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6.2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練習(含解析)2024-2025學年高中政治統編版必修三政治與法治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6.2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練習(含解析)2024-2025學年高中政治統編版必修三政治與法治

資源簡介

6.2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練習
一、單選題
1.云南省堅持文化鑄魂,依托西南聯大、尋甸縣紅軍長征柯渡紀念館等,講好護國與抗戰、紅軍長征過昆明、聶耳和國歌等抵御外侮、維護統一的“昆明故事”,用文物和故事闡釋好“五個共同”的正確中華民族歷史觀和“四個與共”的中華民族共同體理念。該做法有利于( )
①繼承優秀傳統文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②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維護多元一體的民族格局
③加強民族團結,為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奠定基礎
④創新工作方式,推進民族團結事業高質量發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自1994年中央召開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以來,對口援藏工作已走過30年的光輝歷程。對口支援西藏是先富幫后富、最終實現共同富裕的重大舉措。黨中央明確要求,援藏資金80%以上投到縣及縣以下基層、80%以上投到民生領域。對口援藏工作體現了我國( )
A.貫徹民族工作的基本方針,增強西藏人民幸福感
B.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推動西藏經濟社會發展
C.建立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
D.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提升藏區群眾的政治地位
3.75載風云激蕩,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譜寫了恢弘壯麗的史詩,鑄就了人民共和國彪炳史冊的偉業。穿越歷史煙云,一個真理昭示未來--“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是因為中國共產黨( )
①始終堅持用科學理論指引方向武裝全黨教育人民
②鍥而不舍以偉大的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的社會革命
③是中華民族團結奮斗的最大公約數和最大同心圓
④以組織建設為統領增強群眾組織力和社會號召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少數民族發展資金由中央財政安排,重點支持民族地區改善鄉村生產生活條件,發展民族手工業、民族文化旅游等富民增收特色產業。2024年少數民族發展資金74億元已全部下達至全國28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京津滬除外)有關縣(市、區、旗)。下達少數民族發展資金( )
①有利于推動鄉村振興與民族團結進步同頻共振
②為民族自治地方行使自治權奠定了堅實基礎
③能夠保障少數民族優先發展權,促進共同富裕
④旨在補齊民族地區發展短板,逐步縮小地區差距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2024年是新疆和平解放75周年。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新疆各族兒女與全國各族人民一道,共同譜寫了一曲氣壯山河的奮斗贊歌。從“十大產業集群”的生長到基礎設施“十張網”的縱橫,從中國一亞歐博覽會的舞臺到中國新疆國際民族舞蹈節的秀場……銘刻下新疆發展的一個個高光時刻。新疆發展的一個個“高光”時刻( )
①印證了民族團結是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保證 ②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具有顯著優越性
③關鍵在于黨和各族人民對新疆發展的鼎力支持 ④得益于我國保障了民族自治地區的高度自治權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團結就是力量/團結就是力量/這力量是鐵/這力量是鋼/比鐵還硬,比鋼還強。”這首著名的《團結就是力量》,曾經擂響了各民族團結救亡、打敗日本侵略者的鏗鏘戰鼓,吹響了各民族團結建國、建設社會主義的激越號角,時至今日,它仍然激勵著各族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團結奮斗。下列做法有利于維護民族團結的是( )
①保障民族地區的人大、政府、法院等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
②在少數民族居住的區、州、鄉等地區實行民族區域自治
③積極推動民族自治地方的經濟社會文化發展
④堅決反對境內外敵對勢力利用民族問題進行的滲透、破壞活動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7.《玉樹藏族自治州自治條例》規定:自治州人民代表大會中,除藏族代表外,其他居住在本行政區域內的民族應當有適當名額的代表。自治州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中應當有藏族公民擔任主任或者副主任。上述規定( )
①通過行使立法自治權維護了國家集中統一領導
②奠定了民族自治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物質基礎
③有利于維護民族團結,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④表明自治州作為自治地方享有一定的自治權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寧夏回族自治區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在這里,各種宗教、各個教派都平等地得到尊重和保護,全國各族人民無私支援,寧夏綜合實力顯著增強,人民生活明顯改善。這對民族地區發展的啟示有( )
①民族團結是我國社會穩定與發展的基石
②要落實好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民族政策
