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3.2有約必守 違約有責 練習一、單選題1.李某簽訂協議為張某裝修房屋后,雙方核實裝修實況并結算:張某仍欠李某裝修款10萬元(有欠條為據)。之后,張某支付了2萬元,剩余款項以房屋出現質量問題需要修補為由,不予支付。李某多次催要無果后將張某訴至法院,要求支付欠款及利息。本案中( )①李某與張某互為債權人與債務人,可能都未正確履行合同②合同標的是李某為張某提供的裝修服務,標的額為10萬元③若李某構成合同違約,可通過采取補救措施承擔違約責任④張某未遵循誠信原則,應無條件繼續履行合同,給付欠款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2025年春節前夕,某市年桔熱銷。甲花市向乙種植基地訂購一批年桔,雙方簽訂書面合同約定:乙基地應于1月20日早上8點前將年桔送達甲花市,甲預先支付定金1.5萬元。后因乙基地運輸車輛調度失誤(1月20日僅下小雪,道路正常通行),延遲兩日才送達。據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乙基地可主張小雪構成不可抗力,要求免除違約責任②根據定金罰則,甲花市可要求乙基地雙倍返還定金3萬元③書面合同一經簽訂,雙方不得協商變更履行方式④乙基地未按約定時間履行合同,應承擔違約責任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車主甲通過聊天軟件擬將其一輛2019年購置的二手車出售給市民乙,并承諾該車輛無重大事故,車況良好。買家乙通過聊天軟件交付了部分款項,約定在三天后完成剩余交易并過戶。然而,在交易當天,乙發現該車輛存在事故記錄,且車況遠不符合之前的承諾。乙因此要求退款,但車主甲拒絕退款。下列對該案分析正確的是( )①車款未結清,甲乙雙方的買賣合同不成立②甲存在欺詐行為,導致乙意思表示不真實③雙方未簽訂書面合同,故合同效力不確定④甲應承擔違約責任,退購車款、賠償損失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2022年11月,陳某與某房地產公司簽訂商品房買賣合同,約定商品房于2023年10月1日前交付。涉案商品房于2025年1月才具備約定交付條件。陳某起訴要求該房地產公司支付逾期交房違約金。該公司辯稱,受夏季高溫影響,2024年8月有半個月建筑工人無法正常施工,屬不可抗力,在計算逾期交房天數時應扣除2024年7、8兩月。對于本案( )A.發生的夏季高溫不構成違約責任免責事由B.因該公司逾期交房,會導致合同部分無效C.當事雙方在簽訂合同時必須約定不可抗力事項D.陳某應先申請仲裁,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5.張丹將自己名下一套房產送給弟弟張浩并出具一份《承諾書》,表明自愿將這套房產無償贈與張浩,但雙方并未辦理房產過戶及贈與公證手續。4年后,張浩以張丹的名義將房產出售給林某,約定部分售房款打到張丹名下賬戶。房屋買賣合同簽訂后,張浩向張丹催討相關款項,姐弟倆心生嫌隙,張丹決定撤銷對張浩的贈與。對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六百五十八條 贈與人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 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銷的具有救災、扶貧、助殘等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不適用前款規定。①該承諾書屬于贈與合同,張丹撤銷贈與屬違約②房屋買賣合同簽訂后,該套房產產權屬于林某③房屋產權未發生轉移,該套房產產權仍歸張丹④張丹有權行使任意撤銷權,撤銷該房產的贈與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小王等4名大學生與某工作室經協商簽訂《獨家經紀合約》。合同僅履行半個月,小王等人就以向學校請假困難、家長不同意為由向工作室提出解約。工作室以單方面解約侵害了其合法權益為由,將小王等人告上法院,并要求他們按合同格式條款的約定,支付30萬元違約金,小王等人這才發現合同有違約金條款。法院最終在3000元范圍內予以支持。對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雙方簽訂的合同系真實意思表示,合同有效②合同約定的違約金過高,有違平等原則③工作室提出違約金要求時,須就損失的計算承擔舉證責任④工作室應對違約金條款盡提示說明義務,否則需承擔不利后果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7.