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試題選擇題(16小題,每題3分,共48分)1.2024年,小李在一家互聯網企業擔任程序員。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公司為了趕項目進度,頻繁要求員工加班。在接連幾個月的高強度工作后,小李發現公司并沒有按照法律規定支付足額的加班工資。他多次找到部門領導協商,希望公司能按照規定支付加班報酬,但得到的回應總是含糊其詞,問題始終沒有得到妥善解決。在此案例中( )①公司侵犯了小李獲得勞動報酬的權利 ②公司侵犯了小李獲得勞動安全保護的權利③小李與公司協商不成后,應該先申請調解 ④小李若起訴公司,需要先進行勞動爭議仲裁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2024年2月1日,張某與某網絡主播經紀公司訂立了:《網絡主播銷售服務合同》,合同期限自2024年2月1日起至2025年1月31日止。張某承諾為該網絡主播經紀公司提供銷售服務,雙方就張某的工作內容、工資待遇及發放、競業限制等做了約定。2024年5月,張某在工作途中發生交通事故不幸遇難。圍繞“張某與該經紀公司是否存在勞動關系”,經濟公司與張某父母產生分歧。根據材料,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①該公司無需承擔責任 ②雙方存在事實上的勞動合同關系③張某父母可向勞動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④張某父母可直接向法院起訴該公司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某建筑公司與甲方公司達成關于工程質量的“軍令狀”協議。李某入職該建筑公司半年后,某建筑公司以李某應當對公司“軍令狀”未完成的結果負責為由將其開除,并以“消費券”的形式代替工資發放給李某。對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軍令狀”作為規章制度的組成部分,李某適用一般侵權責任②在簽訂“軍令狀”中,民事法律關系的客體是履行協議的行為③該公司發放“消費券”的行為侵害了李某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④在解除合同過程中發生爭議,李某可申請勞動仲裁或進行訴訟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小李在某4S店訂購了一輛新能源汽車,要求配置原廠真皮座椅、電動天窗,并向該4S店支付訂金2萬元,雙方訂立了口頭買賣合同。當小李要交納尾款并提走汽車時,卻發現真皮座椅、電動天窗非原廠配置雙方產生糾紛。據此,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①4S店存在不正當競爭,侵犯了該消費者的知情權②4S店存在欺詐行為,小李可要求其雙倍返還訂金③汽車交易數額較大,口頭合同因舉證困難不太適用④4S店應就自己對合同的不當履行而承擔違約責任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2024年10月,王某在某電商平臺開設店鋪售賣盜版教科書。2024年11月24 日,某市文旅局接到群眾舉報后,聯合被告人所在地的文化市場執法人員,在王某家中查獲共計各類中小學盜版教材若干冊,經查非法經營數額巨大。對此認識正確的是( )①王某涉嫌“搭便車”,其行為屬于不正當競爭②王某進行虛假宣傳,侵害消費者自主選擇權③王某損害了著作權人利益,侵犯了其著作權④王某擾亂教材市場秩序,侵犯了著作權人榮譽權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小峰和軍軍是好朋友,兩人打算在自家車庫開始創業。車庫創業( )①若創辦組織結構簡單的合伙企業,也要學會風險管理②不論創辦何種企業,均需要依法及時繳納企業所得稅③必須在相關主管部門辦理企業登記,并領取營業執照④應該依法通過企業信息公示系統公開其所有經營信息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7.在對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匯算清繳辦理情況開展事后抽查時,某區稅務部門發現賈某未在法定期限內辦理2022年度匯算清繳,于是對其立案檢查,依據相關法律法規規定作出行政處罰,追繳稅款、加收滯納金并處罰款共計17.01萬元。據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①追繳稅款是基于稅收是國家財政的重要來源,是稅務部門的職責所在②依法納稅是公民應盡的法定義務,違反規定就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③賈某如果不服行政處罰可以向作出該處罰的區稅務部門提出行政復議④對賈某立案檢查表明稅務部門既是征稅機關,也是專門的法律監督機關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8.居民王某行至某6層居民樓下,被住戶扔下的空酒瓶砸成重傷。因無法確定具體侵權人,王某將3層至6層住戶全部告上法庭。3層、5層住戶提供了案發時段家中無人的證據,法院判決4層、6層住戶承擔侵權責任。后警方查清4層住戶范某為加害人,以涉嫌“高空拋物罪”對其采取強制措施。