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十章 西半球的國家第十一章 極地地區體系脈絡構建① ?、? ?、? ?、? ⑤ ?、? ⑦ ⑧考點定向突破考點一 美國主要農業帶及發展條件【鏈接·考點】美國農業的發展條件:(1)有利條件。①自然條件:a.地形:平原面積廣闊,耕地面積廣大;b.氣候:絕大部分地區位于北溫帶,氣候溫和,降水較為豐富;c.水源: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為農業提供了良好的灌溉條件。②社會條件:農業科技發達,機械化程度高;經濟發達,資金充足,市場需求量大;政府政策支持。(2)不利條件。①中部平原南北貫通,冬季易受寒潮影響。②夏季易受颶風侵襲,自然災害較為頻繁。③熱帶面積小,咖啡、香蕉等熱帶經濟作物主要依賴進口。【變式·提能】 (2024·成都學業考)美國的農業生產充分利用不同區域的條件,實現了地區生產的專門化。如圖示意美國本土農業帶的分布。據此完成1、2題。1.根據圖中注釋可知,影響乳畜業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市場 B.水源、政策C.氣候、市場 D.地形、政策2.美國農業地區專門化生產,便于( )①推廣先進的生物技術和耕作技術②發揮大規模機械化優勢③增加農作物的熟制④大規模增加農業用地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考點二 巴西的人地關系【鏈接·考點】1.亞馬孫平原→氣候過于濕熱→人口稀疏。2.巴西高原→海拔較高,涼爽宜人→首都巴西利亞坐落于此。【變式·提能】3.讀下列地圖,完成問題。 第22屆世界杯足球賽在位于中東波斯灣沿岸的卡塔爾舉行,巴西作為老牌足球強國,在首場比賽中就戰勝對手塞爾維亞隊,再次向世界展現了巴西的足球風采。(1)巴西舉辦重要足球賽事通常選擇在6—7月,卡塔爾世界杯選擇在11—12月,不難看出兩國都選擇了氣溫相對 (較低/較高)的月份,請從緯度位置角度分析原因: (至少兩點)。(2)據圖分析巴西的工農業主要分布在其國土的 (方位),從工業和農業生產條件兩方面分析自然原因是 (至少兩點)。(3)巴西有1/3的汽車使用酒精燃料,這得益于其盛產甘蔗,讀圖分析甘蔗主要分布在 氣候區, (地形區名稱)。(4)影響河流水能的主要因素是河流落差和水量,中國參與建設了巴西美麗山水電站的二期工程,請結合圖4分析美麗山水電站所在地水能豐富的原因(至少2點)。(5)該工程建成后將持續為巴西東南部城市供電,巴西東南部地區能源需求量大的主要原因是 。A.沿海地區,地形平坦B.地處熱帶,高溫多雨C.環境優美,游客眾多D.城市密集,經濟發達(6)巴西首都巴西利亞地處熱帶卻四季如春,影響因素是 ,巴西文化多元,每年2月下旬舉行盛大的基督教節日 。考點三 極地地區【鏈接·考點】1.位置:(1)緯度位置:緯度最高,全部或大部分位于寒帶地區,分別位于地球的最北端和最南端。(2)海陸位置:北極地區以海洋為主,被三大洲環抱;南極地區以陸地為主,被三大洋包圍。2.地形:南極洲平均海拔最高,被譽為“冰雪高原”。3.氣候:相同點 嚴寒、干燥原因 緯度高,極地高壓控制,降水稀少不同點 南極地區比北極地區氣溫更低、降水更少、風力更大原因 ①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大。南極地區以陸地為主,北極地區以海洋為主,陸地升溫和冷卻比海洋快,降溫幅度比海洋大; ②地勢高低不同。南極地區地勢高,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大陸,北極地區地勢低; ③覆冰情況不同。南極地區絕大部分地方覆蓋著很厚的冰層,北極地區覆冰較少,接受太陽輻射較多【變式·提能】 北極科考題材紀錄片《光語者》記錄了我國科考隊員在黃河站的工作和生活。圖1為北極地區圖,圖2為黃河站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讀圖,完成4~6題。4.黃河站的經緯度大約是( )A.(79°N,12°W)B.(79°S,12°W)C.(79°N,12°E)D.(79°S,12°E)5.黃河站工作人員所需果蔬均需外運,這是因為( )A.該地氣候寒冷,無法生產B.該地沒有土地資源C.節省科學考察費用D.臨近海洋,運輸便利6.符合極地保護精神的科考項目是( )A.記錄夏季氣溫,擬建避暑勝地B.觀測動物遷徙,制定捕獵計劃C.勘探礦產資源,建立工業基地D.監測海冰動態,研究氣候變化課標考向展示·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說出某國家的地理位置、范圍、領土構成和首都;選擇與該國地理位置差異明顯的國家,比較它們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的差異。