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九章 東半球其他的地區和國家體系脈絡構建①熱帶 ②高原 ③民族 ④塔斯馬尼亞 ⑤羊背 ⑥半環狀⑦礦車 ⑧波斯灣 ⑨熱帶沙漠 ⑩科學技術 平原 畜牧業考點定向突破考點一 西亞【鏈接·考點】1.圖記西亞:2.西亞氣候與聚落:3.西亞氣候與農牧業:熱帶沙漠氣候為主→炎熱干燥,降水稀少→種植業不發達,主要分布在水源相對充足的河谷平原和綠洲→發展節水農業。【變式·提能】1.伊朗媒體2023年3月10日報道,經過幾日談判,伊朗和沙特阿拉伯在北京簽署了一份聯合聲明,雙方同意恢復外交關系,并在最多兩個月內重新互相開放大使館。這使得西亞又一次成為全球焦點,讀西亞地區及卡塔爾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完成下列問題。(1)西亞被稱為“三洲五海”之地,聯系三大洲,溝通兩大洋,兩大洋是印度洋和大西洋。(2)西亞的石油集中分布在波斯灣及其沿岸,油輪通過①霍爾木茲海峽進入阿拉伯海,經過馬六甲海峽、太平洋到達東亞。運往西歐的石油較短的海運路線需經過②蘇伊士運河。大型油輪需繞行非洲好望角經過大西洋到達西歐。(3)有人用“水比油貴”來形容西亞地區石油資源豐富但水資源匱乏的情況,列舉該地區解決水資源短缺的措施:建立海水淡化廠;節約用水,如水資源循環使用;發展節水農業等。(4)西亞宗教紛爭,文化差異大。伊斯蘭教、基督教和猶太教把耶路撒冷看作圣城。西亞多數國家和地區的居民主要是阿拉伯人,信仰伊斯蘭教。(5)長期以來,西亞地區戰火紛飛,造成西亞地區戰爭不斷的原因是(C)①以白色人種為主②地理位置重要③石油資源豐富④淡水資源貧乏⑤民族宗教矛盾突出⑥地形以高原為主A.①②③⑥ B.①②③④⑤⑥C.②③④⑤ D.①④⑤⑥考點二 歐洲西部【鏈接·考點】歐洲西部畜牧業發達的原因【變式·提能】2.結合圖文材料,完成下面問題。 酷愛繪畫和旅游的小明參加了在巴黎揭幕的兒童藝術展,這次旅行,他驗證了課本知識,感悟到身邊的地理。(1)第一站:巴黎5月28號抵達法國首都巴黎,小明感覺巴黎的氣候與廣州差異很大。廣州的夏季炎熱多雨,而巴黎的夏季溫和濕潤。小明游覽了經歷了火災的基督教建筑巴黎圣母院。(2)第二站:羅馬6月1日,飛抵羅馬,漫步在地中海沿岸,感受陽光沙灘的火熱。 下列能反映當地氣候特點的是(A)(3)第三站:荷蘭6月7日,徜徉在萊茵河畔。萊茵河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水道之一,是歐洲的“黃金水道”。小明畫了一幅關系圖,分析萊茵河的航運價值。請補充完整。①平原 ②平穩 ③溫帶海洋性④小 ⑤無 ⑥密集(4)第四站:冰島6月12日,來到冰島,感受這里的“冰火兩重天”。根據圖文材料,解釋“冰火兩重天”的地理含義及原因。緯度高、氣候寒冷,冰原廣布;位于板塊交界處,多火山。考點三 撒哈拉以南非洲【鏈接·考點】1.地形和氣候:(1)地形:以高原為主,地勢由東南向西北傾斜。(2)氣候:以熱帶氣候為主,熱帶草原氣候分布廣。2.地形、氣候和植被等影響河流的水文特征:河流 尼羅河 剛果河流向 自南向北 自東向西流量 較小 大汛期 北半球的夏季 —含沙量 大 小3.經濟特點及對策:對策:發展民族工業,發展多樣化經濟,努力改變過分依賴初級農礦產品的局面,促使經濟快速穩步增長。4.人口、糧食、環境之間的關系及措施:措施:(1)控制人口增長,提高人口素質。(2)保護生態環境,減輕自然災害。(3)發展糧食生產,解決食物短缺問題。(4)建立完善的民族經濟體系。(5)引進人才和技術。【變式·提能】3.讀圖完成以下各題。(1)讀圖分析維多利亞湖沿岸發展鮮花種植業的有利條件。地形平坦,水源充足;氣候溫暖濕潤,光照充足;農業勞動力豐富廉價;交通便利等。(2)分析肯尼亞煉油工業主要分布在蒙巴薩的原因。肯尼亞缺乏石油資源,需要從國外進口;蒙巴薩擁有海港,海運便利。考點四 澳大利亞【鏈接·考點】1.