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教學設計教學內容: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上冊第51頁例2。教學目標:1.理解“倍”的意義,理解“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的數量關系。2.用有關“倍”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教學重點:建立“倍”的概念,初步掌握“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的數量關系和解題方法。教學難點:利用畫圖、語言描述等方式表征數學數量關系,促進語言、圖形和算式等多種方法之間的互相轉化。教學準備:課件教學過程:一、復習導入1. 圈一圈,填一填黃花:紅花的朵數是黃花的( )倍。2、擺一擺擺( )個3,共擺( )個。3、想一想:下面兩種花有倍數關系嗎?怎樣才能使它們有整數倍關系呢?師:同學們對“倍”有了一定的認識,今天我們就運用學過的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揭示課題,板書課題)二、探究新知1、出示教材例2.(1)讀題。(2)說一說你知道哪些數學信息 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 2.分析與解答(1)學習提示:①獨立完成,用你喜歡的符號表示人,根據題意,畫一畫,圈一圈。出擦桌椅和掃地學生的數量關系。②同桌之間交流想法。③填一填:以掃地的( )人為一份,把擦桌椅的12人,( )個( )個地分,可以分成( )份,也就說12里面有( )個4,所以擦桌椅的人數是掃地的( )倍。(2)學生積極參與探究。師巡視指導。(3)互動交流,思維碰撞。(學生上黑板畫)方法一:畫圖 ①畫○與△已知信息:擦桌椅的有12人,用○表示,掃地的有4人,用△表示。擦桌椅的:○○○○○○○○○○○○掃地的: △△△△填一填:以掃地的( )人為一份,把擦桌椅的12人,( )個( )個地分,可以分成( )份,也就說12里面有( )個4,所以擦桌椅的人數是掃地的( )倍。②畫線段擦桌椅的:掃地的:方法二:列算式12÷4=3師:為什么用除法 因為求擦桌椅的人數是掃地的幾倍,就是求擦桌椅的人數里面包含幾個掃地的人數,也就是求12里面包含幾個4,所以用除法。追問:算式12÷4=3中,12表示什么?4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師:能不能說掃地的人數是擦桌椅的3倍?為什么算式后沒有單位 強調:“倍”不是單位,而是表示兩種數量之間的一種關系,所以在結果中不寫“倍”。3.指名讓學生說說對圖和算式的理解小結.求擦桌椅的人數是掃地的幾倍,就是求12里面有幾個4,用除法計算。4.回顧與反思,加深認識師:這個問題解答正確了嗎?你是怎么檢查的?生:掃地的有4人,4的3倍是12。正好是擦桌椅的人數.解答正確。口答:擦桌椅的人數是掃地的3倍。三、鞏固練習1.課本51頁做一做。2.教材練習十一第2題。學生獨立完成在課本上,集體訂正。四、課堂小結談談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就是求一個數里面有幾個另一個數,用除法計算。“倍”不是單位名稱,它表示的是兩個數量之間的關系,所以算式后面不寫“倍”。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