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 讓教學更有效 精品試卷 | 道德與法治學科統編版道德與法治三年級下冊期中達標檢測卷時間:40分鐘 分值:50分一、選擇題:本題共12小題,每小題2分,共2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 我喜歡打乒乓球,多吉喜歡踢足球,我應該( )。A.強迫他和自己打乒乓球B.尋找我們的共同愛好C.不與他來往,因為愛好不同D.委屈自己和他踢足球2 下列生活環境中有待改善的地方是( )。A.水位較深的河邊沒有警示牌B.健身器械剛剛換新,設備齊全C.廣場上安裝了太陽能路燈D.小區里環境優美3 扎西說:“我的家鄉有美麗的布達拉宮。”扎西的家鄉在( )。A.西藏 B.河北 C.北京 D.吉林4 文明的社區活動要靠( )創造和維護。A.社區管理員 B.清潔工C.大家共同 D.成年人5 班級中有成績優秀的同學,也有成績不理想的同學。對于成績不理想的同學我們不應該( )。A.幫助他,給他學習上的幫助 B.鼓勵他,讓他有努力學習的勇氣C.發現他身上的其他優點 D.嘲笑他,不和他一起玩兒6 你家樓道里的燈壞了,你應該( )。A.讓別人去換 B.主動報修C.用手電筒上下樓 D.置之不理7 下列選項是對自己的正確認識的是( )。A.卓瑪一次數學考試沒有考好,心情低落,覺得自己很差勁B.央金不會跳舞,覺得低人一等C.旺堆可以把教室打掃得很干凈,他覺得自己有長處D.梅朵覺得自己比其他同學都聰明8 下列事例體現了冷落、排斥、忽視同學的是( )。A.達瓦得了流感,我和同學沒去他家探望B.卓嘎上課不認真聽講,我勸他要改正壞習慣C.旦增品學兼優,但他家比較窮,沒有電腦,我和同學們都不和他玩D.卓瑪樂于助人,總是喜歡幫助同學9 面對和自己性格不一樣的同學,我應該( )。A.不理會他們,不和他們說話 B.理解、接納、欣賞他們C.嘲笑他們,改變他們 D.孤立他們,排斥他們10 我的家鄉景美、物美、人美。下列不屬于“人美”的是( )。A.趙叔叔種植有機蔬菜,帶領大家脫貧致富B.王爺爺在村頭開了家修理鋪,放在那里的小東西,他一會兒就修好了C.田四帶著村里的一些年輕人,在外開展電信詐騙,掙了不少錢D.王叔叔參與設計了市里的發電廠,非常了不起11 背古詩時,我很快就背會了,同桌還背不下來。我會( )。A.覺得他笨,忍不住譏笑他 B.揚揚得意,故意在他面前炫耀C.看不起他 D.鼓勵他,和他一起再背一遍12 學校要求每個班辦一期禁毒宣傳黑板報。如果你是班長,你覺得更好的做法是( )。A.梅朵是學習委員,就由她一個人負責好了B.我們還是小孩,還是由班主任一個人負責好了C.我們得分工合作,大家可以搜集資料,文字寫得好的負責抄寫,會繪畫的負責畫畫D.由同學們負責就好了,我不用參與二、材料分析題:本題共4小題,共26分。1 材料:“管鮑”指春秋時期的著名政治家管仲和他的朋友鮑叔牙兩個人。管仲年輕時和鮑叔牙一起做生意,賺了錢之后,鮑叔牙知道管仲家里十分貧困,總是多分一些錢給管仲,絕不認為管仲貪心;管仲幫助鮑叔牙做事時,不一定件件做得很好,但鮑叔牙不認為管仲愚蠢,而理解那是受客觀條件所限;管仲做官,曾多次被逐,鮑叔牙深知并非管仲人品不好,或是干得不出色,而是時機和運氣問題……管仲深情感嘆道:“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叔也!”鮑叔牙后來推薦管仲做了齊國之卿,幫助國君大力推行改革,使齊國成了春秋的第一霸主。現在,人們常以“管鮑之交”形容友誼篤厚。想一想,這則故事告訴了我們什么道理。(4分)2 材料:扎西在接力賽中不小心摔倒,腿摔傷了,結果班級接力成績排在了年級最后一名,大家都埋怨他。扎西的腿受傷后,無法去上體育課。下課后,大家都直接從操場去食堂吃飯,把他一個人遺忘在教室里。(1)你覺得班上的同學這樣做對嗎?為什么?(3分)(2)你認為班上的同學應該怎么做?(4分)3 材料:有一個學生,他對長跑并不在行。在一次長跑測試中,他的成績本來一般,老師卻說他的長跑速度比其他同學快,并且還說他有機會代表學校參加比賽,讓他好好努力。那位學生聽了老師的話之后十分興奮,因為一向認為自己沒有長跑天賦的他,竟然能代表學校參加比賽。從這天起,他真正喜歡上了長跑,并且每一天堅持早起跑步。過了一段時間后,本來完全不可能代表學校參加比賽的他,竟然真的被選上了。結合材料,運用所學知識完成下列各題。(1)你認為材料中老師的做法對嗎?為什么?(4分)(2)如果你和材料中的學生是同班同學,正好看到了真實的測試成績,知道老師沒說實情,你會怎么做?(3分)4 材料一:樓上叔叔經常晚上唱歌,聲音很大,影響了我們家人的生活。材料二:鄰居家的牛沒有看管好,跑到我家麥田破壞了麥苗。結合材料,運用所學知識完成下列各題。(1)遇到以上情況時,我們是應該忍一忍,還是去提醒他們呢?(4分)(2)如果找鄰居講理,他們不理睬,我們要尋找什么適當的方法去溝通解決呢?(4分)答案一、1-12 B A A C D B C C B C D C二、1.這則故事告訴我們朋友之間要彼此了解、相互信任。在同伴有困難的時候,我們應該給予支持,共同渡過難關。 2.(1)同學們的做法不對。因為大家在一起是一個集體,應該團結友愛,互相幫助,不能讓一個人落下。 (2)同學們應該理解扎西,并安慰他這是個意外,下課后扶他一起去食堂吃飯。 3.(1)材料中老師的做法是對的。老師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不讓這位同學喪失信心,鼓勵他更好鍛煉、提升自己,是善意的謊言。 (2)我會理解老師,幫老師隱瞞這個成績。 4.(1)遇到以上情況時,我覺得還是去提醒他們一下比較好。因為很可能他們自己沒發現自己的行為影響到了其他人,提醒了之后,可能就不會再出現這種情況了。 (2)如果找鄰居講理,他們不理睬,我們可以找其他的彼此都信得過的鄰居從中間去進行溝通,了解鄰居的真實想法,也把自己的意見和想法轉達給他。最后再進行溝通協商,讓彼此都能接受。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