澳大利亞有很多古老生物的原因:①幾千萬年前就同其他大陸分離,孤立存在,演化緩慢;②無豺狼虎豹等大型食肉動物;③氣候溫和,生存條件沒有大的改變;④人類開發晚,人口稀疏。特有動物有袋鼠、考拉、鴨嘴獸、鴯鹋等。2.澳大利亞牧羊帶與年降水量分布的關系:降水 牧羊帶200~500 mm 粗放牧羊帶500~1 000 mm 綿羊與小麥混合經營帶高于1 000 mm 集約農牧帶3.主要礦產分布及原因:海運交通便利,有利于對外運輸4.人口分布及原因:【變式·提能】4.讀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 18世紀后期英國人開始在澳大利亞東南沿海地區建立了殖民地,后來逐步發展形成一個聯邦國家。澳大利亞是目前南半球經濟最發達的國家,人口高度都市化,近一半國民居住在悉尼和墨爾本兩大城市。材料二 1月中旬澳大利亞開啟葡萄收獲季節后,每天都有汽車運輸隊滿載葡萄駛向繁忙的碼頭,并把它們運往中國。當地的葡萄種植戶期待,中國市場能為他們帶來一個豐收的年景。材料三 澳大利亞礦產資源、鐵路分布圖和澳大利亞氣候類型分布圖。(1)澳大利亞是獨占一個大陸的國家,該大陸的名稱是澳大利亞大陸,其所在的大洲是大洋洲。(2)簡述澳大利亞人口和城市主要集中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區的原因。氣候適宜、交通便利、開發的歷史悠久,經濟發達。(3)澳大利亞中部地區鐵路網稀疏(密集或稀疏),主要原因是中部熱帶沙漠氣候廣布,氣候干旱,人口和城市數量少。(4)從材料二可知,澳大利亞葡萄收獲季節是北半球的冬季(季節),與我國本土葡萄形成錯峰上市。課標考向展示·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描述某地區的地理位置,簡要歸納自然地理特征,說明該特征對當地人們生產生活的影響。·以某地區的一種自然資源為例,說出該資源在當地的分布狀況、對外輸出地區以及對當地乃至世界的重要意義。·結合實例,說明某地區發展旅游業的優勢。·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說出某國家的地理位置、范圍、領土構成和首都;選擇與該國地理位置差異明顯的國家,比較它們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的差異。·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描述某國家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說出某國家人文地理主要特點及其與自然地理環境的聯系。·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聯系某國家的自然地理環境特點,結合實例簡要分析該國因地制宜發展經濟的途徑。·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簡要分析某國家在資源開發、環境保護方面的經驗和教訓。·結合實例,簡要說明一個國家對某地自然環境的改造活動對其他地方自然環境的影響。·結合某國家的實例,簡要說明該國家與其他國家在經濟社會等方面的聯系及其意義。 (2023·岳陽學業考)在中國積極斡旋下,沙特阿拉伯與伊朗兩國外長于2023年4月6日在北京宣布恢復外交關系。某中學地理學習小組,繪制了一幅框圖,探究沙特阿拉伯的氣候類型。據圖回答1、2題。1.框圖中,各數碼與其填入的內容,恰當的是(D)A.①位于南半球 B.②地處溫帶C.③各月降水量大于100mmD.④熱帶沙漠氣候2.下列地理現象的形成,與框圖所探究的氣候無關的是(A)A.大多居民信仰基督教B.駱駝為傳統交通工具C.墻厚窗小的傳統民居D.寬大的白色長袍為傳統服飾 (2023·濱州學業考)歐洲西部因其獨特的自然和社會環境,成為世界上乳畜業發達的地區。讀歐洲西部地形圖和氣候類型分布圖,完成3、4題。