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四講 澳大利亞1.地理位置:(教材P71)(1)緯度位置:大致位于10°S ~40°S,中低緯度,南回歸線穿過中部,位于熱帶和南溫帶。(2)海陸位置:東部和北部臨太平洋,西部和南部臨印度洋,是世界上獨占整個大陸的國家。2.三大地形區:澳大利亞地形分為東、中、西三部分,西部高原,中部平原(主要地形區是澳大利亞大盆地),東部大分水嶺。3.世界活化石博物館(教材P71):(1)特有生物(2)形成原因:澳大利亞大陸很早與其他大陸分離,海洋阻斷了物種的交流,自然環境單一,物種進化緩慢。4.“騎在羊背上的國家”(教材P72):(1)別稱由來:是世界上放養綿羊數量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國家。(2)三大牧羊帶:由東南和西南沿海向內陸依次為羊、牛與經濟作物混合經營帶,綿羊與小麥混合經營帶和粗放牧羊帶。(3)養羊業發展條件。①地形:西部是低矮的高原,中部是大面積的平原,東部是低矮的山地,地形平坦。②氣候:中西部和北部以熱帶沙漠氣候和熱帶草原氣候為主,較為干燥,病蟲害少,適宜牲畜過冬和繁殖。東南部和西南部,氣候濕潤,牧草優良。③水源:地下水豐富,牲畜飲水充足。④天敵:沒有大型野生食肉動物,可以露天圍欄放牧。5.“坐在礦車上的國家”(教材P74):(1)別稱由來:礦產品出口占商品出口總額的比重很大。(2)豐富的礦產資源:品種多、儲量大、品質優、埋藏淺、易開采。(3)主要工業部門:采礦業、冶金業。(4)礦產品出口:80%以上用于出口,主要銷往中國、印度、日本、韓國等亞洲國家。(5)支柱產業:20世紀70年代以來,服務業已大大超過農牧業和工業,成為經濟支柱。(6)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區,原因是這里氣候溫暖濕潤,適合人類居住,交通便利,開發早,歷史悠久。堪培拉(澳大利亞首都)、悉尼(最大的工業中心和港口城市)、墨爾本(第二大城市)。【妙招巧記】澳大利亞礦產的分布東煤西鐵北鋁土(煤礦主要分布在東部太平洋沿岸,鐵礦主要分布在西部印度洋沿岸,鋁土礦主要分布在北部沿海)。考點 澳大利亞自然環境與經濟1.澳大利亞有很多古老生物的原因:①幾千萬年前就同其他大陸分離,孤立存在,演化緩慢;②無豺狼虎豹等大型食肉動物;③氣候溫和,生存條件沒有大的改變;④人類開發晚,人口稀疏。特有動物有袋鼠、考拉、鴨嘴獸、鴯鹋等。2.澳大利亞牧羊帶與年降水量分布的關系:降水 牧羊帶200~500 mm 粗放牧羊帶500~1 000 mm 綿羊與小麥混合經營帶高于1 000 mm 羊、牛與經濟作物混合經營帶3.澳大利亞鐵礦、煤礦儲藏量居世界前列。鐵礦分布在西部沿海,煤礦分布在東部沿海,海運交通便利,有利于出口。澳大利亞礦產品出口占商品出口總額的比重大,被稱為“坐在礦車上的國家”。4.澳大利亞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區的原因。自然:①氣候適宜 ②礦產資源豐富人文:③經濟發達 ④沿海交通便利5.自然環境與畜牧業:典題示范 (2024·山西學業考)澳大利亞被稱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每年8-9月,很多牧場會舉辦剪羊毛比賽。如圖示意澳大利亞某地的綿羊—小麥混合經營農事安排。據此完成1、2題。1.圖文材料反映了澳大利亞 (D)A.先進的制造業B.古老的動植物C.粗放的種植業D.發達的養羊業2.剪羊毛比賽期間,正值小麥 (C)A.犁地期 B.播種期C.生長期 D.收割期【解題指南】1.強基礎:澳大利亞是世界上放養綿羊數量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國家,被稱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讀圖可知,圖文材料反映了澳大利亞發達的養羊業。