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新課標數學四年級下第5單元素養作業單元信息基本信息 學科 年級 學期 教材版本 單元名稱數學 四年級 第二學期 人教版 三角形單元組織方式 √ 自然單元口重組單元課時信息 序號 課時名稱 對應教材內容1 三角形特性 第四單元例1、2、32 三角形三邊關系 第四單元例43 三角形分類 第四單元例54 三角形內角和 第四單元例65 四邊形內角和 第四單元例7單元分析(一)課標要求2022年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中提出要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實世界,會用數學的思維思考現實世界,會用數學的語言表達現實世界。圖形與幾何是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數學學習的重要領域,本單元主要涉及圖形的認識,學生經歷從實際物體抽象出幾何圖形的過程,認識圖形的特征,感悟點、線、面、體的關系;積累觀察和思考的經驗,逐步形成空間觀念。圖形的認識與圖形的測量有密切關系。第一學段提出,學生通過實物和模型辨認簡單的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能直觀描述三角形等平面圖形的特征,能根據描述的特征對圖形進行簡單分類,形成初步的空間觀念。第二學段提出,學生會根據角的特征對三角形分類,認識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能根據邊的相等關系,認識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形成空間觀念和初步的幾何直觀。課標還提出,學生探索并說明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的道理,形成推理意識;通過對圖形的操作,感知三角形內角和是180°,能根據已知兩個角的度數求出第三個角的度數,增強幾何直觀。學生經歷數學的學習運用、實踐探索活動的經驗積累,逐步產生對數學的好奇心、求知欲,以及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和自信心,初步養成獨立思考、探究質疑、合作交流等學習習慣,初步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識。(二)內容分析學生通過第一學段以及四年級上冊對圖形與幾何內容的學習,對三角形已經有了直觀的認識,能夠從平面圖形中分辨出三角形。本單元的學習學生通過觀察、操作、想象、推理等活動了解圖形,逐步認識三角形特性,探索圖形及特征。在積極參與實踐活動中引導學生對活動過程和結果進行判斷分析、推理思考、抽象概括,在操作、探索中區別辨認各類三角形,發現三角形特性、內角和等結論。這部分內容的教學不僅從形的方面加深學生對周圍事物的理解,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還要在動手操作、探索實驗和聯系生活應用數學方面拓展學生的認知,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也為后繼學習其他平面圖形打下基礎。(三)學情分析四年級的學生已經初步具備了一定的平面圖形知識,能區分銳角、鈍角、直角、平角、周角,設計給“三角形分類”活動,放手學生找分類標準:從圖形的角和邊這些特征分類。引導學生按“角”分一分再考慮“邊”,也可以按“邊”分再考慮“角”,掌握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的特征,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的特征,厘清不同類別三角形之間的關系,分類思想研究三邊關系,運用轉化思想研究多邊形內角和,培養學生有序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中關注數學問題與生活情境的聯系,以觀察、操作、想象、推理、表達等活動理解數學概念,自主探索,充分交流,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更好的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學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單元學習與作業目標1、通過觀察、操作、實驗等探索活動,認識三角形的特性,知道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發現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感悟數學研究方法,合情推理發現多邊形內角和。2、分類整理使學生認識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知道這些三角形的特點并能夠辨認和區別。3、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通過動手操作探索理解圖形的性質,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提高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教學重點:認識三角形基本特征,知道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三角形內角和是180度,了解三角形的分類方法,掌握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以及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的特征;正確畫出三角形的底邊上的高(在三角形以內)。