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七課 弘揚中華人文精神 同步檢測題(原卷版+解析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七課 弘揚中華人文精神 同步檢測題(原卷版+解析版)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七課 弘揚中華人文精神 同步檢測題(原卷版)
一、選擇題(下列各題 4 個選項中,只有 1 項符合題意。每小題 3 分,共 45分)
1.“文以載道、以文化人”強調了文化在塑造人的精神生活和提升精神境界中的重要作用。以下事例最能體現這一作用的是( )
A.閱讀一本關于科學探索的書籍,學習科學原理和實驗方法
B.觀看一部講述歷史英雄的電影,從中感悟勇敢和犧牲的精神
C.參加一次數學競賽,提高解題技巧和邏輯思維能力
D.玩一款電子游戲,體驗虛擬世界的刺激和樂趣
2.中國傳統藝術非常重視造型,在很早就講究“是而非是”,即“形似”與“神似”問題。魏晉時期的畫家顧愷之提出“以形寫神”與“遷想妙得”的美學命題;清代石濤認為,“名山許游未許畫,畫必似之山必怪。變換神奇懵懂間,不似之似當下拜”……這說明中國傳統藝術追求( )
A.形神兼備、情景交融
B.求同存異、和而不同
C.動靜結合、畫工細致
D.注重寫實、畫風嚴謹
3.下圖是美麗鄉村建設的一幅宣傳畫。這一宣傳畫體現了( )
A.有了健康的身體才有幸福的生活
B.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
C.敬業這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D.儉約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
4.2024年10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六尺巷,強調要弘揚好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相互禮讓、以和為貴。小到一個人、一個家庭,大到一個民族、一個國家,都能從六尺巷所體現的“和合”文化中汲取精神滋養,這就是中華文化的大智慧。這( )
①要求人們彼此尊重包容和諧相處
②彰顯了中華民族道德情操的涵養
③要求全盤繼承中華文化,堅定文化自信
④是求同存異、和而不同處世方法的體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5.中華傳統文化俯拾即是為人之要、處世之道、治理之策,可以是一句話、一句詩。例如:“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空談誤國,實干興邦”“一寸山河一寸金”……這體現中華傳統文化( )
①影響著人們的行為方式
②蘊含著豐富的道德資源
③是當代評判的價值標準
④是最優秀、精深的文明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梅、蘭、竹、菊“四君子”經常出現在文人雅客的文學作品之中?!皦菙抵γ?,凌寒獨自開”“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詩文中的花木草石蘊含著豐富的人文精神。這體現了( )
A.文人墨客對美好事物的豐富情感
B.只有詩名才能最精準表達詩人的思想
C.文以載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
D.豐富人們的物質生活追求
7.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46屆世界遺產大會通過決議,將我國世界文化遺產提名項目“北京中軸線-中國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全要素、一次性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北京中軸線聯系起宏偉莊嚴的國家禮儀場所和繁華熱鬧的市井街市,形成了前后起伏、左右均衡對稱的景觀韻律與壯美秩序,是中國傳統都城中軸線發展至成熟階段的典范之作。北京中軸線文化遺產體現了( )
①形神兼備、情景交融的美學追求
②中華民族獨特的審美氣質
③民族獨特的處世方法和教化思想
④悠久的禮儀文化、中和泰和思想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8.下列最能體現“形神兼備、情景交融”美學追求的是( )
A.只注重作品的形式而忽視內涵
B.作品既有美妙形態又富有獨特神韻
C.只追求作品表達的思想而不顧及表現形式
D.作品只注重寫實而缺乏意境營造
9.2025年2月25日,2024年寧波市“新時代好少年”先進事跡發布儀式上,美德少年齊聚一堂,他們中有的是學習成績優異、樂于助人的模范生,有的是在困難面前不屈不撓、勇于擔當的小英雄,還有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尊老愛幼、熱心公益的小天使。美德少年的評選是為了引導青少年( )
①維護社會公平,杜絕違法犯罪
②崇德向善,極力爭取個人榮譽
③弘揚高尚的德行,汲取榜樣力量
④傳遞美好情感,傳遞社會正能量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10.廣東省新時代好少年梁恩語,熱心公益重擔當,連續三年帶領志愿服務團隊參加“守望母親河”環保志愿服務,她把發現的環保問題加以科創研究,在農村“生活污水”水生植物凈化系統研究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果。她的行為( )
