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幾十幾乘幾十,先用幾十幾乘幾,再在積的末尾添上一個0。可以先把兩個因數十位上的數相乘,再在積的末尾添兩個0。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①先用第二個因數個位上的數去乘第一個因數每一位上的數,積的末位和第二個因數的個位對齊。②再用第二個因數十位上的數去乘第一個因數每一位上的數,積的末位和第二個因數的十位對齊。③最后把兩次乘得的數加起來。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擴大到原數的幾倍,積也擴大到原數的幾倍。在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時,可能要用到乘法,也可能要用到除法求出單一量等。解決問題時,找準間接量是關鍵。【考點精講1】(22-23三年級下·四川巴中·期末)兩個因數的積是80,如果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擴大到原數的10倍,這時積是( )。【答案】800【分析】積的變化規律: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乘幾或除以幾(0除外),積也乘幾或除以幾(0除外);如果兩個因數都乘同一個數(0除外),積就乘兩次這個數;兩個因數都除以幾(0除外),積就除以兩次這個數。【詳解】80×10=800所以,這時積是800。【點睛】此題主要考查的是積的變化規律的靈活應用。【考點精講2】(23-24三年級下·四川宜賓·期中)口算75×10時,可以理解為75的( )倍是( )。【答案】 10 750【分析】整數乘法的意義:既可以表示幾個幾是多少,也可以表示幾的幾倍是多少;兩位數乘整十數(不進位)的口算方法:先把整十數0前面的數與兩位數相乘,計算出積后,再看整十數的末尾有幾個0,就在積的末尾添上幾個0,據此解答。【詳解】根據分析可得:口算75×10時,可以理解為75的10倍是750。【考點精講3】(22-23三年級下·四川巴中·期中)熱水瓶每個14元,學校買21個這樣的熱水瓶。一共需要多少錢?根據下面的算式,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數。【答案】1;14;20;280;21;294【分析】14是14與21個位上的1相乘的結果,表示1個1與14相乘,即14×1=14,表示的是買1個熱水瓶應付14元;28是14與21十位上的2相乘的結果,表示2個10與14相乘,即14×20=280,表示的是買20個熱水瓶應付280元;最后把1個熱水瓶的價錢和20個熱水瓶的價錢相加,14+280=294,表示買21個熱水瓶應付294元;據此解答。【詳解】填空如下:【考點精講4】(23-24三年級下·河南周口·期中)每筒羽毛球有12個,每筒28元。下面是張老師為學校購買的羽毛球。(1)這些羽毛球一共有( )個。(2)買這些羽毛球一共花了( )元。【答案】(1)216(2)504【分析】根據圖示可知,有3組羽毛球,每組有6筒,用3×6,求出羽毛球的總筒數,再用羽毛球的總筒數乘每筒羽毛球的個數,即可求出羽毛球一共有多少個;用羽毛球的總筒數乘每筒羽毛球的單價,即可求出買這些羽毛球一共花了多少元錢。【詳解】(1)3×6×12=18×12=216(個)這些羽毛球一共有216個。(2)3×6×28=18×28=504(元)買這些羽毛球一共花了504元。【考點精講5】(22-23三年級下·四川廣安·期末)計算12×30時,可以先計算12×3=( ),再在得數末尾添上一個( )。【答案】 36 0【分析】計算12×30時,把30看作3個十,也就是先算12乘上3個十得到36個十,然后在36的末尾添上1個0即可。【詳解】根據分析可得:計算12×30時,可以先計算12×3=36,再在得數末尾添上一個0。【考點精講6】(23-24三年級下·重慶梁平·期末)水果店新購進了15箱香蕉,每箱香蕉重6千克,每千克香蕉售價7元。這些香蕉可以賣多少元?(括號里填數或單位,橫線上填“+、-、×或÷”,后面橫線上提一個問題)(1)方法一:第一步:6×15=( ),這一步算的是: ?第二步:( ) ( )=( ),這一步算的是: ?(2)方法二:第一步:( )( )=( ),這一步算的是: ?第二步:( )( )=( ),這一步算的是: ?【答案】(1) 90 15箱香蕉重多少千克 90 × 7 630 這些香蕉可以賣多少元(2) 6 × 7 42 每箱香蕉可以賣多少元 42 × 15 630 這些香蕉可以賣多少元【分析】(1)方法一:第一步先用每箱香蕉的重量乘香蕉的箱數,求出15箱香蕉重多少千克?