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講 聚落 發展與合作一、人類的聚居地——聚落(教材P87)1.聚落的分類:聚落類型 聚落規模 生 產 活 動鄉村 較小 一般從事耕作、放牧、捕魚等生產活動城市 較大 主要從事工業、服務業等工作2.聚落與自然環境:(1)聚落形成與發展的有利條件:水源充足、土壤肥沃、自然資源豐富、交通便利、地形平坦等。(2)聚落的分布。密集區 一些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區或河口、沿海地區稀疏區 高山、荒漠地區(3)聚落的形態。團塊狀 平原地區聚集的聚落條帶狀 沿河流、山麓、谷地分布的聚落3.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聚落:法國巴黎塞納河沿岸,意大利的威尼斯城,我國山西省的平遙古城、云南省的麗江古城、安徽省的皖南古村落、澳門歷史城區。【名師提醒】民居與環境的關系房屋特征 氣候特點平頂 氣候干旱斜頂 降水多竹樓 高溫多雨墻壁厚 氣候寒冷或晝夜溫差大二、發展與合作(教材P96)1.地域發展差異:(1)大洲差異:歐洲的平均發展水平很高,非洲的平均發展水平很低。(2)國家差異:根據發展水平的差異,大體把國家分為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3)每個國家內部,甚至在一個城市中,發展水平也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差異。2.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分布:描圖填圖·在相應位置填注美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加拿大、日本和歐洲西部。(1)從世界范圍看,大多數發達國家分布在北半球的北部,發展中國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南部。(2)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之間的政治、經濟商談稱為“南北對話”;發展中國家之間的互助合作稱為“南南合作”。【易錯易混】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這兩類國家是根據發展水平的差異來劃分的,并不是單純地依據經濟發展水平差異劃分的。3.國際經濟合作:(1)全球資源和能源分布不平衡,各國的資金、技術、市場條件不一樣,加強國際合作,可以優勢互補。(2)很多國家的經濟發展與其他國家息息相關,國際經濟聯系日益密切。考點 聚落1.人口和聚落的分布與自然條件的關系:可以概括為“三多”“三少”,如下表所示。項目 三多 三少人口與聚落的分布 平原多 熱帶雨林少降水適中、氣候適宜的中低緯沿海多 惡劣的氣候區少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多 崎嶇的高原山區少2.傳統民居建筑與自然環境的關系:地區 北極地區 西亞、北非 東南亞 黃土高原傳統 民居自然 現象 氣候寒冷 炎熱干燥、多風沙 高溫多雨 降水較少,黃土深厚且直立性強3.聚落形態及影響因素:影響因素 聚落形態平原地區 團塊狀且規模較大,易發展為城市山谷地區 條帶狀且規模較小沙漠地區 點狀或帶狀,集中在綠洲上河流、鐵路沿線 線狀,沿鐵路或河流分布,易發展為城市典題示范(2024·泰安新泰市一模)聚落是人類聚居和生活的場所,聚落的形成和發展與環境密切相關。如圖為某地聚落分布示意圖,以下傳統民居與圖中聚落分布特點最相似的是 (D)【解題指南】1.會識圖。讀圖分析,選項A是西亞干燥地區的民居,墻厚窗小;選項B是極地地區的雪屋;選項C是蒙古包,分布在草場廣布、畜牧業發達地區;選項D民居依河流而建。2.善分析。結合圖中“河流”圖例,可知最有可能出現在圖中的民居景觀是選項D中的民居。