①是愛人利人,擇善而行的表現
②是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的體現
③是促進社會和諧思想文化的體現
④是踐行人與社會和諧相處的表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揚子晚報少年志融媒體平臺特別推出“童聲說家史、童心傳家風”視頻征集活動,鼓勵學生通過視頻方式講述家族中的革命先輩、英雄人物、勞動模范的勵志事跡,以家族榜樣力量激勵個人追夢成長。該活動的開展有利于( )
①建設幸福美滿家庭,形成良好家風
②全面繼承傳統家風,堅定生活信念
③杜絕一切不良習慣,塑造完美人生
④弘揚向上向善思想,發揮榜樣力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近年來,《典籍里的中國》《非遺里的中國》《經典詠流傳》《中國詩詞大會》等一批展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節目熱播,受到人們的廣泛喜愛。下列對此認識正確的是( )
①人文精神滲透在詩書禮樂等精神文明的創造之中
②人文精神能發揮強大的熏陶教化、凝聚示范作用
③人文精神只有通過優秀節目才能廣泛傳播
④這些節目有利于促進社會和諧、人們向上向善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3.2024年9月2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頒授儀式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授予王永志等4人“共和國勛章”,授予迪爾瑪·羅塞芙“友誼勛章”,授予王小謨等10人國家榮譽稱號。頒授儀式的舉行有利于( )
①發揮榜樣力量,弘揚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
②夯實法治基石,維護模范人物的榮譽尊嚴
③弘揚民族精神,增強人們的愛國主義情感
④表彰先進模范,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傳承和弘揚中華人文精神,我們應該( )
A.拒絕學習外來文化,保持傳統文化的純粹性
B.對傳統文化進行全面繼承,不做任何改變
C.結合時代發展,對中華人文精神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D.只關注物質生活,忽略精神文化的傳承
15.法國人恨不得吃每種食物都用一種特定的餐具,但是我們中國人,只用兩根木頭就能吃所有!面對文化差異,我們應( )
A.用自己的價值觀來理解和判斷事物
B.用其他民族的文化代替本民族文化
C.彼此尊重、包容,采用和而不同的態度
D.入鄉隨俗,隨時放棄本民族的習俗
二、材料分析題(共55分)
16.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家訓是我國家庭教育所特有的一種文獻形式。家訓往往濃縮了作者豐富的人生體驗,飽含深厚的愛子之情,具有廣泛而深遠的教育意義。以下是《朱子家訓》的兩條家訓。
家訓一: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
家訓二: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
(1)材料中的家訓說明了什么?(6分)
(2)踐行家訓二,我們可以做出哪些具體行動?(6分)
17. 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瑪納斯》是柯爾克孜族的英雄史詩,有二十三萬余行,講述了傳奇英雄瑪納斯及其子孫七代帶領柯爾克孜族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故事。《瑪納斯》經久流傳、生生不息,以史詩的恢宏的敘事主題和崇高的演述風格凝聚民心、團結人民,給予人們追求美好生活的力量和向往。
材料二 《千里江山圖》是北宋畫家王希孟創作的絹本設色畫,該作品以長卷形式,立足傳統,畫面細致入微,煙波浩渺的江河、層巒起伏的群山構成了一幅美妙的江南山水圖,漁村野市、水榭亭臺、茅屋草舍、水磨長橋等靜景穿插捕魚、駛船、游玩、趕集等動景,動靜結合恰到好處?!肚Ю锝綀D》畫卷,不僅代表著青綠山水發展的里程,而且,集北宋以來水墨山水之大成,并將創作者的情感付諸創作之中。其雖屬于寫意之作,但不乏工美佳作,表現了青年畫家具有嚴謹的生活態度。
(1)閱讀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說說《瑪納斯》體現了中華人文精神的哪一精神內涵?這一精神內涵有何作用?(6分)
(2)閱讀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說說《千里江山圖》體現了中華人文精神的哪一精神內涵?你如何理解這一內涵?(6分)
18. 材料一 2024年8月20日,為期5天的2024南國書香節暨羊城書展閉幕。廣東省少年兒童分級閱讀活動、“綠書簽行動”宣傳周、首屆廣東省中小學生“悅讀新時代·經典伴成長”新課程經典閱讀成果發布會、2023年全國青少年學生讀書行動優秀案例和“書香校園”表彰儀式……關注青少年閱讀,可謂本屆南國書香節的一大亮點。
(1)舉辦南國書香節有利于弘揚怎樣的中華人文精神?弘揚這一人文精神有何意義?(5分)
材料二 欣賞蘊含中華人文精神的文藝作品,領略影響深遠的人文精神。
故事 啟示
“回車巷”的故事:藺相如在秦趙兩國國君澠池之會上,不畏強秦,維護了趙惠文王趙何的尊嚴,被拜為上卿,地位高于廉頗,這讓廉頗很不服氣,揚言要給藺相如難堪。有一天,藺相如乘車,在路上望見廉頗的車,就讓車夫到巷子里回避。身邊人很不理解。藺相如說,自己連驕橫的秦王都不怕,怎么會怕廉頗,只是擔心兩人鬧矛盾影響國家大局。廉頗聞知,負荊請罪。