第二步用15箱香蕉的重量乘每千克香蕉的售價,求出這些香蕉可以賣多少元?(2)第一步先用每箱香蕉的重量乘每千克香蕉的售價,求出每箱香蕉可以賣多少元?第二步用每箱香蕉可以賣的錢數乘香蕉的箱數,求出這些香蕉可以賣多少元?據此解答即可。【詳解】(1)第一步:6×15=90,這一步算的是:15箱香蕉重多少千克?第二步:90×7=630,這一步算的是:這些香蕉可以賣多少元?(2)第一步:6×7=42,這一步算的是:每箱香蕉可以賣多少元?第二步:42×15=630,這一步算的是:這些香蕉可以賣多少元?一、填空題1.(23-24三年級下·河南周口·期末)已知62×3=186,那么62×30=( );620×3=( )。【答案】 1860 1860【分析】積的變化規律: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乘(或除以)幾(0除外),積也乘(或除以)幾;據此解答。【詳解】根據分析:①因數62不變,3×10=30,另一個因數3變為30是乘10,那么積也要乘10,186×10也就是求186個10是多少,10個10是100,那么186個10是1860,所以62×30=1860;②因數3不變,另一個因數62變為620是乘10,那么積也要乘10,186個10是1860,所以620×3=1860。2.(23-24三年級下·重慶梁平·期末)小強每分鐘走39米,走了21分鐘,他大約走了( )米。(估算)【答案】800【分析】走的總長度=每分鐘走的米數×走的分鐘數,即用39×21即可,進行估算時,將數估算成接近的整十數再計算。【詳解】39估算成40,21估算成20,40×20=800(米)小強每分鐘走39米,走了21分鐘,他大約走了800米。3.(23-24三年級下·重慶黔江·期末)計算24×12時,我們可以這樣想:24×12=24×( )+24×2,也可以這樣想:24×12=24×( )×2。【答案】 10 6【分析】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先是第二個因數的個位上的數與第一個因數相乘;接著第二個因數的十位上的數與第一個因數相乘,最后把兩次乘得的積相加;依此填空。12可以寫成6×2,即求一個數乘12的結果,可以先用這個數乘6后再乘2。【詳解】12十位上的數是1,個位上的數是2,即計算24×12時,我們可以這樣想:24×12=24×10+24×2。24×12也可以寫成24×6×2。4.(22-23三年級下·四川巴中·期末)74×2□的積是( )位數,□8×□4的積的個位上的數字是( )。【答案】 四 2【分析】2□最大為29,最小為20,計算74×29和74×20,求出最大和最小的積,再判斷積的位數即可;積的個位數字就是兩個因數個位數字的乘積的個位,只要求出兩個因數個位上的數8與4的乘積即可。【詳解】74×29=214674×20=1480則74×2□的積是四位數;8×4=32因為32的個位是2,則□8×□4的積的個位上的數字是2。5.(22-23三年級下·四川瀘州·期末)計算20×60時,想:2×6=( ),那么20×60=( )。【答案】 12 1200【分析】20與60都是整十數,口算時,先把十位數字相乘,再在所得積的末尾添上2個0,據此解答。【詳解】計算20×60時,想:2×6=12,那么20×60=1200。6.(22-23三年級下·四川資陽·期末)根據8×25=200直接寫出下面算式結果。16×25=( ) 8×75=( ) 600÷25=( )【答案】 400 600 24【分析】積的變化規律:一個乘數不變,另一個乘數乘或除以幾(0除外),得到的積就等于原來的積乘或除以幾。(1)對比算式8×25=200和算式16×25可知,一個乘數不變,另一個乘數乘上2,那么積也應該乘2。(2)對比算式8×25=200和算式8×75可知,一個乘數不變,另一個乘數乘上3,那么積也應該乘3。(3)求600÷25=( ),可以想( )×25=600。對比算式8×25=200和算式( )×25=600可知,積乘了3,一個乘數不變,那么另一個乘數也需要乘3。【詳解】(1)200×2=400,所以16×25=400。(2)200×3=600,所以8×75=600。(3)8×3=24,所以600÷25=24。16×25=400 8×75=600 600÷25=247.(22-23三年級下·四川達州·期末)估算:小云平均每分打字82個,19分大約打字( )個。【答案】1600【分析】用平均每分打字字數乘打字時間,求出打字總字數。