3.以下對本區域河流特征分析,正確的是(C)A.多長河,流速快,水能豐富B.多季節性河流,含沙量大C.水流平穩,利于航運D.地中海沿岸的河流沒有明顯的汛期4.該地乳畜業發達的自然條件是(D)A.位于太平洋沿岸,利于濕潤氣流深入B.經濟發達,居民收入高,購買力強C.地形以高原為主,城市人口密集D.氣候溫和濕潤,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長 (2023·云南學業考)猴面包樹喜熱耐旱,干季完全落葉,濕季時可大量儲水于樹干中。猴面包樹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分布較廣,果實可食用,常在糧食供應不足時為當地人民提供食物,被稱為“生命之樹”。圖1為非洲氣候類型分布圖,圖2為某攝影師在坦桑尼亞拍攝到的猴面包樹照片,讀圖完成5~7題。5.攝影師拍到圖2照片的月份最可能是(D)A.5月 B.7月 C.9月 D.12月6.攝影師在坦桑尼亞不可能拍攝到的是(C)A.終年積雪覆蓋的山峰B.當地黑皮膚居民擊鼓歌唱C.鴯鹋在猴面包樹下漫步D.咖啡、可可等熱帶作物種植園7.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居民常因糧食供應不足而忍受饑餓。該區域糧食供應不足的主要原因有(A)①人口增長過快 ②農業生產落后③旱災頻發 ④能源短缺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3·煙臺學業考)同學們以澳大利亞鐵路運輸為例,探究影響交通運輸線路分布與發展的因素。讀圖完成8~10題。8.以下是同學們對澳大利亞鐵路分布格局的概括,合理的是(C)A.呈網格狀分布B.呈放射狀分布C.沿海比內陸稠密D.西部比東部稠密9.對影響澳大利亞鐵路分布格局的主要因素,同學們做出以下推測,合理的是(B)①地形 ②河流③人口城市分布 ④經濟發展水平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0.澳大利亞鐵路大多與沿海港口相連,同學們對此有以下說法,合理的是(A)A.便于礦產資源出口B.有利于均衡人口分布C.主要是為了方便人員出國旅行D.主要是為了農牧產品進口11.(2023·北京學業考)中加共赴未來 加蓬與中國雖遠隔千山萬水,兩國友誼卻源遠流長。下圖為加蓬簡圖。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1)加蓬位于非洲西部,首都利伯維爾的經緯度約為0.5°N,9.5°E。加蓬地勢總體呈東高西低。人口相對稠密區主要在海拔較高的地區,這是因為海拔高,氣候涼爽。(2)加蓬礦產資源豐富,石油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區;位于赤道附近,熱量充足,降水豐沛,森林資源豐富;當地大量種植可可、咖啡等熱帶經濟作物。(3)目前,中加兩國開展經濟合作,加蓬向中國出口石油、錳礦和木材等,中國可以(AB)(雙項選擇)A.為加蓬提供資源加工的技術B.參與加蓬的基礎設施建設C.從加蓬進口機電產品、鋼鐵等D.向加蓬出口初級農礦產品12.(2022·樂山學業考)讀澳大利亞與法國圖文材料,回答相關問題。 降水不多的區域氣溫過高,會導致蒸發過強,土壤過干,若無豐富的灌溉水源,大規模發展種植業困難;過冷、過濕也不利于發展種植業。澳大利亞位置及降水分布如圖1所示,廣大中西部地區河流稀少。法國位置、地形、河流分布如圖2所示,中西部年降水量在600~800mm,且季節分配均勻,如圖3照片所示場景在法國中西部種植業耕作中常見。(1)澳大利亞東臨太平洋;法國位于北溫(熱/北溫/北寒)帶。(2)澳大利亞降水最多區域出現在①(圖中“①②③④”選填一個)地;受緯度、降水、河流影響,主要種植業區最可能分布在該國的東南(西/中/東南)部。(3)法國中西部發展種植業相對澳大利亞有很多自然優勢。