“六尺巷”的故事:《桐城縣志略》等史書記載,清朝康熙年間,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張英在桐城的家人,與鄰居吳家發生宅基糾紛。張家人給張英寫信求助,張英收信后回詩一首:“一紙書來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睆埣胰耸招藕蠡砣婚_朗,主動退讓三尺,吳家人深受感動,也退讓三尺。兩家各退三尺而成的“六尺巷”,從此美名遠揚。
(2)這兩個故事對我們弘揚中華人文精神有何啟示?(4分)
19.材料一 從“和實生物”(《國語》)、“保合太和”(《易經》)、“和為貴”(《論語》),到現實社會倡導家風家教“和睦和美”、人際交往“心平氣和”、解決矛盾“以和為貴”、辦企經商“和氣生財”……一個“和”字,堪稱最具中華文化意蘊的漢字。
(1)根據材料一,解讀“和”文化背后的人文密碼。(2分)
材料二 200多年前,拿破侖把落后的中國比喻為沉睡的雄獅。2014年春天,塞納河畔,習近平總書記深刻闡明:“中國這頭獅子已經醒了,但這是一只和平的、可親的、文明的獅子。”中華民族崇尚和平,血液里沒有侵略他人、稱霸世界的基因,講信修睦、親仁善鄰是一貫的處世之道。
材料三 新時代以來,舉辦進博會、服貿會、廣交會、消博會,連續縮減外資準入負面清單,建設自貿試驗區、海南自貿港,歡迎各國人民搭乘中國發展的“快車”“便車”……中國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中國的“朋友圈”越來越大、現代化道路上的“同路人”越來越多。
(2)根據材料二、三,談談中國弘揚“和合”文化的意義。(4分)
(3)作為青少年,我們該如何踐行“和合”之道?(6分)
20.材料一 2024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陜西寶雞考察時指出,中華文明五千年,還要進一步挖掘,深入研究、闡釋它的內涵和精神,宣傳好其中蘊含的偉大智慧,從而讓大家更加尊崇熱愛,增強對中華文明的自豪感,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一代一代傳下去。
“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天下一家”(《禮記》)等強調家與國為一個整體?!疤煨薪。右宰詮姴幌ⅰ保ā吨芤住罚叭艘荒苤喊僦?;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以激勵人弘毅致遠、勤學奮斗為核心思想,是對中華民族堅韌不拔、拼搏奮進精神的寫照。中華民族自古就有“同則相親,異則相敬”的價值取向,推崇“以和為貴”“家和萬事興”“化干戈為玉帛”等和諧思想。
(1)說說材料中所體現的人文基因及其意義。(6分)
材料二 2024年8月15日中央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教育部、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中國關工委15日在江蘇南通聯合舉辦2024年全國“新時代好少年”先進事跡發布儀式,向社會推出50名(組)優秀少年兒童的先進事跡。發布儀式以“筑夢中國少年行”為主題,通過生動鮮活的事跡短片、真誠動人的故事講述、形式多樣的舞臺呈現,重點推介了7名(組)好少年的事跡,并對其他43名(組)好少年的事跡進行集中發布。這50名(組)好少年他們品學兼優,朝氣蓬勃,在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紅色基因、熱愛科學、自強不息、樂于助人等方面表現突出,展現了新時代少年兒童風采。
(2)結合所學知識,談談材料二對我們弘揚中華人文精神的啟發。(4分)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七課 弘揚中華人文精神 同步檢測題(解析版)
一、選擇題(下列各題 4 個選項中,只有 1 項符合題意。每小題 3 分,共 45分)
1.“文以載道、以文化人”強調了文化在塑造人的精神生活和提升精神境界中的重要作用。以下事例最能體現這一作用的是( )
A.閱讀一本關于科學探索的書籍,學習科學原理和實驗方法
B.觀看一部講述歷史英雄的電影,從中感悟勇敢和犧牲的精神
C.參加一次數學競賽,提高解題技巧和邏輯思維能力
D.玩一款電子游戲,體驗虛擬世界的刺激和樂趣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中華人文精神。觀看一部講述歷史英雄的電影,從中感悟勇敢和犧牲的精神,可以體現“文以載道、以文化人”,故B說法正確;A體現的是科學精神,故A不符合題意;C體現的是學會學習,故C不符合題意;D是沉迷網絡的表現,故D說法錯誤。
2.中國傳統藝術非常重視造型,在很早就講究“是而非是”,即“形似”與“神似”問題。魏晉時期的畫家顧愷之提出“以形寫神”與“遷想妙得”的美學命題;清代石濤認為,“名山許游未許畫,畫必似之山必怪。變換神奇懵懂間,不似之似當下拜”……這說明中國傳統藝術追求( )
A.形神兼備、情景交融
B.求同存異、和而不同
C.動靜結合、畫工細致
D.注重寫實、畫風嚴謹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中華人文精神。形神兼備、情景交融的美學追求體現為詩歌、舞蹈、繪畫、書法等文藝作品不但具有美妙形態,而且富有獨特神韻;中國傳統藝術很早就講究“形似”與“神似”問題,說明中國傳統藝術追求形神兼備、情景交融,故A說法正確;BCD說法正確但題干體現的是形神兼備、情景交融,故BCD不符合題意。
3.下圖是美麗鄉村建設的一幅宣傳畫。這一宣傳畫體現了( )