跟蹤診斷、階段測評,請使用“高效提分作業”“周測(三)”“階段質量檢測(一)”第二講 聚落 發展與合作一、人類的聚居地——聚落(教材P87)1.聚落的分類:聚落類型 聚落規模 生 產 活 動鄉村 較小 一般從事 、放牧、捕魚等生產活動城市 較大 主要從事 、服務業等工作2.聚落與自然環境:(1)聚落形成與發展的有利條件: 、土壤肥沃、自然資源豐富、 、地形平坦等。(2)聚落的分布。密集區 一些 地區或河口、沿海地區稀疏區 地區(3)聚落的形態。狀 平原地區聚集的聚落狀 沿河流、山麓、谷地分布的聚落3.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聚落:法國巴黎塞納河沿岸,意大利的威尼斯城,我國山西省的平遙古城、云南省的 古城、安徽省的皖南古村落、澳門歷史城區。【名師提醒】民居與環境的關系房屋特征 氣候特點平頂 氣候干旱斜頂 降水多竹樓 高溫多雨墻壁厚 氣候寒冷或晝夜溫差大二、發展與合作(教材P96)1.地域發展差異:(1)大洲差異: 的平均發展水平很高, 的平均發展水平很低。(2)國家差異:根據發展水平的差異,大體把國家分為 和 。(3)每個國家內部,甚至在一個城市中,發展水平也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差異。2.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分布:描圖填圖·在相應位置填注美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加拿大、日本和歐洲西部。(1)從世界范圍看,大多數發達國家分布在 ,發展中國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和 。(2)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之間的政治、經濟商談稱為“ ”;發展中國家之間的互助合作稱為“ ”。【易錯易混】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這兩類國家是根據發展水平的差異來劃分的,并不是單純地依據經濟發展水平差異劃分的。3.國際經濟合作:(1)全球資源和能源 ,各國的資金、技術、市場條件不一樣,加強國際合作,可以優勢互補。(2)很多國家的經濟發展與其他國家息息相關,國際經濟聯系日益密切。考點 聚落1.人口和聚落的分布與自然條件的關系:可以概括為“三多”“三少”,如下表所示。項目 三多 三少人口與聚落的分布 平原多 熱帶雨林少降水適中、氣候適宜的中低緯沿海多 惡劣的氣候區少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多 崎嶇的高原山區少2.傳統民居建筑與自然環境的關系:地區 北極地區 西亞、北非 東南亞 黃土高原傳統 民居自然 現象 氣候寒冷 炎熱干燥、多風沙 高溫多雨 降水較少,黃土深厚且直立性強3.聚落形態及影響因素:影響因素 聚落形態平原地區 團塊狀且規模較大,易發展為城市山谷地區 條帶狀且規模較小沙漠地區 點狀或帶狀,集中在綠洲上河流、鐵路沿線 線狀,沿鐵路或河流分布,易發展為城市典題示范(2024·泰安新泰市一模)聚落是人類聚居和生活的場所,聚落的形成和發展與環境密切相關。如圖為某地聚落分布示意圖,以下傳統民居與圖中聚落分布特點最相似的是 ( )【解題指南】1.會識圖。讀圖分析,選項A是西亞干燥地區的民居,墻厚窗小;選項B是極地地區的雪屋;選項C是蒙古包,分布在草場廣布、畜牧業發達地區;選項D民居依河流而建。2.善分析。結合圖中“河流”圖例,可知最有可能出現在圖中的民居景觀是選項D中的民居。第四章 居民與聚落 發展與合作第一講 世界的人口、人種、語言和宗教一、世界的人口(教材P76)1.世界人口的增長:(1)增長特點。①18世紀以前,增長十分緩慢。