計算時,將82估成80,19估成20,再進行計算,求出大約打字總字數。【詳解】82×19≈80×20=1600(個)19分大約打字1600個。8.(22-23三年級下·四川廣安·期末)根據16×5=80直接寫出下列算式的積。32×5=( ) 16×50=( ) 16×25=( )【答案】 160 800 400【分析】根據積的變化規律,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乘或除以一個不為0的數,積也要乘或除以這個數,據此填空即可。【詳解】16×5和32×5相比,因數5不變,16乘2得到32,則積也要乘2,80×2=160,32×5=160;16×5和16×50相比,因數16不變,5乘10得到50,則積也要乘10,80×10=800,16×50=800;16×5和16×25相比,因數16不變,5乘5得到25,則積也要乘5,80×5=400,16×25=400。32×5=160;16×50=800;16×25=400。9.(22-23三年級下·四川達州·期中)49×37的積是( )位數,得( )。【答案】 四 1813【分析】根據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法則,直接計算出49×37的積,然后再填空即可。【詳解】49×37=1813,即49×37的積是四位數,得1813。【點睛】熟練掌握兩位數與兩位數的乘法計算,是解答此題的關鍵。10.(22-23三年級下·四川宜賓·期末)根據35×24=840,直接寫出下面算式的結果。35×12=( ) 70×24=( )【答案】 420 1680【分析】積的變化規律:一個乘數不變,另一個乘數乘或除以幾(0除外),得到的積就等于原來的積乘或除以幾;(1)對比算式35×24=840和算式35×12可知,一個乘數不變,另一個乘數除以2,那么積也需要除以2。(2)對比算式35×24=840和算式70×24可知,一個乘數不變,另一個乘數乘2,那么積也需要乘2。【詳解】(1)840÷2=420,所以35×12=420。(2)840×2=1680,所以70×24=1680。35×12=420 70×24=168011.(22-23三年級下·四川宜賓·期末)15的30倍是( );64×36的積的最高位是( )位,積的個位上的數是( )。【答案】 450 千 4【分析】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用乘法。根據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法則,直接計算出64×36的積,然后再填空即可。據此可以解答。【詳解】15×30=450。所以15的30倍是450。64×36=2304所以,64×36的積的最高位是千位,積的個位上的數是4。12.(22-23三年級下·四川巴中·期末)兩個數相乘,積是100,如果其中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擴大到原數的3倍,現在的積是( )。【答案】300【分析】根據積的變化規律,兩數相乘,其中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乘幾或除以幾(0除外),積也乘幾或除以幾。據此解答即可。【詳解】100×3=300因此如果其中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擴大到原數的3倍,現在的積是300。13.(22-23三年級下·四川瀘州·期末)勞動節,李慧給媽媽種的玉米施農家肥。她每分施肥15棵,24分施肥多少棵?請根據下面的豎式填空。【答案】20;15;20;300【分析】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豎式計算,相同數位對齊。先用一個因數同另一個因數個位上的數相乘,乘得結果和個位對齊,再用這個因數同另一個因數十位上的數相乘,乘得結果和十位對齊。最后把兩次乘得的積相加。根據豎式計算的方法填空即可。【詳解】根據豎式,第二步是用24十位上的2和15相乘,所以表示20×15的積,乘得結果是300,也就是20分施肥300棵。14.(22-23三年級下·四川巴中·期中)16的35倍是( ),最大的兩位數乘最大的兩位數,積是( )。【答案】 560 9801【分析】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用乘法,計算16×35即可;最大的兩位數是99,則最大的兩位數乘最大兩位數,即99×99;據此解答。