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1張PPT)第三部分 中考熱點專題復習板塊一 國情教育專題四 “繁花”催開中原新顏常考設問串體系熱點命題解讀熱點新題精練1.(是什么)河南文化頻頻出圈,說明了什么?(1)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華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園。(2)中華文化獨一無二的理念、智慧、氣度、神韻,增添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內心深處的自信和自豪。(3)文化創新激活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活力,滿足了人民的心理需求。(4)現代科技賦能中華文化的創新發展,大大增強了中華文化的感染力。(5)網絡為文化傳播搭建了新的平臺,提高了文化的傳播速度。(6)河南高度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新和發展,不斷增強文化自信。2.(為什么)河南“中國節日”系列文化節目深受廣大觀眾好評,頻頻出圈,對我們傳承中華傳統文化提供了哪些有益借鑒?(1)加大對中華文化遺產的保護力度,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新的時代內涵。(2)創新表達方式,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3)把握現代人的審美趨向和需求,實現審美的古今融合。(4)推廣文創產品,讓年輕人更加親近傳統文化。(5)不斷推陳出新,開展多種形式的文藝展演活動。3.(怎么做)弘揚中原傳統文化,你準備以怎樣的實際行動為實現河南文化強省作貢獻?(1)學習、了解河南文化,增強對河南文化的認同感。(2)努力學習,立志成才,為河南文化傳承創新增添新的活力。(3)與時俱進,不斷創新,為推動河南文化的創新、發展作貢獻。(4)積極向身邊的人宣傳河南文化,提升家鄉文化的影響力。(5)做文明河南人,增強民族自尊心、 自信心、 自豪感,樹立良好的河南形象。【熱點素材】2024上半年河南文旅頻頻出圈。從年初“主打一個聽勸”,連發多條優質短視頻,從接住“潑天富貴”,到“董宇輝河南行”引發全網關注;從舉辦“夏爽中原 老家河南”“咱村有戲”等多場文旅推介活動,到召開全省旅游發展大會……河南文旅呈現了持續性的火熱態勢。【知識鏈接】①加大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保護、傳承與利用,增強文化自信。②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③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明需求。1.河南文旅“整活”出圈反映了什么?(1)我省不斷守正創新,打造文旅亮點。(2)我省人民熱愛家鄉,團結一心,愛崗敬業,吃苦耐勞。(3)我省持續發布年輕人喜聞樂見的內容,為“民眾至上”的文旅發展理念提供了新樣本。2.河南不忘苦練“內功”,深入挖掘文化資源,打造旅游新路線、新玩法,這將產生哪些積極效應?(1)有利于不斷提升河南文旅的吸引力,打響各景區知名度,強力引客入豫。(2)有利于推動我省旅游提質增效和創新發展,激發市場活力和發展內生動力。(3)有利于展示我省優秀傳統文化,釋放我省傳統文化新活力、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4)有利于吸引更多游客游玩,帶動消費增長,提升游客的獲得感和幸福感。3.數字技術以及AIGC技術的運用,能夠帶來哪些利好?(1)有利于提升觀眾的互動性和體驗感。(2)有利于實現科技與文化相結合,助力博物館實現數字化運營。(3)有利于推動博物館的創新發展,提升自身吸引力。4.為了讓古老河南以更加年輕的姿態走向世界,你還有哪些好建議?(1)積極培育文娛旅游等新的消費增長點,打造特色小鎮、文化創意園區、非遺體驗等文旅新業態。(2)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提升文化品牌影響力。(3)開展以新媒體為主陣地的創意營銷,利用新媒體平臺擴大文旅宣傳。(4)推出更多高品質的文旅新業態新產品,為游客提供高質量的文化旅游體驗。5.河南文旅出圈后,眾多網民在社交媒體上紛紛留言說想來河南游玩,請你積極回復留言,為大家推薦兩個好去處。示例一:龍門石窟。龍門石窟是世界上造像多、規模大的石刻藝術寶庫,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中國石刻藝術的最高峰”,與敦煌莫高窟、云岡石窟并稱中國三大石窟。示例二:清明上河園。清明上河園是按照中國傳世名畫《清明上河圖》而復原再現的大型宋代歷史文化主題公園,薈萃了宋代民間手工藝和民俗文化,包括汴繡、木版年畫、面人、糖人等手工藝術的現場表演制作以及曲藝、雜耍、馴鳥、斗雞等民俗風情表演。6.借助數字技術,讓文物“活”起來讓我們明白了哪些道理?(1)傳承和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要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2)網絡為文化傳播和科技創新搭建了新平臺。(3)互聯網極大地拓展了文化交流的內容、場合及范圍,提高了文化傳播的速度。(4)我省滿足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不斷提升人民的幸福感、獲得感。7.開封博物館面向中小學生開展社教活動,有何重要意義?(1)有利于推動我省博物館事業的發展。(2)有利于保護和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延續文化血脈。(3)有利于讓人民群眾共享我省文化事業發展成果。(4)有利于豐富中小學生生活內容,養護精神。(5)有利于增強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心、自豪感。