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3.4 數的順序》教學設計課題 數的順序 單元 第三單元 學科 數學 年級 一年級教材分析 教材主要通過讓學生填寫 “百數表” 來呈現數的順序,首先給出一個沒完成的百數表,讓學生通過觀察,發現其排列規律,然后填寫百數表,初步感受其中所蘊含的規律,豐富學生對100以內數的認識。其次是提出“你能從表里發現哪些有趣的排列”的問題,探索百數表中橫行、豎行、斜行數的排列規律,引導學生用語言描述百數表中數的排列規律,幫助學生整體認識百以內數之間的關系,加深對數的意義的理解。 學習目標 1.學習目標描述:通過填寫百數表,了解100以內數的順序,發現百數表中隱含的一些排列規律。2.學習內容分析:學生在之前已經學習了 20 以內各數的認識以及 100 以內數的數數、讀數、寫數等知識,對數字有了初步的感知和理解,能從 1 數到 100,也知道每個數字的讀法和寫法,這些都為 “數的順序” 的學習奠定了基礎。本節課內容為后面學習比較數的大小、數的加減法以及 100 以內數的綜合應用等知識做鋪墊。通過對 100 以內數順序的學習,學生能更好地理解數與數之間的關系,為比較大小提供直觀的認識,也有助于學生在計算時對數的感知和運算的理解3.學科核心素養分析:使學生通過觀察“百數表”,探索并發現“百數表”中數的排列規律等活動,培養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發展數學思考,進一步增強數感。學生通過學習,進一步感受數學學習的趣味性和挑戰性,體驗合作交流的價值,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重點 能對100以內的數按順序進行整理,掌握百數表中數字排列的基本規律。難點 探索100以內數目表的排列規律。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1.復習舊知(1)按要求選一選。 (2)按順序填一填。2.導入新課課件出示: 師:我們的生活中,很多事情都要講秩序、講規律,這樣我們的生活才會更加安定,做事情才不會影響到他人。生活中的數也是這樣的,它們有大小、有順序,各有不同卻又相互聯系。今天我們就來探究這方面的知識。 學生獨自完成,然后集體訂正。 通過復習舊知,檢查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同時為后面學習新知識做準備。借助生活中的事例引入新課,讓學生感受規律的重要性,同時激發了學生探究新知的積極性。講授新課 任務一:制作百數表師:今天,數字王國的數字寶寶們正在進行比賽,看誰先找到自己的家。你們看,哪些數字寶寶已經找到了自己的家?課件出示:師:把表中已經填出的數分別讀一讀。師:這張表中一共可以填多少個數?師:你是怎么知道的?師:這就是“百數表”,它是按順序,有規律地排列的,你能按照數的順序,在空格里填數嗎?打開課本32頁,填一填。師巡視指導,然后抽學生的展示:師:百數表中蘊含著豐富的規律,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找找百數表中藏著的小秘密。 學生自由讀一讀。學生:100個。學生:橫著數十行,豎著數也有十列。學生獨自填表。 給出一個沒完成的百數表,讓學生通過觀察,發現其排列規律,然后填寫百數表,初步感受數的排列順序,為后面的觀察做準備。 任務二:觀察“百數表”,引導發現規律師:剛才,小朋友們很快就幫數字寶寶找到了自己的家,那你們想不想幫它們涂涂顏色?師:請大家將十位是3的數涂上綠色,個位是3的數涂上黃色。師:十位上是3的數在“百數表”中什么位置?這樣的數一共有多少個?師:個位是3的數在“百數表”中什么位置?這樣的數一共有多少個?師:十位是3的數與個位是3的數有什么區別?師:這真是一個有趣的發現!你能將個位和十位數字相同的數涂上粉色嗎?師:個位和十位數字相同的數在“百數表”中什么位置?這樣的數一共有多少個?師:這些數的個位和十位數字相同,它的個位和十位上的數字都表示什么?舉例說說。師:通過涂一涂,我們發現了很多有特點的數字寶寶,那么你能從表里發現哪些有趣的排列呢?你準備怎么觀察?師:現在我們來仔細地觀察百數表,以小組為單位,橫著看、豎著看、斜著看都有什么規律?師巡視了解情況,然后提問:橫著看,有什么規律?師小結:橫著看,左右相鄰的兩數相差“1”,右邊的數比左邊的數多“1”,左邊的數比右邊的數少“1”。那么豎著看呢?師:豎著看,每一列的個位都不變,十位從上到下依次多1,也就多了1個十。從下往上看呢?師小結:豎著看,上下相鄰的兩數相差“10”;下邊的數比上邊的數多“10”,上邊的數比下邊的數少“10”。