【詳解】16×35=560,則16的35倍是560;99×99=9801,則最大的兩位數乘最大的兩位數,積是9801。15.(22-23三年級下·四川巴中·期中)一個雞蛋46克,30個這樣的雞蛋重( )克,45個這樣的雞蛋重( )克。【答案】 1380 2070【分析】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是多少,用乘法進行解答;根據題意可知,一個雞蛋重46克,30個這樣的雞蛋重30個46克,即46×30;45個這樣的雞蛋重45個46克,即46×45;據此解答。【詳解】46×30=1380(克)46×45=2070(克)則一個雞蛋46克,30個這樣的雞蛋重1380克,45個這樣的雞蛋重2070克。16.(22-23三年級下·四川達州·期中)在口算60×80時,可以這樣想:因為6×8=( ),所以60×80=( )。【答案】 48 4800【分析】兩位數乘兩位數,如果因數末尾有0,先把0前面的數相乘,再在積的末尾添加沒有參加運算的幾個0;據此即可解答。【詳解】在口算60×80時,可以這樣想:因為6×8=48,所以60×80=4800。17.(23-24三年級下·河南周口·期末)廣州周大福金融中心裝備了兩臺世界上最高速電梯,速度可達每秒20米。乘坐這兩臺電梯14秒可以運行( )米。【答案】280【分析】已知世界上最高速電梯,速度可達每秒20米,求乘坐這兩臺電梯14秒可以運行多少米,根據乘法的意義,用20乘14,計算出結果,即可解答。【詳解】20×14=280(米)即廣州周大福金融中心裝備了兩臺世界上最高速電梯,速度可達每秒20米。乘坐這兩臺電梯14秒可以運行280米。18.(23-24三年級下·四川自貢·期中)68×17的積是( )位數;75×80的積的末尾有( )個0。【答案】 四 3【分析】兩位數乘兩位數的方法:先用第二個因數個位上的數字去乘第一個因數,再用第二個因數十位上的數字去乘第一個因數,乘到哪一位,積的個位就與哪一位對齊,滿幾十就向前一位進幾,再把兩次相乘的積加起來。末尾有0時,把兩個因數0前面的數對齊,并將它們相乘,再在積的后面添上沒有參加運算的幾個0。據此計算出結果即可解答。【詳解】68×17=1156,即68×17的積是四位數;75×80=6000,即75×80的積的末尾有3個0。19.(23-24三年級下·四川自貢·期中)一個壞了的水龍頭每分要浪費69克水,1時大約浪費( )克水。【答案】4200【分析】1小時=60分鐘,水龍頭每分鐘浪費水的克數乘60等于1小時浪費水的克數,計算時把69看作70,即可估算出1小時大約浪費水的克數,據此即可解答。【詳解】69×60≈70×60=4200(克)一個壞了的水龍頭每分要浪費69克水,1時大約浪費4200克水。20.(23-24三年級下·河南周口·期末)口算32×50時,可以把50看作5×10,先算32×5=( ),后用( )×10=( )。【答案】 160 160 1600【分析】根據口算乘法的計算方法口算時,可把50看作5個十,先算32乘5,得160個十,就是在末尾添1個0,據此解答。【詳解】根據解析可知,口算時,可以把50看作,先算,后用。21.(23-24三年級下·四川瀘州·期末)水果店運來20箱香蕉,每箱重20千克,如果每千克香蕉買5元,這些香蕉一共可賣( )元。【答案】2000【分析】用20乘20可以計算出20箱香蕉一共重多少千克,再乘5計算出這些香蕉一共可賣多少元;據此解答。【詳解】根據分析:20×20×5=400×5=2000(元)所以這些香蕉一共可賣2000元。22.(22-23三年級下·四川巴中·期中)45×40所得的積的末尾有( )個0,積是( )位數。【答案】 兩/2 四【分析】計算45×40時,先算45×4=180,再在積的末尾添上一個0,所以45×40=1800。【詳解】45×40=1800故45×40所得的積的末尾有兩個0,積是四位數。23.(22-23三年級下·河南周口·期末)47×86的積的最高位是( ),73×58的積的個位是( )。【答案】 千位 4【分析】兩位數乘兩位數的方法:先用兩位數的個位上的數與另一個因數的每一位上的數依次相乘,所得的積末尾與個位對齊;再用兩位數的十位上的數與另一個因數的每一位上的數依次相乘,所得的積末尾與十位對齊,再把兩次相乘的積加起來。計算出算式的結果即可解答。【詳解】47×86=4042,積的最高位是千位,73×58=4234,積的個位是4。24.(23-24三年級下·四川自貢·期末)25×40的積的末尾有( )個0,42÷4的商是( )位數。【答案】 3 兩【分析】求出25×40的積,即可知道積末尾有幾個0,求出42÷4的商,即可知道商是幾位數。