1日,《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正式施行。為切實推進該條例的施行,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①立法機關依法行政,營造清朗網絡環境②青少年提高媒介素養,利用網絡獲新知③政府加強網絡保護,創造良好社會氛圍④父母做好家庭保護,禁止未成年人上網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C【知識點】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防線;合理利用網絡【解析】【分析】為切實推進《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的施行,青少年要理性參與網絡生活,提高媒介素養,利用網絡獲取新知。這有利于更好地適應網絡環境。政府要加強網絡保護,為未成年人創造良好的社會氛圍,故②③正確;①錯誤,依法行政的主體是行政機關,而不是立法機關;④錯誤,“禁止未成年人上網”過于絕對,網絡有利有弊,未成年人要理性參與網絡生活。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對合理利用網絡,對未成年人的特殊保護的認識,未成年人身心發育尚不成熟,自我保護能力較弱,辨別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強,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響和不法侵害,需要給予特殊的保護。(2024九下·濱江模擬)全國兩會是我國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人民民主的生動體現。據此,完成下列小題。12.李強總理代表國務院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他在會上所說, “各位代表:現在,我代表國務院,向大會報告政府工作,請予以審議。”這體現了( )A.國務院對全國人大負責并報告工作B.在我國,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公民C.人民能直接行使管理國家各項事務的權力D.人大代表決定全國和地方的各項重大事務13.全國人大代表齊秀敏介紹,近年來,見義勇為英雄人物不斷涌現,但讓人困惑而又痛心的“見義不為”“英雄流血又流淚”等尷尬現象也時有發生,引發全社會關注。齊秀敏提出要加快將見義勇為行為納入法律保護。此舉旨在( )A.消除見義不為現象 B.維護社會公平正義C.關心愛護弱勢群體 D.推進社會自由平等【答案】12.A13.B【知識點】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基本內容;守護正義的做法【解析】【點評】本題考查對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認識,公平正義是人類追求的永恒目標,是法治社會的核心價值。12.李強總理代表國務院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說明國務院對全國人大負責并報告工作,故A說法正確;B錯誤,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C錯誤,我國人民間接管理國家各項事務;D錯誤,人民代表大會決定全國和地方的各項重大事務。故答案為:A。13.根據所學,實現公平正義,是國家、社會和全體公民的共同責任。加快將見義勇為行為納入法律保護,旨在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故B說法正確;A錯誤,“消除”說法太絕對,夸大了見義勇為的作用;C錯誤,見義勇為者不是弱勢群體;D錯誤,題干沒有體現自由平等,應排除。故答案為:B。14.(2024九下·濱江模擬)安吉余村的“兩山議事會”讓村里的事村民決定;桐鄉的“三治結合”讓村里的事村民評判;象山西周鎮的“村民說事”輕松化解村里矛盾糾紛。這些體現了( )①民主決策,管理基層公共事務②實行村民自治,促進社會和諧穩定③民主協商,推動社會民主建設④區域高度自治,保障人民當家作主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A【知識點】基層群眾自治制度【解析】【分析】題文中各村都有自己的村民議事制度和形式,體現了基層群眾自治制度,體現了民主決策,管理基層公共事務。根據所學,實行村民自治,有利于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民主協商,推動社會民主建設,故①②③說法正確;④錯誤,特別行政區享有高度自治權,材料體現的是基層群眾自治。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對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的認識,我國實行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由居民或村民分別選舉產生居民委員會或村民委員會,實行群眾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15.(2024九下·濱江模擬)2024年春節聯歡晚會新疆喀什分會場為全國人民奉上了一道獨具新疆風味的“文化年夜飯”。該會場的活動有利于( )①促進各民族的文化交流互鑒②鞏固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③解決民族發展中的全部問題④增強國際社會對新疆的認知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B【知識點】民族關系、民族原則、民族團結【解析】【分析】2024年春節聯歡晚會新疆喀什分會場為全國人民奉上了一道獨具新疆風味的“文化年夜飯”,這體現各民族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民族關系,有利于促進各民族文化交流互鑒,鞏固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增強國際社會對新疆的認識,故①②④說法正確;③錯誤,解決全部問題,夸大了該會場活動的作用。