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九章 極地地區一、獨特的自然環境描圖填圖·在圖中描出地球自轉方向。·在圖中描繪南極圈、北極圈。·在南極地區圖中填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在北極地區圖中填注亞洲、歐洲、北美洲。1.對比:項目 南極地區 北極地區位置、 范圍 主要位于 以南,包括 及其周邊的海域 主要位于 以北,包括 大部分及其周邊的 、歐、 三洲部分地區氣候 特點 嚴寒、 、烈風(暖季:每年 。別稱:“ ”“ ”“ ”) 終年冰封,但與南極地區相比,氣溫較 、降水較 、風速遠不及南極地區代表 動物2.南極洲獨特的地理特征:(1)位置最南的大洲。(2)緯度最高的大洲。(3)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4)跨經度最廣的大洲。(5)世界上淡水資源最豐富的大洲。(6)世界上最寒冷的大洲。3.極地地區的科考站:(1)長城站在南極圈之外,無極晝極夜。(2)中山站、昆侖站、泰山站都位于南極圈內,有極晝極夜。4.在極地地區判定東西方向的方法:按地球自轉方向,南順北逆,箭頭方向為東。二、科學考察的寶地(教材P104)1.南極地區:地下豐富的 資源,地上大量的 資源,海域及沿岸的海洋生物,被譽為自然資源的“ ”。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原始的自然環境,為科學家們進行地質、冰川、海洋、生物、氣象、天文等學科的科學研究提供了領域廣闊的天然實驗室。2.北極地區:豐富的礦產資源如 、天然氣、煤、 等已被發現并開采。3.我國的極地科考:項目 南 極 地 區 北 極 地 區科考時間 始于20世紀20年代 始于20世紀50年代末我國科考站 、 、 、泰山站三、極地地區的環境保護(教材P106)項目 南極地區 北極地區問 題 過度捕殺鯨等極地動物,將破壞生物多樣性,從而破壞其 濫殺海豹、海獅、海象等動物;開采、加工 、 等導致環境污染;石油泄漏等極大地破壞了海洋生態環境保 護 1959年12月,簽訂了《南極條約》,我國于1983年正式加入該條約 1991年制定了《北極環境保護戰略》考點 兩極地區的自然環境南極地區和北極地區氣候的異同點和形成原因相同點 嚴寒、干燥原因 緯度高,極地高壓控制,降水稀少不同點 南極地區比北極地區氣溫更低、降水更少、風力更大原因 ①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大。南極地區以陸地為主,北極地區以海洋為主,陸地升溫和冷卻比海洋快,降溫幅度比海洋大。 ②地勢高低不同。南極地區地勢高,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大陸,北極地區地勢低。 ③覆冰情況不同。南極地區絕大部分地方覆蓋著很厚的冰層,北極地區覆冰較少,接受太陽輻射較多典題示范 (2024·濱州學業考)2024年4月,我國第四十次南極考察隊暨“雪龍”號極地考察破冰船順利返航,圓滿完成了“探秘五站、考察五海、新建一站”的任務目標。讀南極地區簡圖,完成1~3題。1.因南極大陸暖季較短,新建秦嶺站須在三個月內完成主體建筑的裝配,建議抵達的月份是( )A.3月 B.6月C.9月 D.12月2.新建秦嶺站科考研究方向可能有( )A.面向太平洋開展大氣環境和海洋環境的基礎研究B.位于冰蓋最高點,開展冰川深冰芯鉆探研究C.面向印度洋開展氣象、地震研究D.作為中山站、昆侖站的中轉站,是南極地形考察的重要支撐3.南極考察隊歸來時需隨“雪龍”號一起帶回的有( )①煤炭資源 ②科研資料③金屬礦藏 ④生活垃圾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解題指南】1.會分析。南極大陸建設秦嶺站應該選擇南半球的夏季時進行,此時氣溫較高,有極晝現象的出現,利于秦嶺站的建設,新建秦嶺站須在三個月內完成主體建筑的裝配,建議抵達的月份是12月,這樣就有12月、1月、2月三個月的暖季建設時間。2.練綜合。秦嶺站瀕臨太平洋,因此新建秦嶺站科考研究方向可能有面向太平洋開展大氣環境和海洋環境的基礎研究;昆侖站位于冰蓋最高點;泰山站是中山站、昆侖站的中轉站。3.聯實際。結合所學知識,南極考察隊歸來時需隨“雪龍”號一起帶回的有科研資料、生活垃圾,保護科研成果的同時,保護南極地區的生態環境;考察隊的主要任務是進行科學研究、環境監測和生態保護,而非資源開采,不應帶回煤炭資源、金屬礦藏。第九章 極地地區一、獨特的自然環境描圖填圖·在圖中描出地球自轉方向。·在圖中描繪南極圈、北極圈。