【詳解】25×40=100042÷4=10……2所以25×40的積的末尾有(3)個0,42÷4的商是(兩)位數。25.(23-24三年級下·四川瀘州·期末)紅平用2、5、4、9這4個數字組成2個兩位數(每個數字只能用一次),想想怎樣組數它們的積最小,積最小是( )。【答案】1225【分析】要使積最小,那么兩個數十位上的數分別是較小的2和4,個位上的數分別是較大的5和9,可以列出算式:25×49、29×45,分別計算出這兩個算式的結果,再進行比較;據此解答。【詳解】根據分析:25×49=122529×45=13051225<1305所以積最小是1225。26.(23-24三年級下·四川宜賓·期末)兩個數的積是84,如果其中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擴大到原來的5倍,現在的積是( );如果兩個因數都擴大到原來的6倍,那么積是( )。【答案】 420 3024【分析】根據積的變化規律可知: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乘幾或除以幾(0除外),積也乘幾或除以幾(0除外),據此即可解答。【詳解】84×5=4206×6=3684×36=3024所以兩個數的積是84,如果其中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擴大到原來的5倍,現在的積是420;如果兩個因數都擴大到原來的6倍,那么積是3024。27.(23-24三年級下·四川達州·期末)一個下圖尺寸的表格,最多能記錄( )個數據。【答案】768【分析】用行數乘列數即為最多能記錄的數據。兩位數乘兩位數,豎式計算法則: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乘起;先用第二個乘數個位上的數去乘第一個乘數,得數的末位和第二個乘數的個位對齊;再用第二個乘數十位上的數去乘第一個乘數,得數的末位和第二個乘數的十位對齊;然后把兩次乘得的積加起來。【詳解】32×24=768(個)故最多能記錄768個數據。28.(23-24三年級下·重慶銅梁·期末)6、0、8可以組成( )個沒有重復數字的兩位數,從組成的兩位數中選兩個數相乘,所得的積中最大的是( )。【答案】 4 6880【分析】本題是搭配類問題,可以用列表法和固定十位法來找出滿足條件的兩位數。從組成的兩位數中選兩個數相乘,要想乘得的積最大,只需選出最大的兩個兩位數相乘即可。【詳解】十位 個位6 06 88 08 686>80>68>6086×80=6880故6、0、8可以組成4個沒有重復數字的兩位數,從組成的兩位數中選兩個數相乘,所得的積中最大的是6880。29.(23-24三年級下·重慶黔江·期末)六年級學生平均體重約是45千克,19名六年級學生一起乘坐核載質量是1噸的電梯,( )超載的。(填“不會”或“會”)【答案】不會【分析】用六年級學生平均體重乘19,求出19名六年級學生的大約體重;1噸=1000千克,再用電梯的載質量與19名學生的大約體重比較大小即可解答。【詳解】45×19=855(千克)1噸=1000千克855<1000即六年級學生平均體重約是45千克,19名六年級學生一起乘坐核載質量是1噸的電梯,不會超載的。(填“不會”或“會”)30.(23-24三年級下·重慶沙坪壩·期末)一個長方形果園全部都是蘋果樹,每行12棵,共有13行。如圖,豎式和點子圖是相互對應的,豎式中圈出的3對應點子圖中( )的部分,豎式中圈出的1對應點子圖中的( )的部分。【答案】 ③ ①【分析】筆算兩位數乘兩位數的進位乘法時,用第二個乘數每一位上的數分別去乘第一個乘數,用哪一位上的數去乘,積的末尾就和那一位對齊,哪一位乘得的積滿幾十,就要向前一位進幾,再把兩次乘得的積相加;根據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法則可知,3在十位上是3乘10得到的,表示3個10是多少;1在百位上是10乘10得到的,表示10個10是多少;據此解答。【詳解】3×10=30,即點子圖中每行10個點子,3行是30個點子;10×10=100,即點子圖中每行10個點子,10行是100個點子;則豎式中圈出的3對應點子圖中③的部分,豎式中圈出的1對應點子圖中的①的部分。31.(23-24三年級下·四川眉山·期末)兩個數相乘,積是86,如果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擴大到原數的30倍,積應是( )。【答案】2580【分析】兩數相乘,一個乘數不變,另一個乘數乘幾或除以幾(不為0),那么積也應乘幾或除以幾,據此給86乘30即為現在的積。