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5張PPT)從美國大選看政黨和利益集團1.3 政黨和利益集團課堂導入2024年是全球的“大選之年”,據統計全球將有超過50個國家和地區上演選舉大戲,其中,美國總統的大選更是備受矚目。6月27日,民主黨領袖拜登再次“對戰”共和黨領袖特朗普,這場總統候選人的電視辯論標志著美國總統大選進入了白熱化階段。思考:結合預習知識和必修所學,思考拜登和特朗普的辯論體現著哪一主體間的對立和斗爭?美國的“驢象之爭”自建國持續至今,其背后的根源何在?(可從經濟、制度、文化、社會歷史等角度進行回答)議題一是撕裂還是合作?如何理解政黨?材料一:近年來,美國兩黨之爭早已超越了“政策比拼”,除了用干涉投票的方式千方百計的阻擋競爭對手,還不擇手段地攻擊對手的經歷、性格甚至是智商。7月24日,在美國總統拜登就退出2024總統大選發表講話的同一天,前總統特朗普和副總統哈里斯升級了對彼此的攻擊——特朗普抨擊哈里斯為“激進的左翼瘋子(radical left lunatic)”,哈里斯則將特朗普描述成“精神錯亂、怪異和漫無邊際”的重刑犯。曾經被飾以“權力制衡”光環的兩黨制。如今已徹底淪為“否決政治”,“叫罵政治”。材料二:2023年,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共同建設美好世界:政黨的責任”為主題,來自120多個國家的近300個政黨和政治組織的領導人共600多名中外方代表與會。習近平在出席對話會開幕式發表主旨講話時指出,不同國家的政黨應該增進互信、加強溝通、密切協作,探索在新型國際關系的基礎上建立求同存異、相互尊重、互學互鑒的新型政黨關系,搭建多種形式、多種層次的國際政黨交流合作網絡,匯聚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強大力量。思考:(1)對比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不同政黨的行為方式存在差異的原因。(2)政黨的目標是什么?有何作用?1.產生:馬克思主義認為,政黨是在階級的基礎上產生的,是階級斗爭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一、政黨產生近代政黨要有兩個條件:一是生產力發展到一定程度,社會經濟利益日益分化,利益沖突和階級沖突(包括同一階級內部)日益明顯并公開化;二是人們獲得了一定的自由,有了日益增強的主體意識,有了為自己的利益而干預權力的強烈欲望。2.地位:列寧和毛澤東都曾明確指出,政黨是階級的領導者,代表階級的利益。思考:在利益多元化的社會中,政黨作為一定階級參與政治的形式,它的目的是什么?為此他會采取怎樣的手段?右側為中共一大綱領:以無產階級革命軍隊推翻資產階級,采用無產階級專政以達到階級斗爭的目的——消滅階級,廢除資本私有制,以及聯合第三國際等,并把實現社會主義、共產主義作為自己的奮斗目標。3.目標:政黨通常以執政為主要目標;也有一些政黨不謀求執政,但積極致力于推廣某種政治思想、維護某種政治利益。一、政黨4.主要手段:在代議制政體下,政黨爭取執政的主要手段是參加選舉。5.目標體現:政黨通常有特定的政治目標和意識形態,對國家大政方針和社會議題有明確的態度和主張,這些往往體現在其政綱或黨章中。6.作用:在現代國家的政治體系中,政黨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一、政黨只有通過政黨的有組織的活動才能把分散的、繁雜的個體意志集合起來形成“公意”,并以此為基礎構建國家的上層建筑,使“公意”上升為國家意志。判斷:政黨是有組織的經濟團體。政黨是有組織的政治團體。二、資本主義國家政黨制度一黨制 兩黨制 多黨制含義 國家政權完全由一個政黨單獨掌握,在法律上和事實上都不允許其他競爭性政黨存在的制度。 由兩個主要政黨占據統治地位,通過選舉交替執政,互相競爭取得政府權力的制度。 兩個以上競爭性政黨并立角逐政府權力的政黨制度。特征 黨政合一、 個人高度集權 以選舉為基礎,壟斷政黨, 限制第三黨的發展 可單獨或聯合執政代表 國家 越南、老撾、古巴,法西斯主義國家 英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其他英聯邦成員國 法國、德國、意大利、日本;泰國、印度、菲律賓等共同點 無論采取什么樣的形式,都無法改變其維護資產階級利益、欺騙人民大眾的根本性質。我國實行的是什么政黨制度?一黨制兩黨制多黨制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三、我國政黨制度是新型政黨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作為我國一項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和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的偉大政治創造,是從中國土壤中生長出來的新型政黨制度。