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下冊素養達標教學設計2.4 利率教學內容 人教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下冊教材P11.例4.教材分析 《利率》是人教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下冊《百分數(二)》單元的課時內容。本課是利率及相關知識的應用,是在學生學習了整數、百分數、稅率的意義和計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課文通過對利率的含義和意義的理解,學習掌握本金、利息和利率的含義,并能正確計算存款利息。學情分析 通過前五年的學習,大部分學生能從已有知識經驗出發獲取知識,抽象思維水平有了一定的發展,具備了一定的學習數學的能力。絕大多數學生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整體上思維敏捷,課堂反應與接受較快,在課堂上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并勇于發表自己的意見,聽取和尊重別人的意見,獨立思考,并能自評。學生剛學過的百分數知識,計算利息是百分數應用的一種。所以學生較容易接受。學生對儲蓄、知識了解非常少,應做好課前準備。核心素養 在合作與交流的學習過程中獲得良好的成功體驗,增強學習數學的信心和興趣。教學目標 1.了解儲蓄意義,理解本金、利息、利率的含義,掌握利息的計算方法。 2.掌握應用百分數的知識解決與儲蓄有關的問題。 3.學會合理理財,養成不亂花錢的習慣。教學重點 了解本金、利率和利息的含義正確地計算利息。教學難點 正確地計算利息。教學方法 啟發式教學、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討論法、講解法。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師生雙邊活動 設計意圖一、 激趣導入 前測達標 1.引導學生回顧本節課相關知識。 (1)你知道家里暫時不用的錢一般是怎么處理的嗎 (2)情境導入。儲蓄知識 2.小結,引出課題。 讓學生走進銀行,對儲蓄知識進行初步的了解。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二、 探究新知 導學達標 1.探究本金、利息、利率、存期的含義。 (1)小組活動:觀察下面的存單,你能獲得哪些信息?你還知道儲蓄的哪些知識? 生1:在銀行存款的方式有好多種,如活期、整存整取、零存整取等。這是一張整存整取的存單。 生2:存入銀行的錢叫做本金。這張存單的本金是2000元。 生3:取款時銀行多支付的錢叫做利息。這張存單到期的利息是70元。 生4:單位時間(如1年、1月、1日等)內的利息與本金的比率叫做利率。這張存單是年利率是3.5%。 你知道利息是怎么計算出來的嗎? 生5:利息=本金×利率×存期 2.探究利息的計算方法。 (1)根據國家經濟的發展變化,銀行存款的利率有時會有所調整。2015年10月23日公布的存款基準利率。 王奶奶把5000元按整存整取存入銀行,存兩年定期,到期后可以取回多少錢? (2)小組活動:你是怎么想的?說說你的思考過程。 (3)匯報交流: 生1:到期時,除了本金,還要加上利息,就是王奶奶取回的錢。 生2:可以先求利息,再求一共取出多少元錢。 5000×3.75%×2=375(元) 5000+375=5375(元) 答:到期后王奶奶可以取回5375元。 生3:也可以先求取出的錢是本金的百分之幾,再求一共取出多少元錢。 5000×(1+3.75%×2) =5000×(1+0.075) =5000×1.075 =5375(元) 答:到期后王奶奶可以取回5375元。。 結合具體的一張存單,使學生了解本金、利息、利率、存期的含義。更形象具體,也更能激發學生的興趣。三、 課堂鞏固 訓練達標 基礎演練: 1.完成教材第11頁“做一做”。 拓展延伸: 分層次的鞏固練習有助于對學生知識掌握和能力發展進行評價。四、 歸納總結 素養達標 1.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引導學生回顧總結。 引導學生總結梳理所學知識,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板書設計 利率 (1)存入銀行的錢叫做本金。取款時銀行多支付的錢叫做利息。 (2)利息=本金×利率×存期課后作業 1.從課本習題中選取; 2.完成練習冊本課時的習題。課后反思 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數學教學活動必須以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等新理念,使學生愿學、樂學,教學重難點突出,課堂氣氛輕松、愉悅,學生也從中獲得了大量的知識信息,還在潛移默化中培養了學生的多角度看問題的思維方式,提高了學生各種能力,培養學生形成初步的辯證唯物主義。 不足之處: 1.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教師沒有及時根據學生學情的變化,采取更加有效的引導措施,致使部分學生不能靈活運用,只是按照固定的模式去學習、去計算。 2.對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利息問題,沒有很好地利用,影響了學生學習興趣。 再教這節課的內容時,要在課前多讓學生搜集身邊有關利息問題的事例,更重要的是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利用,這樣學生就會覺得數學就在我們的身邊,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要根據不同的事例引導學生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和創新思維能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