·在南極地區圖中填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在北極地區圖中填注亞洲、歐洲、北美洲。1.對比:項目 南極地區 北極地區位置、 范圍 主要位于南極圈以南,包括南極洲及其周邊的海域 主要位于北極圈以北,包括北冰洋大部分及其周邊的亞、歐、北美三洲部分地區氣候 特點 嚴寒、干燥、烈風(暖季:每年11月到次年3月。別稱:“冰雪高原”“白色荒漠”“風庫”) 終年冰封,但與南極地區相比,氣溫較高、降水較多、風速遠不及南極地區代表 動物 企鵝 北極熊2.南極洲獨特的地理特征:(1)位置最南的大洲。(2)緯度最高的大洲。(3)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4)跨經度最廣的大洲。(5)世界上淡水資源最豐富的大洲。(6)世界上最寒冷的大洲。3.極地地區的科考站:(1)長城站在南極圈之外,無極晝極夜。(2)中山站、昆侖站、泰山站都位于南極圈內,有極晝極夜。4.在極地地區判定東西方向的方法:按地球自轉方向,南順北逆,箭頭方向為東。二、科學考察的寶地(教材P104)1.南極地區:地下豐富的礦產資源,地上大量的固體淡水資源,海域及沿岸的海洋生物,被譽為自然資源的“大倉庫”。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原始的自然環境,為科學家們進行地質、冰川、海洋、生物、氣象、天文等學科的科學研究提供了領域廣闊的天然實驗室。2.北極地區:豐富的礦產資源如石油、天然氣、煤、鐵等已被發現并開采。3.我國的極地科考:項目 南 極 地 區 北 極 地 區科考時間 始于20世紀20年代 始于20世紀50年代末我國科考站 長城站、中山站、昆侖站、泰山站 黃河站三、極地地區的環境保護(教材P106)項目 南極地區 北極地區問 題 過度捕殺鯨等極地動物,將破壞生物多樣性,從而破壞其生態環境 濫殺海豹、海獅、海象等動物;開采、加工石油、天然氣等導致環境污染;石油泄漏等極大地破壞了海洋生態環境保 護 1959年12月,簽訂了《南極條約》,我國于1983年正式加入該條約 1991年制定了《北極環境保護戰略》考點 兩極地區的自然環境南極地區和北極地區氣候的異同點和形成原因相同點 嚴寒、干燥原因 緯度高,極地高壓控制,降水稀少不同點 南極地區比北極地區氣溫更低、降水更少、風力更大原因 ①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大。南極地區以陸地為主,北極地區以海洋為主,陸地升溫和冷卻比海洋快,降溫幅度比海洋大。 ②地勢高低不同。南極地區地勢高,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大陸,北極地區地勢低。 ③覆冰情況不同。南極地區絕大部分地方覆蓋著很厚的冰層,北極地區覆冰較少,接受太陽輻射較多典題示范 (2024·濱州學業考)2024年4月,我國第四十次南極考察隊暨“雪龍”號極地考察破冰船順利返航,圓滿完成了“探秘五站、考察五海、新建一站”的任務目標。讀南極地區簡圖,完成1~3題。1.因南極大陸暖季較短,新建秦嶺站須在三個月內完成主體建筑的裝配,建議抵達的月份是(D)A.3月 B.6月C.9月 D.12月2.新建秦嶺站科考研究方向可能有(A)A.面向太平洋開展大氣環境和海洋環境的基礎研究B.位于冰蓋最高點,開展冰川深冰芯鉆探研究C.面向印度洋開展氣象、地震研究D.作為中山站、昆侖站的中轉站,是南極地形考察的重要支撐3.南極考察隊歸來時需隨“雪龍”號一起帶回的有(C)①煤炭資源 ②科研資料③金屬礦藏 ④生活垃圾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解題指南】1.會分析。南極大陸建設秦嶺站應該選擇南半球的夏季時進行,此時氣溫較高,有極晝現象的出現,利于秦嶺站的建設,新建秦嶺站須在三個月內完成主體建筑的裝配,建議抵達的月份是12月,這樣就有12月、1月、2月三個月的暖季建設時間。2.練綜合。秦嶺站瀕臨太平洋,因此新建秦嶺站科考研究方向可能有面向太平洋開展大氣環境和海洋環境的基礎研究;昆侖站位于冰蓋最高點;泰山站是中山站、昆侖站的中轉站。3.聯實際。結合所學知識,南極考察隊歸來時需隨“雪龍”號一起帶回的有科研資料、生活垃圾,保護科研成果的同時,保護南極地區的生態環境;考察隊的主要任務是進行科學研究、環境監測和生態保護,而非資源開采,不應帶回煤炭資源、金屬礦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九章 極地地區 - 學生版.docx 第九章 極地地區.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