8.文旅文創持續出圈,洛陽漢服、國貨潮牌共赴文明之約將產生哪些積極效應?(1)有利于充分展現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獨特魅力。(2)有利于堅定文化自信,增進人們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歸屬感。(3)有利于豐富人們的文化生活,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明需求。(4)有利于更好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歷史文化遺產。(5)有利于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闡發中國精神、展現中國風貌。9.我省不斷推動考古遺產活化起來、傳統文化閃亮起來、文旅市場豐富起來,體現了什么?(1)我省文化底蘊深厚,文化資源豐富。(2)我省持續加大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保護、傳承與利用。(3)我省高度重視文旅發展,不斷擴大宣傳力度。(4)我省不斷對傳統文化進行創意轉化與創新表達,營造濃厚的文化氛圍。10.將輝映古今的詩詞、歌賦,創新為《唐宮夜宴》《洛神水賦》能夠帶來哪些利好?(1)有利于不斷提升河南的吸引力,打響知名度,強力引客入豫。(2)有利于推動我省旅游提質增效和創新發展,激發文化發展內生動力。(3)有利于展示我省優秀傳統文化,釋放我省傳統文化新活。(4)有利于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動文旅融合帶動經濟增長。11.為吸引年輕游客,我省還能怎么做?(1)進一步加強對文化資源的開發力度,將豐富的文化資源轉化為當下消費者喜歡的文化旅游產品。(2)通過良好的口碑效應和新媒體營銷手段,提高文旅產品的知名度和影響力。(3)策劃精品旅游線路,不斷滿足游客多樣化旅游需求。(4)加大對文旅行業人才的培訓和引進力度,提高文旅行業的整體素質和服務水平。12.請你就人文之美、山水之勝、紅色革命這三個不同角度再分別向游客們推薦一處游玩地標。人文之美:太昊陵。太昊陵,是“三皇之首”太昊伏羲氏的陵廟,因伏羲被稱為“人文始祖”,因此太昊陵也被譽為天下第一陵,如今已有3000余年歷史,建筑古樸自然,處處都透露著莊嚴肅穆的氛圍,風景秀麗,感受獨有的清凈。山水之勝:龍潭大峽谷龍潭大峽谷是一條以典型的紅巖嶂谷群地質地貌景觀為主的峽谷景區。谷內高峽甕谷、山崩地裂奇觀,堪稱世界一絕,人間少有。龍潭大峽谷景區享有“古海洋天然博物館”“黃河山水畫廊”等美名。紅色革命:何家沖紅二十五軍長征出發地。何家沖紅二十五軍長征出發地位于河南省羅山縣鐵鋪鄉何家沖,是中國近代革命史上紅軍長征四大出發地之一,是傳承弘揚大別山精神和長征精神的紅色教育基地。1.研學旅行,寓“教”于“行”,讓學生邊走邊學,開闊視野,增長知識。五一假期將至,同學們相約依次去體驗河南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下列路線設計最恰當的是( )CA.開封朱仙鎮——洛陽龍門石窟——安陽文字博物館B.蘭考焦裕祿教育基地——鄭州綠博園——登封少林寺C.汝州汝瓷博物館——鄭州二七紀念堂——鄭州宇通工業研學基地D.寶豐中原解放紀念館——南陽內鄉縣衙——駐馬店楊靖宇將軍紀念館2.河南,作為中華文明的發源地之一,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在中華文字的演化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在河南省博物館,你可以看到印刻有古老文字的各種實物,從商周的甲骨文到漢唐的楷書,每一個字體的演化都代表著中華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從中我們可以看出( )CA.河南是中國文字的唯一發源地B.文字的發展完全取決于書法家的創新C.中華文化具有與時俱進的創造力,薪火相傳,歷久彌新D.要尊重差異、理解不同、包容多樣文化3.2023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終評結果中,鄭州商都書院街基地、永城王莊遺址入選。至此,自1990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啟動評選以來,河南已有55個項目成功入選,領跑全國。上述事實( )D①充分表明中華文化雖歷經滄桑但歷久彌新②彰顯了河南在中華文明進程中的重要地位③表明河南文化資源豐富,已建成文化強省④能增強河南人民的自豪感,堅定文化自信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4.開封依托宋文化,因地制宜多舉措提升文旅品質。持續開展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宣傳營銷;深入挖掘清明文化,舉辦中國(開封)清明文化節;發布“開封傳統特色早餐地圖”,進一步方便來汴游客;開設44個臨時停車場,開通“王婆說媒”定制公交車;經營單位誠實守信、穩定價格,增強服務意識;市民積極參加“夜市下的小紅帽”志愿服務活動;市公安局、市場監管局等相關部門,通力合作、各司其職,守護游客平安出行……結合材料,運用所學知識,請你解讀開封成功出圈走紅的密碼。[答案] ①借助資源和文化優勢,深入挖掘開封特色文化,發展特色文旅產業;②利用互聯網等現代技術支持,做好文旅宣傳推廣,提高當地的知名度、影響力;推陳出新,打造多元化文旅產品新業態;高度重視文旅發展,完善相關配套設施建設;③經營者誠實守信,打造和諧有序的經營氛圍,關注游客感受,保護游客利益;④廣大市民熱情好客、積極服務,營造友善的人文環境;⑤各部門全方位通力合作,助力旅游業發展,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等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