那么斜著看,又有什么規律呢?舉例說明。師:還有嗎?課件出示:10、19、28……91師小結:斜著看,從左上角往右下角每相鄰的兩個數相差“11”;從右上角往左下角每相鄰的兩個數相差“9”。為了便于大家更好地了解百數表中的規律,老師把橫著看、豎著看編成了一首順口溜,我們一起來讀一讀。課件出示:百數表有規律,上減10,下加10;左減1,右加1。 學生:想。學生獨自找一找,然后涂上相應的顏色,并展示反饋。學生:在第3行和第4行,一共有10個。學生:都在第3列,一共有10個。學生:十位上的3表示3個十,這樣的數都是三十幾的數;個位上的3表示3個一,都是幾十三的數。學生獨自找一找,然后涂上相應的顏色,并展示反饋。學生:這些數呈一條斜線,共有9個數。學生1:44的個位上的“4”表示4個一;十位上也是“4”,這個“4”表示4個十。學生2:11的個位上的“1”表示1個一;十位上也是“1”,這個“1”表示1個十。……學生:可以橫著看、豎著看、斜著看。學生分組有序觀察、交流。學生1:橫著看,第2行的前九個數十位上都是1,第3行的前九個數十位上都是2,……,第10行前9個數十位上都是9。學生2:橫著看,每一行的個位上分別是1、2、3……0,后一個數總比前一個數大1,前一個數總比后一個數小1。學生1:豎著看,第1列的個位上都是1,第2列的個位上都是2,……,第10列的個位上都是0。學生2:除了第一個數,每一列十位上分別是1、2、3……9。學生:依次少1個十,上下兩數相差10。學生:11、22……99,個位和十位上的數都相同,每相鄰的兩個數之間相差11。學生1:每相鄰的兩個數之間相差9。學生2:除10以外,個位與十位數字相加的和是10。學生齊讀。 借助涂一涂的活動,初步感受其中所蘊含的規律,為后面的找規律做準備。通過進一步探索百數表中橫行、豎行、斜行的排列規律,引導學生用語言描述百數表中數的排列規律,幫助學生整體認識百以內數之間的關系,加深對數的意義的理解。通過觀察,引導學生從多方位的觀察百數表,找出規律,有助于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比較、總結、歸納等思維能力。課堂練習 基礎題:1.找規律,填一填。2.如圖,有兩個小動物站錯了隊,它是______號和______號, 有1個還沒有到,它是______號。 學生獨自完成,然后集體訂正。 引導學生能夠在課堂練習的完成過程中對要點知識加深鞏固,有效應用。提高題:3.按照百數表的規律,填一填。拓展題:4.請你把49和77送回家。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們有什么收獲? 學生自由說說。 課堂小結可以幫助學生理清所學知識的層次結構,掌握其外在的形式和內在聯系,形成知識系列及一定的結構框架。板書 數的順序 橫著看:左減1,右加1豎著看:上減10,下加10斜著看: 利用簡潔的文字、符號、圖表等呈現本節課的新知,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掌握知識,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作業設計 【知識技能類作業】 必做題:1.把個位上是7的數涂上黃色,把十位上是7的數涂上綠色。2.按照百數表的規律,填一填。選做題:1.在百數表中找出個位上的數字比十位上的數字多1的數。2.天天的書的21~32頁散開了,風吹走了一頁,吹走的那一頁正反兩面的頁碼是_____和_____。【綜合實踐類作業】利用百數表中的規律,與同伴一起玩“找數游戲”。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100以內數的認識》單元整體設計一、單元主題解讀(一)課程標準要求分析《100以內數的認識》單元是數與代數領域第一學段“數與運算”中的重要內容。《課程標準》 在“內容要求”中提出:“在實際情境中感悟并理解萬以內數的意義,理解數位的含義。了解符號<,=,>的含義,會比較萬以內數的大小;通過數的大小比較,感悟相等和不等關系。探索加法和減法的算理與算法,會整數加減法。在解決生活情境問題的過程中,體會數和運算的意義,形成初步的符號意識、數感、運算能力和推理意識。”。在“學業要求”中指出:“能用數表示物體的個數或事物的順序,能認、讀、寫萬以內的數;能說出不同數位上的數表示的數值;能用符號表示數的大小關系,形成初步的數感和符號意識。能口算簡單的百以內數的加減法。”(二)單元教材內容分析100以內數的認識涉及的十進制、位值制等概念相對抽象,而一年級學生的思維以形象思維為主。