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五單元 平行四邊形和梯形【設計背景】“雙減”政策下,要求我們提高家庭作業質量,減少完成作業時間,所以布置有效作業,是“提質減負”的一個重要的切入口。一、單元內容及教材分析二、單元學習目標1、使學生理解垂直與平行的概念,會用直尺、三角尺畫垂線和平行線。2、使學生掌握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征。3、通過多種活動,使學生逐步形成空間觀概念, 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解決實際問題。三、單元作業目標1、學生鞏固知識,理解平行與垂直的概念,會用直尺,三角尺畫垂線。2、學生掌握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征,認識平行四邊形梯形的底和高,會借助工具畫高。3、讓學生綜合運用垂直、長方形的特征、垂線的畫法等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形成初步的空間觀念、量感、幾何直觀。4、學生經歷數學作業的過程,通過基礎、實踐、開放性的作業,對數學形式形成一定的求知欲,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初步養成獨立思考,合作探究等良好的學習習慣,拓展學生的學習思維的深度和廣度;提升了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四、單元作業整體設計思路1、優化作業設計、精細作業管理的重要性。2、課時作業設計分為三種類型:基礎性,實踐性、開放性。3、評價的標準采用星級評價有溫度。五、課時作業設計第一課時:平行與垂直第二課時:畫垂線,點到直線的距離第三課時:認識平行四邊形第四課時:平行四邊形的特性第五課時:認識梯形和四邊形間的關系第六課時: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練習課第七課時:單元隨堂練習【設計正文】第一課時——平行與垂直作業設計時間設置類別 題量 完成時間(分)基礎作業 3 6實踐作業 1 8【基礎作業】作業內容 評價方式 設計思路 作業分析、解題思路 題目來源判斷 (1)不相交的兩條直線叫做平行線。( ) (2)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不相交就平行,( ) (3)樂樂在紙上畫了一條平行線和垂線。( ) 自評 組評 師評 基礎作業: 學生鞏固知識,理解平行與垂直的概念。 作業分析: 此題設計抓住重點,針對在同一平面內規避易錯,掌握平行與垂直的概念。 分析:(1)此題忽略了“在同一平面內”( × ) (2)此題易忽視垂直屬于相交。( √ ) (3)此題忽視了平行線、垂線是兩條直線之間的位置關系。( × ) 評價設計:第3題學生自評。 創 編【實踐作業】:數學日記作業內容 評價方式 設計思路 作業分析、設計評價 題目來源撰寫一篇數學日記。 日記內容(關于平行四邊形與垂直的內容),學生把所見、所聽、所想所感與數學有關記錄下來。 自評 組評 師評 開放作業: 學生經歷開放作業的過程,對數學形成一定的求知欲,初步養成獨立思考的學習習慣。 作業分析: 跨學科設計作業,注重學科間橫向聯系。培養了學生思維的深度和廣度,培養學生綜合能力,把完成作業當成一種享受,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答案略 評價設計:第3題學生組評,師評。 創 編第二課時——畫垂線,點到直線的距離作業設計時間設置類別 題量 完成時間(分)開放作業 1 4【開放作業】:畫一畫第三課時——認識平行四邊形作業設計時間設置類別 題量 完成時間(分)基礎作業 4 4實踐作業 1 10【基礎作業】:練習層次 內容 題目來源 設計意圖課 堂 練 習 1.正方形和長方形都是平行四邊形。 ( ) 2.一組對邊平行、另一組對邊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 ) 3.從平行四邊形的一個頂點可以畫兩條高。( ) 4.平行四邊形只可以畫四條高。 ( ) 自編 自編 1.掌握用平行四邊形的定義正確判斷圖形。 2.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平行四邊形的特性。 3.掌握和鞏固平行四邊形底和高的位置關系。第四課時——平行四邊形的特性作業設計時間設置類別 題量 完成時間(分)實踐作業 1 6開放作業 1 8【實踐作業】作業內容 評價方式 設計思路 作業分析、評價設計 題目來源想一想: 用四根吸管串成一個長方形,然后再用兩手捏住長方形的兩個對角。向反方向拉。小組合作,動手操作,思考平行四邊形的特性? 自評 組評 師評 通過不同層次的練習設計,讓學生在辨析的過程中不斷加深對平行四邊形的認識與理解,提升學生的觀察能力、概括和歸納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通過練習,使學生進一步理解了平行四邊形的特性。 作業分析: 通過動手操作發現拉動長方形的兩個對角,長方形可以變成形狀不同的平行四邊形。 從而得出結論:平行四邊形具有不穩定性。 創 編【開放作業】小小設計師作業內容 評價方式 設計思路 作業分析、評價設計 題目來源小小設計師,利用平行四邊形易變形特性,設計一個能給人們提供便利的東西。 