本案中( )①經調查難以確定具體侵權人的,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給予追償②在無法確定具體侵權人的情況下,王某有權將可能加害的樓層住戶告上法庭③范某被警方查清為實際加害人后,原先被判承擔侵權責任的6層住戶有權向范某追償④王某在提起訴訟時,必須提供確切證據證明范某為加害人,否則法院不會受理其訴訟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9.阿強與阿東系鄰居,二人的住宅相鄰,阿東在圍墻上安裝了兩部監控,兩部監控的角度分別對著阿強的住宅正門和右側門。該監控具有高清、紅外夜視、手機遠程監控、錄像回放等功能。阿強多次與阿東協商拆除監控但均遭到拒絕。對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①阿東安裝攝像頭依法行使自身民事權利,合情合理不應拆除②兩家協商無果須先經過仲裁機構仲裁,才能向法院提起訴訟③阿東在行使民事權利時超過了正當的界限,應當拆除攝像頭④阿東侵犯了阿強及其家人的隱私權,應該妥善處理相鄰關系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0.某小區第二幢房屋與第三幢房屋緊鄰,第二幢房屋的負一樓為商鋪,從負一樓須通過樓梯間,方可上至一樓后分別進入相鄰的兩幢房屋。葉某仙擁有第二幢一樓商用房101至106室的所有權后,一直從該負一樓至一樓的樓梯間出入,且此為唯一出入通道。2020年3月,阮某獲得第三幢一樓101至105室的所有權,其權利包含樓梯間面積6.84m 。阮某以樓梯間為其一方所有,葉某仙不應占用其所有的樓梯通行為由,將葉某仙訴至法院。下列關于本案的說法正確的是( )①阮某作為樓梯所有權人,有理由禁止葉某仙通行②不動產權利人應當為相鄰權利人提供必要的便利③葉某仙行使權利時候,不得危害阮某的合法利益④在法庭上,阮某須先接受法院調解,再主張權利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1.戴某作為注冊商標專用權人,發現自己的商標被多家網上店鋪非法使用,認為對方構成商標侵權,要求經濟賠償,對方拒絕,戴某訴至法院。法院啟動“訴調對接”機制,將案件委派至市知識產權糾紛人民調解會,最終調解員采用遠程調解、線上簽約的方式使糾紛得到圓滿解決。對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雙方當事人達成的調解協議具有強制執行效力②調解員創新調解方式,推動知識產權調解高效、便捷、有效③推動知識產權糾紛多元化解是行政執法和司法保護的有益補充④啟動“訴調對接”機制旨在進一步提升當事人知識產權保護意識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2.吳某某、孫某某處理危險廢物鐵桶的作坊發生火災,案涉現場未有任何防滲漏措施,大量疑似油漆液體外溢至地面土壤,對周邊環境造成嚴重影響。2024年5月6日,湖州市南潯區人民檢察院依法提起附帶民事公益訴訟,請求判令吳某某、孫某某等人連帶承擔生態環境修復費用17.4萬元。5月31日,該區法院判決支持檢察機關全部訴訟請求。對此認識正確的是( )①被告人對社會公共利益造成了損害,應依法承擔賠償責任②檢察機關提起的公益訴訟屬于公訴案件,維護了社會正義③本案發揮生態損害賠償與檢察公益訴訟銜接機制積極作用④本次判決是終審判決,不服判決不能再上訴,可申請再審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3.法律為現代人提供了一種更合理的行為準則和解決問題的程序。下列符合現行法律規定的有( )①公司為激發員工積極性制定“員工末位淘汰制”,員工林某在考評中排在末位,公司因此解除和林某的勞動合同②李某以生病不能進行高強度工作為由請假1年,期間在公司不知情的情況下考取了某高校的在讀碩士,公司可以以違反勞動紀律和職業道德為由,申請仲裁要求李某退還病假期間的基本工資③江某因遭受多名學生霸凌而攜帶同學開藥瓶的折疊刀(非管制刀具)被迫前往現場,在面臨多人毆打時持刀反擊致侵害人受傷。此案中,江某可以舉證并主張自己的行為沒有斗毆故意,屬于正當防衛④李某住在羅某樓上,雙方房屋戶型一樣。李某裝修私自改變原房屋功能,把衛生間改到羅某主臥上方,羅某可以請律師做辯護人訴請法院判處李某將改建恢復原狀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4.王A家住某小鎮,因家中喜事辦酒宴,雇請了張B幫忙做事。王A安排胡C幫忙點燃花炮,結果花炮出現了散筒、低炸現象,將張B炸傷。王A與張B雙方就賠償事宜無法達成一致,產生爭議,張B便將生產者、銷售者與王A等人訴至法院。本案中( )①王A和張B、胡C之間均構成了勞動關系,故應該承擔違約責任②生產者、銷售者應承擔過錯推定責任,故適用舉證責任倒置原則③張B的起訴應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出,法院應予以登記立案④若因銷售者的過錯使花炮存在缺陷,生產者賠償后有權向其追償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5.王女士等人通過售票平臺分別支付699元、999元、1299元,購買了某歌星演唱會不同檔次的門票。演唱會開場后,王女士等人發現觀看視線被舞臺承重柱遮擋。