筆記注意: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既不是一黨制、也不是多黨制,而是中國特色政黨制度。我們同西方多黨制的區別主要在于:第一,有共產黨的領導,這是根本的政治前提和政治基礎;第二,我們的多黨合作是長期的、穩定的合作。三、我國政黨制度是新型政黨制度必修三:我國的新型政黨制度“新”在哪里?回顧它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理論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產物,能夠真實、廣泛、持久代表和實現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全國各族各界根本利益。它把各個政黨和無黨派人士緊密團結起來,為著共同目標而奮斗,有效避免了一黨缺乏監督或者多黨輪流坐莊、惡性競爭的弊端,它通過制度化、程序化、規范化的安排集中各種意見和建議,推動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有效避免了舊式政黨制度囿于黨派利益、階級利益、區域和集團利益決策施政導致社會撕裂的弊端。議題二是民主還是金主?如何理解利益集團?四、利益集團49閱讀材料:政治行動委員會(political action committee,PAC)是一種政治組織,出現于20世紀70年代的美國。其主要目的是通過捐款支持政治候選人。這些委員會通常由公司、工會、利益集團等組織創建,用于影響政治決策。近年來,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Super PAC)在競選活動中的作用日益顯著,以其為代表的利益集團對美國大選的影響深遠且多元,它們不僅通過直接捐款或組織活動影響選舉結果,還通過游說活動、輿論操控等方式在政策制定中發揮作用。在未來的選舉和政策制定過程中,如何平衡利益集團的影響,保護民主制度的公正性和有效性,是美國面臨的一大挑戰。思考:利益集團的目標是什么?主要活動方式是什么?它的目的和政黨一致嗎?1.含義:所謂利益集團,是指具有共同利益,向政府或社會提出訴求,或以合法手段施加壓力,借以影響公共政策,以爭取其團體利益及其成員利益的社會團體。四、利益集團社會多元化強化政治權力分散美國利益集團利益多樣化創造有利環境什么共同利益?利益集團在美國的形成和強化四、利益集團2. 類型:根據訴求性質的不同,利益集團可分為自利型利益集團和公益型利益集團:自利型利益集團主要關心本團體及其成員的經濟利益,這類團體往往是職業性、專業性、功能性的組合,如商會、醫生協會、教師協會等。公益型利益集團主要爭取非經濟性的共同理想,如綠色環保組織、婦女權益保障組織等。相關鏈接結合材料思考:利益集團的目標是什么?和政黨的目的一致嗎?不一致,利益集團的目的是影響公共決策。3. 目標:利益集團不同于政黨,它們不以取得政權或改變政權為目標,而是在既有政治體制內進行完全合法的活動。4. 活動方式:利益集團影響政府決策的途徑包括游說、宣傳、助選、集會游行、司法訴訟等。結合材料思考:利益集團采用了什么方式來影響公共決策呢?5. 地位:利益集團又稱壓力團體或倡議團體,是現代政治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在西方各國蓬勃興起。四、利益集團美國全國有色人種協會是旨在促進黑人民權的全國性組織。美國黑人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于1963年8月28日在華盛頓林肯紀念堂發表紀念性演講《我有一個夢想》,這是他在美國黑人受種族歧視和迫害由來已久的背景下,為了推動美國國內黑人爭取民權的斗爭進一步發展而進行的演說,這一演說所產生的輿論壓力,迫使國會通過民權法案,宣布種族隔離和歧視政策為非法,成為美國民權運動史的關鍵事件。四、利益集團6. 作用:資本主義國家的利益集團,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會起到緩和社會矛盾的作用,但無法從根本上解決不同階級之間的矛盾。四、利益集團利益集團與政黨在政治上的區別主要是:(1)政黨的第一功能是贏得選舉,利益集團的主要目標是影響政策;(2)利益集團只代表一部分人的利益,具有排他性,而政黨則必須尋求盡可能多的選民支持;(3)由于政黨的目的就是為了掌握國家權力,這一性質決定了在一個國家內不可能存在大量的政黨;而只要有利益差別,就會造成不同的利益集團,隨著利益的日趨分化,利益集團的數量將會有增無減。拓展知識框架政黨產生主要手段地位作用性質目標及體現政黨制度各國政黨制度對比我國的政黨制度利益集團含義地位目標活動方式分類作用課后練習1.截止5月30日,美國2024年以來已發生170多起大規模槍擊事件,槍支暴力造成的死亡人數已超過6000人。每次大規模槍擊事件發生后,人們都呼吁采取更嚴格的聯邦槍支管制措施,但在擁槍利益集團的阻撓下,美國社會各界始終無法在控槍問題上達成共識,控槍問題已成為美國社會的死結。