·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描述某國家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說出某國家人文地理主要特點及其與自然地理環境的聯系。·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聯系某國家的自然地理環境特點,結合實例簡要分析該國因地制宜發展經濟的途徑。·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簡要分析某國家在資源開發、環境保護方面的經驗和教訓。·結合實例,簡要說明一個國家對某地自然環境的改造活動對其他地方自然環境的影響。·結合某國家的實例,簡要說明該國家與其他國家在經濟社會等方面的聯系及其意義。·根據南極、北極地區自然地理環境的特殊性,說明開展極地科學考察和保護極地環境的重要性。 (2022·邵陽學業考)美國是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1990年以來,對美國經濟發展貢獻最大的是信息技術產業,農業發達但每年仍需進口部分農產品。據此回答1、2題。1.美國信息技術產業對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主要表現在( )①提高人口自然增長率②有力幫助中國高科技企業的自主創新③新增就業機會最大的產業部門④廣泛應用于生產、生活各方面,形成許多新的產業部門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美國從巴西進口農產品的原因可能是( )A.美國沒有熱帶國土B.巴西是黃金、金剛石產量最多的國家C.美國農業有專業化和機械化特點D.巴西大量出口咖啡豆等熱帶農產品 (2023·連云港學業考)如圖為巴西人口、主要城市、礦產資源和部分農作物分布圖。讀圖回答3、4題。3.貝洛奧里藏特、里約熱內盧和圣保羅所在的三角地區,其主要工業部門是( )A.鋼鐵工業、紡織工業B.造船工業、化學工業C.木材工業、汽車工業D.石油工業、食品工業4.與科倫巴地區相比,該三角地區發展工業的主要優勢條件是( )①礦產多樣 ②能源豐富③海運便利 ④人口眾多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 (2023·臨沂學業考)中國第39 次南極考察隊圓滿完成考察任務,于 2023年4月6日返回上海。下圖為南極地區圖。據此完成5、6題。5.南極中山站為解決能源問題建設了光伏電站,但每年有一段時間不能發電,這段時間包含( )A.3月21日 B.6月22日C.9月23日 D.12月22日6.除太陽能外,南極考察站適宜開發利用的能源還有( )A.煤炭 B.石油C.水能 D.風能7.(2023·南充學業考)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 圖1是A國本土部分地理要素圖,圖2是B國部分地理要素圖。材料二 熱帶雨林有巨大的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B國有世界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B國大規模開發亞馬孫地區,在熱帶雨林中修公路、建城鎮、開辟農牧場、采礦、辦工廠等,雨林遭受前所未有的破壞,不僅對B國的環境造成極大影響,如水土流失加劇、生物多樣性銳減等,而且影響全球的氣候。(1)A、B兩國共同瀕臨 (大洋),首都海拔較高的是 (填城市名稱)。(2)A、B兩國中農業以熱帶經濟作物的生產和出口為主的是 (填國家名稱)。(3)A國最大的微電子工業中心位于 (填城市名稱),B國采礦業發達,大量出口 (礦產)資源。(4)面對開發雨林產生的問題,B國可以采取哪些保護措施 。8.(2022·福建學業考)如圖示意美國本土紐約至圣弗朗西斯科(舊金山)的鐵路干線,讀圖完成下列各題。(1)該鐵路干線橫穿的大洲是 ,該鐵路干線的延伸方向大致是 。圣弗朗西斯科(舊金山)瀕臨的大洋是 。(2)從地勢傾斜和地勢起伏狀況,描述該鐵路干線經過地區的地勢特點是 、 。(3)甲地地形類型以 為主。從地形角度考慮,甲、乙兩地鐵路建設成本更低的是 。第十章 西半球的國家第十一章 極地地區體系脈絡構建①混血 ②咖啡 ③平原 ④專門化 ⑤嚴寒 ⑥企鵝 ?、唛L城 ?、帱S河考點定向突破考點一 美國主要農業帶及發展條件【鏈接·考點】美國農業的發展條件:(1)有利條件。①自然條件:a.