自評 組評 師評 開放作業: 學生經歷開放作業的過程,對數學形成一定的求知欲,初步養成獨立思考的學習習慣。 作業分析: 開放題通過形式的開放,培養了學生思維的深度和廣度,提高學生綜合能力。 答案略 評價設計:第6題組評、師評。 創 編第五課時——認識梯形和四邊形間的關系作業設計時間設置類別 題量 完成時間(分)基礎作業 3 8實踐作業 2 6開放作業 1 10【基礎作業】:練習層次 內容 題目來源 設計意圖課 堂 練 習 1、判斷。 (1)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 (2)從平行四邊形的一個頂點出發作一條高,可以把平行四邊形分成一個三角形和一個梯形。( ) (3)平行四邊形和等腰梯形都有1條對稱軸。( ) (4)平行四邊形的內角和是360°,而且對角相等。( ) 2、數一數:有幾個平行四邊形和幾個梯形? 3、拓展:數一數,分一分。 (1)數出圖中的平行四邊形和梯形。 (2)把右圖分割為4個完全相同的梯形。 自編 自編 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相關知識的綜合練習。 能用圖形拼組的相關知識正確數出圖形的個數 通過數一數、分一分,培養學生的有序思考,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但只要求學有余力的學生完成。【實踐作業】:練習層次 內容 題目來源 設計意圖實 踐 作 業 1、在梯形上剪一刀,使剪下的兩個圖形中有一個是平行四邊形。 2、在平行四邊形上剪一刀,能剪出2個完全一樣的圖形嗎? 自編 改編自教科書第67頁第6題的第2小題。 自編 改編自教科書第67頁第6題的第1小題。 讓學生體會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聯系和區別以及如何互相轉化。 讓學生感悟平面圖形之間的轉化,體會只要沿著平行四邊形的中心點,就可以剪出2個完全相同的圖形。【開放作業】畫一畫:第六課時——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練習課作業設計時間設置類別 題量 完成時間(分)基礎作業 3 9實踐作業 4 8【基礎作業】練習層次 內容 題目來源 設計意圖課 堂 練 習 一、判斷。 1、有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圖形叫做平行四邊形。( ) 2、只有一組對邊平行的四邊形叫做梯形。( ) 3、長方形和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梯形也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 ) 4、兩個完全相同的梯形一定能拼成一個長方形。( ) 平行四邊形具有穩定性。( ) 從下面圖形中找出平行四邊形和梯形,并畫出它們的高,標上各部分名稱。 在梯形里畫兩條線段,把它分割成3個三角形。 選自基礎訓練第42頁第3題。 選自教材第68頁第8題。 選自教科書第64頁和66頁做一做,增加了標出各部分的名稱的要求。 自創 基礎性練習使學生進一步鞏固圖形的定義,掌握四邊形與梯形的關系。 鞏固學生對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認識,鞏固高的概念,能正確畫高。 通過圖形的分割,體會一個梯形肯定可以分割成2個三角形,一個三角形又可以分割成2個三角形。【實踐作業】:練習層次 內容 題目來源 設計意圖課 堂 練 習 1、用七巧板拼一拼。 (1)用兩塊拼一個梯形。 (2)用其中三塊拼一個平行四邊形。 (3)用其中的四塊拼成一個等腰梯形。 2、把下圖畫完整,使它變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并畫出它的高。 拓展:試試你的眼力。從下面兩個圖中,你各能找出幾個平行四邊形和梯形? 4.量一量每個四邊形的4個角的度數,再算出每4再觀察2號圖形和6號圖形的4個角,你還發現了什么? 量一量6號圖形的邊,你又有什么發現?連接菱形的兩條對角線量一量,你還能發現什么?個角的度數和,填入下表中。你發現了什么? 改編自教科書第68頁的第10題,補充內容菱形的相關知識。 通過拼七巧板,鞏固圖形的拼組。 讓學生根據圖形的定義,進一步鞏固用平行線和垂線的相關知識畫圖。 通過數一數,培養學生能多角度地觀察、有序地思考,發展空間觀念。 本題研究四邊形的角,可以從一般四邊形過度到平行四邊形,體會對角相等的特點。 通過此練習,讓學生知道任意四邊形的內角和是360°,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相等,菱形是四邊相等的特殊平行四邊形,且它的對角線互相垂直。第七課時——單元隨堂練習作業設計時間設置類別 題量 完成時間(分)填空 4 4選擇 4 4解答題 4 8開放作業 1 隨機一、填空(時間:4分鐘 )1.過直線外一點可以畫( )條已知直線的垂線。2.在兩條平行線之間可以畫( )條與平行線垂直的線段,這些垂直線段的長度( )。3.平行四邊形對邊( )且( );( )和( )都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4.小聰和小明都用兩根長6厘米和兩根長4厘米的小棒擺了一個平行四邊形,他們擺的圖形的( )一定相等,是( )厘米。