小王在某網絡購物平臺選購了一部知名品牌的手機,并按照提示提交訂單,支付價款3000元,平臺顯示“訂單提交成功”。次日,小王收到商家發來的消息稱:“由于該型號手機銷售過于火爆,已經售罄,故而取消訂單”。小王遂聯系商家要求繼續發貨,否則應該賠償一部分價款,商家以無貨為由堅持取消訂單,雙方僵持不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商家發布的商品信息屬于要約,小王按提示提交訂單的行為構成承諾,有法律效力②平臺顯示訂單提交成功時,表明合同已經成立,小王有權要求商家繼續按約定發貨③若平臺規則注明“商家有權取消缺貨訂單”,則商家行為合法,小王只能接受退款④商家因不可抗力導致無法履約,可免除全部責任,但需退還小王支付的3000元價款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小劉丟失一個黑色公文包,里面有鑰匙、銀行卡和少量現金。小劉在街區張貼尋物啟事,聲明:“如有發現并歸還者,酬謝1000元。”小王撿到后,將包送還給小劉,并要求小劉支付報酬。小劉以拾金不昧是中華傳統美德為由拒絕支付報酬。對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民法典第三百一十七條 權利人領取遺失物時,應當向拾得人或者有關部門支付保管遺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費用。 權利人懸賞尋找遺失物的,領取遺失物時應當按照承諾履行義務。①小王拾得遺失物理應歸還失主,索要報酬的行為不合道德規范②小劉張貼尋物啟事所作承諾屬于單方意思表示,不受法律約束③小劉拒絕支付報酬的行為違反了誠信的基本原則,涉嫌違約④拾金不昧的行為既是公民的法律義務,也是公民的道德義務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甲廠與乙倉儲保管方簽訂了一份倉儲合同,約定甲廠將一批貨物儲存在乙方,存期為半個月,期滿后由乙方負責直接將貨物發送至丙公司。儲存期滿后,由于疏忽,乙方未能按期將該批貨物運至丙公司,造成甲廠逾期交貨,甲廠向丙公司支付了違約金5萬元。據有關法律規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丙公司可以要求乙方承擔遲延履行的違約責任B.乙方應繼續履行,并對甲廠5萬元違約金負責C.甲廠因乙方違約而違約,因而不構成實際違約D.倉儲合同生效應自甲廠向乙方交付貨物之日起10.紀先生經房產中介與劉先生簽訂二手房買賣合同,并支付了5萬元定金。兩個月后,劉先生提出因房屋價格上漲需加價5萬元才賣,紀先生不同意,訴至法院要求雙倍返還定金、賠償房屋差價損失。劉先生卻認為,房屋是夫妻共有財產,自己簽訂合同時未取得妻子同意,兩人簽訂的買賣合同無效。據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劉先生提出的加價5萬元要求屬于新的要約②合同系雙方真實意思,劉先生未履行義務屬違約③紀先生簽了合同并支付定金就取得該房屋的所有權④劉先生無權處分夫妻共同房產,該買賣合同無效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1.甲超市向乙農場求購一批櫻桃。雙方書面合同約定,乙農場于5月20日早上6時將櫻桃運送至甲超市,甲超市先付定金2萬元。后因5月20日下小雨(道路正常通行),乙農場于5月22日才把櫻桃運送至甲超市。據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依定金罰則,甲超市可要求乙農場雙倍返還定金②乙農場可以不可抗力為由主張減輕或免除責任③實際履行與合同約定不符,乙農場應承擔違約責任④乙農場與甲超市訂立的是書面合同,不能更改內容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2.某連鎖超市App首頁顯示“本店現有53度飛天茅臺酒出售,歡迎廣大消費者前來選購”。不久,汪某進入該App購買了35瓶該款酒,并支付了全部貨款。之后,汪某接到該連鎖超市相關人員電話告知該款酒無貨,交易隨即終止,并退回全部貨款。汪某一氣之下,將該連鎖超市告上法庭,要求對方繼續履行合同。對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超市App的首頁顯示內容屬于要約②汪某的購買行為已經完成,可視為合同生效③超市單方面取消訂單,應當承擔違約責任④超市無主觀過錯且退回了貨款,不用承擔違約責任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3.楊某在某二手商品網絡交易平臺發布某知名品牌無線耳機的交易信息,稱該無線耳機系其在官方專營店購買其他數碼產品時贈送的,是全新正品,現閑置,低價轉讓。高某獲知該信息,向楊某確認該耳機系全新官方正品后,通過該平臺支付了交易款。