③要全面貫徹執行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
④民族區域自治保障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2025年中央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少數民族發展任務)66.6億元已提前下達。據悉,國家民委將更好發揮該項資金作用,完善民族領域發展政策體系,支持民族地區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助力推動民族地區高質量發展,此舉有利于( )
①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②實現少數民族特殊利益與國家整體利益協調統一
③改善民族地區的生活條件,建立新型的民族關系
④落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開創多元一體民族格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我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全國各族人民共同締造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國家統一之基、民族團結之本、精神力量之魂,我們必須要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增進各民族對中華民族的自覺認同,夯實我國民族關系發展的思想基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
①有利于促進民族團結,維護好各民族的區域自治
②有利于弘揚中華民族精神,建設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
③有利于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各民族的根本利益
④有利于消除民族差異,建立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習近平總書記在新疆考察時,觀看了非遺傳承人展示的《瑪納斯》,《瑪納斯》是我國少數民族三大英雄史詩之一,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遺。這說明( )
A.多元一體是我國民族格局的最重要特點
B.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
C.我國堅持民族平等,保護和傳承少數民族優秀文化
D.我國堅持民族團結,保障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使自治權
12.在2024年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實現共同富裕,一個民族都不能少。新時代,堅持“一個民族都不能少”,需要( )
A.堅持各民族共同繁榮的方針 B.在少數民族居住的地方實行自治
C.建立平等互助新型民族關系 D.在民族交融基礎上逐步消除差異
13.2024年9月2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他指出“各民族共同在中華大地上繁衍生息,有著千絲萬縷的血緣親緣關系,逐漸形成血脈相融、骨肉相連,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多元一體、不可分割的命運共同體。”這表明( )
①民族團結是我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前提和基礎
②要進一步鞏固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
③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形成和發展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
④民族的大團結和凝聚力是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保證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在我國革命、建設、改革不同歷史時期,我們黨先后建立了國民革命聯合戰線、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人民民主統一戰線等,為奪取各項事業的勝利發揮了重要作用。做好新時代黨的統一戰線工作( )
①根本在于堅持中國共產黨對統一戰線的組織領導
②要堅持和完善我國新型政黨制度,鞏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礎
③要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④需要各民主黨派發揮愛國統一戰線組織作用,凝心聚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2023年8月,貴南高鐵全線貫通,串起了“中國壯鄉”武鳴、全國唯一的毛南族自治縣環江、全國巖溶地貌最為典型的都安瑤族自治縣等30多個廣西少數民族聚居區,眾多偏遠民族自治地方融入祖國高鐵版圖,打開山門擁抱世界。貴南高鐵全線貫通有助于( )
①促進沿線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②保障沿線民族地方行使自治權
③縮小沿線地區間經濟發展差距
④提升沿線少數民族的政治地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近年來,山東援疆緊緊抓住農業產業振興這一“牛鼻子”,從產業培育、補鏈強鏈等方面著手,積極助力受援地發展現代農業等特色產業,持續加大對當地果蔬等優勢農產品的扶持力度,發揮援疆企業引領作用,打響了“南疆菜籃子”“戈壁鮮花城”等特色名片。產業援疆旨在( )
①堅持各民族共同繁榮方針,賦能新疆農業提檔升級
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凝聚民族復興磅礴偉力
③營造民族平等的和諧氛圍,澆灌民族團結進步之花
④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彰顯我國民族制度優勢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非選擇題