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這些抽象概念,教材選取了豐富多樣且貼近學生生活的素材,如紐扣、小棒、方木塊、計數器等。這些素材不僅容易獲取,還為學生構建抽象數概念搭建了橋梁,為培養數感提供了直觀支撐。本單元內容分兩部分呈現,第一部分主要是認識100以內的數,包括數數、數的組成、數的讀寫、認識一百、數的順序、數的大小比較和用語言表示兩個數的大小,第二部分主要是學習簡單的加、減法,其中包括整十數加、減整十數和整十數加一位數及相應的減法,最后在本單元末還安排了一節“綜合實踐”課——擺一擺,想一想,加深對100以內數的認識,進一步鞏固數位和位值的概念。(三)學生認知情況一年級學生在之前的學習中,已經對20以內的數有了初步認識,能熟練地數、讀、寫20以內的數,也理解了數的順序和大小比較。這些知識為學習100以內數的認識奠定了基礎,但100以內數的范圍更廣、數目更大、內涵更豐富,對于學生來說,仍有較大的學習跨度。一年級學生的思維方式主要以形象思維為主,抽象思維能力較弱。他們在認識100以內的數時,需要借助大量直觀、具體的事物,如小棒、計數器、小方塊等學具來理解數的概念和組成。同時,一年級學生的注意力集中時間較短,在課堂上容易分散,這就要求教學過程要生動有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二、單元目標擬定1.能正確地數出100以內物體的個數,知道這些數的組成。2.通過比一比,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并會用語言描述兩個數的大小關系。3.理解個位、十位上的數所表示的意義,能夠正確地、熟練地讀、寫100以內的數。4.結合數的認識,學會計算整十數加、減整十數和整十數加一位數以及相應的減法。5.通過擺圓片活動,加深對100以內數的認識,進一步鞏固數位和位值的概念。三、關鍵內容確定(一)教學重點1.學生能熟練地數出100以內的數,掌握100以內數的組成、讀寫方法。2.會比較100以內的數的大小,并會用語言描述兩個數的大小關系。3.能夠熟練地口算整十數加、減整十數和整十數加一位數以及相應的減法。(二)教學難點1.理解不同數位上的數字所表示的意義,能在具體情境中描述數的相對大小關系。2.學會用不同的方法進行口算加減法。四、單元整合框架及說明整合指導思想定位: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實世界會用數學的思維思考現實世界會用數學的語言表達現實世界這是數學課程的核心素養內涵。《2022年版課標》強調:“學生的學習應是一個主動的過程,認真聽講、獨立思考、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教學活動應注重啟發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理解和掌握數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體會和運用數學的思想與方法,獲得數學的基本活動經驗;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積極的情感態度價值觀,逐步形成核心素養。”本單元教材的具體編排結構如下:教材在編排上的特點:1.教材先從數的認識開始,讓學生通過數數、數的組成等活動,初步認識 100 以內的數;接著學習讀數和寫數,進一步理解數的意義;然后學習數的順序和大小比較,深化對 100 以內數的認識;最后學習整十數加一位數及相應的減法,將數的認識與計算相結合,使學生逐步掌握 100 以內數的相關知識。2.教材選取了大量貼近學生生活的素材,如在數的認識環節,通過數紐扣、數小棒、數方木塊等活動,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與日常生活的緊密聯系。3.在學習100以內數的認識之前,學生已經認識了20以內的數,教材在編排時充分考慮了這一知識基礎,通過對比、遷移等方式,引導學生將20以內數的認識方法和經驗應用到100以內數的學習中。4.教材安排了“擺一擺,想一想”的數學活動。在活動中,學生通過用圓片在數位表上擺數,探索圓片個數與所擺出數的個數之間的關系以及數的組成規律,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歸納能力。