高某收到耳機后,經鑒定發現該無線耳機系假冒產品且不是全新的。對此,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①楊某在平臺發布的交易信息屬于要約邀請 ②因在二手商品交易平臺交易,楊某并無違約③高某可通過協商或起訴要求楊某退一賠三 ④高某通過網絡交易平臺支付貨款屬于承諾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4.小花在R家具公司網站上看到“本店餐邊柜憑優惠券打折20%”的彈窗,遂憑優惠券在該網站成功下單。第二天,小花又通過公司網站上電話咨詢多買些用品是否可以再優惠10%,R公司表示拒絕。第三天,R家具公司的倉庫所在地因暴雪實施交通管制。R家具公司工作人員告知小花無法及時交貨,小花表示反對。據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①網站“憑優惠券打折”的彈窗內容屬于要約邀請②小花在該網站成功下單后又咨詢屬于違約③小花電話咨詢是否可以再優惠屬于新要約④交通管制屬于不可抗力,雙方可免除合同義務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5.林某在某房地產開發公司購買了多套商品房,雙方約定2023年8月1日交房,每推遲一天,房地產開發公司就要退還林某1000元/套的購房款。2023年8月,房地產開發公司以政府要求高考期間禁止晚上施工以及6、7月大雨不斷等不可抗力影響導致其無法按時交房為由,要求減免其需退還的購房款。雙方協商無果,林某將房地產開發公司告上法庭。下列對材料信息解讀正確的是( )①因不可抗力導致不能按時履行合同的,應及時通知對方②高考和降雨是可以預見的,不屬于不可抗力因素③房地產開發公司要求免責的法定事由不成立④因不可抗力因素導致的部分違約,可減免違約金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6.甲準備將自己的手機轉賣出去以解燃眉之急,乙與甲約定3000元購買,并當場微信轉賬給甲,甲以導出手機內信息為由與乙約定兩天后交付手機。一天后,丙愿意出4000元購買甲的手機,甲當場同意,并在丙未給錢的情況下,將手機交給丙。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乙已經付錢,手機所有權應該歸乙所有②甲已經將手機交付丙,手機所有權歸丙所有③乙可以向丙要回手機,并要求甲承擔違約責任④丙已經拿到手機,應該按約定支付給甲4000元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二、非選擇題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甲方(某海鮮養殖場)與乙方(某運輸公司)簽訂運輸合同,約定由乙方將一批海鮮由A地運輸至B地,運費3萬元,違約金為4千元,定金4千元。合同簽訂后,甲方如約向乙方支付了定金。乙方的車輛在運輸途中,遭遇強降雨引發的洪水,有關部門為應對洪災,對當地多個路段實施交通管制,乙方及時通知了甲方。因乙方未能在合同約定的時間將貨物運達,致使甲方蒙受損失。甲方擬對乙方提起訴訟,要求乙方賠償其損失,支付違約金并雙倍返還定金。甲方的主張能否得到人民法院的支持?結合材料,運用《法律與生活》的知識說明理由。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經辦公室同事推薦,吳某在某網購平臺F商家的店鋪中發現有一款運動服在搞限時促銷活動,活動規則顯示:“某日凌晨0時開始促銷,半個小時內下單即可享受半價優惠。”于是,吳某一直熬夜等待,在該日0時15分下單該款運動服并付款成功。一個星期后,吳某見商家始終未發貨,便主動詢問商家原因,F商家告訴吳某說,當時活動過于火爆,商品已經售空,只能取消訂單并將貨款全額退還。結合材料,運用《法律與生活》的知識,說明本案中的F商家是否應當承擔民事責任,并對此加以分析。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近年,全民健身消費熱情持續高漲,各類健身機構發展迅速,涉體育服務合同糾紛頻發,“辦卡容易退卡難”已成為民生痛點。某體育公司在當地經營健身房。朱某等二百余人均系健身房會員,向某體育公司交納了金額不等的會籍費及購買課時費用。因健身房經營不善,某體育公司搬離后未確定新的經營場地,致朱某等人無法繼續使用會員課程服務,某體育公司拒不退還相應費用。朱某等人陸續起訴,請求解除健身服務合同、某體育公司退還剩余會籍費及課程費用。結合材料,運用《法律與生活》知識,分析法院是否會支持朱某等人的訴訟請求,并說明理由。20.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2年2月15日,A建筑公司向B公司發函稱:“我公司需要采購5臺某品牌的挖掘機。