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說說唱唱—— 《開心里個來》教學設計年級:三年級課型:綜合課教學內容唱:《開心里個來》欣賞:蘇州評彈片段 京韻大鼓片段《雙截棍》教材分析時代的進步帶來了都市的巨大變革,在多變的節奏和旋律中,讓孩子通過音樂去感受時代的脈搏,喜愛音樂,喜愛唱歌,從多種媒介中享受他們喜愛的音樂形式、音樂作品。本課歌曲《開心里個來》是根據江蘇民歌《吳江歌》(源自宋代民歌《幾家歡樂幾家愁》)改編的現代民歌。歌曲中加入一段表現城市日新月異變化的數板,表達了人們開心自豪的心情。在民歌中加入數板,增強了歌曲的現代感,是這首歌曲最大的特色,可謂是“老歌新唱”,別有一番味道。教學目標1.學唱《開心里個來》,在說唱中感受家鄉的都市化、現代化,激勵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家鄉!2.在聽、看、唱、動等多種活動中培養學生勇于探索創造和合作表演能力。3.感受說唱藝術的魅力,初步了解說唱這種藝術形式,并對說唱音樂產生興趣,進而喜歡說唱音樂。教學重點通過多種方式表現歌曲的說唱曲風,感受音樂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表現出的多元化與時尚性。教學準備鋼琴、多媒體等。教學過程一、歡歌舊曲 導入說唱師:非常開心能有機會跟小朋友們一起學習音樂。這樣,我們先來唱兩首熟悉的歌,大家放松一下心情。怎么樣?演唱《數鴨子》,師帶學生表演。師:不知道小朋友們有沒有注意,剛才我們唱的兩首歌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它們不僅有唱,而且還有……怎樣?(引導學生說)師:對,還有說的。像這樣有說有唱的音樂,我們就將它稱為說唱音樂。而像歌曲中那樣有節奏地說話或朗誦我們稱它為數板。設計意圖:從熟悉的歌直接導入說唱,開門見山,親切自然。二、精讀數板 輕松學歌1.導入:今天,我們也將來學習一首說唱歌曲。咱們先來聽一聽!感受一下它的情緒。(課件:播放《開》)生聽范唱。2.師:你覺得這首歌表達了一種怎樣的心情?生:歡快。師:嗯,這就是今天我們要一起來學唱的江蘇民歌《開心里個來》。大家一起讀一遍。(課件:《開》的歌譜)3.師:下面讓我們結合歌詞再來聽聽歌里的數板都說了些什么? 3生第二遍聽范唱,回答歌詞數板內容。4.讀數板(1)師:我們先來讀讀這一句。(課件出示一句話:想過去,馬路窄,房子矮,買本好書要跑二里外。)你們聽老師敲擊雙響筒,然后按照老師敲擊的節奏,說出這句話,聽明白了嗎?注意:先聽后說。師:后面這里稍微有點困難,跟著老師來一遍!(師示范)買本好書要跑二里外!預備!起!提醒學生要讀清楚。師:(節奏語言)真不錯!大家連起來說一遍!提醒聲音要輕巧有韻律感后再來一遍。師:非常好,我們再來一句!(課件出示:看今朝,高速公路連北京,高樓大廈豎起來。)同樣,先聽后說。(師擊雙響筒。)師:預備、起!(師擊雙響筒,生數板。)師:(節奏語言)說得好!說得妙!我們完整地說一遍。(2)讀出不同的情緒。師:過去和現在到底有怎樣的區別呢?讓我們從這些圖片中來感受一下。(課件:播放過去和現在不同的畫面)師:看到過去的景象時你的心情怎樣?看到現在現代化的城市景象,你又有怎樣的心情呢?能把這種不一樣的心情讀出來嗎?師用語調表情手勢提醒,學生讀。(3)師:老師發現!這一段數板,你們已經說得非常熟練了!現在老師要來考考你(課件:第二段數板)看!這里還有一段數板,大家能試著自己把它說出來嗎?一起來試一試。設計意圖:數板是本課學唱歌曲說唱曲風的體現,將數板讀好為后面學習、表現歌曲奠定了良好的基礎。5.師:我想和孩子們合作一下,我唱一下這首歌,當唱到數板部分時,請你們來說,好嗎?(課件:播放《開》伴奏)師生合作,完整演唱歌曲。6.師:怎么樣,我們合作得還愉快嗎?其實,老師更想聽到你們的歌聲,請你們跟著老師的琴聲輕聲唱一遍。老師提醒大家一下,這里可有一個反復記號呢!我們唱到這里的時候要……(學生說)對!準備!記得輕輕唱。生跟琴輕聲唱歌曲。7.師:剛才呀,小朋友們唱得非常認真。下面請小朋友們一邊唱一邊來找一找歌曲中有哪些字上面的音特別多?生輕聲唱。8.一字多音師:哪幾個字?找到了嗎?