【詳解】86×30=2580兩個數相乘,積是86,如果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擴大到原數的30倍,積應是2580。32.(22-23三年級下·四川宜賓·期末)李紅每分走68米,從家到學校走了21分,李紅家到學校大約有( )米。【答案】1400【分析】用李紅每分走的路程乘她從家到學校走的時間,即可求出李紅家到學校的距離,計算時,把68看作70,21看作20進行估算。【詳解】68×21≈70×20=1400(米)李紅每分走68米,從家到學校走了21分,李紅家到學校大約有1400米。33.(22-23三年級下·四川宜賓·期末)兩個因數的積是56,其中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乘10,這時積是( )。【答案】560【分析】積的變化規律:兩個數相乘,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乘幾或除以幾(0除外),積也乘幾或除以相同的數;據此解答即可。【詳解】根據積的變化規律可得:56×10=560兩個因數的積是56,其中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乘10,這時積是560。34.(22-23三年級下·四川資陽·期末)小剛身高14分米,小紅身高145厘米,他倆身高相差( )厘米。【答案】5【分析】由題意得,小剛身高14分米,小紅身高145厘米,求他倆身高相差多少厘米,可以根據1分米=10厘米將14分米轉化為多少厘米,然后再用減法即可算出他倆身高相差多少厘米。【詳解】1分米=10厘米,14×10=140,所以14分米=140厘米。145-140=5(厘米)故他倆身高相差5厘米。35.(22-23三年級下·四川巴中·期中)19個43連續相加,結果是( );12的50倍是( );最大的兩位數與最小的兩位數的積是( )。【答案】 817 600 990【分析】(1)要求19個43連續相加的結果是多少,用43×19即可;(2)要求12的50倍是多少,用12×50即可;(3)最大的兩位數是99,最小的兩位數是10,用99×10即可。【詳解】(1)43×19=817(2)12×50=600(3)最大的兩位數是99,最小的兩位數是10;99×10=990則19個43連續相加,結果是817;12的50倍是600;最大的兩位數與最小的兩位數的積是990。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幾十幾乘幾十,先用幾十幾乘幾,再在積的末尾添上一個0。可以先把兩個因數十位上的數相乘,再在積的末尾添兩個0。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①先用第二個因數個位上的數去乘第一個因數每一位上的數,積的末位和第二個因數的個位對齊。②再用第二個因數十位上的數去乘第一個因數每一位上的數,積的末位和第二個因數的十位對齊。③最后把兩次乘得的數加起來。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擴大到原數的幾倍,積也擴大到原數的幾倍。在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時,可能要用到乘法,也可能要用到除法求出單一量等。解決問題時,找準間接量是關鍵。【考點精講1】(22-23三年級下·四川巴中·期末)兩個因數的積是80,如果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擴大到原數的10倍,這時積是( )。【答案】800【分析】積的變化規律: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乘幾或除以幾(0除外),積也乘幾或除以幾(0除外);如果兩個因數都乘同一個數(0除外),積就乘兩次這個數;兩個因數都除以幾(0除外),積就除以兩次這個數。【詳解】80×10=800所以,這時積是800。【點睛】此題主要考查的是積的變化規律的靈活應用。【考點精講2】(23-24三年級下·四川宜賓·期中)口算75×10時,可以理解為75的( )倍是( )。【答案】 10 750【分析】整數乘法的意義:既可以表示幾個幾是多少,也可以表示幾的幾倍是多少;兩位數乘整十數(不進位)的口算方法:先把整十數0前面的數與兩位數相乘,計算出積后,再看整十數的末尾有幾個0,就在積的末尾添上幾個0,據此解答。【詳解】根據分析可得:口算75×10時,可以理解為75的10倍是750。