如果貴公司有足夠的存貨,請回函。”2月18日,B公司回函稱:我公司有足夠的該品牌挖掘機,每臺58萬元,如貴公司愿意接受此價格,我公司會在3月1日之前運交公司,速回函。2月19日A公司回函確認,2月20日B公司收到回函并于2月21日發貨。但直到3月6日才抵運A公司,A公司要求B公司承擔逾期交貨的違約責任,并賠償損失。B公司則稱,逾期交貨是因為恰逢雨天,連綿陰雨,耽誤了貨運行程,故拒絕承擔違約責任。B公司是否應該承擔違約責任,請說明理由。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D C A D B A D B A題號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B C D A C D1.B【詳解】①:李某為張某裝修房屋,張某欠李某裝修款,李某是債權人,張某是債務人;同時張某稱房屋有質量問題,說明李某的裝修服務可能存在瑕疵,雙方可能都未正確履行合同,①正確。②:合同標的是李某為張某提供的裝修服務,但標的額應為最初結算的裝修款金額,張某已支付 2 萬元,所以不是 10 萬元,②錯誤。③:若李某的裝修確實構成違約,根據相關法律,可通過采取補救措施承擔違約責任,③正確。④:張某稱房屋出現質量問題,不能認定其未遵循誠信原則,且 “無條件繼續履行合同” 說法過于絕對,應根據實際情況判斷,④錯誤。故本題選B。2.D【詳解】②:根據定金罰則,收受定金方違約,應雙倍返還定金。乙基地遲延交貨構成違約,甲有權要求雙倍返還定金,②正確。④ : 乙基地未按約定時間履行義務,應承擔繼續履行、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④正確。① : 小雪未導致道路中斷(題干明確“道路正常通行”),不屬不可抗力,①錯誤。③ : 書面合同可經雙方協商一致變更內容,而非“不得變更”,③錯誤。故本題選D。3.C【詳解】①:甲乙雙方通過聊天軟件就車輛買賣達成了一致的意思表示,乙交付了部分款項,雙方已經形成了事實上的買賣合同關系,①錯誤。②:車主甲承諾車輛無重大事故,車況良好,但實際車輛存在事故記錄且車況不符合承諾,這種行為屬于故意隱瞞真實情況,誤導乙做出購買車輛的決定,構成欺詐。欺詐會使乙在違背自己真實意愿的情況下訂立合同,導致乙意思表示不真實,②說法正確。③:雙方未簽訂書面合同,但通過聊天軟件達成的協議以及乙交付部分款項等行為,依據《民法典》規定,能夠證明雙方之間存在買賣合同關系,但是甲存在欺詐行為,導致乙意思表示不真實,使得合同無效,③錯誤。④:甲違反了自己之前對車輛狀況的承諾,構成違約。根據法律規定,甲應當承擔違約責任,包括退購車款、賠償損失,④正確。故本題選C。4.A【詳解】A: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通常包括自然災害、戰爭、政府行為等。夏季高溫在大多數地區是常見的季節性現象,通常是可以預見的。因此,夏季高溫可能不符合“不能預見”的條件,從而不構成不可抗力。因此發生的夏季高溫不構成違約責任免責事由,A正確。B:逾期交房并不導致合同部分無效,而是可能構成違約,需承擔違約責任,B錯誤。C:不可抗力是法定免責事由,即使合同中未明確約定,當事人仍可依據法律規定主張不可抗力,C錯誤。D:除非合同中有明確約定仲裁條款,否則陳某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D錯誤。故本題選A。5.D【詳解】①:《承諾書》表明張丹自愿將房產無償贈與張浩,表明該承諾書屬于贈與合同。但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六百五十八條規定,贈與人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由于雙方并未辦理房產過戶及贈與公證手續,即贈與財產的權利尚未轉移,張丹有權撤銷贈與,并不構成違約,①錯誤。②③:根據法律規定,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經依法登記,發生效力;未經登記,不發生效力。雖然張浩以張丹的名義與林某簽訂了房屋買賣合同,但并未辦理房產過戶登記手續,所以該套房產的產權并未發生轉移,房產產權仍歸張丹,不屬于林某,②錯誤,③正確。④: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六百五十八條,贈與人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此贈與合同既未經過公證,也不屬于依法不得撤銷的具有救災、扶貧、助殘等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且房產權利尚未轉移。所以,張丹有權行使任意撤銷權,撤銷該房產的贈與,④正確。