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5周年。1959年西藏進行民主改革,百萬農奴翻身做主人;1965年西藏自治區成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改革開放以來,中央進一步高度重視西藏工作,西藏經濟社會發生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數據顯示,2023年,西藏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8.6%,增速位居全國前列;農村飲水安全人口普及率達到100%;全區衛生健康服務體系已全面建立,社會保險覆蓋率達到100%。“復興號”動車首次開進了高原,光纖寬帶、4G信號基本實現行政村全覆蓋。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和特殊關懷下,今天的西藏,經濟發展、社會穩定、民族團結、宗教和諧,各族人民安居樂業,呈現出一片繁榮發展、蒸蒸日上的新氣象。
結合材料,運用《政治與法治》的相關知識,分析今天西藏呈現出一片繁榮發展、蒸蒸日上的新氣象的原因。
18.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強邊疆地區建設,統籌推進興邊富民行動,為西藏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提供了諸多戰略機遇。2024年是全國地方政府化解存量債務風險年,除西藏、新疆以外的西部省份和民族地區省份均已叫停除基本民生以外的基建項目,全年中央預算內投資擬安排7000億元,其中西藏就占800億元。積極促進各民族廣泛交往交流,利用中央單位和各省市對口援藏,全面深化東西部協作和定點幫扶,推動共同富裕取得實效。西藏牢牢把握機遇,乘勢而上,立足資源稟賦,聚力發展以青稞、牦牛,藏藥材等為基礎的綠色、生態、高原特色農牧產業,增強高質量發展動能。
今天的西藏呈現出繁榮發展、蒸蒸日上的新氣象。數據顯示,2023年,西藏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86%,增速位居全國前列;1~9月,地區生產總值增速達到9.8%,位居全國第一;農村飲水安全人口普及率達到100%;“復興號”動車首次開進了高原,光纖寬帶、4G信號基本實現行政村全覆蓋,全西藏有5400多個行政村,農牧區人均住房面積達到40平米以上,各族群眾的生活實現了從水桶到水管、從油燈到電燈、從土路到油路、從氈房到樓房的歷史巨變。
有人認為,西藏駛入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主要得益于國家政策的扶持。結合材料,運用“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知識對此觀點予以評析。
19.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2021年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倍加珍惜、繼續堅持民族團結的光榮傳統和“模范自治區”的崇高榮譽,鞏固發展民族團結大局。自內蒙古自治區成立70多年來,內蒙古自治區和平安定,實現了民族平等和民族大團結,各民族之間的交往與合作的密切程度前所未有。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42倍、人均增長近145倍,各族人民充分行使憲法和法律賦予的民族區域自治權利,經濟社會取得長足發展進步,民族區域自治這一具有開創性的制度設計,為一個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繁榮發展與團結進步,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材料二 西藏自治區成立以來,在黨中央堅強領導和全國人民大力支持下,西藏各族人民艱苦奮斗,各項事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更加完善,各族人民依法充分享有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等各項權利,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總量連續邁上新臺階;優秀傳統文化得到有效保護和弘揚,人民群眾宗教信仰自由得到充分尊重和保護;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社會保障事業全面發展,生態環境保持良好。
結合材料運用《政治與法治》的知識,說明我國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處理民族關系的方針和基本政策。
20.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政府工作報告指出,2023年黨中央、國務院專門出臺更好緊貼民生凝聚人心推動新疆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確定了新疆在國家全局中的“五大戰略定位”,提出了一系列支持新疆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為我們更好建設美麗新疆注入了強大動力;國務院批準設立中國(新疆)自由貿易試驗區,為新疆加快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大歷史機遇,全區各族干部群眾倍受激勵和鼓舞,倍感振奮和溫暖,倍增信心和力量!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自治機關在黨中央關心關懷和自治區黨委堅強領導下,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緊扣總目標,充分運用自治權,推動高質量發展,各方面取得優異成績,經濟發展質效好,支撐動能強,投資擴大,科技創新步伐加快,對內對外開放水平全面提高,民生福祉提升,人民安全感滿意度高,展現蓬勃活力。
結合材料,運用《政治與法治》的相關知識,分析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取得輝煌成就的原因。
參考答案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A A B A B D B A C
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A C C B A
1.D
【詳解】①:材料中的“昆明故事”主要涉及革命文化和愛國主義精神,而非“優秀傳統文化”(通常指古代文化成果),因此材料未涉及“繼承優秀傳統文化”,①不選。
②:云南省通過講述護國抗戰、紅軍長征等歷史故事,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同時“維護多元一體的民族格局”符合我國各民族“大雜居、小聚居”的國情和材料中強調的“維護統一”的目標,②符合題意。
③: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基礎是國家統一,而不是通過講這些故事來奠定基礎,③錯誤。
④:云南省通過講好 “昆明故事”,用文物和故事闡釋中華民族共同體理念,這是一種創新的工作方式。這種方式能夠以更生動、更具感染力的形式推進民族團結教育,從而推進民族團結事業高質量發展,④正確。