【考點精講3】(22-23三年級下·四川巴中·期中)熱水瓶每個14元,學校買21個這樣的熱水瓶。一共需要多少錢?根據下面的算式,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數。【答案】1;14;20;280;21;294【分析】14是14與21個位上的1相乘的結果,表示1個1與14相乘,即14×1=14,表示的是買1個熱水瓶應付14元;28是14與21十位上的2相乘的結果,表示2個10與14相乘,即14×20=280,表示的是買20個熱水瓶應付280元;最后把1個熱水瓶的價錢和20個熱水瓶的價錢相加,14+280=294,表示買21個熱水瓶應付294元;據此解答。【詳解】填空如下:【考點精講4】(23-24三年級下·河南周口·期中)每筒羽毛球有12個,每筒28元。下面是張老師為學校購買的羽毛球。(1)這些羽毛球一共有( )個。(2)買這些羽毛球一共花了( )元。【答案】(1)216(2)504【分析】根據圖示可知,有3組羽毛球,每組有6筒,用3×6,求出羽毛球的總筒數,再用羽毛球的總筒數乘每筒羽毛球的個數,即可求出羽毛球一共有多少個;用羽毛球的總筒數乘每筒羽毛球的單價,即可求出買這些羽毛球一共花了多少元錢。【詳解】(1)3×6×12=18×12=216(個)這些羽毛球一共有216個。(2)3×6×28=18×28=504(元)買這些羽毛球一共花了504元。【考點精講5】(22-23三年級下·四川廣安·期末)計算12×30時,可以先計算12×3=( ),再在得數末尾添上一個( )。【答案】 36 0【分析】計算12×30時,把30看作3個十,也就是先算12乘上3個十得到36個十,然后在36的末尾添上1個0即可。【詳解】根據分析可得:計算12×30時,可以先計算12×3=36,再在得數末尾添上一個0。【考點精講6】(23-24三年級下·重慶梁平·期末)水果店新購進了15箱香蕉,每箱香蕉重6千克,每千克香蕉售價7元。這些香蕉可以賣多少元?(括號里填數或單位,橫線上填“+、-、×或÷”,后面橫線上提一個問題)(1)方法一:第一步:6×15=( ),這一步算的是: ?第二步:( ) ( )=( ),這一步算的是: ?(2)方法二:第一步:( )( )=( ),這一步算的是: ?第二步:( )( )=( ),這一步算的是: ?【答案】(1) 90 15箱香蕉重多少千克 90 × 7 630 這些香蕉可以賣多少元(2) 6 × 7 42 每箱香蕉可以賣多少元 42 × 15 630 這些香蕉可以賣多少元【分析】(1)方法一:第一步先用每箱香蕉的重量乘香蕉的箱數,求出15箱香蕉重多少千克?第二步用15箱香蕉的重量乘每千克香蕉的售價,求出這些香蕉可以賣多少元?(2)第一步先用每箱香蕉的重量乘每千克香蕉的售價,求出每箱香蕉可以賣多少元?第二步用每箱香蕉可以賣的錢數乘香蕉的箱數,求出這些香蕉可以賣多少元?據此解答即可。【詳解】(1)第一步:6×15=90,這一步算的是:15箱香蕉重多少千克?第二步:90×7=630,這一步算的是:這些香蕉可以賣多少元?(2)第一步:6×7=42,這一步算的是:每箱香蕉可以賣多少元?第二步:42×15=630,這一步算的是:這些香蕉可以賣多少元?一、填空題1.(23-24三年級下·河南周口·期末)已知62×3=186,那么62×30=( );620×3=( )。2.(23-24三年級下·重慶梁平·期末)小強每分鐘走39米,走了21分鐘,他大約走了( )米。(估算)3.(23-24三年級下·重慶黔江·期末)計算24×12時,我們可以這樣想:24×12=24×( )+24×2,也可以這樣想:24×12=24×( )×2。4.(22-23三年級下·四川巴中·期末)74×2□的積是( )位數,□8×□4的積的個位上的數字是( )。5.(22-23三年級下·四川瀘州·期末)計算20×60時,想:2×6=( ),那么20×60=( )。6.(22-23三年級下·四川資陽·期末)根據8×25=200直接寫出下面算式結果。16×25=( ) 8×75=( ) 600÷25=( )7.(22-23三年級下·四川達州·期末)估算:小云平均每分打字82個,19分大約打字( )個。8.(22-23三年級下·四川廣安·期末)根據16×5=80直接寫出下列算式的積。32×5=( ) 16×50=( ) 16×25=( )9.(22-23三年級下·四川達州·期中)49×37的積是( )位數,得( )。10.(22-23三年級下·四川宜賓·期末)根據35×24=840,直接寫出下面算式的結果。35×12=( ) 70×24=( )11.(22-23三年級下·四川宜賓·期末)15的30倍是( );64×36的積的最高位是( )位,積的個位上的數是( )。