A.有了健康的身體才有幸福的生活
B.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
C.敬業這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D.儉約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影響深遠的人文精神。漫畫強調了勤儉節約的人文精神。依據教材知識,中華民族倡導儉樸、簡約的生活方式,強調不為物役,追求人與自身、人與人、人與世界的和諧統一。儉約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有助于人們堅守做人的品格,克服拜金主義、消費主義、享樂主義,有利于真正實現人的價值,故D符合題意;A觀點正確但在題文中沒有體現,故A不符合題意;在材料中沒有體現出來,故BC不符合題意。
4.2024年10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六尺巷,強調要弘揚好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相互禮讓、以和為貴。小到一個人、一個家庭,大到一個民族、一個國家,都能從六尺巷所體現的“和合”文化中汲取精神滋養,這就是中華文化的大智慧。這( )
①要求人們彼此尊重包容和諧相處
②彰顯了中華民族道德情操的涵養
③要求全盤繼承中華文化,堅定文化自信
④是求同存異、和而不同處世方法的體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中華人文精神。六尺巷所體現的“和合”文化,要求人們彼此尊重包容和諧相處,彰顯了中華民族道德情操的涵養,是求同存異、和而不同處世方法的體現,故①②④說法正確;要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故③說法錯誤。
5.中華傳統文化俯拾即是為人之要、處世之道、治理之策,可以是一句話、一句詩。例如:“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空談誤國,實干興邦”“一寸山河一寸金”……這體現中華傳統文化( )
①影響著人們的行為方式
②蘊含著豐富的道德資源
③是當代評判的價值標準
④是最優秀、精深的文明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中華人文精神。中華傳統文化俯拾即是為人之要、處世之道、治理之策,體現中華傳統文化影響著人們的行為方式,蘊含著豐富的道德資源,故①②說法正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評判的價值標準,故③說法錯誤;“最優秀、精深”說法太絕對,文化沒有高低優劣之分,故④說法錯誤。
6.梅、蘭、竹、菊“四君子”經常出現在文人雅客的文學作品之中。“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詩文中的花木草石蘊含著豐富的人文精神。這體現了( )
A.文人墨客對美好事物的豐富情感
B.只有詩名才能最精準表達詩人的思想
C.文以載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
D.豐富人們的物質生活追求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中華人文精神。詩文中的花木草石蘊含著豐富的人文精神,體現了文以載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故C說法正確;題干沒有體現文人墨客對美好事物的豐富情感,故A不符合題意;“只有……才”說法太絕對,表達詩人思想的途徑有很多,故B說法錯誤;詩文中花木草石蘊含著豐富的人文精神,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追求,故D說法錯誤。
7.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46屆世界遺產大會通過決議,將我國世界文化遺產提名項目“北京中軸線-中國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全要素、一次性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北京中軸線聯系起宏偉莊嚴的國家禮儀場所和繁華熱鬧的市井街市,形成了前后起伏、左右均衡對稱的景觀韻律與壯美秩序,是中國傳統都城中軸線發展至成熟階段的典范之作。北京中軸線文化遺產體現了( )
①形神兼備、情景交融的美學追求
②中華民族獨特的審美氣質
③民族獨特的處世方法和教化思想
④悠久的禮儀文化、中和泰和思想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影響深遠的人文精神。材料中提到“前后起伏、左右均衡對稱的景觀韻律與壯美秩序”,這種對稱和韻律涉及形神兼備的美學,①符合題意;材料中強調這是中國理想都城的典范,獨特的設計反映民族的審美氣質,②符合題意。處世方法和教化思想可能更偏向于行為準則或道德教育,而題目中主要講的是建筑布局和美學,③不符合題意;材料中提到“國家禮儀場所”,禮儀文化,體現悠久的禮儀文化、中和泰和思想,④符合題意。
8.下列最能體現“形神兼備、情景交融”美學追求的是( )
A.只注重作品的形式而忽視內涵
B.作品既有美妙形態又富有獨特神韻
C.只追求作品表達的思想而不顧及表現形式