根據材料完成填空。與澳大利亞相比,法國中西部以平原(地形類型)為主,如照片所示種植業的機械化耕作方式得以大面積推廣;降水適中,緯度較高,年均溫較低,蒸發較弱,土壤含水適中;密布的河流為發展種植業提供充足的灌溉水源。第九章 東半球其他的地區和國家體系脈絡構建① ② ③ ④ ⑤ ⑥⑦ ⑧ ⑨ ⑩ 考點定向突破考點一 西亞【鏈接·考點】1.圖記西亞:2.西亞氣候與聚落:3.西亞氣候與農牧業:熱帶沙漠氣候為主→炎熱干燥,降水稀少→種植業不發達,主要分布在水源相對充足的河谷平原和綠洲→發展節水農業。【變式·提能】1.伊朗媒體2023年3月10日報道,經過幾日談判,伊朗和沙特阿拉伯在北京簽署了一份聯合聲明,雙方同意恢復外交關系,并在最多兩個月內重新互相開放大使館。這使得西亞又一次成為全球焦點,讀西亞地區及卡塔爾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完成下列問題。(1)西亞被稱為“ ”之地,聯系三大洲,溝通兩大洋,兩大洋是 洋和 洋。(2)西亞的石油集中分布在 及其沿岸,油輪通過① 海峽進入阿拉伯海,經過 海峽、太平洋到達東亞。運往西歐的石油較短的海運路線需經過② 運河。大型油輪需繞行非洲 經過大西洋到達西歐。(3)有人用“水比油貴”來形容西亞地區石油資源豐富但水資源匱乏的情況,列舉該地區解決水資源短缺的措施: 。(4)西亞宗教紛爭,文化差異大。伊斯蘭教、基督教和猶太教把 看作圣城。西亞多數國家和地區的居民主要是阿拉伯人,信仰 。(5)長期以來,西亞地區戰火紛飛,造成西亞地區戰爭不斷的原因是( )①以白色人種為主②地理位置重要③石油資源豐富④淡水資源貧乏⑤民族宗教矛盾突出⑥地形以高原為主A.①②③⑥ B.①②③④⑤⑥C.②③④⑤ D.①④⑤⑥考點二 歐洲西部【鏈接·考點】歐洲西部畜牧業發達的原因【變式·提能】2.結合圖文材料,完成下面問題。 酷愛繪畫和旅游的小明參加了在巴黎揭幕的兒童藝術展,這次旅行,他驗證了課本知識,感悟到身邊的地理。(1)第一站:巴黎5月28號抵達法國首都巴黎,小明感覺巴黎的氣候與廣州差異很大。廣州的夏季 ,而巴黎的夏季 。小明游覽了經歷了火災的基督教建筑 。(2)第二站:羅馬6月1日,飛抵羅馬,漫步在地中海沿岸,感受陽光沙灘的火熱。 下列能反映當地氣候特點的是( )(3)第三站:荷蘭6月7日,徜徉在萊茵河畔。萊茵河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水道之一,是歐洲的“黃金水道”。小明畫了一幅關系圖,分析萊茵河的航運價值。請補充完整。① ② ③④ ⑤ ⑥(4)第四站:冰島6月12日,來到冰島,感受這里的“冰火兩重天”。根據圖文材料,解釋“冰火兩重天”的地理含義及原因。考點三 撒哈拉以南非洲【鏈接·考點】1.地形和氣候:(1)地形:以高原為主,地勢由東南向西北傾斜。(2)氣候:以熱帶氣候為主,熱帶草原氣候分布廣。2.地形、氣候和植被等影響河流的水文特征:河流 尼羅河 剛果河流向 自南向北 自東向西流量 較小 大汛期 北半球的夏季 —含沙量 大 小3.經濟特點及對策:對策:發展民族工業,發展多樣化經濟,努力改變過分依賴初級農礦產品的局面,促使經濟快速穩步增長。4.人口、糧食、環境之間的關系及措施:措施:(1)控制人口增長,提高人口素質。(2)保護生態環境,減輕自然災害。(3)發展糧食生產,解決食物短缺問題。(4)建立完善的民族經濟體系。(5)引進人才和技術。【變式·提能】3.讀圖完成以下各題。(1)讀圖分析維多利亞湖沿岸發展鮮花種植業的有利條件。(2)分析肯尼亞煉油工業主要分布在蒙巴薩的原因。考點四 澳大利亞【鏈接·考點】1.澳大利亞有很多古老生物的原因:①幾千萬年前就同其他大陸分離,孤立存在,演化緩慢;②無豺狼虎豹等大型食肉動物;③氣候溫和,生存條件沒有大的改變;④人類開發晚,人口稀疏。特有動物有袋鼠、考拉、鴨嘴獸、鴯鹋等。2.澳大利亞牧羊帶與年降水量分布的關系:降水 牧羊帶200~500 mm 粗放牧羊帶500~1 000 mm 綿羊與小麥混合經營帶高于1 000 mm 集約農牧帶3.