2.會讀圖:讀圖可知,剪羊毛比賽期間,正值小麥生長期。跟蹤診斷,請使用“高效提分作業”“周測(七)”第二講 歐洲西部1.地理位置:(教材P56)描圖填圖·在圖中描繪40°N和北極圈。·在圖中填注:大西洋、地中海、阿爾卑斯山脈。(1)緯度位置:大部分位于40°N~66.5°N,大部分屬于中(高、中、低)緯度地區;主要位于五帶中的北溫帶。(2)海陸位置:位于歐洲的西半部,北臨北冰洋、西臨大西洋、南臨地中海。2.地形、氣候(教材P60):(1)地形:以平原為主,北部斯堪的納維亞山脈;中部西歐平原、波德平原;南部阿爾卑斯山脈。(2)氣候:大西洋沿岸地區屬于溫帶海洋性氣候;內陸地區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南部地中海沿岸地區屬于地中海氣候;北冰洋沿岸地區屬于寒帶氣候。(3)歐洲西部地勢南北高、中部低,利于西部大西洋的濕潤氣流深入內陸,形成范圍廣大的溫帶海洋性氣候;地形平坦,草場廣布;氣候溫暖濕潤,利于多汁牧草生長,因此中部畜牧業發達。3.發達的經濟(教材P56、57、61):(1)工業:是工業革命的發源地,工業工藝精,工業中心多。(2)農業:在國民經濟中所占比重較小,但生產水平高,自動化程度高,以畜牧業為主,稱牧草為“綠色金子”。(3)服務業:體系完善,服務質量優,產值大,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4)繁榮的旅游業。①旅游勝地舉例:挪威 峽灣風光荷蘭 風車波蘭華沙 肖邦雕塑法國巴黎 盧浮宮博物館英國倫敦 白金漢宮瑞士 阿爾卑斯山滑雪場意大利羅馬 古斗獸場西班牙 地中海沿岸陽光沙灘希臘 奧林匹克遺址公園②發展優勢:居民收入高,休閑時間較多,游憩是人們的生活方式之一;大多數國家使用統一貨幣——歐元,跨國旅游過境方便;交通發達,接待服務水平高、設施完善。【易錯易混】歐洲西部人口增長與人口密度人口增長緩慢,甚至出現負增長,但卻是世界人口稠密區之一。考點 歐洲西部的自然環境與畜牧業典題示范 (2024·長春學業考)歐洲西部畜牧業發達,英國是著名的畜牧業大國。圖1為歐洲西部地形圖,圖2為歐洲西部氣候類型分布圖。據此完成1~3題。1.歐洲西部發展畜牧業的有利自然條件是 (C)①季風氣候顯著,雨熱同期②中部地形以平原為主,草場廣布③中部高,四周低,地勢起伏大④溫帶海洋性氣候廣布,牧草多汁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英國倫敦的很多乳畜農場分布在城市郊區,主要原因是 (A)A.距離城市近,靠近消費市場B.臨近多瑙河,便于灌溉C.位于地中海沿岸,便于出口D.氣候濕熱,利于牧草生長3.倫敦郊區的乳畜農場擠出的新鮮牛奶運往附近的乳品加工廠,最適合的交通運輸方式是 (D)A.鐵路運輸 B.航空運輸C.水路運輸 D.公路運輸【解題指南】1.強基礎:歐洲西部發展畜牧業的有利自然條件是中部地形以平原為主,草場廣布;溫帶海洋性氣候廣布,牧草多汁,畜牧業發達;歐洲西部沒有季風氣候分布,地勢是南北高、中間低。2.善分析:英國倫敦的很多乳畜農場分布在城市郊區,主要是距離城市近,靠近消費市場,減少了運輸成本,也保證了牛奶的新鮮度。多瑙河沒有流經英國,英國沒有瀕臨地中海,氣候溫和,適合牧草生長。3.會對比:交通運輸方式多種多樣,要根據實際需要選擇運輸方式,如倫敦郊區的乳畜農場擠出的新鮮牛奶運往附近的乳品加工廠,兩地距離近、牛奶的保鮮期短,應該選擇公路運輸。跟蹤診斷,請使用“高效提分作業”“周測(六)”第七章 東半球其他的地區和國家第一講 中東描圖填圖·在圖中描繪北回歸線。·在圖中填注:a土耳其海峽、b蘇伊士運河、c霍爾木茲海峽、d波斯灣的代表字母。1.