D.作品只注重寫實而缺乏意境營造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美學追求?!靶紊窦鎮洹笔侵咐L畫藝術既注重作品的形式,又注重內涵;“情景交融”是指繪畫藝術既注重作品表達的思想,又注重表現形式。故B符合題意;我們既要注重作品的形式,也要注重內涵,故A說法錯誤;我們不僅要追求作品表達的思想,也要顧及表現形式,故C說法錯誤;作品不僅要注重寫實,也要注意意境營造,故D說法錯誤。
9.2025年2月25日,2024年寧波市“新時代好少年”先進事跡發布儀式上,美德少年齊聚一堂,他們中有的是學習成績優異、樂于助人的模范生,有的是在困難面前不屈不撓、勇于擔當的小英雄,還有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尊老愛幼、熱心公益的小天使。美德少年的評選是為了引導青少年( )
①維護社會公平,杜絕違法犯罪
②崇德向善,極力爭取個人榮譽
③弘揚高尚的德行,汲取榜樣力量
④傳遞美好情感,傳遞社會正能量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弘揚中華人文精神。弘揚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我們要積極進取,向著更高更遠的目標努力奮進,愛人利人,擇善而行,追求至善的人生境界,我們應當向榜樣學習,勇擔使命,久久為功,爭做向上向善的好少年。據此,美德少年的評選是為了引導青少年弘揚高尚的德行,汲取榜樣力量,傳遞美好情感,傳遞社會正能量,故③④說法正確;杜絕,說法絕對化,減少違法犯罪,故①說法錯誤;崇德向善,汲取榜樣力量,不是為了爭取個人榮譽,故②說法錯誤
10.廣東省新時代好少年梁恩語,熱心公益重擔當,連續三年帶領志愿服務團隊參加“守望母親河”環保志愿服務,她把發現的環保問題加以科創研究,在農村“生活污水”水生植物凈化系統研究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果。她的行為( )
①是愛人利人,擇善而行的表現
②是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的體現
③是促進社會和諧思想文化的體現
④是踐行人與社會和諧相處的表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弘揚人文精神的內涵和意義。結合教材知識分析,她的行為是愛人利人,擇善而行的表現,是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的體現,是促進社會和諧思想文化的體現,①②③符合題意;
④:材料未體現人與社會和諧相處,④不符合題意。
11.揚子晚報少年志融媒體平臺特別推出“童聲說家史、童心傳家風”視頻征集活動,鼓勵學生通過視頻方式講述家族中的革命先輩、英雄人物、勞動模范的勵志事跡,以家族榜樣力量激勵個人追夢成長。該活動的開展有利于( )
①建設幸福美滿家庭,形成良好家風
②全面繼承傳統家風,堅定生活信念
③杜絕一切不良習慣,塑造完美人生
④弘揚向上向善思想,發揮榜樣力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弘揚中華人文精神?!巴曊f家史、童心傳家風”視頻征集活動,鼓勵學生通過視頻方式講述家族中的革命先輩、英雄人物、勞動模范的勵志事跡,以家族榜樣力量激勵個人追夢成長。該活動的開展有利于建設幸福美滿家庭,形成良好家風,弘揚向上向善思想,發揮榜樣力量,故①④符合題意;繼承優秀的傳統家風,不是全面繼承傳統家風,故②錯誤;“杜絕一切”的說法太絕對,不符合現實,活動可能減少不良行為,但無法確?!岸沤^一切”或“塑造完美人生”,故③錯誤。
12.近年來,《典籍里的中國》《非遺里的中國》《經典詠流傳》《中國詩詞大會》等一批展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節目熱播,受到人們的廣泛喜愛。下列對此認識正確的是( )
①人文精神滲透在詩書禮樂等精神文明的創造之中
②人文精神能發揮強大的熏陶教化、凝聚示范作用
③人文精神只有通過優秀節目才能廣泛傳播
④這些節目有利于促進社會和諧、人們向上向善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中華人文精神的作用。一批展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節目熱播,受到人們的廣泛喜愛,體現出人文精神滲透在詩書禮樂等精神文明的創造之中,人文精神能發揮強大的熏陶教化、凝聚示范作用,這些節目有利于促進社會和諧、人們向上向善,①②④說法正確;人文精神通過優秀節目有助于廣泛傳播,③錯誤。
13.2024年9月2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頒授儀式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授予王永志等4人“共和國勛章”,授予迪爾瑪·羅塞芙“友誼勛章”,授予王小謨等10人國家榮譽稱號。頒授儀式的舉行有利于( )
①發揮榜樣力量,弘揚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
②夯實法治基石,維護模范人物的榮譽尊嚴
③弘揚民族精神,增強人們的愛國主義情感
④表彰先進模范,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弘揚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頒授儀式通過表彰先進人物,能發揮榜樣作用,引導社會形成向上向善的風氣。①說法正確;題目中的儀式屬于國家榮譽表彰,側重于思想道德層面的激勵,與“夯實法治基石”無直接關聯。法治基石需通過立法、執法等法治實踐來夯實。②說法錯誤;表彰為國家作出貢獻的人物,能弘揚以愛國主業”等內涵,有助于推動全社會踐行核心價值觀。③說法正確;通過表彰先進模范,直接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愛國”“敬業”等內涵,有助于推動全社會踐行核心價值觀。④說法正確。