主要礦產分布及原因:海運交通便利,有利于對外運輸4.人口分布及原因:【變式·提能】4.讀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 18世紀后期英國人開始在澳大利亞東南沿海地區建立了殖民地,后來逐步發展形成一個聯邦國家。澳大利亞是目前南半球經濟最發達的國家,人口高度都市化,近一半國民居住在悉尼和墨爾本兩大城市。材料二 1月中旬澳大利亞開啟葡萄收獲季節后,每天都有汽車運輸隊滿載葡萄駛向繁忙的碼頭,并把它們運往中國。當地的葡萄種植戶期待,中國市場能為他們帶來一個豐收的年景。材料三 澳大利亞礦產資源、鐵路分布圖和澳大利亞氣候類型分布圖。(1)澳大利亞是獨占一個大陸的國家,該大陸的名稱是 大陸,其所在的大洲是 洲。(2)簡述澳大利亞人口和城市主要集中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區的原因。 。(3)澳大利亞中部地區鐵路網 (密集或稀疏),主要原因是中部 氣候廣布,氣候干旱,人口和城市數量少。(4)從材料二可知,澳大利亞葡萄收獲季節是北半球的 (季節),與我國本土葡萄形成錯峰上市。課標考向展示·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描述某地區的地理位置,簡要歸納自然地理特征,說明該特征對當地人們生產生活的影響。·以某地區的一種自然資源為例,說出該資源在當地的分布狀況、對外輸出地區以及對當地乃至世界的重要意義。·結合實例,說明某地區發展旅游業的優勢。·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說出某國家的地理位置、范圍、領土構成和首都;選擇與該國地理位置差異明顯的國家,比較它們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的差異。·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描述某國家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說出某國家人文地理主要特點及其與自然地理環境的聯系。·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聯系某國家的自然地理環境特點,結合實例簡要分析該國因地制宜發展經濟的途徑。·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簡要分析某國家在資源開發、環境保護方面的經驗和教訓。·結合實例,簡要說明一個國家對某地自然環境的改造活動對其他地方自然環境的影響。·結合某國家的實例,簡要說明該國家與其他國家在經濟社會等方面的聯系及其意義。 (2023·岳陽學業考)在中國積極斡旋下,沙特阿拉伯與伊朗兩國外長于2023年4月6日在北京宣布恢復外交關系。某中學地理學習小組,繪制了一幅框圖,探究沙特阿拉伯的氣候類型。據圖回答1、2題。1.框圖中,各數碼與其填入的內容,恰當的是( )A.①位于南半球 B.②地處溫帶C.③各月降水量大于100mmD.④熱帶沙漠氣候2.下列地理現象的形成,與框圖所探究的氣候無關的是( )A.大多居民信仰基督教B.駱駝為傳統交通工具C.墻厚窗小的傳統民居D.寬大的白色長袍為傳統服飾 (2023·濱州學業考)歐洲西部因其獨特的自然和社會環境,成為世界上乳畜業發達的地區。讀歐洲西部地形圖和氣候類型分布圖,完成3、4題。3.以下對本區域河流特征分析,正確的是( )A.多長河,流速快,水能豐富B.多季節性河流,含沙量大C.水流平穩,利于航運D.地中海沿岸的河流沒有明顯的汛期4.該地乳畜業發達的自然條件是( )A.位于太平洋沿岸,利于濕潤氣流深入B.經濟發達,居民收入高,購買力強C.地形以高原為主,城市人口密集D.