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道德與法治六年級下冊 第三單元綜合復習卷時間:60分鐘 滿分:100分題號 一 二 三 四 總分 等級得分一、知識盤點1.世界多個地區古代遺跡的發現,告訴我們世界各民族都對(人類文明)作出了自己獨特的貢獻。2.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黃河)流域、(長江)流域和(遼河)流域的考古發現,證實中華文明的起源及發展具有多元一體的特征。3.在中國歷史上,位于長江流域的(河姆渡)人距今約(7000)年和位于黃河流域的(半坡)人距今約(6000)年,早就開始了定居生活。4.遠古先民在采集生活中逐漸學會(栽培農作物),在狩獵生活中學會了(飼養動物) ,經過長期努力,最終實現了從(采集)到(農耕)、從(漁獵)到(畜養)的偉大變革,充分體現了古代先民的智慧。5.(原始農業)的興起和發展為古代文明社會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礎。6.古埃及人利用尼羅河河水灌溉沿岸和三角洲平原的農田,栽種了(大麥)、(小麥)和(亞麻)等作物,把尼羅河流域變成了(“糧倉”)。7.文明古國創造的燦爛文化還有(醫學)(數學)(建筑)(文學)(藝術),它們都對人類文明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對世界產生了重大影響。8.世界上還有許多令人嘆為觀止的(文化遺產),這些(文化遺產)是世界人民的驕傲,更是人類文明的瑰寶。它見證著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展現著早期人類文明的(輝煌歷史)。9.(殷墟)位于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河南省安陽市的西北郊,是中國商代晚期的都城遺址,距今已有3300多年的歷史,殷墟以其重要的(歷史)、(文化)、(科學)和藝術價值,成為人類文明進程中一座重要的里程碑,于2006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10.殷墟發現的大量建筑遺址和以(甲骨文)、(青銅器)等為代表的豐富的文化遺存,系統地展現了中國商代晚期輝煌燦爛的青銅文明。11.人類居住的地球,約(71)%的面積被海洋覆蓋。陸地僅占地球表面積的(29)% ,卻是人類生息繁衍的地方。12.不同的文化會有不同的(禮儀)。二、我會選擇1.歐洲文明的搖籃是( D )。A.古巴比倫和古羅馬B.古巴比倫和古印度C.古希臘和古印度D.古希臘和古羅馬2.“兩河流域”指的是( D )。A.尼羅河流域和亞馬孫河流域B.印度河流域和尼羅河流域C.印度河流域和亞馬孫河流域D.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3.迄今已知的世界上第一部比較完整的成文法典,共有282條。法典被刻在一塊石柱上,該法典是( C )。A.《圣經》B.《法經》C.《漢謨拉比法典》D.《那羅陀法典》4.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 B )。A.華北平原B.亞馬孫平原C.東歐平原D.西伯利亞平原5.許多國家人們見面時最常用的禮節是( A )。A.握手B.雙手合十C.貼面禮D.擁抱6.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亞非文明代表有古代中國文明、古代印度文明、古代埃及文明、古代巴比倫文明,孕育這四大文明的相同地理因素是( D )。A.海洋B.沙漠C.高山D.河流7.中國的( A )對人類文明發展史產生了重大影響。A.甲骨文B.楔形文字C.象形文字D.以上都不是8.神秘宏偉的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這一文明發源于哪-大河流域( A )。A.尼羅河流域B.兩河流域C.印度河流域D.亞馬孫河流域9.河姆渡文化遺址位于下面哪個地區( C )。A.江蘇B.安徽C.浙江D.湖南10.承認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下列選項中錯誤的說法是( B )。A.繼承和發展相結合的原則B.只認同本民族的文化,排斥外來文化C.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原則D.弘揚主旋律、提倡多樣化原則三、我是小裁判(對的打“√”,錯的打“×”)1.古埃及文明發源于非洲北部。( √ )2.古印度人在尼羅河流域馴養動物、種植谷物和棉花。( × )3.殷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有文獻可考、并為甲骨文和考古發掘所證實的古代都城遺址。( √ )4.金字塔是安葬古埃及法老的陵墓,法老死后會被制成木乃伊,木乃伊被放在密不透風的墓室中,經久不壞。( √ )5.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 )6.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是火藥、指南針、造紙術、印刷術。( √ )7.早期文明都位于大河流域。( √ )8.文字的發明是人類進入文明時代的重要標志。( √ )9.人類古代文明成就輝煌,不同文明之間都是孤立存在的。( × )10.人類居住的地球,約71%的面積被陸地覆蓋,約29%的面積被海洋覆蓋。( × )11.撒哈拉沙漠非常干燥,幾乎沒有植被,地廣人稀。( √ )12.北極地區終年白雪覆蓋,氣溫非常低。在這里,整個冬天看不到太陽。( √ )四、快樂問答1.你從奧林匹克遺址、古羅馬大競技場、古代波斯帝國的宮殿遺址等這些文明成就中感受到了什么?答:人類古代文明成就輝煌,不同文明之間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學習和借鑒的。古代文明的遺跡是我們了解過去的重要途徑,也是人類共有的精神、文化財富,需要我們去珍惜、領悟和傳承。在交相輝映的早期文明中,只有中華文明一直延續至今,未曾中斷,這是中華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2.說一說世界各地文化交融的意義。答:在經濟全球化和互聯網的時代,世界各地的人們更多地交流和文化的交融,增進了不同國家和民族的理解。同時,文化的交融使人們對不同文化的特色有更深入地理解,有助于不同文化取長補短,共存共榮。3.結合所學知識,你認為這些文明古國的產生有什么共同特點?為什么會產生這一特點?答:都是處于大河流域,因為這些地方有充足的水源灌溉,土地肥沃,陽光充沛,有利于從事農業生產,并且氣溫適中,有利于早期人類的生活。