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案課題 1.1.3積的乘方教學目標 1:通過探索積的乘方的運算性質,進一步體會和鞏固冪的意義,在推理得出積的乘方的運算性質的過程中,領會這個性質. 2:經歷探索積的乘方的過程,發展學生的推理能力和有條理的表達能力,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3:通過小組合作與交流,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和探索精神,有助于塑造他們挑戰困難,挑戰生活的勇氣和信心.教學重點 積的乘方的運算.教學難點 積的乘方的推導過程的理解和靈活運用.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教法、學法 采用“探究──交流──合作”的方法,讓學生在互動中掌握知識.課時安排 1課時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計算 x5·x2=_____ (x3)2=______ (a3)2·a4=______ y2n·yn+1=______ 學生活動:完成上面的演練題,并從中領會這兩個冪的運算法則. 二、探究新知: 1、先觀察式子(2×3)2與22 ×32,有什么區別?計算結果你會發現什么? 填空: (2×3)2= = 22×32 = = 結論:(2×3)2 22×32 下面的式子也是這樣嗎,你又發現了什么? (2×3)3= = 23×33 = = 結論: (2×3)3 23×33 2.先猜想下面式子的結果。再思考運算過程用到哪些運算律? (ab)2=________乘方的意義 =________乘法交換律、結合律 =________乘方的意義 (ab)3=________乘方的意義 =________乘法交換律、結合律 =________乘方的意義 3.由此,你能做出什么大膽的猜想? (2×3)2 = 22 × 32 (2×3)3 = 23 × 33 (ab)2=a2b2 (ab)3=a3b3 猜想:(ab)n = 4.得出結論 積的乘方法則:(ab)n=anbn (n都是正整數) 積的乘方,等于把積的每一個因式分別乘方,再把所得的冪相乘. 三,例題講解: 例3:計算: (1) (2a)3 (2) (-5b)3 (3) (xy2)2 (4)(-2x3)4 解: (1) (2a)3=23 a3 = 8a3; (2) (-5b)3=(-5)3 b3=-125b3; (3) (xy2)2=x2 (y2)2=x2y4; (4) (-2x3)4=(-2)4 (x3)4=16x12. 四.課堂練習: 下面的計算是否正確?如果有錯誤,請改正. (1) (xy2)3 = x y6 ( ) (2)(-2b2)2 = -4 b4 ( ) (3)-(-ab2)2=a2 b4 ( ) 公式推廣 : (ab)2=a2b2 (n都是正整數) 三個或三個以上因式的積的乘方也具有這一性質. (abc)n=anb ncn(n都是正整數) 反饋練習: 比一比,誰做的又快又準確 (1) (ab)4 (2) (3)(- 3×102) 3 (4) (2ab2)3 五、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備注: 二次備課:板書設計: 1.1.3 積的乘方 積的乘方的乘法法則 例: 練習: 作業設計: 相應的同步練習冊 必做題:基礎練習; 選做題:綜合提升、創新應用;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