氣候溫和濕潤,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長 (2023·云南學業考)猴面包樹喜熱耐旱,干季完全落葉,濕季時可大量儲水于樹干中。猴面包樹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分布較廣,果實可食用,常在糧食供應不足時為當地人民提供食物,被稱為“生命之樹”。圖1為非洲氣候類型分布圖,圖2為某攝影師在坦桑尼亞拍攝到的猴面包樹照片,讀圖完成5~7題。5.攝影師拍到圖2照片的月份最可能是( )A.5月 B.7月 C.9月 D.12月6.攝影師在坦桑尼亞不可能拍攝到的是( )A.終年積雪覆蓋的山峰B.當地黑皮膚居民擊鼓歌唱C.鴯鹋在猴面包樹下漫步D.咖啡、可可等熱帶作物種植園7.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居民常因糧食供應不足而忍受饑餓。該區域糧食供應不足的主要原因有( )①人口增長過快 ②農業生產落后③旱災頻發 ④能源短缺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3·煙臺學業考)同學們以澳大利亞鐵路運輸為例,探究影響交通運輸線路分布與發展的因素。讀圖完成8~10題。8.以下是同學們對澳大利亞鐵路分布格局的概括,合理的是( )A.呈網格狀分布B.呈放射狀分布C.沿海比內陸稠密D.西部比東部稠密9.對影響澳大利亞鐵路分布格局的主要因素,同學們做出以下推測,合理的是( )①地形 ②河流③人口城市分布 ④經濟發展水平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0.澳大利亞鐵路大多與沿海港口相連,同學們對此有以下說法,合理的是( )A.便于礦產資源出口B.有利于均衡人口分布C.主要是為了方便人員出國旅行D.主要是為了農牧產品進口11.(2023·北京學業考)中加共赴未來 加蓬與中國雖遠隔千山萬水,兩國友誼卻源遠流長。下圖為加蓬簡圖。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1)加蓬位于非洲西部,首都利伯維爾的經緯度約為 。加蓬地勢總體呈 。人口相對稠密區主要在海拔較高的地區,這是因為 。(2)加蓬礦產資源豐富,石油主要分布在 地區;位于赤道附近,熱量充足,降水 ,森林資源豐富;當地大量種植可可、 等熱帶經濟作物。(3)目前,中加兩國開展經濟合作,加蓬向中國出口石油、錳礦和木材等,中國可以(AB)(雙項選擇)A.為加蓬提供資源加工的技術B.參與加蓬的基礎設施建設C.從加蓬進口機電產品、鋼鐵等D.向加蓬出口初級農礦產品12.(2022·樂山學業考)讀澳大利亞與法國圖文材料,回答相關問題。 降水不多的區域氣溫過高,會導致蒸發過強,土壤過干,若無豐富的灌溉水源,大規模發展種植業困難;過冷、過濕也不利于發展種植業。澳大利亞位置及降水分布如圖1所示,廣大中西部地區河流稀少。法國位置、地形、河流分布如圖2所示,中西部年降水量在600~800mm,且季節分配均勻,如圖3照片所示場景在法國中西部種植業耕作中常見。(1)澳大利亞東臨 洋;法國位于 (熱/北溫/北寒)帶。(2)澳大利亞降水最多區域出現在 (圖中“①②③④”選填一個)地;受緯度、降水、河流影響,主要種植業區最可能分布在該國的 (西/中/東南)部。(3)法國中西部發展種植業相對澳大利亞有很多自然優勢。根據材料完成填空。與澳大利亞相比,法國中西部以 (地形類型)為主,如照片所示種植業的 耕作方式得以大面積推廣;降水適中,緯度較高,年均溫較低,蒸發較 ,土壤含水適中;密布的河流為發展種植業提供充足的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九章 東半球其他的地區和國家 - 學生版.docx 第九章 東半球其他的地區和國家.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