地理位置——“三洲五海之地”:(教材P48)(1)兩洋:A印度洋和大西洋。(2)三洲:B亞洲,C非洲,D歐洲。(3)五海:①里海,②阿拉伯海,③紅海,④地中海,⑤黑海。【易錯易混】里海不是海,而是世界上最大的內陸湖,同時也是咸水湖。【易錯易混】東南亞與中東的地理位置東南亞——“十字路口”的位置;中東——“三洲五海之地”。2.范圍:包括西亞的大部分和非洲的埃及。【易錯易混】中東與西亞的范圍中東地區主要包括阿富汗之外的西亞各國以及北非的埃及,即中東=西亞-阿富汗+埃及(非洲部分)+土耳其歐洲部分。3.世界石油寶庫(教材P50):(1)地位:目前世界上石油儲量最大、生產石油最多、輸出石油最多的地區。(2)主要分布:波斯灣及其沿岸地區。(3)主要產油國:E沙特阿拉伯、F科威特、G阿拉伯聯合酋長國、H伊朗、J伊拉克等。(4)石油輸出:波斯灣→ 霍爾木 茲海峽→ 印度洋→ 向東經馬六甲海峽、太平洋到東亞地區向西 經紅海、蘇伊士運河、地中海、直布羅陀海峽 大西洋→歐洲西部和北美洲經好望角【知識拓展】大洲分界線1.亞洲和歐洲的分界線: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土耳其海峽。2.亞洲和非洲的分界線:蘇伊士運河。4.匱乏的水資源:主要屬于熱帶沙漠氣候,氣候干燥,河流稀少。5.多元的文化(教材P53):(1)宗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猶太教的發源地,目前大多數居民信奉伊斯蘭教。(2)宗教圣城:耶路撒冷(伊斯蘭教、基督教、猶太教的圣城);麥加(伊斯蘭教的圣城)。【名師提醒】考點 中東的自然資源與經濟1.石油與經濟:2.水資源與經濟:典題示范 (2024·濱州學業考)2023年11月,中國與沙特阿拉伯簽署500億人民幣雙邊本幣互換協議,這將打破石油美元結算壁壘,成為拓展兩國各領域互利合作的重要力量。讀中東部分國家石油資源分布圖,完成1、2題。1.沙特阿拉伯石油資源主要分布在 (C)A.內陸地區B.西部紅海沿岸C.東部波斯灣及其沿岸D.北部約旦河及其沿岸2.除石油交易外,沙特阿拉伯還可利用當地自然條件與中國開展的經濟合作有 (A)A.光照充足,發展光伏產業B.臨近海洋,開展深海研究C.氣候溫和,加強農業合作D.水能豐富,交流水電技術【解題指南】1.強基礎:沙特阿拉伯位于中東地區,石油資源十分豐富,主要分布在東部波斯灣及其沿岸。2.會分析:沙特阿拉伯屬于熱帶沙漠氣候,光照充足,適宜發展光伏產業;沙特阿拉伯瀕臨紅海與波斯灣,海洋深度較淺,不適宜開展深海研究;氣候全年炎熱干燥,降水稀少,不利于種植業發展;河流稀少,水能資源缺乏。跟蹤診斷,請使用“高效提分作業”第三講 撒哈拉以南非洲1.位置、范圍:(教材P64)(1)范圍:絕大部分位于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以南。(2)位置:絕大部分地處熱帶;西瀕大西洋,東臨印度洋。2.地形、氣候(教材P65、66):(1)地形:以高原為主。(2)氣候:以熱帶氣候為主,主要有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和地中海氣候。其中熱帶草原氣候分布最廣。氣候分布特點:赤道為軸、南北對稱。【名師提醒】(1)赤道穿過的非洲大陸東側受地形因素的影響形成熱帶草原氣候,而非熱帶雨林氣候,因為這里是東非高原。(2)乞力馬扎羅山被稱為“赤道雪峰”,其緯度較低,山麓地帶以熱帶草原氣候為主,但因海拔高,植被垂直變化明顯,山頂出現雪峰景觀。3.居民、文化:是黑種人的故鄉,黑種人大都能歌善舞,具有音樂、繪畫、雕刻等方面的天賦。【名師提醒】特色民居——茅草屋非洲氣候以熱帶草原氣候為主,終年炎熱,分干濕兩季;茅草屋可就地取材、遮陰避雨,透氣性好。4.快速發展的經濟(教材P67):(1)發展經濟的有利條件——豐富的自然資源。①礦產資源寶庫:種類多,儲量大。