故本題選D。6.B【詳解】①:小王等4名大學生與工作室簽訂的《獨家經紀合約》是基于雙方真實意思表示,因此合同有效。這一點符合合同法相關規定,故①正確。②:合同約定的違約金過高,違反了公平原則,而不是平等原則,②排除。③:如果合同中有違約金的約定,守約方提出請求時,無須就損失的計算承擔舉證責任,工作室屬于守約方,故不須就損失的計算承擔舉證責任,③錯誤。④:工作室應對違約金條款盡提示說明義務,否則需承擔不利后果,④正確。故本題選B。7.A【詳解】①:商家在網絡購物平臺展示商品信息,符合要約構成要件;小王按提示提交訂單構成承諾,承諾有法律效力,①正確。 ②:平臺顯示“訂單提交成功”時合同成立,商家應按約發貨,小王有權要求商家繼續發貨,②正確。 ③:平臺“商家有權取消缺貨訂單”的規則可能因不合理免除商家責任而無效,小王并非只能接受退款,③錯誤。 ④:手機售罄不屬于不可抗力,商家不能因此免除全部責任,④錯誤。 故本題選A。8.D【詳解】①④:拾金不昧既是道德要求,也是法律義務。本案中小劉張貼尋物啟事,承諾支付報酬,應當按照承諾履行義務。小王索要報酬的行為沒有違反道德規范,④符合題意,①說法錯誤。②③:民法典規定,權利人懸賞尋找遺失物的,領取遺失物時應當按照承諾履行義務。小劉張貼尋物啟事,承諾支付報酬,該承諾受法律約束。小劉應信守承諾,其拒絕支付報酬的行為違反了誠信的基本原則,涉嫌違約,③符合題意,②說法錯誤。故本題選D。9.B【詳解】A:乙丙沒有合同關系,丙公司無權要求乙方承擔遲延履行的違約責任,A錯誤。B:乙方并未按甲乙合同約定將貨物按期交付丙,造成甲廠逾期交貨,違反了全面履行合同原則,乙方應繼續履行,甲所支付的5萬元違約金應由乙賠償,乙對5萬元違約金負責,B符合題意。C:甲廠因乙方違約而違約,造成甲廠逾期交貨,構成實際違約,C錯誤。D:甲乙雙方訂立的合同,雙方意思表達一致,符合法律規定,所以倉儲合同生效應自甲乙簽訂合同之日起,D錯誤。故本題選B。10.A【詳解】①:受約人表示對原要約的條款作出變更為條件訂立合同,這種變更條件的意思表示即受約人向原要約人發出的新要約,本案中,劉先生提出的降價5萬元要求屬于新的要約,①正確。②:紀先生經房產中介與劉先生簽訂二手房買賣合同,系雙方真實意思,劉先生未履行義務屬違約,②正確。③:必須到不動產登記機構辦理產權登記,才能取得該房屋的所有權,③說法錯誤。④:該買賣合同有效,紀先生購買房屋是善意取得,雖然劉先生無權處分夫妻共同房產,但是原所有權人(劉先生妻子)有權向無處分權人(劉先生)請求損害賠償,④說法錯誤。故本題選A。11.B【詳解】①:定金罰則是指定金的懲罰規則,即“給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的債務的,無權要求返還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的債務的,應雙倍返還定金。”可見,乙農場合同違約,依定金罰則,甲超市可要求乙農場雙倍返還定金,①正確。②:材料中的下小雨(道路正常通行)不屬于不可抗力,②不選。③:乙農場于5月22日才把櫻桃運送至甲超市,實際履行與合同約定不符,乙農場應承擔違約責任,③正確。④:乙農場與甲超市訂立的是書面合同,但雙方協商一致,可變更合同內容,④錯誤。故本題選B。12.C【詳解】①:要約內容必須具體明確,具備合同成立的必備條款,包括標的、數量、質量、價款等。某連鎖超市App首頁顯示內容并不具體,而是希望他人向自己發出要約的表示,屬于要約邀請,①錯誤。②:汪某購買行為已經完成,訂單已經形成,可視為合同生效,②正確。③:當事人如協商一致,可以變更合同,該連鎖超市單方面取消訂單,屬于違約行為,應承擔違約責任,③符合題意。④:該連鎖超市單方面取消訂單,屬于違約行為,應承擔違約責任,同時無主觀過錯也不是不用承擔違約責任的構成要件,④錯誤。故本題選C。13.D【詳解】①:楊某在平臺發布的交易信息有明確的產品信息及價格,屬于要約,①不選。②③:材料中指出楊某發布的產品屬于假冒產品且不是全新的,已經造成了實質性的違約,高某可通過協商或起訴要求楊某退一賠三,②不選,③正確。④:材料中指出高某獲知楊某售賣的信息后,通過該平臺支付了交易款,在此過程中,高某通過網絡交易平臺支付貨款屬于承諾,④正確。故本題選D。14.A【詳解】①:要約邀請是希望他人向自己發出要約的表示,網站“憑優惠券打折”的彈窗內容是希望他人向自己發出要約,即要約邀請,①正確。②③:小花遂憑優惠券在R家具公司網站成功下單,而小花又電話咨詢多買些用品是否可以再優惠10%,屬于對原來的要約內容進行了實質性變更,而形成新的要約,③正確,②錯誤。④: 在合同履行過程中遇到當事人約定的免責事由或者不可抗力時,根據這些情形對合同履行所造成的影響,可全部或者部分免除當事人的違約責任。R家具公司的倉庫所在地因暴雪實施交通管制,并且R家具公司工作人員告知小花無法及時交貨,屬于不可抗力帶來的影響,可以免除全部或者部分R家具公司的違約責任,但是雙方的合同義務不可以免除,④錯誤。