觀看完演唱會后,王女士等人向消保委投訴,主辦方拒絕退票退款,王女士訴至法院,認為主辦方未提前告知視線嚴重遮擋,侵犯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構成欺詐,應全額退款并三倍賠償。本案中( )①主辦方應就其在售票中不存在欺詐行為承擔舉證責任②王女士等人也未提前退場,故全額退款請求不能支持③主辦方應承擔繼續履行或者采取補救措施等違約責任④主辦方未明示而售“柱子票”,侵犯消費者公平交易權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6.為緩解案多人少矛盾,同時妥善化解涉民營企業糾紛,蘇州市盛澤人民法庭引入民商調解中心“法潤之家”,以“商業調解組織+商會助力”模式開展訴前調解工作。當事人通過“訴前調解+司法確認”的方式快速化解糾紛,實現低成本、高效率保障民營企業的合法權益。這種調解機制有利于( )①健全我國司法救助制度,完善法律服務體系②拓寬涉企糾紛治理渠道,建設法治化營商環境③有利于有效化解社會矛盾,維護公平正義,促進社會和諧④推動審判機關能動履職,規范民營企業合法經營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二、材料分析題(共52分)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6分)公司職員丁某在工作時間幫家人轉發了幾條代購信息。之后,有人舉報丁某違反了勞動合同中關于“工作時間內不得兼職從事公司安排工作以外的任何其他工作”的約定。公司收到舉報后進行了調查,未能查實丁某在工作時間參與相關物品買賣合同的訂立、履行等代購行為。公司找丁某核實情況時承諾:若丁某承認代購行為,就對其從輕處罰,只扣除部分績效工資。基于公司的承諾,丁某承認了代購行為并提交了檢討書,隨后,公司以檢討書為證據,認定丁某違約,單方解除了勞動合同。結合材料,運用法律與生活知識,分別評析丁某轉發代購信息和公司以檢討書為證據解除勞動合同的行為。(6分)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材料一 2023年3月1日,盧某入職浙江臺州某公司,雙方簽訂了勞動合同。合同約定盧某將在公司設立于陜西西安的分公司從事該公司的售后工作,執行不定時工作制度,并約定經雙方協商一致后,公司可變更盧某的工作崗位或工作地點。2024年4月25日,因公司業務模式調整,公司以書面方式通知盧某返回公司總部所在地(即臺州)工作。盧某收到通知后,認為公司未經協商將其工作地點從西安變更至臺州,對其生活和工作都產生了重大影響,故回函拒絕。隨后一個月,盧某仍在西安工作,公司又多次發函通知盧某到變更后的工作地點工作,并告知其考勤地點也作相應變更。2024年7月8日,公司以盧某不服從安排和曠工為由對其予以辭退。最終,盧某向勞動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1)運用法律與生活知識,說明在該案中勞動仲裁委員應作出怎樣的裁決,并說明理由。(9分)材料二 2024年10月23日,M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接到一條舉報線索,當事人張某反映稱,其在某電商平臺開設的一家網店購買了一部手機,賣家宣傳所賣手機為“A品牌手機”“A品牌官方授權全新正品”,但收到手機后發現其并非A品牌手機,也未獲得A品牌官方授權。隨后,M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對涉事網店進行執法檢查,認定張某反映的情況基本屬實。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規定,責令涉事網店停止違法行為,并處6萬元罰款。(2)運用法律與生活知識,評析上述案例中涉事網店的行為。(9分)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不知不覺,電商在我國已經發展了10余年。如今的電商良莠不齊,亂象盡出,毫無底線地擠壓著實體店的生存空間,也無形之中影響著每個人的生活。數據造假,電子欺詐,導致消費者很容易就被這些虛假的數據蒙蔽,很難買到真正心儀的產品,刷單、銷售假貨、衍生的水軍產業鏈屢禁不止,引起消協頻頻點名。有人認為征收電商稅,引進國家有關部門對該領域的治理以后,線上線下平等對待,電商經營者就無法享受無稅經營的福利了,刷單就要承擔稅收責任,商家就要為自己的刷單行為買單,而不是采用刷單或電子欺詐的行為欺騙消費者的眼睛,消費者的權益也因此會得到有效的保護。結合材料,從“自主創業與誠信經營”的角度談談該如何解決電商發展中出現的亂象問題。(12分)20.閱讀材料,完成以下問題。(8分)小李某天路過某養生館,參加了該館的促銷活動,預付了1000元定金,收到了該養生館開具的收據。后小李與養生館因與養生館老板肖某對促銷活動的理解產生分歧,發生了糾紛,遂在某自媒體平臺發布了題為“黑店就是這么來的”“這家黑店絕不能來”的視頻和評論,給養生館帶來了不良影響。于是,該養生館將小李起訴至法院,要求小李賠償名譽損失、精神損失等費用共計1萬元,并賠禮道歉。經過一審判決,小李侵權,并要承擔相應責任。材料中:小李侵犯了養生館的名譽權,根據《民法典》的規定,他應承擔停止侵害、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等侵權責任。若小李不服一審判決,他還可以怎么做?運用《法律與生活》的相關知識,分析此案例對民事主體有何啟示。