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下冊素養達標教學設計1.1 負數的認識教學內容 人教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下冊教材P2.例1、例2教材分析 《負數的認識》是人教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下冊第一單元《負數》的課時內容。本課是在學生已經認識了自然數、并初步認識了分數和小數的基礎上,結合熟悉的生活情景,來初步認識負數。課文根據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選用“氣溫”和“溫度計”這兩個熟悉的情境,讓學生認識負數和理解負數。皆在讓學生感受負數與生活之間的聯系,并沒有復雜的概念與計算,知識層次比較淺。學情分析 學生通過前五年的學習,學生已有一定的觀察、操作、合作、交流的能力,探究學習的能力和思維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為本課時學習提供了經驗支持。負數在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經接觸到了一些負數,有了初步認識負數的基礎。在此基礎上,初步認識負數,能進一步豐富學生對數概念的認識,有利于中小學數學的銜接,為第三學段進一步理解有理數的意義和運算打下良好的基礎。核心素養 明確數可以分成正數、0和負數,體會分類討論思想。學習目標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認識負數,理解正、負數的意義,能正確地讀、寫正數和負數;知道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理解分類討論思想。 2.能用正、負數表示生活中兩種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3.了解負數產生的歷史,感受正、負數與生活的聯系。教學重點 在具體情境中理解正、負數的意義,能應用正、負數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義的量。教學難點 理解負數的意義以及0的內涵。教學方法 實踐活動、自主觀察、獨立思考、合作交流及啟發引導等。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師生雙邊活動 設計意圖一、 激趣導入 前測達標 1.引導學生回顧本節課相關知識。 (1)你能說出與下列意思相反的話嗎? 課件出示: (2)關于溫度,你知道些什么? 2.小結,引出課題。 對舊知識的回顧,喚醒已有的知識經驗,做好前測,為探究新知做好準備。二、 探究新知 導學達標 1.介紹正、負數的讀寫。 (1)板書一組負數,并領讀一個負數,指導學生讀出其他的負數。 (2)介紹“+”和“-”,并明確書寫正、負數時的注意事項。 2.走進生活,了解負數。 (1)氣溫預報中的負數。(課件出示教材2頁例1) ①指導學生觀察六個城市的氣溫情況,說說能發現什么。 ②課件出示-3℃和3℃。 引導學生思考:-3℃和3℃有什么不同?表示的意義一樣嗎? ③引導學生討論:0℃是零上溫度還是零下溫度,能用正、負數表示嗎? (2)存折中的負數。 組織學生自學教材3頁例2,討論存折中的正數表示什么,負數表示什么。 3.明確負數的意義和讀寫法。 4.引導學生舉例說出生活中的負數。 讓學生感受到統計活動是決定學校訂做哪種顏色校服的一種需要,初步體會統計是一種解決問題的好方法,同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并通過問題情境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統計的必要性。三、 課堂鞏固 訓練達標 基礎演練: 1.完成教材第4頁“做一做”第2題。 2.完成教材第4頁“做一做”第1題。 3.完成教材第6頁練習一第1題。 拓展延伸: 分層次的鞏固練習有助于對學生知識掌握和能力發展進行評價。四、 歸納總結 素養達標 1.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引導學生回顧總結。 引導學生總結梳理所學知識,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板書設計課后作業 1.從課本習題中選取; 2.完成練習冊本課時的習題。課后反思 成功之處:通過淺顯的歷史介紹,讓學生了解負數的出現是表示生活中兩種相反意義的量的需要。同時讓學生知道中國很早就認識和使用負數,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利用生活實例使學生初步認識負數,了解負數,并同時體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不足之處:由于時間關系,課上可能無法接觸到足夠多的生活實例。 教學建議:可以課前安排學生尋找生活中的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