14.傳承和弘揚中華人文精神,我們應該( )
A.拒絕學習外來文化,保持傳統文化的純粹性
B.對傳統文化進行全面繼承,不做任何改變
C.結合時代發展,對中華人文精神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D.只關注物質生活,忽略精神文化的傳承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弘揚中華人文精神的做法。傳承和弘揚中華人文精神應結合時代發展,對中華人文精神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故C說法正確;不能拒絕外來文化,我們應該學習優秀外來文化,故A說法錯誤;對傳統文化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故B說法錯誤;只關注物質生活的說法錯誤,我們要注重精神文化的傳承,故D說法錯誤。
15.法國人恨不得吃每種食物都用一種特定的餐具,但是我們中國人,只用兩根木頭就能吃所有!面對文化差異,我們應( )
A.用自己的價值觀來理解和判斷事物
B.用其他民族的文化代替本民族文化
C.彼此尊重、包容,采用和而不同的態度
D.入鄉隨俗,隨時放棄本民族的習俗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正確面對文化差異。我們要用不同的價值觀來理解和判斷事物,故A說法錯誤;
我們既要學習其他民族的優秀文化,也要堅定本民族文化立場,故B說法錯誤;面對文化差異,我們應彼此尊重、包容,采用和而不同的態度,故C說法正確;面對文化差異,我們要學會入鄉隨俗,但不放棄本民族的習俗,故D說法錯誤。
二、材料分析題(共55分)
16.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家訓是我國家庭教育所特有的一種文獻形式。家訓往往濃縮了作者豐富的人生體驗,飽含深厚的愛子之情,具有廣泛而深遠的教育意義。以下是《朱子家訓》的兩條家訓。
家訓一: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
家訓二: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
(1)材料中的家訓說明了什么?(6分)
(2)踐行家訓二,我們可以做出哪些具體行動?(6分)
【答案】(1)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豐富的人文精神。②各種各樣的文化表現形式都承載著做人做事的道理,可以教育人、感化人,成就理想人格。③這就是文以載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
(2)①愛惜糧食,理性點餐。②踐行光盤行動,剩飯剩菜打包帶回。③衣著樸素整潔,不追求名牌服裝。④勤儉節約,不奢侈浪費。
【解析】本題考查中華人文精神的主要體現、文以載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儉約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 (1)本問需要運用中華人文精神的主要體現、文以載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的有關知識進行作答。關鍵詞①:家訓是我國家庭教育所特有的一種文獻形式“往往濃縮了作者豐富的人生體驗”→可鏈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著豐富的人文精神;關鍵詞②:《朱子家訓》中的兩條“經書不可不讀”、“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可鏈接文化表現形式承載著做人做事的道理;關鍵詞③:家訓“具有廣泛而深遠的教育意義”→可鏈接文以載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整合信息,組織答案即可。
(2)關鍵詞①: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可鏈接愛惜糧食、勤儉節約等;關鍵詞②: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可鏈接衣著樸素、不奢侈浪費等。整合信息,組織答案。
17. 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瑪納斯》是柯爾克孜族的英雄史詩,有二十三萬余行,講述了傳奇英雄瑪納斯及其子孫七代帶領柯爾克孜族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故事?!冬敿{斯》經久流傳、生生不息,以史詩的恢宏的敘事主題和崇高的演述風格凝聚民心、團結人民,給予人們追求美好生活的力量和向往。
材料二 《千里江山圖》是北宋畫家王希孟創作的絹本設色畫,該作品以長卷形式,立足傳統,畫面細致入微,煙波浩渺的江河、層巒起伏的群山構成了一幅美妙的江南山水圖,漁村野市、水榭亭臺、茅屋草舍、水磨長橋等靜景穿插捕魚、駛船、游玩、趕集等動景,動靜結合恰到好處?!肚Ю锝綀D》畫卷,不僅代表著青綠山水發展的里程,而且,集北宋以來水墨山水之大成,并將創作者的情感付諸創作之中。其雖屬于寫意之作,但不乏工美佳作,表現了青年畫家具有嚴謹的生活態度。
(1)閱讀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說說《瑪納斯》體現了中華人文精神的哪一精神內涵?這一精神內涵有何作用?(6分)