②工業革命以后,增長速度大大加快,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世界人口迅速增長。③人口增長曲線斜率越大,人口增長越快。(2)增長速度。①表示方法:通常用人口自然增長率表示。②人口自然增長率的計算公式:人口自然增長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3)人口增長的地區差異。①歐洲、北美洲等地區,人口自然增長率較低,個別國家甚至出現了負增長。②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地區,人口自然增長率較高。2.世界人口的分布:描圖填圖·圈出人口密度大于100人/km2的地區。(1)表示方式:人口疏密程度用人口密度表示。(2)人口稠密區與人口稀疏區。人口分布 分布成因特點 分布地區世界人口分布不均勻,主要分布在中低緯度的平原地區和沿海地區 人口 稠密區 亞洲東部 自然條件優越,農業發展較早亞洲南部歐洲 工業發展較早, 經濟發達北美洲東部人口 稀疏區 沙漠地區 極端干旱雨林地區 氣候濕熱高緯度地區 終年嚴寒高原、山區 地勢高峻【易錯易混】人口密度與人口數量的關系人口密度表示一個地區人口的疏密程度。一個地區人口數量的多少,取決于人口密度的大小和區域面積的大小。3.人口問題:4.三大人種:(1)人種的劃分依據:體質方面的特征。(2)分布地區:描圖填圖·在橫線上填注黃色人種、白色人種和黑色人種的名稱。人 種 主 要 分 布 地 區白種人 非洲北部、歐洲、亞洲的西部、大洋洲東南部、北美洲中部、南美洲東南部黃種人 亞洲東部,北美洲北部,南美洲西北部黑種人 非洲中部、南部,大洋洲西北部二、世界的語言和宗教(教材P83)1.世界的語言:(1)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是漢語,使用范圍最廣的語言是英語。(2)世界主要語言的分布。主要語言 主 要 分 布 地 區漢語 中國、亞洲的東南部等英語 歐洲的西部、北美洲、亞洲的南部等俄語 俄羅斯、亞洲的中西部法語 法國、非洲中部和西部等西班牙語 西班牙和拉丁美洲的許多國家阿拉伯語 非洲北部、亞洲西部等2.世界三大宗教:三大 宗教 發 源 地 主要分布地區 宗教建筑基督教 亞洲的西部 歐洲、美洲、 大洋洲 教堂伊斯 蘭教 阿拉伯半島 亞洲西部和東南部、非洲北部和東部 清真寺佛教 古印度 亞洲東部和東南部 佛寺(廟宇)【易錯易混】三大宗教都起源于亞洲,基督教目前主要集中分布在歐洲、美洲和大洋洲。而中東地區居民則主要信奉伊斯蘭教。考點 人口、人種、語言和宗教1.人口問題與經濟發展水平的關系:人口增長過快的問題主要出現在發展中國家和地區;而人口增長緩慢的問題主要出現在發達國家和地區。2.影響人口分布的因素:影響人口分布的因素主要有自然條件(地形、氣候等)、經濟發展水平和開發歷史長短等因素。(1)自然條件優越地區:例如中低緯度近海的平原地區,氣候溫暖濕潤,海拔較低,地面平坦,適合人類居住生活。同時,由于自然條件優越,也是人類最早發展種植業的地區,開發歷史悠久,養育了眾多人口。(2)經濟發達地區:例如歐洲和北美洲東部地區是最早發展工業的地區,是目前世界上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人口稠密。3.人種、語言和宗教:地 區 人種 語 言 宗 教歐洲西部 白色 —— 基督教亞洲東南部 黃色 —— 佛教、伊斯蘭教撒哈拉以南 非洲 黑色 英語、法語 ——拉丁美洲 白色、 混血 西班牙語、 葡萄牙語 基督教西亞、北非 白色 阿拉伯語 伊斯蘭教典題示范 (2023·濰坊安丘二模)當一個國家或地區65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7%時為老齡化社會,當65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14%時為深度老齡化社會。如圖示意世界部分國家人口老齡化進程(含預測)。據此完成1、2題。1.關于圖中國家的描述,正確的是 (D)A.