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0.2 保護人身權【練基礎】1.“假如有人出賣生命水,要別人以人格做代價,聰明人絕不肯買,因為恥辱地活著不如光榮地死去。”這表明 ( )A.人身自由不可限B.生命沒有尊嚴重要C.人格尊嚴不可辱D.交易便利要保護2.(核心素養:法治觀念)故意推人入坑、用腳絆倒他人、用手捂人眼睛……現實中,校園惡作劇不乏其例。小杰在學校午休期間趁同學思思起身之時,偷偷將其椅子向后拉離,致使其跌倒在地,視神經挫傷,視力急劇下降,因頭痛、眼睛痛、脖子痛等不得不休學一年。人民法院判決小杰及其父母向思思賠償各種費用共計10萬余元。對此,下列點評正確的是 ( )A.為避免違法,我們應少與同學交往B.同學之間開個玩笑,如此判決實屬小題大做C.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護,賠償損失不應該D.法律保護生命權和健康權,判決彰顯公平正義3.小明幫媽媽取快遞的時候,發現快遞單上自己媽媽的電話號碼中的幾位數字被隱藏了。這樣的做法有利于保護公民的 ( )A.名譽權 B.隱私權C.通信自由 D.平等權4.初中生婷婷路過一家照相館時,發現自己的藝術照片被擺在照相館櫥窗里展示,而自己對此并不知情。婷婷隨即找到照相館負責人,在要求其立即停止使用自己的照片遭到拒絕后,一紙訴狀將照相館告上法庭。(1)照相館侵犯了婷婷的什么權利 (2)你覺得人民法院會支持婷婷的主張嗎 為什么 【練能力】5.現實生活中,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標志線”。下列屬于關愛公民生命權的“標志線”有 ( )①橫穿馬路的斑馬線 ②銀行窗口的“一米線” ③火車站臺的候車線 ④施工現場的警戒線A.②③④ B.①③④C.①②④ D.①②③6.部分商家拍攝短視頻或直播時,消費者被動充當“引流道具”,讓人反感(如圖)。這種擅自讓消費者“入鏡”的行為 ( )①會影響食品質量安全 ②侵犯了消費者的肖像權 ③有可能泄露消費者的隱私 ④限制了消費者的人身權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方法點撥 漫畫類選擇題解題技巧 (1)把握寓意。認真閱讀漫畫,弄懂漫畫的本意,再分析其中的寓意和本質的含義。 (2)聯系教材。聯系教材中的知識點,在弄明白漫畫含義的基礎上聯系教材中與之相關的知識點,以便確定選項。 (3)看清設問。認真分析設問要求,弄明白是選正確的還是錯誤的,是選贊成的還是反對的,是給我們啟示還是反映道理,等等。此外,還要注重選項與題干中的關鍵詞。主題情境: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老趙在一樓自家院中安裝了8個攝像頭,有2個正對著二樓鄰居小李家的陽臺窗戶。小李認為這給自己的生活造成困擾,便與老趙交涉,誰知老趙油鹽不進,甚至將拍到的小李照片和家庭信息發到網上。居委會多次調解未果后,小李將老趙訴至區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判決結果如下:老趙應立即拆除侵權攝像頭,刪除發布在網上的有關小李的信息,并向小李致歉。據此回答7~8題。7.下列對案例理解錯誤的有 ( )①公民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 ②老趙侵犯了小李的隱私權 ③小李大題小做,訴至人民法院沒必要 ④老趙侵害了小李的健康權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8.該案例啟示我們青少年要 ( )A.關愛他人的生命健康B.保護自己的人身權,尊重他人的人身權C.嚴厲打擊侵害人身權的行為D.完善法律體系,維護公共利益9.張某成立了一家調查公司,非法獲取公民的手機開戶資料、車主資料、購房資料等個人信息,并以此為平臺,經營信息咨詢服務,從中牟利。經警方調查取證,人民法院審理,判處張某有期徒刑1年6個月。分析上述案例,根據所學知識回答問題。(1)人民法院的判決說明了什么 (2)請你為防止個人信息泄露提出兩條合理化建議。拓展設問(3)構建和諧的人際關系,就要尊重他人的隱私權。在生活中,你是如何尊重他人的隱私權的 請說一說。(寫出兩點即可)參考答案1.C 2.D 3.B 4.(1)肖像權。(2)會。法律保護肖像權。肖像是每個人人體容貌的有形識別標志,再現了個人基本特征。我們有權依法制作、使用、公開或者許可他人使用自己的肖像。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丑化、污損,或者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偽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權。未經肖像權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開肖像權人的肖像,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5.B 6.C 【解析】本題考查消費者的合法權益。部分商家未征得消費者同意就直播就餐等消費者個人形象突出的消費場景,或者擅自制作成短視頻上傳至平臺進行商業宣傳,侵犯了消費者的肖像權,有可能泄露消費者的隱私,②③說法正確;影響食品質量安全與題干內容無關,①與題意不符;限制消費者的人身權與題干內容無關,④排除。故選C。7.D 【解析】本題考查保護人身權。人民法院支持小李的訴訟要求,體現了公民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①正確;老趙將拍到的小李照片和家庭信息發到網上侵犯了小李的隱私權,②正確,④錯誤;小李應該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③錯誤。本題為逆向選擇題,故選D。8.B 9.(1)①張某侵犯了公民的隱私權;②法律保護公民的隱私權不受侵犯;③侵犯他人隱私權的行為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2)①要管理好含有自己隱私的物品;②發現有人披露自己的個人隱私,要依法制止,學會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隱私權;等等。(3)①樹立隱私意識;②不干涉他人私人空間,不搬弄是非、揭人短處、擾人安寧;③不打聽別人私事、傳播別人的秘密;④強化責任與信譽意識;⑤保守別人分享給自己的秘密;等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