金剛石、黃金的儲量和產量均居世界首位。②豐富的生物資源:是咖啡、椰棗、油棕和香蕉的原產地。(2)經濟特點:出口初級農礦產品,進口工業制成品,在國際貿易中處于不利地位。進入21世紀,經濟增長迅速,如肯尼亞發展花卉業和旅游業,成為非洲最大的鮮花出口國和著名的旅游國家。(3)經濟發展緩慢的原因:歷史上長期受殖民主義者占領和掠奪。(4)經濟發展建議:發展民族工業、發展多樣化農業、發展旅游業等。5.人口、糧食與環境(教材P69):(1)人口自然增長率:非洲居世界各大洲首位,撒哈拉以南非洲則更高。(2)農業生產:長期以來,農牧業生產落后,農產品產量很低,糧食供應不足成為該地區普遍遇到的問題。(3)環境問題:氣候干燥,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加劇,生態環境逐步惡化。(4)解決措施。①控制人口過快增長,提高人口素質。②保護生態環境,減輕自然災害。③引進人才和技術。考點 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地關系典題示范 (2024·陜西學業考)近年來,非洲部分國家市政供水面臨困難,日常用水難以保障,中國政府為其援建水井近2 000口。如圖為中國援建非洲水井項目分布示意圖。據此完成1~3題。1.援建水井項目分布地區的氣候類型主要是 (C)A.熱帶雨林氣候 B.熱帶沙漠氣候C.熱帶草原氣候 D.地中海氣候2.項目施工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可能有 (D)A.臺風侵襲,寒潮頻發B.高寒缺氧,溫差較大C.沙漠廣布,容易迷失D.陽光暴曬,蚊蟲叮咬3.該項目的實施對援建地區的影響是 (A)A.緩解了當地人畜飲水困難B.增加了非洲的水資源總量C.徹底解決水資源短缺問題D.凈化空氣,改善生態環境【解題指南】1.強基礎:讀圖可知,援建水井項目分布地區的氣候類型主要是熱帶草原氣候,其他氣候區幾乎沒有分布。2.善分析:援建水井項目分布地區的氣候類型主要是熱帶草原氣候,全年高溫,干濕季分明,因此無臺風、寒潮、高寒缺氧、沙漠,遇到的困難可能有陽光暴曬,蚊蟲叮咬。3.聯實際:援建水井項目可以緩解當地人畜飲水困難;但不能增加非洲的水資源總量;不能徹底解決水資源短缺問題;不能凈化空氣,改善生態環境。跟蹤診斷,請使用“高效提分作業”第三講 撒哈拉以南非洲1.位置、范圍:(教材P64)(1)范圍:絕大部分位于世界上最大的沙漠—— 以南。(2)位置:絕大部分地處 ;西瀕 ,東臨 。2.地形、氣候(教材P65、66):(1)地形:以 為主。(2)氣候:以熱帶氣候為主,主要有 氣候、 氣候、 氣候和地中海氣候。其中 氣候分布最廣。氣候分布特點:赤道為軸、南北對稱。【名師提醒】(1)赤道穿過的非洲大陸東側受地形因素的影響形成熱帶草原氣候,而非熱帶雨林氣候,因為這里是東非高原。(2)乞力馬扎羅山被稱為“赤道雪峰”,其緯度較低,山麓地帶以熱帶草原氣候為主,但因海拔高,植被垂直變化明顯,山頂出現雪峰景觀。3.居民、文化:是 的故鄉,黑種人大都能歌善舞,具有 、繪畫、雕刻等方面的天賦。【名師提醒】特色民居——茅草屋非洲氣候以熱帶草原氣候為主,終年炎熱,分干濕兩季;茅草屋可就地取材、遮陰避雨,透氣性好。4.快速發展的經濟(教材P67):(1)發展經濟的有利條件——豐富的自然資源。①礦產資源寶庫:種類多,儲量大。 、 的儲量和產量均居世界首位。②豐富的生物資源:是 、椰棗、油棕和 的原產地。(2)經濟特點:出口 產品,進口 ,在國際貿易中處于 地位。進入21世紀,經濟增長迅速,如 發展花卉業和旅游業,成為非洲最大的 出口國和著名的旅游國家。(3)經濟發展緩慢的原因:歷史上長期受 占領和掠奪。(4)經濟發展建議:發展民族工業、發展多樣化農業、發展旅游業等。5.人口、糧食與環境(教材P69):(1)人口自然增長率:非洲居世界各大洲 ,撒哈拉以南非洲則更高。