中國將于2025年進入老齡化社會B.德國和瑞典同年進入老齡化社會C.日本最遲進入深度老齡化社會D.法國從老齡化到深度老齡化進程最慢2.緩解老齡化問題的合理措施是 (B)A.下調養老金B.完善養老保障體系C.降低生育率D.嚴格控制人口數量【解題指南】1.讀題干?!?5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7%時為老齡化社會……14%時為深度老齡化社會”。2.會析圖。從圖中看出中國在2025年進入深度老齡化,瑞典比德國進入老齡化的時間要早,中國最遲進入深度老齡化,法國從老齡化到深度老齡化進程最慢。3.知措施。緩解人口老齡化的措施主要包括建立和完善養老保障體系、鼓勵生育、鼓勵發展養老產業、延遲法定退休年齡等。 (2024·淄博張店區一模)讀世界部分地區圖完成3、4題。3.對圖示地區地理位置的敘述,正確的是 (A)A.大部分位于北溫帶,少部分位于北寒帶B.大部分位于西半球,少部分位于東半球C.大部分位于中緯度,少部分位于高緯度D.大部分位于歐洲,少部分位于亞洲4.圖示陰影地區人口相對稠密的原因有 (B)①地勢更崎嶇 ②降水更充沛③氣候較溫和 ④緯度較低⑤海運更便利A.①② B.③④ C.①⑤ D.④⑤【解題指南】1.會析圖。圖示地區位于歐洲西部,有北極圈穿過,大部分位于北溫帶,少部分位于北寒帶;0°經線穿過,位于20°W以東、160°E以西的東半球;大部分位于60°~90°的高緯度地區,少部分位于30°~60°的中緯度地區。2.善分析。圖中是歐洲西北部地區,該區域緯度較高,人口相對稠密區分布在南部沿海地區,該區域緯度較低,氣候較溫和,適宜人類居住;該區域等高線稀疏,地形平坦;該地距大西洋稍遠,大部分是溫帶大陸性氣候,降水相對較少;圖示沒有體現海運更便利。跟蹤診斷,請使用“高效提分作業”第四章 居民與聚落 發展與合作第一講 世界的人口、人種、語言和宗教一、世界的人口(教材P76)1.世界人口的增長:(1)增長特點。①18世紀以前,增長十分 。②工業革命以后,增長速度大大加快,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世界人口 。③人口增長曲線斜率越大,人口增長越快。(2)增長速度。①表示方法:通常用人口自然增長率表示。②人口自然增長率的計算公式:人口自然增長率= -(3)人口增長的地區差異。① 、 等地區,人口自然增長率較低,個別國家甚至出現了負增長。② 、 和拉丁美洲地區,人口自然增長率較高。2.世界人口的分布:描圖填圖·圈出人口密度大于100人/km2的地區。(1)表示方式:人口疏密程度用人口密度表示。(2)人口稠密區與人口稀疏區。人口分布 分布成因特點 分布地區世界人口分布不均勻,主要分布在 人口 稠密區 優越,農業發展較早亞洲南部工業發展較早,北美洲東部人口 稀疏區 沙漠地區 極端雨林地區 氣候高緯度地區 終年高原、山區 地勢【易錯易混】人口密度與人口數量的關系人口密度表示一個地區人口的疏密程度。一個地區人口數量的多少,取決于人口密度的大小和區域面積的大小。3.人口問題:4.三大人種:(1)人種的劃分依據: 的特征。(2)分布地區:描圖填圖·在橫線上填注黃色人種、白色人種和黑色人種的名稱。人 種 主 要 分 布 地 區白種人 非洲北部、 、亞洲的 、大洋洲東南部、北美洲中部、南美洲東南部黃種人 ,北美洲北部,南美洲西北部黑種人 非洲中部、 ,大洋洲西北部二、世界的語言和宗教(教材P83)1.世界的語言:(1)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是 ,使用范圍最廣的語言是 。(2)世界主要語言的分布。主要語言 主 要 分 布 地 區漢語 、亞洲的東南部等英語 歐洲的西部、 洲、亞洲的南部等俄語 、亞洲的中西部法語 法國、非洲中部和西部等西班牙語 西班牙和拉丁美洲的許多國家阿拉伯語 非洲北部、亞洲西部等2.世界三大宗教:三大 宗教 發 源 地 主要分布地區 宗教建筑基督教 亞洲的西部 、 、 大洋洲伊斯 蘭教 阿拉伯半島 亞洲 、非洲北部和東部佛教 古印度 亞洲東部和東南部【易錯易混】三大宗教都起源于亞洲,基督教目前主要集中分布在歐洲、美洲和大洋洲。