故本題選D。
2.A
【詳解】A:通過投資于縣及縣以下基層和民生領域,旨在提高西藏人民的生活水平,增強其幸福感,體現了民族工作基本方針的貫徹落實,A正確。
B:材料沒有涉及對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完善,B排除。
C: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早已建立,C排除。
D:對口援藏工作有助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但各族人民地位平等,對口援藏工作不能提升藏區群眾的政治地位,D排除。
故本題選A。
3.A
【詳解】①: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用科學理論指引方向、武裝全黨、教育人民,能保證正確的前進方向,凝聚力量,這是黨取得偉大成就的重要原因,①正確。
②:黨鍥而不舍以偉大的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的社會革命,不斷增強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提高黨的執政能力,能夠帶領人民取得輝煌成就,②正確。
③:中華民族團結奮斗的最大公約數和最大同心圓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而不是中國共產黨,③錯誤。
④:新時代黨的建設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而不是以組織建設為統領,④錯誤。
故本題選A。
4.B
【詳解】①④:下達少數民族發展資金,重點支持民族地區改善鄉村生產生活條件,發展富民增收特色產業,這有利于補齊民族地區發展短板,推動民族地區融入新發展格局,實現高質量發展,從而縮小地區差距,也有利于推動鄉村振興與民族團結進步同頻共振,進一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①④正確。
②:材料沒有涉及民族自治地方行使自治權的問題,且這一說法夸大了下達少數民族發展資金的作用,②排除。
③:我國堅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各民族擁有平等的發展權,“保障少數民族優先發展權”說法錯誤,③排除。
故本題選B。
5.A
【詳解】①②: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新疆各族兒女與全國各族人民一道,共同譜寫了一曲氣壯山河的奮斗贊歌,實現了新疆跨越式發展,這印證了民族團結是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保證,也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具有顯著優越性,①②正確。
③:新疆發展的關鍵在于新疆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奮斗,③排除。
④:民族自治地區享有自治權,而非高度自治權,④排除。
故本題選A。
6.B
【詳解】③:積極推動民族自治地方的經濟社會文化發展,有利于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為維護民族團結提供物質保證,③符合題意。
④:堅決反對境內外敵對勢力利用民族問題進行的滲透、破壞活動,有利于增強民族凝聚力,維護民族團結,④符合題意。
①: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和政府是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民族自治地方的法院不是自治機關,不能行使自治權,①說法錯誤。
②:我國在少數民族聚居的區、州、縣三級實行民族區域自治,②說法錯誤。
故本題選B。
7.D
【詳解】①:維護了國家集中統一領導在材料中沒有體現,①不符合題意。
②:各民族共同繁榮是自治地方發展的物質基礎,材料體現的是民族平等,②不符合題意。
③④:自治州人民代表大會中,除藏族代表外,其他居住在本行政區域內的民族應當有適當名額的代表。自治州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中應當有藏族公民擔任主任或者副主任。材料表明,自治州享有相應自治權,有利于維護民族團結,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③④符合題意。
故本題選D。
8.B
【詳解】①③:在寧夏回族自治區,各種宗教、各個教派都平等地得到尊重和保護,全國各族人民無私支援,寧夏綜合實力顯著增強,人民生活明顯改善。這對民族地區發展的啟示有民族團結是我國社會穩定與發展的基石,要全面貫徹執行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①③符合題意。
②:應該是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化主義民族關系,我國的民族政策是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各民族共同繁榮,②錯誤。
④:材料強調民族團結和宗教政策對寧夏發展的作用,未涉及民族區域自治保障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④不符合題意。
故本題選B。
9.A
【詳解】①:該項資金用于支持民族地區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高質量發展,能夠推動民族地區的經濟社會進步,提高民族地區的發展水平,促進各民族在經濟、文化等方面共同繁榮,增進各民族之間的交流、交往、交融,從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①正確。
②:我國各民族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但少數民族地區由于歷史、地理等原因,在發展上存在一些特殊需求和困難。下達專項補助資金,支持民族地區發展,既照顧到了少數民族地區的特殊利益,又有利于推動國家整體發展,實現二者的協調統一,②正確。
③:我國新型民族關系(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早已建立,③錯誤。
④:多元一體的民族格局是我國長期以來的民族狀況客觀存在,不是通過下達這筆資金來開創的,④錯誤。
故本題選A。
10.C
【詳解】①:我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維護各民族的區域自治”表述不準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重點在于增強民族凝聚力、認同感等,促進民族團結等,①不選。