故本題選A。15.C【詳解】②:不可抗力是不能預見、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政府要求高考期間禁止晚上施工以及6、7月大雨不斷”屬于可以預見的事情,不屬于不可抗力因素,②正確。③:房地產開發公司的理由不屬于不可抗力因素,因此要求免責的法定事由不成立,③正確。①:因不可抗力導致不能按時履行合同的,應及時通知對方,但這不屬于對材料信息的正確解讀,①排除。④:房地產開發公司要求減免其需退還的購房款,沒有涉及違約金,④排除。故本題選C。16.D【詳解】①:手機屬于動產,動產所有權的轉移方式一般為交付,乙與甲約定3000元購買,并當場微信轉賬給甲,但甲以導出手機內信息為由與乙約定兩天后交付手機,手機所有權并未轉移,①錯誤。②:手機屬于動產。對于動產,一般來說,所有人按照轉讓財產所有權的意圖,直接把財產交給對方占有,對方就取得了該財產的所有權。甲已經將手機交付丙,手機所有權歸丙所有,②正確。③:手機所有權歸丙所有,乙不可以向丙要回手機,③錯誤。④:丙愿意出4000元購買甲的手機,甲當場同意,并在丙未給錢的情況下,將手機交給丙。丙已經拿到手機,手機所有權歸丙所有,應該按約定支付給甲4000元,④正確。故本題選D。17.不支持甲方的主張。①我國法律規定,當事人既約定違約金,又約定定金的,一方違約的,對方可以選擇適用違約金或者定金條款。因而,甲方不能要求乙方承擔違約金責任的同時雙倍返還定金。②民法典規定,在合同履行過程中遇到不可抗力時,根據具體情形對合同履行所造成的影響,可全部或者部分免除當事人的違約責任。乙方的車輛在運輸途中,因遭遇強降雨引發的洪水,導致未能按時將貨物運達,是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乙方及時通知了甲方,所以,人民法院應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全部或部分免除乙方的違約責任。【分析】背景素材:運輸合同糾紛考點考查:訂約履約誠信為本能力考查:描述和闡述事物核心素養:政治認同、法治意識【詳解】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問題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題屬于分析說明類主觀題,需調用訂約履約誠信為本的相關知識結合材料有效信息分析作答。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①:甲方擬對乙方提起訴訟,要求乙方賠償其損失,支付違約金并雙倍返還定金。→可調用的法理依據:《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八條,當事人既約定違約金,又約定定金的,一方違約時,對方可以選擇適用違約金或者定金條款。因此甲方不能要求乙方承擔違約金責任的同時雙倍返還定金。關鍵詞②:乙方的車輛在運輸途中,遭遇強降雨引發的洪水,有關部門為應對洪災,對當地多個路段實施交通管制,乙方及時通知了甲方。→可調用的法理依據:《民法典》第一百八十條 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義務的,不承擔民事責任。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不可抗力是不能預見、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乙方的車輛在運輸途中,因遭遇強降雨引發的洪水,導致未能按時將貨物運達,是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乙方及時通知了甲方,所以,全部或部分免除乙方的違約責任。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注意設問限定以及教材知識與材料相結合。18.應當承擔民事責任。根據民法典規定,當事人應當按照合同約定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一方違約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F商家與吳某訂立的合同合法有效,F商家應當依照促銷活動中作出的承諾全面履行合同義務。F商家以商品已經售空為由拒不發貨且未及時告知吳某,已經構成合同違約,應依法承擔違約責任。