(8分)2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智慧發聲,重塑未來職場近幾年,“00后”已經步入職場,出生于千禧年之后的他們,在數字技術速代更新、生活資源相對豐富的環境中成長起來,擁有更加開放、多維、自主的思維模式。面對一些不太理想的職場環境,他們希望被尊重,希望平等地溝通和對話,希望在合理合法的范圍內提出自己的訴求,期待更公平、更真誠、更文明的職場環境。他們不隱忍、敢斗爭,但同時也有人初入職場就漠視勞動合同規定、違反競業協議、長期隨意請假……結合材料,從“做個明白的勞動者”角度,以“智慧發聲,重塑未來職場”為主題,撰寫一篇短評。(8分)要求:①圍繞主題,觀點明確;②論證充分,邏輯清晰;③學科術語使用規范;④200字左右。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第一次月考政治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C C D B A A C D C題號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C A C D C C17.①丁某在工作時間從事與工作無關的私事,違反勞動紀律,沒有全面履行與公司簽訂的勞動合同。②公司誘使丁某寫檢討書承認其存在違反勞動合同的行為,但承諾從輕處罰,卻最終單方解除了勞動合同,這違反了民法的誠實信用原則,屬于違法解除勞動合同,應承擔違約責任。18.(1)勞動仲裁委員會應裁定該公司違約并承擔違約責任。理由:①勞動合同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勞動合同一旦由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即對雙方形成約束力,當事人應當依法履行。當事人協商一致,可以變更合同,合同的一方當事人不能單方面變更或者解除合同,否則須承擔違約責任。②該公司與盧某簽訂的勞動合同書約定的工作地點是西安,并約定經雙方協商一致后,公司可變更盧某的工作崗位或工作地點。公司在未就調整工作地點與盧某充分協商的情況下,單方實施變更,并以盧某不服從安排和曠工為由辭退盧某,應屬違法。公司應承擔違約責任,盧某有權要求公司支付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賠償金。(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給分)(2)①我國法律確立了有關市場公平競爭和依法經營的規則,經營者應遵守規則,公平競爭。②上述案例中的涉事網店使用“A品牌手機”“A品牌官方授權全新正品”等標語對其所售手機進行宣傳,利用了A品牌已經建立的商業信譽,通過某種假冒或者仿冒手段,使消費者發生誤認,這種混淆行為就是典型的“搭便車”。涉事網店這種行為既損害他人的商業信譽,又對消費者構成了欺詐,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屬于不正當競爭。③M市市場監管部門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依法對涉事網店進行處罰,維護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有利于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給分)19.①經營者要遵紀守法,公平競爭,誠信經營,尊重消費者的安全消費權、知情權。②消費者可以通過多種途徑維護自身權益。消費者可以與經營者協商和解,也可以請求消費者協會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調節器組織調解,可以向有關行政部門投訴。消費者還可以通過仲裁或者訴訟的方式解決與經營者之間的爭議。③國家有關部門要建立健全相關法律、法規,保障電商市場有秩序的健康發展。④稅收是國家財政的重要來源,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國家應制定合理的稅收政策,加大對電商稅收監管力度,線上線下平等對待。經營者要依法納稅,積極承擔社會責任。20.如果小李不服一審判決,他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此案例對民事主體的啟示是:①民事主體應自覺樹立法治意識,遵守法律規定,尊重他人的合法權益,避免侵權行為的發生。②當自身權益受到侵害時,應通過合法途徑維護權利,如協商、調解、仲裁或訴訟等。③在訴訟過程中,應遵守訴訟程序,尊重司法權威,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解決糾紛。21.勞動法的首要原則是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當勞動者的權利受到侵犯時,“00后”敢于拿起法律的武器,有運用法律的勇氣,做到有所為,這有助于形成良性、健康的勞動環境和氛圍。但是,一定要采取合法的途徑維權,如運用協商和解、調解、仲裁、訴訟等方式解決勞動爭議糾紛。同時,勞動法明確了雙方的權利和義務。“00后”與企業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牢記自己對企業發展的責任和應盡的遵紀守法的義務。唯有如此,才能智慧發聲,使維權有據,共同營造工企和諧、風清氣正的職場氛圍,重塑健康的未來職場。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