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對維護民族團結的認識,維護和促進民族團結,是每個公民的神圣職責和光榮義務。“同心掬得滿庭芳”,各族人民只有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手足相親、守望相助、齊心奮斗,偉大的祖國才能繁榮發展。16.(2024九下·濱江模擬)2023年11月召開的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吸引了154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的來賓,超過3400家來自世界各國的企業參展。材料告訴我們( )①合作共贏是時代主旋律,沖突與對抗不復存在②我國主導全球治理改革,決定了世界經濟發展③我國的國際影響力、感召力和塑造力顯著提升④我國堅持推進對外開放,積極與世界深度互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D【知識點】中國在國際中的影響【解析】【分析】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的成功舉辦,表明我國堅持推進對外開放,積極與世界深度互動,堅持與世界各國合作共贏,與世界各國聯系更加密切;我國的國際影響力、感召力和塑造力顯著提升,故③④說法正確;①錯誤,和平與發展當今世界的主題,但沖突與對抗仍然存在;②錯誤,我國積極參與全球治理改革,促進世界經濟發展,“主導”夸大了我國的作用。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對中國在國際上的影響的認識,中國在謀求自身發展的同時,一直堅持合作共贏的理念,主張在全球發展中要集思廣益、各施所長、各盡所能,讓發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各個國家。17.(2024九下·濱江模擬)聚焦幸福生活,走出特色之路。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新天地】材料一 2012年,全國國內旅游人數29.57億人次,收入2.27萬億元人民幣; 2023年,全國國內旅游人數48.9億人次,收入4.91萬億元人民幣。材料二 2012年到2023年,傳統文化類景區由2064個增加到4000余個,年均增長8%;紅色旅游類A級旅游景區數量和游客接待量分別實現年均增長19.52%和13.08%;全國博物館接待觀眾人次分別為5.6億和12.9億。【新動能】材料三 我國建設旅游服務中心3500多個,新建、改擴建旅游廁所15萬座,完善旅游便民設施,發展智慧旅游。通過數字文博、沉浸式文旅等讓經典動“起”來、文物“活”起來。營造良好市場環境,文化和旅游部門持續推進未經許可經營旅行社業務、“不合理低價游”專項整治行動,在重要時間節點專題部署各地加強執法檢查。【新貢獻】材料四 近年來,我國加強雙多邊合作,舉辦中俄、中美、中法等旅游年活動。我國已是國際旅游最大客源國,144個國家和地區成為中國公民組團出境旅游目的地,越來越多人化身中華文明使者,講述中國故事。(1)根據材料一,概括我國旅游業發展的特點。(2)結合材料二,從“延續文化血脈”角度闡述我國探尋文旅融合的價值所在。(3)結合材料三,分析我國旅游業發展的原因。(4)根據材料四,說明旅游業對世界文明發展的作用。【答案】(1)我國旅游業發展很快。(2)①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深挖文化潛力,有利于增進游客對文化的認識,增強游客的旅游參與感:②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旅融合有利于依托厚重的歷史文化,向全國乃至全世界人民展示博大精深的文化,增添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內心深處的自信和自豪;③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是對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堅定信念,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文旅融合有利于堅定文化自信,建設文化強國。(3)①我國政府權力來源于人民。政府的宗旨是為人民服務,政府的工作是要為人民負責,為人民謀利益。盡力為游客提供方便,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宗旨;②政府依法打擊侵害游客合法權益的行為,做到了嚴格執法,為游客提供了非常好的旅游體驗。③創新是推動人類社會向前發展的重要力量。時代發展呼喚創新。發展智慧旅游,數字文博,讓游客在創新發展中有更好的體驗,促進旅游業的發展。(4)中華文明在交流互鑒中發展。中國積極主動地與世界各國交往,從不同文明中尋求智慧、汲取營養,不僅有助于自身文明的發展,而且能夠推動世界文明的進步,于其他文明攜手解決人類共同面臨的各種問題。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世界各國應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鑒超越問沖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共同應對各種全球性挑戰。