生:第一二四句最后一個字上的音很多。師:我們先來看看第一句的尾巴“來”上面的音。師唱歌譜,生跟師模唱一遍。加字再來一遍。跟琴完整唱第一句。師:(師唱“來”)加了這個婉轉的尾巴,民歌的韻味就出來了。師:咱們再來看看第二句的“派”。音雖然和上面不一樣,可它們的節奏是一樣的。方法同上跟琴唱。師:大家看看這兩句。(課件:二、四句變色)師哼唱兩句歌譜。師:發現什么了?生:是一模一樣的!師:好的,我們把這一句來唱一唱。提醒中間的小附點。師:將后面這一部分一起來唱一唱!糾錯。提醒第三句的尾巴只有一個音,師帶學生用手畫直線唱。再唱一遍三四句。9.師:好,現在就讓我們把整首歌曲來演唱一遍吧!生完整地演唱全曲。10.師:注意,雖然這是一首開心的歌,可我們千萬不能一激動就大喊大叫。能不能用輕巧有彈性的聲音來表達那種歡快的心情呢?這一次咱們將速度也加快一點。生用歡快有彈性的聲音完整唱歌曲。設計意圖:本環節讓學生了解一字多音是民歌韻味體現的一種方式,同時解決學生學唱的難點。三、觀賞曲藝 表現歌曲1.欣賞蘇州評彈和京韻大鼓片段師:其實,說唱這種表演形式由來已久,古老的說唱逐漸形成了現在的曲藝。今天老師也給大家帶來了兩段,請你一邊欣賞一邊注意觀察它的表演形式。師:我們先來欣賞一段。(課件:播放京韻大鼓視頻,字幕出示介紹,最后定格表演畫面。)師:第二段老師為你們來表演。(欣賞老師表演的蘇州評彈片段)(老師彈奏)師:大家有沒有發現老師剛才表演的這段跟剛才視頻上看到的那段在表演形式上有什么相同之處?生:師小結:剛剛我們看的一段視頻是流傳在北方天津一帶的京韻大鼓。京韻大鼓是半唱半說的曲藝藝術,主要的伴奏樂器是大三弦和四胡,(指著課件介紹)老師剛剛演奏的是流傳在我們南方江蘇、浙江、 上海一帶的曲藝——蘇州評彈。今天老師是一個人表演的。一般的來說,蘇州評彈是一男一女搭檔表演的,女彈琵琶,男彈三弦。(課件:字幕出示介紹,最后定格表演畫面。)師:蘇州評彈和京韻大鼓都是典型的說唱曲藝。2.嘗試用方言演唱,用身體作為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師:這兩種曲藝除了都是有說有唱外,我還發現了兩個共同點。看看表演者手上都有什么?他們一邊說唱一邊還用樂器給自己伴奏呢!還有就是他們在說唱時都是用的什么語言?是普通話嗎?蘇州評彈用的是蘇州話,京韻大鼓用的是北方話。用地方語言來演唱本地的音樂會讓人覺得味道更純正。(課件:《開》的曲譜)師:老師現在有個想法。《開》是我們江蘇的民歌,我們是不是也可以用咱們如皋的方言來演唱呢?小朋友們可以相互試一試,唱一唱。(給孩子自由演唱)師:好,下面就讓我們用如皋的方言來唱一唱這首《開》,大家一邊唱一邊用你的身體作為樂器為自己伴奏。生邊用方言演唱邊模擬用樂器為歌曲伴奏。(課件:《開》的伴奏)師:用如皋方言來演唱真是別有一番風味。剛才你們的表演真精彩!讓我們用掌聲表揚表揚自己!設計意圖:欣賞傳統民間曲藝,感受古老說唱藝術的魅力。從傳統說唱表演中汲取精華,為我所用,創造表現歌曲。四、拓展欣賞 感受時尚1.欣賞周杰倫的《雙截棍》,感受現代說唱音樂的時尚。師:下面,老師請大家欣賞的這首說唱歌曲,你們肯定很熟悉。聽聽它又有什么別樣的風格特點呢?大家可以跟著唱起來,隨著音樂的節奏動一動!2.師:從你們的表情上老師看出你們非常喜歡這首歌,有人已經情不自禁地跟著唱起來動起來了。你覺得,這首歌跟《開心里個來》相比,有什么特別的地方?生:節奏更快,更富有動感,更時尚。師:是呀,現代的說唱音樂更活潑、更時尚了。因為我們的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人們生活節奏不斷加快,音樂也表現出這種現代的節奏感與時尚性。設計意圖:學生欣賞自己喜歡的音樂作品,更能激發他們學習音樂的激情。在聽、看、唱、動中學生更真切地感受到時代的變化讓現代說唱音樂更富動感與時尚。五、邊歌邊舞 總結延伸師:活潑而又時尚的說唱歌曲讓我們感受到了城市跳動的脈搏,感受到了都市的變奏。最后老師想請小朋友們再次唱起這首《開心里個來》,咱們一起去看看外面的新變化吧!來!唱起來!跳起來吧!(課件:播放《開心里個來》)師生在《開心里個來》的歌聲中邊歌邊舞愉快地結束本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