(2)閱讀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說說《千里江山圖》體現了中華人文精神的哪一精神內涵?你如何理解這一內涵?(6分)
【答案】(1)《瑪納斯》體現了文以載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這一思想,對于豐富人的精神生活、提升精神境界具有重要意義。
(2)《千里江山圖》體現了形神兼備、情景交融的美學追求。詩歌、舞蹈、繪畫、書法等文藝作品不但具有美妙形態,而且富有獨特神韻,可謂“形具而神生”;在文化生活中,人們追求立象盡意,主張將人的思想情感與外界景物融為一體;形神兼備、情景交融的美學追求,塑造了中華民族獨特的審美氣質。
【解析】本題考查中華人文精神的內涵及作用的有關知識(1)小問1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以史詩的恢宏的敘事主題和崇高的演述風格凝聚民心、團結人民,給予人們追求美好生活的力量和向往→文以載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小問2:本題考查文以載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的作用,可依據教材知識作答。
(2)小問1: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千里江山圖》其雖屬于寫意之作,但不乏工美佳作,表現了青年畫家具有嚴謹的生活態度→形神兼備、情景交融的美學追求。小問2:本題考查對形神兼備、情景交融的美學追求的內涵的理解,可依據教材知識作答。
18. 材料一 2024年8月20日,為期5天的2024南國書香節暨羊城書展閉幕。廣東省少年兒童分級閱讀活動、“綠書簽行動”宣傳周、首屆廣東省中小學生“悅讀新時代·經典伴成長”新課程經典閱讀成果發布會、2023年全國青少年學生讀書行動優秀案例和“書香校園”表彰儀式……關注青少年閱讀,可謂本屆南國書香節的一大亮點。
(1)舉辦南國書香節有利于弘揚怎樣的中華人文精神?弘揚這一人文精神有何意義?(5分)
材料二 欣賞蘊含中華人文精神的文藝作品,領略影響深遠的人文精神。
故事 啟示
“回車巷”的故事:藺相如在秦趙兩國國君澠池之會上,不畏強秦,維護了趙惠文王趙何的尊嚴,被拜為上卿,地位高于廉頗,這讓廉頗很不服氣,揚言要給藺相如難堪。有一天,藺相如乘車,在路上望見廉頗的車,就讓車夫到巷子里回避。身邊人很不理解。藺相如說,自己連驕橫的秦王都不怕,怎么會怕廉頗,只是擔心兩人鬧矛盾影響國家大局。廉頗聞知,負荊請罪。
“六尺巷”的故事:《桐城縣志略》等史書記載,清朝康熙年間,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張英在桐城的家人,與鄰居吳家發生宅基糾紛。張家人給張英寫信求助,張英收信后回詩一首:“一紙書來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睆埣胰耸招藕蠡砣婚_朗,主動退讓三尺,吳家人深受感動,也退讓三尺。兩家各退三尺而成的“六尺巷”,從此美名遠揚。
(2)這兩個故事對我們弘揚中華人文精神有何啟示?(4分)
【答案】(1)文以載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各種各樣的文化表現形式都承載著做人做事的道理,可以教育人、感化人,成就理想人格;文以載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對于豐富人的精神生活、提升精神境界具有重要意義。(2)①弘揚中華人文精神,就要弘揚促進社會和諧的思想文化。中華民族推崇“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主張“四海之內皆兄弟”,提倡人與人、人與社會和諧共處。我們應當正確運用求同存異、和而不同的方法,為促進社會和諧貢獻力量。②弘揚中華人文精神,就要弘揚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我們要積極進取,向著更高更遠的目標努力奮進;愛人利人,擇善而行,追求至善的人生境界。我們應當向榜樣學習,勇擔使命,久久為功,爭做向上向善的好少年。
【解析】本題考查中華人文精神。(1)小問1: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關注青少年閱讀,可謂本屆南國書香節的一大亮點→可鏈接文以載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小問2:本題考查文以載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的作用,可結合教材知識作答。
(2)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①:“回車巷”的故事→可鏈接應當正確運用求同存異、和而不同的方法,為促進社會和諧貢獻力量。關鍵詞②:“六尺巷”的故事→可鏈接應當向榜樣學習,勇擔使命,久久為功,爭做向上向善的好少年。
19.材料一 從“和實生物”(《國語》)、“保合太和”(《易經》)、“和為貴”(《論語》),到現實社會倡導家風家教“和睦和美”、人際交往“心平氣和”、解決矛盾“以和為貴”、辦企經商“和氣生財”……一個“和”字,堪稱最具中華文化意蘊的漢字。
(1)根據材料一,解讀“和”文化背后的人文密碼。(2分)
材料二 200多年前,拿破侖把落后的中國比喻為沉睡的雄獅。2014年春天,塞納河畔,習近平總書記深刻闡明:“中國這頭獅子已經醒了,但這是一只和平的、可親的、文明的獅子?!敝腥A民族崇尚和平,血液里沒有侵略他人、稱霸世界的基因,講信修睦、親仁善鄰是一貫的處世之道。