【分析】背景素材:網購限時促銷活動引發糾紛案例考點考查:有約必守、違約有責能力考查:描述和闡釋事物、論證和探究問題核心素養:科學精神、法治意識【詳解】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問題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題為原因類主觀題,運用有約必守、違約有責的知識,分析說明本案中的F商家是否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第二步:審材料,通過標點符號、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有效信息①:活動規則顯示:“某日凌晨0時開始促銷,半個小時內下單即可享受半價優惠”→可聯系F商家與吳某訂立的合同合法有效,F商家應當依照促銷活動中作出的承諾全面履行合同義務。有效信息②:當時活動過于火爆,商品已經售空,只能取消訂單并將貨款全額退還→可聯系根據民法典規定,當事人應當按照合同約定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一方違約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注意設問限定以及教材知識與材料、時政信息等相結合。19.會支持。理由:①本案中體育公司和朱某等訂立健身服務合同,雙方其有相應民事行為能為,意思表示真實,沒有違反法律的強制性規定和公序良俗,合同有效。②合同履行應遵循全面履行原則、誠信原則,朱某等人是該健身房會員,已經繳納會籍費及購買課時費,體育公司應當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遵循誠信原則,提供會員課程服務。③該體育公司因房屋租賃問題搬離原經營地致其與朱某等人之間的健身合同無法繼續履行,應當承擔違約責任,朱某等請求解除健身服務合同、某體育公司退還剩余會籍費及課程費用的訴訟請求合理。【分析】背景素材:健身房“辦卡容易退卡難”考點考查:合同的訂立、合同的違約與違約責任等能力考查:描述和闡釋事物、論證和探究問題核心素養:科學精神、法治意識【詳解】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知識范圍、問題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題的設問要求分析法院是否會支持朱某等人的訴訟請求,并說明理由,需要調用《法律與生活》的有關知識,從辨析的角度分析作答。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①:朱某等二百余人均系健身房會員,向某體育公司交納了金額不等的會籍費及購買課時費用→可聯系教材“合同的訂立”這一知識作答,說明體育公司和朱某等訂立健身服務合同,合同有效,體育公司應當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遵循誠信原則。關鍵詞②:某體育公司搬離后未確定新的經營場地,致朱某等人無法繼續使用會員課程服務,某體育公司拒不退還相應費用→可聯系教材“合同的違約與違約責任”等知識作答,說明該體育公司應當承拍違約責任,朱某等人的訴求合理。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注意設問限定以及教材知識與材料、時政信息等相結合。20.①B公司應該承擔違約責任。②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屬于客觀事由抗辯。不可抗力屬于法定的免責情形。③本案中,陰雨天氣雖然對貨運產生影響,但不屬于不能預見、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不可抗力因素,B公司完全可以預見雨季來臨對貨運的影響,天氣狀況是計算交貨日期時事先必須考慮的因素,故不符合法定免責情形。B公司應該承擔違約責任。【分析】背景素材:公司采購違約考點考查:違約責任能力考查:調動和運用知識,描述和闡述事物核心素養:政治認同、法治意識【詳解】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知識范圍、問題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題需要分析B公司是否應該承擔違約責任,并說明理由。本題屬于原因類試題,具體可運用不可抗力的知識來作答。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①:B公司是否應該承擔違約責任→可聯系應該承擔;關鍵詞②:B公司則稱,逾期交貨是因為恰逢雨天,連綿陰雨,耽誤了貨運行程,故拒絕承擔違約責任→可聯系不可抗力的知識,說明陰雨天氣不屬于不能預見、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不可抗力因素,因此,B公司應該承擔違約責任。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