②: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精神力量之魂,鑄牢它有利于弘揚中華民族精神,凝聚起各民族共同的精神力量,建設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讓各民族在精神層面更加團結,②正確。
③: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能增進各民族對中華民族的自覺認同,使得各民族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有利于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各民族的根本利益,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③正確。
④:民族差異是客觀存在的,不能消除,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在尊重差異的基礎上,增強民族間的團結、認同等,而且我國早已建立起了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④錯誤。
故本題選C。
11.C
【詳解】A:多元一體是我國民族格局的最重要特點,強調的是我國各民族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離不開誰的多元一體格局,題干中主要體現的是對少數民族優秀文化的關注,未涉及我國民族格局特點,A不符合題意。
B: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主要闡述的是在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實行區域自治,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等內容,題干重點在于對少數民族優秀文化《瑪納斯》的展示與保護,未體現民族區域自治制度,B不符合題意。
C:習近平總書記觀看非遺傳承人展示的《瑪納斯》,《瑪納斯》作為少數民族優秀文化被列入國家級非遺,這充分體現了我國堅持民族平等原則,各民族文化都受到尊重和保護,積極保護和傳承少數民族優秀文化,C正確。
D:我國堅持民族團結,保障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使自治權,主要強調的是民族之間的團結關系以及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權行使,題干中沒有涉及到民族團結和民族自治地方行使自治權的相關內容,D不符合題意。
故本題選C。
12.A
【詳解】A: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實現共同富裕,一個民族都不能少。需要堅持各民族共同繁榮的方針,加快少數民族地區高質量發展,A符合題意。
B:我國是在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不是居住的地方,B說法錯誤。
C:平等、團結、和諧、互助的新型民族關系早已經形成,C說法錯誤。
D:堅持民族平等,但不是消除民族差異,D說法錯誤。
故本題選A。
13.C
【詳解】①:國家統一是我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前提和基礎,①說法錯誤。
②③:各民族血脈相融、骨肉相連,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多元一體、不可分割,這表明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形成和發展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我們要進一步鞏固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新型民族關系,②③符合題意。
④:材料沒有涉及民族團結和經濟社會發展之間的關系,④不符合題意。
故本題選C。
14.C
【詳解】①:做好新時代黨的統一戰線工作根本在于堅持黨對統一戰線的政治領導,而非組織領導,①錯誤。
②③:做好新時代黨的統一戰線工作,要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堅持和完善我國新型政黨制度,鞏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礎,②③符合題意。
④:政協是愛國統一戰線組織,各民主黨派不是愛國統一戰線組織,④錯誤。
故本題選C。
15.B
【詳解】①:貴南高鐵全線貫通,將廣西多個少數民族聚居區連接起來,為各民族間的交往、交流提供了便利,有助于增進各民族間的交往交流交融,①正確。
②:貴南高鐵全線貫通與民族地方行使自治權無關,②排除。
③:貴南高鐵的貫通,有助于改善沿線地區的交通條件,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從而縮小沿線地區間的經濟發展差距,③正確。
④:少數民族的政治地位是由國家法律法規和政策決定的,與高鐵是否貫通無關,④排除。
故本題選B。
16.A
【詳解】①②:山東援疆緊緊抓住農業產業振興這一“牛鼻子”,從產業培育、補鏈強鏈等方面著手,積極助力受援地發展現代農業等特色產業,持續加大對當地果蔬等優勢農產品的扶持力度。可見,產業援疆的直接目的是賦能新疆農業提檔升級,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根本目的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凝聚起民族復興磅礴偉力,①②正確。
③④:產業援疆不是為了營造民族平等的氛圍,也不是為了彰顯我國民族制度優勢,③④排除。
故本題選A。
17.①堅持黨的領導,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是西藏各項事業取得全方位進步的根本保證;②廢除農奴制度,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翻身農奴當家做了主人,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堅持改革開放,解放發展了社會生產力。③貫徹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充分保證西藏依法行使自治權,切實尊重和保障少數民族的合法權益,積極推動西藏的經濟社會文化發展;④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的方針,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促進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⑤堅持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促進西藏社會和諧穩定。