地形:平原面積廣闊,耕地面積廣大;b.氣候:絕大部分地區位于北溫帶,氣候溫和,降水較為豐富;c.水源: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為農業提供了良好的灌溉條件。②社會條件:農業科技發達,機械化程度高;經濟發達,資金充足,市場需求量大;政府政策支持。(2)不利條件。①中部平原南北貫通,冬季易受寒潮影響。②夏季易受颶風侵襲,自然災害較為頻繁。③熱帶面積小,咖啡、香蕉等熱帶經濟作物主要依賴進口。【變式·提能】 (2024·成都學業考)美國的農業生產充分利用不同區域的條件,實現了地區生產的專門化。如圖示意美國本土農業帶的分布。據此完成1、2題。1.根據圖中注釋可知,影響乳畜業分布的主要因素是(C)A.地形、市場 B.水源、政策C.氣候、市場 D.地形、政策2.美國農業地區專門化生產,便于(A)①推廣先進的生物技術和耕作技術②發揮大規模機械化優勢③增加農作物的熟制④大規模增加農業用地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考點二 巴西的人地關系【鏈接·考點】1.亞馬孫平原→氣候過于濕熱→人口稀疏。2.巴西高原→海拔較高,涼爽宜人→首都巴西利亞坐落于此。【變式·提能】3.讀下列地圖,完成問題。 第22屆世界杯足球賽在位于中東波斯灣沿岸的卡塔爾舉行,巴西作為老牌足球強國,在首場比賽中就戰勝對手塞爾維亞隊,再次向世界展現了巴西的足球風采。(1)巴西舉辦重要足球賽事通常選擇在6—7月,卡塔爾世界杯選擇在11—12月,不難看出兩國都選擇了氣溫相對較低(較低/較高)的月份,請從緯度位置角度分析原因:地處低緯度;地處熱帶地區,夏季炎熱,冬季涼爽(至少兩點)。(2)據圖分析巴西的工農業主要分布在其國土的東南部(方位),從工業和農業生產條件兩方面分析自然原因是氣候溫暖濕潤,適合農業發展;礦產資源豐富,工業原料充足(至少兩點)。(3)巴西有1/3的汽車使用酒精燃料,這得益于其盛產甘蔗,讀圖分析甘蔗主要分布在熱帶雨林氣候區,亞馬孫平原(地形區名稱)。(4)影響河流水能的主要因素是河流落差和水量,中國參與建設了巴西美麗山水電站的二期工程,請結合圖4分析美麗山水電站所在地水能豐富的原因(至少2點)。熱帶雨林氣候,降水豐富;地勢落差大。(5)該工程建成后將持續為巴西東南部城市供電,巴西東南部地區能源需求量大的主要原因是D。A.沿海地區,地形平坦B.地處熱帶,高溫多雨C.環境優美,游客眾多D.城市密集,經濟發達(6)巴西首都巴西利亞地處熱帶卻四季如春,影響因素是地形地勢,巴西文化多元,每年2月下旬舉行盛大的基督教節日狂歡節。考點三 極地地區【鏈接·考點】1.位置:(1)緯度位置:緯度最高,全部或大部分位于寒帶地區,分別位于地球的最北端和最南端。(2)海陸位置:北極地區以海洋為主,被三大洲環抱;南極地區以陸地為主,被三大洋包圍。2.地形:南極洲平均海拔最高,被譽為“冰雪高原”。3.氣候:相同點 嚴寒、干燥原因 緯度高,極地高壓控制,降水稀少不同點 南極地區比北極地區氣溫更低、降水更少、風力更大原因 ①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大。南極地區以陸地為主,北極地區以海洋為主,陸地升溫和冷卻比海洋快,降溫幅度比海洋大; ②地勢高低不同。南極地區地勢高,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大陸,北極地區地勢低; ③覆冰情況不同。南極地區絕大部分地方覆蓋著很厚的冰層,北極地區覆冰較少,接受太陽輻射較多【變式·提能】 北極科考題材紀錄片《光語者》記錄了我國科考隊員在黃河站的工作和生活。圖1為北極地區圖,圖2為黃河站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讀圖,完成4~6題。4.黃河站的經緯度大約是(C)A.(79°N,12°W)B.(79°S,12°W)C.(79°N,12°E)D.(79°S,12°E)5.黃河站工作人員所需果蔬均需外運,這是因為(A)A.該地氣候寒冷,無法生產B.該地沒有土地資源C.節省科學考察費用D.臨近海洋,運輸便利6.符合極地保護精神的科考項目是(D)A.記錄夏季氣溫,擬建避暑勝地B.觀測動物遷徙,制定捕獵計劃C.勘探礦產資源,建立工業基地D.監測海冰動態,研究氣候變化課標考向展示·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說出某國家的地理位置、范圍、領土構成和首都;選擇與該國地理位置差異明顯的國家,比較它們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的差異。