而中東地區居民則主要信奉伊斯蘭教。考點 人口、人種、語言和宗教1.人口問題與經濟發展水平的關系:人口增長過快的問題主要出現在發展中國家和地區;而人口增長緩慢的問題主要出現在發達國家和地區。2.影響人口分布的因素:影響人口分布的因素主要有自然條件(地形、氣候等)、經濟發展水平和開發歷史長短等因素。(1)自然條件優越地區:例如中低緯度近海的平原地區,氣候溫暖濕潤,海拔較低,地面平坦,適合人類居住生活。同時,由于自然條件優越,也是人類最早發展種植業的地區,開發歷史悠久,養育了眾多人口。(2)經濟發達地區:例如歐洲和北美洲東部地區是最早發展工業的地區,是目前世界上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人口稠密。3.人種、語言和宗教:地 區 人種 語 言 宗 教歐洲西部 白色 —— 基督教亞洲東南部 黃色 —— 佛教、伊斯蘭教撒哈拉以南 非洲 黑色 英語、法語 ——拉丁美洲 白色、 混血 西班牙語、 葡萄牙語 基督教西亞、北非 白色 阿拉伯語 伊斯蘭教典題示范 (2023·濰坊安丘二模)當一個國家或地區65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7%時為老齡化社會,當65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14%時為深度老齡化社會。如圖示意世界部分國家人口老齡化進程(含預測)。據此完成1、2題。1.關于圖中國家的描述,正確的是 ( )A.中國將于2025年進入老齡化社會B.德國和瑞典同年進入老齡化社會C.日本最遲進入深度老齡化社會D.法國從老齡化到深度老齡化進程最慢2.緩解老齡化問題的合理措施是 ( )A.下調養老金B.完善養老保障體系C.降低生育率D.嚴格控制人口數量【解題指南】1.讀題干。“65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7%時為老齡化社會……14%時為深度老齡化社會”。2.會析圖。從圖中看出中國在2025年進入深度老齡化,瑞典比德國進入老齡化的時間要早,中國最遲進入深度老齡化,法國從老齡化到深度老齡化進程最慢。3.知措施。緩解人口老齡化的措施主要包括建立和完善養老保障體系、鼓勵生育、鼓勵發展養老產業、延遲法定退休年齡等。 (2024·淄博張店區一模)讀世界部分地區圖完成3、4題。3.對圖示地區地理位置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大部分位于北溫帶,少部分位于北寒帶B.大部分位于西半球,少部分位于東半球C.大部分位于中緯度,少部分位于高緯度D.大部分位于歐洲,少部分位于亞洲4.圖示陰影地區人口相對稠密的原因有 ( )①地勢更崎嶇 ②降水更充沛③氣候較溫和 ④緯度較低⑤海運更便利A.①② B.③④ C.①⑤ D.④⑤【解題指南】1.會析圖。圖示地區位于歐洲西部,有北極圈穿過,大部分位于北溫帶,少部分位于北寒帶;0°經線穿過,位于20°W以東、160°E以西的東半球;大部分位于60°~90°的高緯度地區,少部分位于30°~60°的中緯度地區。2.善分析。圖中是歐洲西北部地區,該區域緯度較高,人口相對稠密區分布在南部沿海地區,該區域緯度較低,氣候較溫和,適宜人類居住;該區域等高線稀疏,地形平坦;該地距大西洋稍遠,大部分是溫帶大陸性氣候,降水相對較少;圖示沒有體現海運更便利。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四章 第一講 世界的人口、人種、語言和宗教 - 學生版.docx 第四章 第一講 世界的人口、人種、語言和宗教.docx 第四章 第二講 聚落 發展與合作 - 學生版.docx 第四章 第二講 聚落 發展與合作.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