旅游業可以促進各國的交流交往,有助于世界文明的發展。【知識點】創新及其作用;建設法治中國;中華文化;中國在國際中的影響;學習與借鑒人類文明【解析】【分析】(1)2012年至2023年全國國內旅游人數和收入的對比,這說明我國旅游業發展很快。(2)根據所學,我國探尋文旅融合的價值可以從中華文化的特點、文化的重要性、文化自信作用,等方面分析回答即可。(3)我國建設旅游服務中心3500多個,新建、改擴建旅游廁所15萬座,完善旅游便民設施,發展智慧旅游,這說明 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通過數字文博、沉浸式文旅等讓經典動“起”來、文物“活”起來,這體現了創新的作用。營造良好市場環境、在重要時間節點專題部署各地加強執法檢查,這說明我國實施依法治國方略,厲行法治。據此組織答案。(4)144個國家和地區成為中國公民組團出境旅游目的地,越來越多人化身中華文明使者,講述中國故事,這說明 中華文明在交流互鑒中發展。 中國積極主動地與世界各國交往,從不同文明中尋求智慧、汲取營養 , 于其他文明攜手解決人類共同面臨的各種問題 ,旅游業可以促進各國的交流交往,有助于世界文明的發展等等。【點評】 本題考查對中華文化,創新及其作用,建設法治中國,中國在國際上的影響,學習與借鑒人類文明等相關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堅定文化自信,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繼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18.(2024九下·濱江模擬)“三農”問題是貫穿中國現代化進程的基本問題,中國共產黨始終引領農村力量在社會變革中發揮重大作用。閱讀材料,回答問題。【農業·蓄力發展】“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牽引,浙江省建成82條產值超10億元的農業全產業鏈,年總產值2575億元,輻射帶動478萬農民就業創業。該工程始終是黨政“一把手”親自抓、分管領導直接抓。20年繪出鄉村新圖景:衢州開化縣金星村成為山林茂密的生態村;湖州安吉縣魯家村成了遠近聞名的花園村;諸暨市楓橋鎮杜黃新村成了時尚潮流的露營村。——人民日報《一張藍圖繪到底—習近平總書記擘畫浙江“千萬工程”帶來鄉村巨變》(1)材料反映了我國哪一發展共識 (2)結合材料,從“共享發展成果”角度闡述浙江省“千萬工程”的意義。【答案】(1)走綠色發展道路,建設生態文明,實現可持續發展。(2)①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也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黨和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讓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引領全體人朝著共同富裕的方向穩步前進。②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黨的奮斗目標。黨和政府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提高就業質量和人民收入水平,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③發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進民生福祉。只有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在發展中補齊民生短板、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才能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社會全面進步,而這一切都離不開社會主義制度的堅實保障。【知識點】堅持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共同富裕【解析】【分析】(1)衢州開化縣金星村成為山林茂密的生態村;湖州安吉縣魯家村成了遠近聞名的花園村;諸暨市楓橋鎮杜黃新村成了時尚潮流的露營村,這體現我國堅持走綠色發展道路,建設生態文明,實現可持續發展。(2)分析材料結合題意要求浙江省“千萬工程”的意義可以從有利于實現共同富裕、 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 補齊民生短板、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社會全面進步等方面分析回答即可。【點評】本題考查對共同富裕,共享發展成果和可持續發展道路等相關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衡量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不僅要看經濟發展,而且要看發展成果是否惠及全體人民,人民的合法權益是否得到切實保障。“治國有常,而利民為本。”黨和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強調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讓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引領全體人民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省杭州市濱江區2024年中考二模道德與法治試題(學生版).docx 浙江省杭州市濱江區2024年中考二模道德與法治試題(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