設計意圖:1.了解學生對垂線性質的掌握情況,培養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2.考查學生對平行線性質的掌握情況。3.考查學生對于平行四邊形特征、平行四邊形與長方形和正方形之間關系的理解與掌握。4.考查對平行四邊形特性的理解。作業解析:1.過直線外一點已知直線的垂線有且只有一條。2.在兩條平行線之間可以畫無數條與平行線垂直的線段,平行線間距離處處相等。3.依據在平行四邊形的特征可以知道:平行四邊形對邊平行且相等,而長方形、正方形都是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四邊形,所以長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4.平行四邊形雖然容易變形,但是四條邊的長度不會發生變化,也就是說周長不變,所以計算四根小棍的總長度就是周長。二.選擇(時間: 3分鐘 )1.小明畫了兩條直線,這兩條直線都和同一條直線垂直,這兩條直線( )。A.互相平行 B.互相垂直 C.相交2.下面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平行線就是不相交的兩條直線B.兩條直線相交,交點就是垂足C.垂直是相交的一種特殊位置關系3.一個梯形中最多有( )個直角。 A.4 B.2 C.14.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一定能夠拼成( )。 A.長方形 B.梯形 C.平行四邊形設計意圖:1.通過辨析選擇,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平行與垂直的概念。2.明確在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理解平行線和垂線等相關概念。3.本題重點考查梯形的特征和分類。4.考查梯形與平行四邊形之間的關系,培養學生初步的空間想象能力。作業解析:1.同一平面內,垂直于同一條直線的兩條直線互相平行。2.一平面內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只有兩種:平行和相交。只有兩條直線相交成直角時才能說這兩條直線互相垂直,即:一條直線是另一條直線的垂線。只有兩條直線相交成直角,交點才是垂足。3.因為梯形的上底和下底平行,所以當為直角梯形時,最多有2個角是直角。4.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一定可以拼成平行四邊形。三.操作題(時間:7分鐘 )1.過點A畫已知直線的垂線。 A .2.在方格紙上畫出兩個不一樣的平行四邊形,分別畫出它們的一條高,寫清這條高所對應的底。3.分別畫出下面梯形的高,并標出它們的上底、下底和腰。李村離公路還有一段距離,想修一條水泥路連接公路。請你設計一條最短路線,并在圖上畫出來。李村公 路【設計意圖】:1.考查過直線上(或外)一點畫垂線的方法,通過練習使學生熟練掌握畫垂線的方法,培養學生的畫圖能力。2.開放性練習,考查學生對平行四邊形、底和高概念的理解,讓學生借助小方格畫出平行四邊形,鞏固學生對于平行四邊形特征的認識。通過畫出它的一條高,標出相對應的底,讓學生掌握高和底的概念及相對應的關系。3.考查學生對梯形各部分名稱的認識、高的畫法,培養學生的作圖能力。4.此題主要考查垂線的性質和畫垂線的方法,密切聯系生活實際,鞏固利用所學規律解決實際問題,進一步體會數學的價值。【作業解析】:1.利用三角板在邊(三角板的一條直角邊)線重合的基礎上平移找點,然后沿另一條直角邊畫出一條直線,最后畫直角符號。2.根據平行四邊形的特征,對邊平行且相等進行作圖即可。在平行四邊形中,從一條邊上的任意一點向對邊作垂線,這點與垂足間的距離叫作以這條邊為底的平行四邊形的高,習慣上作平行四邊形的高時都從對邊一個頂點出發作底的垂線。3.梯形平行的一組對邊分別是上底和下底,不平行的這組對邊是腰;從上底邊上的任意一點向下底引一條垂線,這點與垂足間的距離叫梯形的高。4.把李村看作一個點,公路看作一條直線,根據“點到直線的所有線段中,垂線段最短”的性質,過李村向公路畫一條垂線,沿李村與垂足之間的線段修一條水泥路即可。【開放作業】:數學手抄報練習層次 內容 題目來源 設計意圖1、數學手抄報一份。 內容:(平行四邊形與梯形):知識庫,數學日記,數學故事,錯題集等。 自評 組評 師評 開放作業: 學生經歷開放作業的過程,通過開放性作業,對數學形成一定的求知欲,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初步養成獨立思考,合作探究等良好的學習思維的深度和廣度;提升了學生數學核心素養。 作業分析: 此次設計的作業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讓更多的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去體驗成功的喜悅,去感受成長的樂趣,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在做數學特色作業的過程中展現自己的個性,體會做數學作業的快樂。 評價設計:手抄報自評、組評、師評。開放作業:數學手抄報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