材料三 新時代以來,舉辦進博會、服貿會、廣交會、消博會,連續縮減外資準入負面清單,建設自貿試驗區、海南自貿港,歡迎各國人民搭乘中國發展的“快車”“便車”……中國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中國的“朋友圈”越來越大、現代化道路上的“同路人”越來越多。
(2)根據材料二、三,談談中國弘揚“和合”文化的意義。(4分)
(3)作為青少年,我們該如何踐行“和合”之道?(6分)
【答案】(1)求同存異、和而不同的處世方法。(2)求同存異、和而不同的處世方法有助于解決人際矛盾,為化解當代社會沖突提供重要啟示。(3)弘揚促進社會和諧的思想文化。我們應當正確運用求同存異、和而不同的方法,為促進社會和諧貢獻力量。
【解析】考查求同存異,和而不同的內涵及作用、弘揚促進社會和諧的思想文化。(1)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一個“和”字,堪稱最具中華文化意蘊的漢字→可鏈接求同存異,和而不同的處事方法。(2)關鍵詞①:中華民族崇尚和平,血液里沒有侵略他人、稱霸世界的基因,講信修睦、親仁善鄰是一貫的處世之道→可鏈接求同存異、和而不同的處世方法有助于解決人際矛盾。關鍵詞②:中國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中國的“朋友圈”越來越大、現代化道路上的“同路人”越來越多→可鏈接求同存異、和而不同的處世方法為化解當代社會沖突提供重要啟示。整合信息,組織答案。(3)本題考查青少年該如何踐行“和合”之道,可依據教材知識作答。
20.材料一 2024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陜西寶雞考察時指出,中華文明五千年,還要進一步挖掘,深入研究、闡釋它的內涵和精神,宣傳好其中蘊含的偉大智慧,從而讓大家更加尊崇熱愛,增強對中華文明的自豪感,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一代一代傳下去。
“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天下一家”(《禮記》)等強調家與國為一個整體?!疤煨薪。右宰詮姴幌ⅰ保ā吨芤住罚叭艘荒苤?,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以激勵人弘毅致遠、勤學奮斗為核心思想,是對中華民族堅韌不拔、拼搏奮進精神的寫照。中華民族自古就有“同則相親,異則相敬”的價值取向,推崇“以和為貴”“家和萬事興”“化干戈為玉帛”等和諧思想。
(1)說說材料中所體現的人文基因及其意義。(6分)
材料二 2024年8月15日中央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教育部、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中國關工委15日在江蘇南通聯合舉辦2024年全國“新時代好少年”先進事跡發布儀式,向社會推出50名(組)優秀少年兒童的先進事跡。發布儀式以“筑夢中國少年行”為主題,通過生動鮮活的事跡短片、真誠動人的故事講述、形式多樣的舞臺呈現,重點推介了7名(組)好少年的事跡,并對其他43名(組)好少年的事跡進行集中發布。這50名(組)好少年他們品學兼優,朝氣蓬勃,在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紅色基因、熱愛科學、自強不息、樂于助人等方面表現突出,展現了新時代少年兒童風采。
(2)結合所學知識,談談材料二對我們弘揚中華人文精神的啟發。(4分)
【答案】(1)人文基因:求同存異、和而不同的處世方法,文以載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
意義:這些豐富的人文精神彰顯了中華民族對現實生活意義的探索和道德情操的涵養,有利于促進社會和諧,成就美好人生。
(2)①弘揚促進社會和諧的思想文化。應當正確運用求同存異、和而不同的方法,為促進社會和諧貢獻力量。②弘揚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我們要積極進取,向著更高更遠的目標努力奮進;愛人利人,擇善而行,追求至善的人生境界。
【解析】本題考查影響深遠的人文精神、做中華人文精神的弘揚者。(1)小問1:需要運用影響深遠的人文精神的有關知識進行作答。小問2:本題考查人文精神的重要性,可以結合教材知識進行回答。(2)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50名(組)好少年他們品學兼優,朝氣蓬勃,在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紅色基因、熱愛科學、自強不息、樂于助人等方面表現突出,展現了新時代少年兒童風采→可鏈接弘揚促進社會和諧的思想文化+文以載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 整合信息,組織答案。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万盛区| 奉化市| 尚志市| 紫阳县| 姚安县| 邳州市| 延津县| 刚察县| 山西省| 延寿县| 微山县| 宁海县| 奉新县| 阳信县| 宜都市| 平顶山市| 沿河| 大关县| 霞浦县| 锡林郭勒盟| 定西市| 垫江县| 松阳县| 达尔| 长葛市| 五峰| 顺昌县| 许昌县| 定日县| 乡宁县| 龙岩市| 汕尾市| 江油市| 禄丰县| 西宁市| 哈巴河县| 吴旗县| 泌阳县| 出国| 南丰县| 德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