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8.1 薪火相傳的傳統美德核心素養:道德修養學習目標:1.體會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作用,知道中華傳統美德的重要性。2.學習和理解中華傳統美德的內涵,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常見考查方式:依托漫畫組圖、人物事跡、古言名句等素材,考查中華傳統美德的內涵。知識點一 實現中國夢的途徑1.(2024張家口期中改編)《人民日報》發文稱:“繼有明星腳踩高鐵桌板后,又有明星腳掛飛機座椅。光環有多璀璨,不當行為就有多刺眼;粉絲有多愛慕,失望就有多沉重。”這篇文章警示我們 ( )①知廉恥,懂榮辱;有所為,有所不為 ②樹立正確的是非觀念,明辨是非 ③少做觸碰道德和法律底線的事情 ④要以遵守道德為榮,以違背道德為恥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知識點二 傳統美德的表現2. 2024年6月19日,中央宣傳部追授徐利民同志“時代楷模”稱號。他扎根基層工作30余年,堅持守正創新,練就過硬本領,全身心投入上山文化研究和宣傳,用實干篤行擔當宣傳干部新的文化使命。從“時代楷模”徐利民身上,我們看到了 ( )①誠信友善的傳統美德 ②勇于擔當的優良品質 ③見利思義的高尚情操 ④愛國敬業的價值要求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一、選擇題(12題)1.中華傳統美德是中華文化的精髓。下列漫畫中的言行不符合中華傳統美德內涵的是 ( )A BC D2.(2024廣東一模)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孝悌忠信”的榮辱觀念。以下優秀傳統文化不能體現該榮辱觀念的是 ( )①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②將軍額上能跑馬,宰相肚里能撐船 ③結交在相知,骨肉何必親 ④粉身碎骨尋常事,但愿犧牲保國家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2024年 10月12日晚,河北省灤州市舉行第十屆道德模范頒獎儀式。該市創新實施“五個一”道德模范禮遇措施,營造更加濃厚的溫暖友善城市氛圍,持續擦亮“崇德向善·德耀灤州”道德品牌,努力在全市形成崇德向善、見賢思齊、德行天下的濃厚氛圍。這啟示我們 ( )①不斷向有美德、有才能、有貢獻的人學習②向榜樣學習,汲取榜樣的力量,能讓我們變成完美的人 ③好的榜樣給予我們自我完善的力量 ④汲取榜樣的力量,我們的國家、社會就會變得更加美好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4.北京冬奧會閉幕式中,當志愿者代表走入會場中心,全體運動員起立,向他們致敬,感謝志愿者為冬奧會的成功舉辦作出的卓越貢獻。這些志愿者 ( )①具有“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擔當意識 ②實現了“名利雙收” ③體現了“精忠報國、振興中華”的家國情懷 ④為人處世講禮貌、懂規矩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5.中華傳統美德內涵豐富,博大精深,經過長期的歷史積淀,已經融入中華民族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方式。以下詩句體現了中華傳統美德的有 ( )①繁霜盡是心頭血,灑向千峰秋葉丹 ②海岳尚可傾,吐諾終不移 ③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④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6.黨的二十大代表劉秀祥,4歲喪父,他的母親生活也無法自理。他自幼就挑起家庭重擔,高考后“千里背母上大學”,畢業后毅然放棄大城市的高薪工作,選擇回到大山,成為深山學子的“引路人”,他把自己活成一束光,照亮自己,溫暖別人。對此,以下點評正確的是 ( )A.他意志堅強,用成就踐行著見賢思齊的道德風尚B.他孝老愛親,用行動弘揚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C.他誠實守信,用生命詮釋了禮義廉恥的榮辱觀念D.只有回到大山教書育人,才能書寫自己的生命價值7.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之一的楊寧大學畢業后毅然回到家鄉——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融水苗族自治縣的安陲鄉江門村,當起了大學生村官,在村里一干就是6年,她用心為村里的老人、殘疾人、癱瘓病人、留守兒童等解決生活中的種種困難,贏得了群眾的真情擁護。楊寧傳承了 ( )①憂國憂民、道濟天下的愛國情懷 ②律己寬人、揚善抑惡的處世準則 ③誠信守法、見利思義的高尚品格 ④自尊互信、助人為樂的和樂風范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8.中國科學院院士、我國機械工程專家楊叔子放棄了美國的優厚待遇,響應祖國召喚,毅然回國。他帶領團隊成功攻克了鋼絲繩斷絲定量檢測國際難題,開辟了我國智能制造研究新領域,為我國機械工程的發展作出了歷史性的貢獻。楊叔子身上集中體現的中華傳統美德有( )①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榮辱觀念 ②精忠報國、振興中華的愛國情懷 ③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擔當意識 ④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社會風尚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9.2024年4月18日,2024年第一季度“中國好人榜”發布儀式暨全國道德模范與身邊好人現場交流活動在江西省九江市舉辦。經各地推薦、網友評議和專家評審等環節,評選出了為撲救山火英勇犧牲的退役軍人鄧璞;義務尋親16年、幫助254戶家庭重獲團圓的基層民警商朝陽;38年植樹造林、讓900余畝荒山披上“綠裝”的八旬老人王先志等助人為樂、見義勇為、誠實守信、敬業奉獻、孝老愛親身邊好人。