4.在全球化時代,世界各國間的接觸與交往8益頻繁,來自不同國家的人們之間常常會因為不了解對方的文化而出現尷尬,對此我們應該怎么做?答:我們首先要了解差異,學會尊重差異,各種文化都是平等的。我們在認同自己文化的同時,應以包容、開放的態度對待不同于我們的文化,求同存異。在文化交流中,來自不同文化的人們要和平相處,共同促進世界文化的繁榮。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道德與法治六年級下冊 第三單元綜合復習卷時間:60分鐘 滿分:100分題號 一 二 三 四 總分 等級得分一、知識盤點1.世界多個地區古代遺跡的發現,告訴我們世界各民族都對( )作出了自己獨特的貢獻。2.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 )流域、( )流域和( )流域的考古發現,證實中華文明的起源及發展具有多元一體的特征。3.在中國歷史上,位于長江流域的( )人距今約( )年和位于黃河流域的( )人距今約( )年,早就開始了定居生活。4.遠古先民在采集生活中逐漸學會( ),在狩獵生活中學會了( ),經過長期努力,最終實現了從( )到( )、從( )到( )的偉大變革,充分體現了古代先民的智慧。5.( )的興起和發展為古代文明社會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礎。6.古埃及人利用尼羅河河水灌溉沿岸和三角洲平原的農田,栽種了( )、( )和( )等作物,把尼羅河流域變成了( )。7.文明古國創造的燦爛文化還有( )、( )、( )、( )、( ),它們都對人類文明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對世界產生了重大影響。8.世界上還有許多令人嘆為觀止的( ),這些( )是世界人民的驕傲,更是人類文明的瑰寶。它見證著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展現著早期人類文明的( )。9.( )位于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河南省安陽市的西北郊,是中國商代晚期的都城遺址,距今已有3300多年的歷史,殷墟以其重要的( )、( )、( )和藝術價值,成為人類文明進程中一座重要的里程碑,于2006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10.殷墟發現的大量建筑遺址和以( )、( )等為代表的豐富的文化遺存,系統地展現了中國商代晚期輝煌燦爛的青銅文明。11.人類居住的地球,約( )%的面積被海洋覆蓋。陸地僅占地球表面積的( )% ,卻是人類生息繁衍的地方。12.不同的文化會有不同的( )。二、我會選擇1.歐洲文明的搖籃是( )。A.古巴比倫和古羅馬B.古巴比倫和古印度C.古希臘和古印度D.古希臘和古羅馬2.“兩河流域”指的是( )。A.尼羅河流域和亞馬孫河流域B.印度河流域和尼羅河流域C.印度河流域和亞馬孫河流域D.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3.迄今已知的世界上第一部比較完整的成文法典,共有282條。法典被刻在一塊石柱上,該法典是( )。A.《圣經》B.《法經》C.《漢謨拉比法典》D.《那羅陀法典》4.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 )。A.華北平原B.亞馬孫平原C.東歐平原D.西伯利亞平原5.許多國家人們見面時最常用的禮節是( )。A.握手B.雙手合十C.貼面禮D.擁抱6.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亞非文明代表有古代中國文明、古代印度文明、古代埃及文明、古代巴比倫文明,孕育這四大文明的相同地理因素是( )。A.海洋B.沙漠C.高山D.河流7.中國的( )對人類文明發展史產生了重大影響。A.甲骨文B.楔形文字C.象形文字D.以上都不是8.神秘宏偉的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這一文明發源于哪-大河流域( )。A.尼羅河流域B.兩河流域C.印度河流域D.亞馬孫河流域9.河姆渡文化遺址位于下面哪個地區( )。A.江蘇B.安徽C.浙江D.湖南10.承認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下列選項中錯誤的說法是( )。A.繼承和發展相結合的原則B.只認同本民族的文化,排斥外來文化C.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原則D.弘揚主旋律、提倡多樣化原則三、我是小裁判(對的打“√”,錯的打“×”)1.古埃及文明發源于非洲北部。( )2.古印度人在尼羅河流域馴養動物、種植谷物和棉花。( )3.殷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有文獻可考、并為甲骨文和考古發掘所證實的古代都城遺址。( )4.金字塔是安葬古埃及法老的陵墓,法老死后會被制成木乃伊,木乃伊被放在密不透風的墓室中,經久不壞。( )5.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6.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是火藥、指南針、造紙術、印刷術。( )7.早期文明都位于大河流域。( )8.文字的發明是人類進入文明時代的重要標志。( )9.人類古代文明成就輝煌,不同文明之間都是孤立存在的。( )10.人類居住的地球,約71%的面積被陸地覆蓋,約29%的面積被海洋覆蓋。( )11.撒哈拉沙漠非常干燥,幾乎沒有植被,地廣人稀。( )12.北極地區終年白雪覆蓋,氣溫非常低。在這里,整個冬天看不到太陽。( )四、快樂問答1.你從奧林匹克遺址、古羅馬大競技場、古代波斯帝國的宮殿遺址等這些文明成就中感受到了什么?2.說一說世界各地文化交融的意義。3.結合所學知識,你認為這些文明古國的產生有什么共同特點?為什么會產生這一特點?4.在全球化時代,世界各國間的接觸與交往8益頻繁,來自不同國家的人們之間常常會因為不了解對方的文化而出現尷尬,對此我們應該怎么做?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六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綜合復習卷 教師卷.doc 六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綜合復習卷.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