·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描述某國家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說出某國家人文地理主要特點及其與自然地理環境的聯系。·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聯系某國家的自然地理環境特點,結合實例簡要分析該國因地制宜發展經濟的途徑。·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簡要分析某國家在資源開發、環境保護方面的經驗和教訓。·結合實例,簡要說明一個國家對某地自然環境的改造活動對其他地方自然環境的影響。·結合某國家的實例,簡要說明該國家與其他國家在經濟社會等方面的聯系及其意義。·根據南極、北極地區自然地理環境的特殊性,說明開展極地科學考察和保護極地環境的重要性。 (2022·邵陽學業考)美國是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1990年以來,對美國經濟發展貢獻最大的是信息技術產業,農業發達但每年仍需進口部分農產品。據此回答1、2題。1.美國信息技術產業對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主要表現在(C)①提高人口自然增長率②有力幫助中國高科技企業的自主創新③新增就業機會最大的產業部門④廣泛應用于生產、生活各方面,形成許多新的產業部門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美國從巴西進口農產品的原因可能是(D)A.美國沒有熱帶國土B.巴西是黃金、金剛石產量最多的國家C.美國農業有專業化和機械化特點D.巴西大量出口咖啡豆等熱帶農產品 (2023·連云港學業考)如圖為巴西人口、主要城市、礦產資源和部分農作物分布圖。讀圖回答3、4題。3.貝洛奧里藏特、里約熱內盧和圣保羅所在的三角地區,其主要工業部門是(A)A.鋼鐵工業、紡織工業B.造船工業、化學工業C.木材工業、汽車工業D.石油工業、食品工業4.與科倫巴地區相比,該三角地區發展工業的主要優勢條件是(D)①礦產多樣 ②能源豐富③海運便利 ④人口眾多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 (2023·臨沂學業考)中國第39 次南極考察隊圓滿完成考察任務,于 2023年4月6日返回上海。下圖為南極地區圖。據此完成5、6題。5.南極中山站為解決能源問題建設了光伏電站,但每年有一段時間不能發電,這段時間包含(B)A.3月21日 B.6月22日C.9月23日 D.12月22日6.除太陽能外,南極考察站適宜開發利用的能源還有(D)A.煤炭 B.石油C.水能 D.風能7.(2023·南充學業考)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 圖1是A國本土部分地理要素圖,圖2是B國部分地理要素圖。材料二 熱帶雨林有巨大的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B國有世界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B國大規模開發亞馬孫地區,在熱帶雨林中修公路、建城鎮、開辟農牧場、采礦、辦工廠等,雨林遭受前所未有的破壞,不僅對B國的環境造成極大影響,如水土流失加劇、生物多樣性銳減等,而且影響全球的氣候。(1)A、B兩國共同瀕臨 大西洋(大洋),首都海拔較高的是 巴西利亞(填城市名稱)。(2)A、B兩國中農業以熱帶經濟作物的生產和出口為主的是巴西(填國家名稱)。(3)A國最大的微電子工業中心位于圣弗朗西斯科(舊金山)(填城市名稱),B國采礦業發達,大量出口鐵礦(礦產)資源。(4)面對開發雨林產生的問題,B國可以采取哪些保護措施 ①加強立法;②建立自然保護區;③加強執法;④推廣可持續發展;⑤加強宣傳教育。8.(2022·福建學業考)如圖示意美國本土紐約至圣弗朗西斯科(舊金山)的鐵路干線,讀圖完成下列各題。(1)該鐵路干線橫穿的大洲是北美洲,該鐵路干線的延伸方向大致是東西方向。圣弗朗西斯科(舊金山)瀕臨的大洋是太平洋。(2)從地勢傾斜和地勢起伏狀況,描述該鐵路干線經過地區的地勢特點是東西高、中部低。(3)甲地地形類型以山地為主。從地形角度考慮,甲、乙兩地鐵路建設成本更低的是乙。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十章 西半球的國家 第十一章 極地地區 - 學生版.docx 第十章 西半球的國家 第十一章 極地地區.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