(2)農業生產:長期以來,農牧業生產落后,農產品產量很低, 成為該地區普遍遇到的問題。(3)環境問題:氣候干燥, 和土地荒漠化加劇,生態環境逐步惡化。(4)解決措施。①控制人口過快增長,提高人口素質。②保護生態環境,減輕自然災害。③引進人才和技術。考點 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地關系典題示范 (2024·陜西學業考)近年來,非洲部分國家市政供水面臨困難,日常用水難以保障,中國政府為其援建水井近2 000口。如圖為中國援建非洲水井項目分布示意圖。據此完成1~3題。1.援建水井項目分布地區的氣候類型主要是 ( )A.熱帶雨林氣候 B.熱帶沙漠氣候C.熱帶草原氣候 D.地中海氣候2.項目施工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可能有 ( )A.臺風侵襲,寒潮頻發B.高寒缺氧,溫差較大C.沙漠廣布,容易迷失D.陽光暴曬,蚊蟲叮咬3.該項目的實施對援建地區的影響是 ( )A.緩解了當地人畜飲水困難B.增加了非洲的水資源總量C.徹底解決水資源短缺問題D.凈化空氣,改善生態環境【解題指南】1.強基礎:讀圖可知,援建水井項目分布地區的氣候類型主要是熱帶草原氣候,其他氣候區幾乎沒有分布。2.善分析:援建水井項目分布地區的氣候類型主要是熱帶草原氣候,全年高溫,干濕季分明,因此無臺風、寒潮、高寒缺氧、沙漠,遇到的困難可能有陽光暴曬,蚊蟲叮咬。3.聯實際:援建水井項目可以緩解當地人畜飲水困難;但不能增加非洲的水資源總量;不能徹底解決水資源短缺問題;不能凈化空氣,改善生態環境。第四講 澳大利亞1.地理位置:(教材P71)(1)緯度位置:大致位于 ~ , 緯度,南回歸線穿過中部,位于 和 。(2)海陸位置:東部和北部臨 ,西部和南部臨 ,是世界上獨占整個大陸的國家。2.三大 :澳大利亞地形分為東、中、西三部分,西部 ,中部 (主要地形區是 ),東部 。3.世界活化石博物館(教材P71):(1)特有生物(2)形成原因:澳大利亞大陸很早與其他大陸分離,海洋阻斷了物種的交流,自然環境單一,物種進化緩慢。4.“騎在羊背上的國家”(教材P72):(1)別稱由來:是世界上放養 數量和出口 最多的國家。(2)三大牧羊帶:由東南和西南沿海向內陸依次為 帶, 帶和 帶。(3)養羊業發展條件。①地形:西部是低矮的高原,中部是大面積的平原,東部是低矮的山地,地形平坦。②氣候:中西部和北部以熱帶沙漠氣候和熱帶草原氣候為主,較為干燥,病蟲害少,適宜牲畜過冬和繁殖。東南部和西南部,氣候濕潤,牧草優良。③水源:地下水豐富,牲畜飲水充足。④天敵:沒有大型野生食肉動物,可以露天圍欄放牧。5.“坐在礦車上的國家”(教材P74):(1)別稱由來: 出口占商品出口總額的比重很大。(2)豐富的礦產資源:品種 、 大、品質 、埋藏淺、易開采。(3)主要工業部門: 業、 業。(4)礦產品出口: 以上用于出口,主要銷往 、印度、 、韓國等亞洲國家。(5)支柱產業:20世紀70年代以來, 業已大大超過農牧業和工業,成為經濟支柱。(6)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 地區,原因是這里氣候 ,適合人類居住,交通 ,開發早,歷史悠久。 (澳大利亞首都)、 (最大的工業中心和港口城市)、 (第二大城市)。【妙招巧記】澳大利亞礦產的分布東煤西鐵北鋁土(煤礦主要分布在東部太平洋沿岸,鐵礦主要分布在西部印度洋沿岸,鋁土礦主要分布在北部沿海)。考點 澳大利亞自然環境與經濟1.澳大利亞有很多古老生物的原因:①幾千萬年前就同其他大陸分離,孤立存在,演化緩慢;②無豺狼虎豹等大型食肉動物;③氣候溫和,生存條件沒有大的改變;④人類開發晚,人口稀疏。特有動物有袋鼠、考拉、鴨嘴獸、鴯鹋等。2.