五、單元課時規劃單元劃分依據 □課程標準 教材章節 □知識結構課程內容模塊 數與代數 圖形與幾何 統計與概率 □綜合與實踐單元數量 3單元主題 單元名稱 主要內容 課時數與代數 100以內數的認識 數數、數的組成 1數的讀寫 1認識一百 1數的順序 1數的大小比較 1用語言表示兩個數的大小 1整十數加、減整十數 1整十數加一位數及相應的減法 1擺一擺,想一想 1重點滲透的數學思想方法 抽象 符號化 分類 □集合 對應 演繹 歸納 類比 轉化 □數形結合 □極限 模型 □方程 □函數 統計 分析 綜合 比較 □假設 □其他課時 學習目標 評價形式 評價標準3.1《數數、數的組成》 目標: 學生能夠正確地數出10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知道這些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任務一:數小棒 → 任務二:數小方塊 → 1.能數出小棒的根數,知道這個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2.能數出小棒的根數,知道這個數是由幾個十組成的。3.2《數的讀寫》 目標: 使學生初步理解個位和十位上的數的表示的意義,知道個位和十位的意義,掌握100以內數的讀法。 任務一:“27”和“33”的讀寫 → 任務二:“40”的讀寫 → 1.能用小棒、計數器表示“27”和“33”,并正確讀出這兩個數。 2.能用小棒、計數器表示“40”,并正確讀出這個數。3.3《認識一百》 目標: 學生能夠正確地數出100以內的物體個數,知道10 個十是一百,掌握用計數器表示100的方法,進一步體會各數位上數字的意義,認識新的數位——百位。 任務一:體會“10個十就是一百” → 任務二:認識數位 → 1.能通過數數,知道99添1是100,10個十就是一百。 2.能用計數器表示100,知道百位表示的意義。3.4《數的順序》 目標: 通過填寫百數表,了解100以內數的順序,發現百數表中隱含的一些排列規律。 任務一:制作百數表 → 任務二:找規律 → 1.能把百數表按規律填寫完整。 2.能從橫著看、豎著看、斜著看找到百數表的規律。3.5《數的大小比較》 目標: 能正確運用“>”“<”或“=”比較兩個數的大小,掌握100以內兩個數大小比較的一般方法。 任務一:比較“十位不同的兩個兩位數”的大小→ 任務二:比較“十位相同、個位不同”的兩個兩位數的大小 → 1.能借助小棒比較42和37的大小。 2.能借助計數器比較23和25的大小。3.6《用語言表示兩個數的大小》 目標: 通過具體的比較,感知100以內的數,會用“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描述兩個數的大小關系。 任務一:比較四個數的大小 → 任務二:說一說 → 1.能在數線圖上表示出87、31、25、99,并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 2.能用“大得多、大一些、小得多、小一些”描述兩個數的大小關系。3.7《整十數加、減整十數》 目標: 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意義,探索并掌握整十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體會計算方法的多樣性,并能正確計算。 任務一:探究整十數加整十數的計算方法 → 任務二:知識遷移,探究整十數減整十數的計算方法 → 1.能利用計數器和數的組成算出10+20和20+10的得數,掌握計算方法。 2.能用計數器、數的組成和想加算減的方法計算出30-20和30-10得結果,掌握計算方法。3.8《整十數加一位數及相應的減法》 目標: 結合數的認識,使學生掌握整十數加一位數及相應減法的計算。 任務一:探究整十數加一位數的計算方法 → 任務二:探究相應減法的計算方法 → 1.能利用計數器和數的組成算出30+2和2+30的得數。 2.能用計數器、數的組成和想加算減的方法計算出32-2和32-30的得數。3.9《擺一擺,想一想》 目標: 通過擺圓片活動,加深對100以內數的認識,進一步鞏固數位和位值的概念,能熟練地說出每個數位上數字的意義。 任務一:在操作中感受“位值”思想 → 任務二:在操作中感受有序思考 → 任務三:發現規律,解決問題 → 1.能用2個圓片擺出不同的數。 2.能用3個圓片擺出不同的數。 3.能用4個圓片、5個圓片……擺出不同的數,找出規律,直接說出用9個圓片可以表示出哪些數。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人教版新版一下3.4《數的順序》(教案).doc 人教版新版一下《100以內數的認識》單元整體設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