12.(22-23三年級下·四川巴中·期末)兩個數相乘,積是100,如果其中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擴大到原數的3倍,現在的積是( )。13.(22-23三年級下·四川瀘州·期末)勞動節,李慧給媽媽種的玉米施農家肥。她每分施肥15棵,24分施肥多少棵?請根據下面的豎式填空。14.(22-23三年級下·四川巴中·期中)16的35倍是( ),最大的兩位數乘最大的兩位數,積是( )。15.(22-23三年級下·四川巴中·期中)一個雞蛋46克,30個這樣的雞蛋重( )克,45個這樣的雞蛋重( )克。16.(22-23三年級下·四川達州·期中)在口算60×80時,可以這樣想:因為6×8=( ),所以60×80=( )。17.(23-24三年級下·河南周口·期末)廣州周大福金融中心裝備了兩臺世界上最高速電梯,速度可達每秒20米。乘坐這兩臺電梯14秒可以運行( )米。18.(23-24三年級下·四川自貢·期中)68×17的積是( )位數;75×80的積的末尾有( )個0。19.(23-24三年級下·四川自貢·期中)一個壞了的水龍頭每分要浪費69克水,1時大約浪費( )克水。20.(23-24三年級下·河南周口·期末)口算32×50時,可以把50看作5×10,先算32×5=( ),后用( )×10=( )。21.(23-24三年級下·四川瀘州·期末)水果店運來20箱香蕉,每箱重20千克,如果每千克香蕉買5元,這些香蕉一共可賣( )元。22.(22-23三年級下·四川巴中·期中)45×40所得的積的末尾有( )個0,積是( )位數。23.(22-23三年級下·河南周口·期末)47×86的積的最高位是( ),73×58的積的個位是( )。24.(23-24三年級下·四川自貢·期末)25×40的積的末尾有( )個0,42÷4的商是( )位數。25.(23-24三年級下·四川瀘州·期末)紅平用2、5、4、9這4個數字組成2個兩位數(每個數字只能用一次),想想怎樣組數它們的積最小,積最小是( )。26.(23-24三年級下·四川宜賓·期末)兩個數的積是84,如果其中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擴大到原來的5倍,現在的積是( );如果兩個因數都擴大到原來的6倍,那么積是( )。27.(23-24三年級下·四川達州·期末)一個下圖尺寸的表格,最多能記錄( )個數據。28.(23-24三年級下·重慶銅梁·期末)6、0、8可以組成( )個沒有重復數字的兩位數,從組成的兩位數中選兩個數相乘,所得的積中最大的是( )。29.(23-24三年級下·重慶黔江·期末)六年級學生平均體重約是45千克,19名六年級學生一起乘坐核載質量是1噸的電梯,( )超載的。(填“不會”或“會”)30.(23-24三年級下·重慶沙坪壩·期末)一個長方形果園全部都是蘋果樹,每行12棵,共有13行。如圖,豎式和點子圖是相互對應的,豎式中圈出的3對應點子圖中( )的部分,豎式中圈出的1對應點子圖中的( )的部分。31.(23-24三年級下·四川眉山·期末)兩個數相乘,積是86,如果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擴大到原數的30倍,積應是( )。32.(22-23三年級下·四川宜賓·期末)李紅每分走68米,從家到學校走了21分,李紅家到學校大約有( )米。33.(22-23三年級下·四川宜賓·期末)兩個因數的積是56,其中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乘10,這時積是( )。34.(22-23三年級下·四川資陽·期末)小剛身高14分米,小紅身高145厘米,他倆身高相差( )厘米。35.(22-23三年級下·四川巴中·期中)19個43連續相加,結果是( );12的50倍是( );最大的兩位數與最小的兩位數的積是(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西師大版2024-2025學年三年級數學下冊第一單元《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填空題六大題型)單元復習講義(學生版).docx 西師大版2024-2025學年三年級數學下冊第一單元《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填空題六大題型)單元復習講義(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