澳大利亞牧羊帶與年降水量分布的關系:降水 牧羊帶200~500 mm 粗放牧羊帶500~1 000 mm 綿羊與小麥混合經營帶高于1 000 mm 羊、牛與經濟作物混合經營帶3.澳大利亞鐵礦、煤礦儲藏量居世界前列。鐵礦分布在西部沿海,煤礦分布在東部沿海,海運交通便利,有利于出口。澳大利亞礦產品出口占商品出口總額的比重大,被稱為“坐在礦車上的國家”。4.澳大利亞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區的原因。自然:①氣候適宜 ②礦產資源豐富人文:③經濟發達 ④沿海交通便利5.自然環境與畜牧業:典題示范 (2024·山西學業考)澳大利亞被稱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每年8-9月,很多牧場會舉辦剪羊毛比賽。如圖示意澳大利亞某地的綿羊—小麥混合經營農事安排。據此完成1、2題。1.圖文材料反映了澳大利亞 ( )A.先進的制造業B.古老的動植物C.粗放的種植業D.發達的養羊業2.剪羊毛比賽期間,正值小麥 ( )A.犁地期 B.播種期C.生長期 D.收割期【解題指南】1.強基礎:澳大利亞是世界上放養綿羊數量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國家,被稱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讀圖可知,圖文材料反映了澳大利亞發達的養羊業。2.會讀圖:讀圖可知,剪羊毛比賽期間,正值小麥生長期。第二講 歐洲西部1.地理位置:(教材P56)描圖填圖·在圖中描繪40°N和北極圈。·在圖中填注:大西洋、地中海、阿爾卑斯山脈。(1)緯度位置:大部分位于40°N~66.5°N,大部分屬于 (高、中、低)緯度地區;主要位于五帶中的 。(2)海陸位置:位于歐洲的西半部,北臨 、西臨大西洋、南臨 。2.地形、氣候(教材P60):(1)地形:以 為主,北部 山脈;中部 平原、 平原;南部 山脈。(2)氣候:大西洋沿岸地區屬于 氣候;內陸地區屬于 氣候;南部地中海沿岸地區屬于 氣候;北冰洋沿岸地區屬于 氣候。(3)歐洲西部地勢南北高、中部低,利于西部大西洋的 深入內陸,形成范圍廣大的溫帶海洋性氣候;地形平坦,草場廣布;氣候溫暖濕潤,利于 生長,因此中部 發達。3.發達的經濟(教材P56、57、61):(1)工業:是 的發源地,工業工藝精, 多。(2)農業:在國民經濟中所占比重 ,但生產水平高,自動化程度 ,以 為主,稱牧草為“ ”。(3)服務業:體系完善,服務質量優,產值大,成為國民經濟的 。(4)繁榮的旅游業。①旅游勝地舉例:峽灣風光荷蘭華沙 肖邦雕塑巴黎 盧浮宮博物館英國倫敦阿爾卑斯山滑雪場意大利 古斗獸場西班牙 地中海沿岸陽光沙灘奧林匹克遺址公園②發展優勢:居民收入 ,休閑時間較多, 是人們的生活方式之一;大多數國家使用統一貨幣—— ,跨國旅游過境方便;發達,接待服務水平高、設施完善。【易錯易混】歐洲西部人口增長與人口密度人口增長緩慢,甚至出現負增長,但卻是世界人口稠密區之一。考點 歐洲西部的自然環境與畜牧業典題示范 (2024·長春學業考)歐洲西部畜牧業發達,英國是著名的畜牧業大國。圖1為歐洲西部地形圖,圖2為歐洲西部氣候類型分布圖。據此完成1~3題。1.歐洲西部發展畜牧業的有利自然條件是 ( )①季風氣候顯著,雨熱同期②中部地形以平原為主,草場廣布③中部高,四周低,地勢起伏大④溫帶海洋性氣候廣布,牧草多汁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英國倫敦的很多乳畜農場分布在城市郊區,主要原因是 ( )A.距離城市近,靠近消費市場B.臨近多瑙河,便于灌溉C.位于地中海沿岸,便于出口D.氣候濕熱,利于牧草生長3.倫敦郊區的乳畜農場擠出的新鮮牛奶運往附近的乳品加工廠,最適合的交通運輸方式是 ( )A.鐵路運輸 B.航空運輸C.水路運輸 D.公路運輸【解題指南】1.