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7.1影響深遠的人文精神核心素養:道德修養學習目標:學習和理解中華人文精神的豐富內涵,堅定文化自信。常見考查方式:結合情境事例、古言名畫等素材,考查中華人文精神的豐富內涵知識點一 人文精神的含義1.人文精神是一種普遍的人類自我關懷,表現為對人的尊嚴、價值、命運的維護、追求和關切,對人類遺留下來的各種精神文化現象的高度珍視,對一種全面發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中華人文精神主要體現在 ( )①處世方法、教化思想 ②美學追求、生活理念 ③經濟建設、物質生產 ④國際交往、國際貿易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知識點二 文以載道 以文化人2.習近平總書記在天津考察時指出,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潤城、以文興業,展現城市文化特色和精神氣質,是傳承發展城市文化、培育滋養城市文明的目的所在。這說明 ( )①以文化人的思想有利于豐富人的精神生活②以文化人的思想有利于提升精神境界③文化是一座城市發展的決定性因素④傳承、發展城市文化離不開文以載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一、選擇題(12題)1.所謂“人文”,就是將人文飾起來,就是將多重人性美善起來,將多重人倫和美起來,將多重道德美好起來,總結來說就是將人性光明起來。這彰顯了人文精神的( )A.敬畏生命的理念 B.遵規守紀的要求C.道德情操的涵養 D.誠實守信的體現2.善于在差異性中尋求共同性、一致性,找到最大公約數、畫出同心圓。在尋求一致的同時要承認不同,充分尊重多樣性,充分認識到每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文明獨特性。上述觀點體現了 ( )①求同存異的處世方法 ②對他人要找共同點,不能有不同的觀點 ③既找出共同點,又要尊重不同意見 ④求同能讓人們彼此尊重和包容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3.詩配畫,是語文與美術完美邂逅的浪漫。山東濟南黃河實驗學校把語文與美術融合在一起,文字與色彩相互成就,詩歌賦予畫面靈魂,繪畫給予詩歌鮮活的生命。這不僅是藝術的交融,更是智慧的碰撞。從中我們會體味到 ( )①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相互促進 ②形神兼備、情景交融的美學追求 ③思想情感與景物、藝術的交融 ④只有語文和美術學科才可能結合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4.中華民族倡導儉樸、簡約的生活方式。儉樸簡約的生活方式是一種追求簡單、實用和環保的生活方式,它強調減少物質欲望,注重生活的本質和內在的滿足感。下列做法體現儉樸簡約生活方式的是 ( )①適度點菜,不夠再添,踐行光盤行動 ②樹立勤儉節約的家風,珍惜糧食 ③聚餐講究排場,打包剩菜失顏面 ④吃自助餐,寧可吃剩,不能吃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每年的5月21日是世界文化多樣性促進對話和發展日,該節日以“為多樣性和包容做一件事”為宗旨,鼓勵來自世界各地的個人和組織積極采取行動,支持文化多樣化發展,提高人們對文化交流的重要性、文化多樣性與包容性的認識。同住地球村,文明只有姹紫嫣紅之別,但無高低優劣之分。這體現了 ( )①彼此尊重,相互包容 ②協調不同文化,消除文化差異 ③和而不同,求同存異 ④借鑒多樣文化,力求盲從茍同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強調以人文化成天下,以人類社會和人本身發展的道理來教育世人,達到促進社會和諧、成就美好人生的目的,并由此發展出影響深遠的中華人文精神。下列古語與其體現的人文精神對應不正確的是 ( )①君子和而不同——求同存異、和而不同②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儉約自守、中和泰和③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文以載道、以文化人④三日不讀書,面目可憎——形神兼備、情景交融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在全國兩會上,貼在礦泉水瓶上的環境標簽成為“網紅”。在這個綠色標簽上,印有中英文的“給水瓶做記號,并請喝完”,還鼓勵未喝完帶走。對這一舉措認識正確的是( )①能夠為解決大氣污染盡一份力 ②有利于倡導勤儉節約的良好風尚 ③是倡導儉樸、簡約生活方式的體現 ④有利于克服消費主義、享樂主義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③④8.中華人文精神所蘊含的道理影響著世人。以下能體現儉約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的是( )A.外出購物攜帶環保袋,拒絕過度包裝B.某校籃球隊以“發展個性,凝聚共識”為隊訓C.制訂班級規則時,既要尊重不同意見,又要找到最大公約數D.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聞過即改,知恥而后勇9.