教學難點:探索和發現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三角形內角和是180度,正確地畫出三角形的高(在三角形以內)。單元作業設計思路大單元整體視角分層設計作業。每課時設計“基礎作業”(面向全體鞏固基礎)、“能力作業”(舉一反三靈活應用)和“提升作業”(個性化探究拓展思維)。(一)作業內容的設計1、聯系現實情境,感悟圖形特性。選擇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斜拉橋、自行車杠、籃球架這些物體的三角形,聯系生活思考為什么用三角形 解決生活實際問題怎樣加固不牢固的座椅、圍什么形狀的籬笆更結實 比較中感悟三角形穩定性和平行四邊形易變形的特性。借助生活經驗有不同的路徑都能到達目的地,學生分析提煉數學事實:兩點間所有連線中線段最短的,理解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動手動腦結合,探究發現圖形特征。組織學生準備好所需用的探究學材,動手動腦相結合,掌握學習圖形的一般方法,形成嚴謹的探究態度。畫一畫,探究三角形的特征和高。做一做,探究三角形的穩定性。擺一擺,探究三角形三條邊的關系。剪一剪,觀察不同形狀的三角形,分類整理,探究三角形的分類。量一量,拼一拼探究三角形的內角和。3、關注數學思維,積累學習方法。口頭交流、書面解答、實踐探究、親子合作的方式完成本單元作業練習。作業設計考慮掌握圖形的特征進行判斷讓學生說明理由;操作活動中主動發現圖形的特征,提示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釋生活現象;調動學生參與觀察、測量活動,激發學生主動意愿有條理的表達;設計一些融入生活情境和數學問題的習題,在數學思考和問題解決的評價中引導學生積累活動經驗,感受數學應用價值,培養學生對數學作業的濃厚興趣。第一板塊:知識喚醒(1)一個三角形有( )個( ),( )個( ) ,( )條( )。(2)從 三 角 形 的 ( ) 向 ( ) 作 一 條 ( ),( )和 ( ) 之 間的距離叫做三角形的( ),這條對邊叫做三角形的( )。一個三角形最多可以畫( )條高。(3)下面圖形中,是三角形的畫“ √ ”,不是的畫“×”。(4)畫出下列三角形紅色邊上的高。(5)明明做了一個籬笆,你覺得穩固嗎 若不穩固,請幫幫他。第二板塊:學以致用一、動腦筋,我會填!1、三角形具有( ),每個三角形都有( )條高。綠色圃中小學教育網http://www.Lspjy.com 綠色圃中學資源網http://cz.Lspjy.com2、每個三角形中至少有( )個銳角;最多有( )個直角或鈍角。3、一個等腰三角形的一條邊長8厘米,另一條邊長10厘米,它的周長可能是( )4、在三角形中,有兩個內角的和是89°,按角分這個三角形是( )三角形。5、我們的紅領巾按邊分是( )三角形,其中一個底角是30°,它的頂角是( )°。二、慧眼識真假!1、任何三角形最多只能有一個直角或一個鈍角。 ( )2、所有的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都是銳角三角形。 ( )3、一個三角形中,最大的角是銳角,那么這個三角形一定是銳角三角形。( )4、用一個放大100倍的放大鏡看一個30°的角,這個角的度數是300°。( )5、用三根分別是3厘米、4厘米和7厘米的小棒可以圍成一個三角形。( )三、 對號把座入!1、把一個等邊三角形沿其中一條高剪開,分成兩個直角三角形,其中一個直角三角形的兩個銳角分別是( )。 綠色圃中小學教育網http://www.Lspjy.com 綠色圃中學資源網http://cz.Lspjy.comA、45°和45° B、30°和60° C、30°和30°2、一個等腰三角形,底是5厘米,腰是6厘米,它的周長是( )厘米。A、16 B、17 C、15綠色圃中小學教育網http://www.Lspjy.com 綠第三板塊:提升自我.Lspjy.com一、操作小能手!在點子圖中分別畫出一個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并畫出每個三角形的一條高。 二、解決問題。1、在三角形中,已知∠1=62。,∠2=108。,求∠3。2、已知一個等腰三角形的頂角是70。,它的底角是多少度?如果它的周長是62厘米,若其中一條腰長22厘米,求它底邊的長度。3、已知∠1=60°,∠2=∠3,求∠3、∠4、∠5的度數。4、根據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你能求出下面五邊形的內角和嗎?第四板塊:綜合實踐現有一根20厘米長的繩子,以四人小組為單位,把它圍成一個三角形(每條邊長都是整厘米)材料準備:泡沫板、工字釘、繩子、尺、筆等。(1)可以怎么圍呢?嘗試在泡沫板上圍一圍。(2)有哪些不同的圍法呢?請你嘗試著把示意圖畫在表格中,并請標上長度。1 邊的長度:( )( )( ) 4 邊的長度:( )( )( )2 邊的長度:( )( )( ) 5 邊的長度:( )( )( )3 邊的長度:( )( )( ) 6 邊的長度:( )( )( )通過圍一圍,畫一畫,你發現最長的一邊是( )厘米。為什么: 。第五板塊:評價方式同學們,請你回顧本單元素養作業的完成情況,然后完成下表。評價項目 自我評價 同伴評價 教師評價 家長評價很棒 還行 要努力 待改進題 很棒 還行 要努力 很棒 還行 要努力 很棒 還行 要努力知識喚醒學以致用提升自我綜合實踐書寫端正及時訂正疑問或收獲下冊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第五單元《三角形》單元素養作業( )( ) ( ) ( ))PAGE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