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素養達標教學設計3.2 認識正方體教學內容 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教材P20.例3.教材分析 本課是在學生已經初步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使學生進一步認識正方體的基本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正方體的特征。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初步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讓學生進一步認識正方體的基本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正方體的特征。核心素養 培養空間想象、推理能力,發展初步的空間觀念。學習目標 1.經歷觀察、操作的探究過程,認識正方體、掌握正方體的特征,理解正方體和長方體的關系。 2.通過觀察與操作,培養觀察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發展空間觀念。 3.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圖形與實際生活的聯系,感受圖形學習的價值,提高數學學習的興趣和學好數學的信心。教學重點 經歷觀察、操作的探究過程,從棱、頂點、面三個方面認識正方體。教學難點 梳理長方體和正方體關系,并能解決實際問題。教學方法 實踐活動、自主觀察、獨立思考、合作交流及啟發引導等。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師生雙邊活動 設計意圖一、 知識鏈接 師:同學們,你還記得長方體的特征嗎?接下來,老師出一道題來考考大家。 (出示題目) 看圖填空。 (1)長方體有_____個面;_____條棱;_____個頂點。 (2)長方體有_____條長;_____條寬;_____條高。 (3)這個長方體的棱長總和是_______。 學生舉手作答。 師:接下來,按下面的方法將這個長方體平均成兩份,得到的是什么呢?(出示動畫) 生:正方體。 師:你在生活中見過正方體嗎? 生1:魔方是正方體。 生2:骰子也是正方體。 …… 師:正方體也叫立方體。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究正方體有哪些特征吧。 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通過復習舊知,以舊引新,實現舊知識到新知識的順向遷移,不僅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而且能有效地激勵學生積極地探究新知。二、 探究新知 1.正方體的特征 (1)明確正方體的各部分名稱 師:同學們,關于正方體,你知道哪些知識呢? 生:正方體也是由面、棱、頂點組成的。 (出示動畫介紹面、棱、頂點) 面與面相交的線段叫作:棱[léng]。 棱與棱的交點叫作:頂點。 (2)探究正方體的特征 師:請大家拿出一個正方體的物品看一看,量一量,并在小組內 說一說你有什么發現? 學生觀察時,教師巡視,并加入小組討論,引導學生有序觀察。 生1:正方體有6個面,它們是完全相同的正方形。 (教師出示動畫演示) 生2:正方體有12條棱,它們長度都相等。相對的棱互相平行,相鄰的棱互相垂直。 (教師出示動畫演示) 生3:正方體有8個頂點。 師總結:正方體不需要用長、寬、高來區分。 (3)正方體的棱長總和 師:請同學們剪下本書附頁中圖2的圖樣做一個正方體,再量出它的棱長是多少厘米。 學生操作,教師巡視。 師:你能求出這個正方體的棱長總和嗎? 生:正方體的棱長總和=棱長×12=3×12 = 36(cm)。 (4)小結 2.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關系 (1)從面、棱、頂點三方面比較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異同 師:長方體和長方體有哪些相同點?有哪些不同點?請和你的組員討論一下,并完成下面表格。 學生討論,教師巡視并指導。 師:誰來說說方體和長方體有哪些相同點? 生:它們都有6個面、12條棱和8個頂點。 師:它們之間有哪些不同點呢? 生1:長方體6個面是長方形(特殊情況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正方體6個面都是完全相同的正方形。 生2:長方體相對的棱的長度相等,正方體12條棱的長度都相等。 (2)明確長方體和長方體之間的關系 師:從表格中,你們能總結出長方體和長方體之間的關系嗎? 師:誰來說說方體和長方體有哪些相同點? 生:正方體具有長方體的所有特征,所以正方體可以看成長、寬、高都相等的長方體。 師:你能用集合的方式表示正方體和長方體的關系嗎? 指名學生上黑板畫圖。 3.教師組織學生觀看視頻,回顧本節課知識。 把猜想和探索實踐緊密結合,既可以激發學生的探索精神,又讓他們享受猜想的成功體驗,更好地發揮他們的創造力,同時讓學生對體驗重病獲得的有關知識進行搜索、歸納、整理以解決“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聯系與區別”的問題。三、 課堂演練 一、判斷題。 1.底面是正方形的長方體,一定是正方體。 ( × ) 2.如果長方體的長和寬相等,那么它一定是正方體。( × ) 3.相交于同一個頂點的三條棱相等的長方體一定是正方體。( √ ) 二、選擇題。 4.長方體與正方體的關系可以用( B )圖表示。 A. B. C. 5.一個正方體的棱長總和是60 cm,它的棱長是( C )。 A.15 cm B.7.5 cm C.5 cm 三、用棱長1 cm的小正方體搭一搭。(教材P20“做一做”) (1)搭一個稍大一些的正方體,至少需要多少個小正方體?動手試一試。 答:至少需要8個小正方體。 (2)用12個小正方體搭一個長方體,可以有幾種不同的搭法?記錄搭出的長方體的長、寬、高。 答:可以有四種不同的搭法。 (3)搭一個4個面都是正方形的長方體,你發現了什么? 發現:搭成的長方體實際是一個正方體。4×12 = 48(dm) 四、你能計算出下面正方體的棱長總和嗎? 4×12 = 48(dm) 主要是鞏固課堂所學的知識,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四、 總結評價 1.課堂總結 2.素養評價 3.布置作業 (1)完成《分層作業》中對應練習。 (2)預習下一節內容。板書設計課后作業 1.完成《分層作業》中對應練習; 2.預習下一節內容。課后反思 本節課的教學設計是在學生掌握了長方體特征的基礎上,借助實物模型,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自主進行探究并歸納正方體的特征,認識正方體的各部分名稱及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關系。在探索過程中培養了學生動手、動口、動腦等能力,使學生的空間觀念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