為學習榜樣精神,某中學準備在學校進行宣講,下列選項最適合作為宣講主題的是( )A.崇德向善,見賢思齊 B.孝悌忠信,禮義廉恥C.精忠報國,振興中華 D.天下興亡,匹夫有責10.2024年8月20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人民大會堂接見第33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中國體育代表團全體成員。他強調,在巴黎奧運會上,你們團結一心、頑強拼搏,奮勇爭先、不負使命,取得我國參加夏季奧運會境外參賽歷史最好成績,實現了比賽成績和精神文明雙豐收,為祖國和人民贏得了榮譽。中國體育代表團成員( )①具有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擔當意識 ②實現了名利雙收 ③體現了精忠報國、振興中華的家國情懷 ④勇敢承擔了社會責任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11.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文明源遠流長,蘊育了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國人民的崇高價值追求。”中華傳統美德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是道德建設的不竭源泉。下列古語與其蘊含的中華傳統美德匹配不正確的是( )A.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禮義廉恥的榮辱觀念B.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精忠報國的愛國情懷C.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見賢思齊的社會風尚D.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匹夫有責的擔當意識12.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二○二五年新年賀詞中指出:“夢雖遙,追則能達;愿雖艱,持則可圓。中國式現代化的新征程上,每一個人都是主角,每一份付出都彌足珍貴,每一束光芒都熠熠生輝。”新年賀詞中體現出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擔當意識要求我們( )①明確認識到自己的人倫職責,擔負起對家庭、社會、國家的責任 ②要兼濟天下,為天下人謀幸福 ③以遵守道德為榮,以違背道德為恥 ④不斷向有美德、有才能、有貢獻的人學習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二、非選擇題(2題)1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千里家書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 ”“六尺巷”,寬不過“六尺”,卻被稱為“最寬”的巷子,蘊含著中華民族的大智慧。后人從中汲取智慧,形成新時代“六尺巷工作法”,成為化解人民內部矛盾、社會治安持續穩定的制勝法寶。運用所學知識,回答“六尺巷”承載著哪些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分析新時代我們重視和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必要性。14.根據下列情境,回答問題。情境一 據《元史》記載,元代大學者許衡同眾人一起逃難,時值盛夏,人們又饑又渴。有人發現路邊有一棵梨樹,大家便爭先恐后去摘梨。許衡卻端坐樹下,不為所動。人們問他為何,他答道:“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們說亂世中梨樹無主,許衡說:“梨無主,吾心獨無主乎 ”情境二 有一次,墨子路過一個染坊,看到純白的絲放進染缸里,拿出來就成為五顏六色的了。他感慨地說:“絲放到青色的染缸里就變成青色,放到黃色的染缸里就變成黃色,放入的染缸不同,出來的顏色也不同。所以染絲不能不慎重啊!”這一故事流傳到后世,形成了“墨悲絲染”的典故。(1)從中華傳統美德的角度談談你對“梨無主,吾心獨無主乎”的理解。(2)“墨悲絲染”給我們帶來怎樣的啟迪 參考答案基礎鞏固1.B2.C綜合提升CCBCABDCA10.A11.C12.A13.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謙和禮讓、以和為貴、以禮待人等。必要性:①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豐富道德理念和規范,體現著評判是非曲直的價值標準,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中國人的行為方式。②中華傳統美德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是世代相傳的民族智慧,是中華民族走向未來的寶貴精神財富。③運用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豐富道德資源,有助于我們明是非、辨善惡、知榮辱,解決生活中的各種困惑,提升社會道德水平,推進社會主義道德建設。14.(1)“梨無主,吾心獨無主乎”反映了遵守道德、明辨是非的精神,說明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豐富道德理念和規范,體現著評判是非曲直的價值標準,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中國人的行為方式。(2)要營造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社會風尚。我們要堅持尊崇道德、一心向善的優良傳統,不斷向有美德、有才能、有貢獻的人學習,共同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