【分析】背景素材:西藏呈現出一片繁榮發展、蒸蒸日上的新氣象
考點考查:黨的領導、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能力考查:描述和闡釋事物、論證和探究問題
核心素養:政治認同、公共參與
【詳解】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問題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題要求結合材料,運用《政治與法治》的相關知識,分析今天西藏呈現出一片繁榮發展、蒸蒸日上的新氣象的原因。屬于原因類主觀題,考生可根據材料內容和設問要求調動教材知識加以分析說明。
第二步:審材料,通過標點符號、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有效信息①:改革開放以來,中央進一步高度重視西藏工作,西藏經濟社會發生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可說明堅持黨的領導,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是西藏各項事業取得全方位進步的根本保證;
有效信息②:材料中西藏的建設成就(略)→可說明廢除農奴制度,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翻身農奴當家做了主人,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堅持改革開放,解放發展了社會生產力。
有效信息③: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和特殊關懷下,今天的西藏,經濟發展、社會穩定、民族團結、宗教和諧,各族人民安居樂業,呈現出一片繁榮發展、蒸蒸日上的新氣象→可從貫徹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堅持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方針、堅持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等角度,說明,充分保證西藏依法行使自治權,切實尊重和保障少數民族的合法權益,促進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促進西藏社會和諧穩定。
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
解答本題,考生可根據設問要求,運用政治與法治的相關知識,結合材料加以分析說明。
18.①國家高度重視西藏工作,制定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和扶持措施,加大中央投資和援藏資金的投入力度,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采取對口支援形式讓經濟社會相對發達地區支援西藏地區,對西藏加快發展、維持穩定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②西藏實現高質量發展是多措并舉的綜合因素的結果,除了國家政策扶持外,還在于西藏地區貫徹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從實際出發,立足資源稟賦,把國家的統一領導和民族區域自治有機結合起來;③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的方針,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全國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助力西藏取得歷史性成就;④西藏駛入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更離不開西藏各族干部群眾的自力更生、艱苦奮斗;⑤西藏既用好中央特殊支持政策和對口支援優勢,又充分發揮各族干部群眾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形成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合力。
【分析】背景素材: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
考點考查: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相關知識
能力考查:描述和闡述事物,論證和探究問題
核心素養:政治認同、公共參與
【詳解】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知識范圍、問題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題需要調用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有關知識,從處理民族關系的方針、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優越性角度分析作答。
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
關鍵詞①:加強邊疆地區建設,統籌推進興邊富民行動,為西藏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提供了諸多戰略機遇→可聯系教材知識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優越性,政策支持,該觀點具有合理性。
關鍵詞②:西藏牢牢把握機遇,乘勢而上,立足資源稟賦,聚力發展以青稞、牦牛,藏藥材等為基礎的綠色、生態、高原特色農牧產業,增強高質量發展動能→可聯系教材知識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的方針,西藏人民群眾的 共同奮斗。
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
19.①新中國成立后,我國建設和發展了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②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方針是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③民族區域自治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是我國的民族政策。(此題無答案,本答案僅供參考)
【分析】背景素材: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
考點考查:社會主義民族關系、處理民族關系的方針和基本政策