強基礎:歐洲西部發展畜牧業的有利自然條件是中部地形以平原為主,草場廣布;溫帶海洋性氣候廣布,牧草多汁,畜牧業發達;歐洲西部沒有季風氣候分布,地勢是南北高、中間低。2.善分析:英國倫敦的很多乳畜農場分布在城市郊區,主要是距離城市近,靠近消費市場,減少了運輸成本,也保證了牛奶的新鮮度。多瑙河沒有流經英國,英國沒有瀕臨地中海,氣候溫和,適合牧草生長。3.會對比:交通運輸方式多種多樣,要根據實際需要選擇運輸方式,如倫敦郊區的乳畜農場擠出的新鮮牛奶運往附近的乳品加工廠,兩地距離近、牛奶的保鮮期短,應該選擇公路運輸。第七章 東半球其他的地區和國家第一講 中東描圖填圖·在圖中描繪北回歸線。·在圖中填注:a土耳其海峽、b蘇伊士運河、c霍爾木茲海峽、d波斯灣的代表字母。1.地理位置——“三洲五海之地”:(教材P48)(1)兩洋:A 和大西洋。(2)三洲:B ,C ,D 。(3)五海:① ,② ,③ ,④ ,⑤ 。【易錯易混】里海不是海,而是世界上最大的內陸湖,同時也是咸水湖。【易錯易混】東南亞與中東的地理位置東南亞——“十字路口”的位置;中東——“三洲五海之地”。2.范圍:包括 的大部分和非洲的 。【易錯易混】中東與西亞的范圍中東地區主要包括阿富汗之外的西亞各國以及北非的埃及,即中東=西亞-阿富汗+埃及(非洲部分)+土耳其歐洲部分。3.世界石油寶庫(教材P50):(1)地位:目前世界上石油儲量 、生產石油 、輸出石油最多的地區。(2)主要分布: 。(3)主要產油國:E 、F科威特、G阿拉伯聯合酋長國、H 、J 等。(4)石油輸出:波斯灣→ 霍爾木 茲海峽→ → 向東經 海峽、太平洋到 地區向西 經紅海、 、地中海、直布羅陀海峽 大西洋→歐洲西部和經【知識拓展】大洲分界線1.亞洲和歐洲的分界線: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土耳其海峽。2.亞洲和非洲的分界線:蘇伊士運河。4.匱乏的水資源:主要屬于 氣候,氣候干燥,河流稀少。5.多元的文化(教材P53):(1)宗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猶太教的發源地,目前大多數居民信奉 。(2)宗教圣城: (伊斯蘭教、基督教、猶太教的圣城); (伊斯蘭教的圣城)。【名師提醒】考點 中東的自然資源與經濟1.石油與經濟:2.水資源與經濟:典題示范 (2024·濱州學業考)2023年11月,中國與沙特阿拉伯簽署500億人民幣雙邊本幣互換協議,這將打破石油美元結算壁壘,成為拓展兩國各領域互利合作的重要力量。讀中東部分國家石油資源分布圖,完成1、2題。1.沙特阿拉伯石油資源主要分布在 ( )A.內陸地區B.西部紅海沿岸C.東部波斯灣及其沿岸D.北部約旦河及其沿岸2.除石油交易外,沙特阿拉伯還可利用當地自然條件與中國開展的經濟合作有 ( )A.光照充足,發展光伏產業B.臨近海洋,開展深海研究C.氣候溫和,加強農業合作D.水能豐富,交流水電技術【解題指南】1.強基礎:沙特阿拉伯位于中東地區,石油資源十分豐富,主要分布在東部波斯灣及其沿岸。2.會分析:沙特阿拉伯屬于熱帶沙漠氣候,光照充足,適宜發展光伏產業;沙特阿拉伯瀕臨紅海與波斯灣,海洋深度較淺,不適宜開展深海研究;氣候全年炎熱干燥,降水稀少,不利于種植業發展;河流稀少,水能資源缺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七章 第一講 中東 - 學生版.docx 第七章 第一講 中東.docx 第七章 第三講 撒哈拉以南非洲 - 學生版.docx 第七章 第三講 撒哈拉以南非洲.docx 第七章 第二講 歐洲西部 - 學生版.docx 第七章 第二講 歐洲西部.docx 第七章 第四講 澳大利亞 - 學生版.docx 第七章 第四講 澳大利亞.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