由此可見( )①美國擁槍利益集團有著強大的政治影響力②利益集團是導致資本主義社會矛盾激化的根源③美國兩黨在控槍問題上存在根本分歧,難以達成共識④美國的槍支管控問題和美國社會自身的各種頑疾深度捆綁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①④:在擁槍利益集團的阻撓下,美國社會各界始終無法在控槍問題上達成共識,控槍問題已成為美國社會的死結,表明美國擁槍利益集團有著強大的政治影響力,美國的槍支管控問題和美國社會自身的各種頑疾深度捆綁,所以成為無解之結,①④正確。②: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是導致資本主義社會矛盾激化的根源,②錯誤。③:材料沒有涉及美國兩黨在控槍問題上的分歧,③排除。B課后練習2.美國總統大選中,無論民主黨還是共和黨都將選舉和選民議題作為政策出發點,迎合選民以追求當下利益的最大化,從而加劇了兩黨之間的激烈對抗,導致社會撕裂程度日益加深。這說明( )①在美國的政黨制度下,政黨爭取執政的主要手段是參加選舉②政黨作為選民利益的代表,力求以民主方式保障選民利益③選舉活動被兩黨利益所裹挾,民主政治由目的淪為黨爭手段④兩黨的根本利益存在分歧,破壞了社會的凝聚力和穩定性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①:由材料“美國總統大選中,無論民主黨還是共和黨都將選舉和選民議題作為政策出發點,迎合選民以追求當下利益的最大化”??芍诿绹恼h制度下,政黨爭取執政的主要手段是參加選舉②:政黨是在階級的基礎上產生的.是階級斗爭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政黨是階級的領導者.代表統治階級的利益,因此,政黨不可能代表選民的利益,②說法錯誤。③:美國兩黨迎合選民以追求當下利益的最大化,從而加劇了兩黨之間的激烈對抗,導致社會撕裂程度日益加深,這說明選舉活動被兩黨利益所裹挾,民主政治由目的淪為黨爭手段,③符合題意。④:美國兩黨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從根本上都是維護資產階級的利益,但具體利益存在分歧,④說法錯誤。A課后練習3.2024年6月12日,美國共和黨掌控的國會眾議院經表決認定司法部長梅里克·加蘭“藐視國會”,理由是他拒絕提交民主黨籍總統約瑟夫·拜登所受刑事調查的相關錄音。當天的表決結果為216票贊成、207票反對,基本按黨派劃線。從中可以看出( )①美國兩黨具有階級性,代表各自政黨的利益②議會作為國家權力中心,左右美國政權③美國兩黨在具體利益上存在分歧與對立④美國實行兩黨制的政黨制度,維護資產階級的利益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①:美國兩黨具有階級性,都是資產階級政黨,都維護資產階級利益,①錯誤。②:美國的政體是總統制,總統是權力中心,議會不能左右美國政權,②錯誤。③④:當天的表決結果為216票贊成、207票反對,基本按黨派劃線。從中可以看出美國實行兩黨制的政黨制度,美國兩黨在具體利益上存在分歧與對立,但都是資產階級政黨,都維護資產階級利益,在這方面并沒有根本分歧,③④正確。D課后練習4.美國的軍工復合體在美國政治、經濟等多個領域都有著很強的影響力。俄烏沖突以來,美國軍工復合體協調各機關為戰爭開綠燈,從而在軍購訂單中謀取巨額利潤大發戰爭財。下列關于利益集團的正確認識是( )①是以合法手段來決定公共政策的社會團體②影響政府決策途徑包括游說、司法訴訟等③在美國發揮解決社會基本矛盾的積極作用④是資產階級控制國家機器的一種特殊形式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①:利益集團只能影響公共政策,不起決定作用,①說法錯誤。②:利益集團可以通過游說、宣傳、助選、集會游行、司法訴訟等影響政府決策,②正確。③:利益集團可以通過多種途徑緩和社會階級矛盾,“解決社會基本矛盾”說法錯誤,③排除。④:俄烏沖突以來,美國軍工復合體協調各機關為戰爭開綠燈,從而在軍購訂單中謀取巨額利潤大發戰爭財,這表明利益集團是資產階級控制國家機器的一種特殊形式,④符合題意。C課后練習5.2024年美國總統選舉備受矚目。研究機構預測:2024年美國選舉將最燒錢,競選花銷將超過100億美元,整個競選過程被各種利益集團控制;2024年美國選舉將最分裂,由于兩黨政策主張迥異,各自支持者所期望的國家發展方向截然不同。關于美國總統選舉,下列認識正確的是( )A.美國實行兩黨制,競選過程對人民大眾具有欺騙性B.總統由選民選舉產生,美國實行民主共和制的國體C.美國選舉最燒錢,利益集團往往以取得政權為目標D.美國選舉最分裂,兩黨的根本利益取向是不一致的解析A:2024年美國選舉將最燒錢,競選花銷將超過100億美元,整個競選過程被各種利益集團控制;2024年美國選舉將最分裂,由于兩黨政策主張迥異,各自支持者所期望的國家發展方向截然不同。體現了美國實行兩黨制,競選過程對人民大眾具有欺騙性,A符合題意。B:美國實行民主共和制的政體,不是國體,B說法錯誤。C:利益集團不以取得政權或改變政權為目標,C說法錯誤。D:兩黨的具體利益存在差異,但根本利益取向是一致的,都為資產階級服務,D說法錯誤。A本課結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