能力考查:描述和闡述事物,論證和探究問題
核心素養:政治認同、公共參與
【詳解】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知識范圍、問題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題要求結合材料說明我國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處理民族關系的方針和基本政策。需要結合材料,調用《政治與法治》的有關知識,從社會主義民族關系、處理民族關系的方針和基本政策角度分析作答。
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
關鍵詞①:要倍加珍惜、繼續堅持民族團結的光榮傳統和“模范自治區”的崇高榮譽,鞏固發展民族團結大局→可聯系我國建設和發展了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
關鍵詞②:內蒙古自治區和平安定,實現了民族平等和民族大團結,各民族之間的交往與合作的密切程度前所未有,經濟社會取得長足發展進步→可聯系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方針是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
關鍵詞③: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更加完善,各族人民依法充分享有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等各項權利→可聯系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的民族政策。
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注意設問限定以及教材知識與材料、時政信息等相結合。
20.①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在黨的正確領導下,維護和發展了各民族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關系。新疆各族群眾團結奮斗,經濟社會發展不斷進步。②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堅定不移的走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堅持了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的方針,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妥善處理了民族間的關系,大大促進了新疆的繁榮與發展,深得新疆人民擁護和認可。③全面貫徹黨的宗教工作方針,實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團結了廣大信教群眾。全面貫徹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實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務,打擊暴恐,依法妥善處理了影響民族關系的各種矛盾問題,深得新疆人民擁護和認可。(原卷無答案,此答案僅供參考)
【分析】背景素材: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取得輝煌成就
考點考查:民族區域自治的有關知識
能力考查: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描述和闡述事物
核心素養:政治認同、科學精神
【詳解】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問題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題的設問需要運用《政治與法治》的相關知識,分析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取得輝煌成就的原因。運用課本原理結合材料回答即可。
第二步:審材料,通過標點符號、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有效信息①:2023年黨中央、國務院專門出臺更好緊貼民生凝聚人心推動新疆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為我們更好建設美麗新疆注入了強大動力。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自治機關在黨中央關心關懷和自治區黨委堅強領導下,各方面取得優異成績,經濟發展質效好,對內對外開放水平全面提高,民生福祉提升,人民安全感滿意度高,展現蓬勃活力→可聯系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在黨的正確領導下,維護和發展了各民族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關系。
有效信息②:國務院批準設立中國(新疆)自由貿易試驗區,為新疆加快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大歷史機遇→可聯系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堅定不移的走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堅持了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的方針。
有效信息③: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緊扣總目標,充分運用自治權,推動高質量發展→可聯系全面貫徹黨的宗教工作方針,實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團結了廣大信教群眾。
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注意教材信息與材料、時政信息相結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海省| 台中市| 新巴尔虎左旗| 贵德县| 开封市| 唐海县| 罗甸县| 前郭尔| 磴口县| 英吉沙县| 青浦区| 文登市| 佛山市| 淳安县| 莫力| 沙洋县| 文安县| 砚山县| 绩溪县| 巫山县| 包头市| 云安县| 东台市| 商河县| 田林县| 青海省| 南陵县| 佛山市| 扶绥县| 松潘县| 海林市| 阜新| 永清县| 青龙| 镇原县| 海丰县| 丹东市| 灵台县| 兴国县| 饶平县| 日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