某地鐵站以山水畫、浮雕工藝來進行站內裝飾,凸顯了江南水鄉的靈秀之美,成為一道美麗的風景線。該地鐵站的設計理念體現了( )A.求同存異、和而不同的處世方法B.形神兼備、情景交融的美學追求C.文以載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D.儉約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10.下列符合求同存異、和而不同的處世方法的是( )A.只和與自己對問題看法一致的人交朋友B.要做到尊重他人,但不盲從茍同C.做事要堅持自己的原則,對不同的意見決不讓步D.盡力避免所有的矛盾和不同能力提升11.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以“人”為主體的文化,這決定了它必然蘊含著文以載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對于這一思想,下列理解正確的是( )①各種各樣的文化表現形式都承載著做人做事的道理 ②所有傳統文化都可以教育人、感化人,成就理想人格 ③有助于解決人際矛盾,為化解當代社會沖突提供重要啟示 ④對于豐富人的精神生活、提升精神境界具有重要意義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12.中國美學強調意境,其特點是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這一特點( )①體現出人們主張將人的思想情感與外界景物融為一體 ②表現為“形具而神生”,追求立象盡意 ③有助于人們堅守做人的品格 ④承載著做人做事的道理A.①② B.②④C.①③ D.③④二、非選擇題(2題)1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2024年10月18日,廣東惠州市惠東縣平海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杜林文學作品展陳室”正式揭牌,旨在展示杜林的文學成就,傳承杜林的文學創作精神。文以載道、以文化人。“杜林先生是平海人自己的作家,他生于平海,長于平海,寫的也全是平海。”平海鎮黨委委員、宣傳委員表示,此次杜林文學作品展陳室的揭幕,展示杜林先生生平作品,有利于推動平海文藝高質量發展,必將激勵平海鎮文藝工作者以此為榜樣,創作出更多有溫度、有力量的平海特色文藝作品,凝心聚力推進文化自信自強,推動平海文藝邁向新的輝煌。(1)我們該如何理解“文以載道、以文化人”這句話 材料二 環境舞蹈《三聯畫》于2024年5月30日精彩上演。該舞蹈以“三聯畫”為錨點,融合了視覺藝術、戲劇、舞蹈三種藝術形式。48位舞者以肢體作畫,將動作的痕跡固定在畫布上,現場演繹與流動的“即時投影”在時空中交錯,形成震撼的3D視覺體驗,為現代舞蹈形式注入了新的活力。(2)請你運用教材知識對此次精彩演出作出評價。14.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精神是中華文化最醒目的標識之一。我們要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人文精神養分,使之與現代文化相融相通,更好地實現以文化人。材料二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東晉詩人陶淵明的這些詩作感情真摯、樸素自然,表達了陶淵明淡泊名利、安貧樂道的高貴品質和儉樸、自然的生活態度,深受后人喜愛。(1)“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體現了怎樣的中華人文精神 這一精神有著怎樣的價值 (2)品讀材料二中陶淵明的詩句,你從中品味出怎樣的生活理念 請簡要闡明你對這一理念的理解。(3)結合兩則材料,簡要談談中華人文精神有何作用。參考答案基礎鞏固1. A2. D綜合提升1. C2. C3. B4. A5. B6. D7. C8. A9. B10. B11. B12. A13.(1)①文以載道、以文化人是中華人文精神體現的教化思想。②各種各樣的文化表現形式都承載著做人做事的道理,可以教育人、感化人,成就理想人格。③文以載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對于豐富人的精神生活、提升精神境界具有重要意義。(2)①舞蹈、繪畫等文藝作品不但具有美妙形態,而且富有獨特神韻,可謂“形具而神生”。 ②在文化生活中,人們追求立象盡意,主張將人的思想情感與外界景物融為一體。③形神兼備、情景交融的美學追求,塑造了中華民族獨特的審美氣質。14.(1)體現了文以載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這一思想對于豐富人的精神生活、提升精神境界具有重要意義。(2)儉約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中華民族倡導儉樸、簡約的生活方式,強調不為物役,追求人與自身、人與人、人與世界的和諧統一。這一生活理念有助于人們堅守做人的品格,克服拜金主義、消費主義、享樂主義,有利于真正實現人的價值。(3)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豐富人文精神,彰顯了中華民族對現實生活意義的探索和道德情操的涵養。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