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數學一年級下冊教學設計4.1 口算加法(1)【教材分析】《口算加法(不進位)》是數的運算中的重要基礎內容,通常在學生掌握了數的認識和簡單的數數之后進行教學。教材從學生熟悉的寫字情境引入,引導學生理解加法的含義和不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教材遵循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原則,安排兩位數加一位數、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的加法,逐步提升學生的計算能力和思維水平,為后續學習進位加法和多位數加減法奠定基礎。【學情分析】學生在之前已經認識了 100 以內的數,掌握了數數和數的組成等知識,對加法的含義也有了初步的了解,具備一定的數學基礎和生活經驗。但一年級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抽象思維能力較弱,對于不進位加法的算理理解可能存在困難。在計算過程中,部分學生可能會出現數位對錯、計算粗心等問題。此外,學生在將數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解決問題時,可能還需要更多的引導和練習。【教學目標】1.能夠理解不進位加法的算理,掌握不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計算兩位數加一位數、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的加法。2.通過擺小棒、計數器操作、小組討論等活動,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讓學生經歷從直觀到抽象的思維過程,提升數學思維水平。3.使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體會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認真計算、仔細審題的良好學習習慣。【教學重點】能夠正確進行兩位數加一位數、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的加法計算。【教學難點】理解不進位加法的算理,即相同數位上的數相加的原理,明白個位上的數表示幾個一,十位上的數表示幾個十,只有相同計數單位的數才能直接相加。【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教學過程】一、情境與問題。1.比一比,看誰算的快。20+20= 60+30= 30+50=仔細觀察,你有什么發現 預設:整十數加整十數,可以直接把十位上的數相加。2.比一比,看誰算的快20+7= 40+5= 30+8=仔細觀察,你有什么發現 預設:整十數加幾,就得幾十幾。3.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兩位數加一、兩位數(不進位)、整十數的口算方法。(板書:口算加法(不進位))二、探究與發現1.課件出示教材第43頁例1主題圖。(1)仔細觀察,說一說你知道了什么?(小亮已經寫了26個字,還要寫2個字;小麗寫了20個字。)(2)你能提出什么樣的數學問題呢?該怎么解答呢?預設:小亮一共要寫多少個字?預設:小亮和小麗已經寫了多少個字?預設:列式26+2和26+20。師:“26+2”和“26+20”該怎樣計算呢?結果又是多少呢?同學們想一想,然后同桌之間交流一下。2.學習“26+2”的計算方法。(1)師:“26+2”等于多少?請你嘗試計算,并和同桌交流。學生借助小棒擺、算,教師巡視,發現典型方法。(2)交流匯報想法。生1:用擺小棒的方法。先算6根加2根等于8根,再算2捆加8根等于28根。教師展示小棒示意圖。生2:口算,先算6+2=8,再算20+8=28。師:為什么兩種算法都是先算“6+2”呢?生1:因為6根和2根都是單根的小棒,不是成捆的。生2:因為6表示6個一,2表示2個一,6和2都是個位上的數,所以要先相加,再加十位上的數。不管是哪一種方法,我們在計算時都有一個共同點,你們發現了嗎?為什么6和2可以加在一起呢?大家能說一下理由嗎?師總結:都是個位上的數和個位上的數先相加,再加十位上的數。3.學習“26+20”的計算方法。(1)師:“26+20”又該怎樣計算呢?學生先獨立計算,再小組內交流討論。討論算法:①用擺小棒的方法。先把左邊的2捆小棒和右邊的2捆合起來是4捆小棒,也就是40根,再用40根加6根就是46根。②先算十位上20+20=40,再算40+6=46。4.“26+2”和“26+20”計算時有什么不同?學生討論,教師總結。“26+2”是兩位數加一位數,要先算6+2,即先算個位上的數加個位上的數,然后再加十位上的數;而“26+20”是兩位數加整十數,要先算20+20,即先算十位上的數加十位上的數,然后再加個位上的數。師總結:我們在口算兩位數加一位數(不進位)、整十數時要清楚幾個一和幾個一相加、幾個十和幾個十相加,即相同數位上的數才能直接相加。5.學習“26+22”的計算方法。師:同學們,能不能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一下。學生自由計算,老師巡視,適時幫助學困生。等學生有大部分完成后,指名匯報。可能有以下幾種算法。生1:擺小棒法。先擺2捆零6根,再擺2捆零2根,最后合計4捆零8根。(學生邊說邊演示)生2:先在計數器的十位上撥2顆珠子,個位上撥6顆珠子。然后在十位上加2顆珠子,個位上加2顆珠子。十位上的4顆珠子與個位上的8顆珠子合起來表示的數是48。(學生邊說邊演示)生3:先算個位上的數加個位上的數,然后算十位上的數加十位上的數,最后把個位相加的結果和十位相加的結果加起來。(6+2=8,20+20=40,40+8=48)6.試一試:“34+35”又該怎樣計算呢?同學先獨立計算,再小組內交流討論。7.小結:在口算兩位數加一位數(不進位)、整十數時,必須是幾個一和幾個一相加、幾個十和幾個十相加,即相同單位的數才能直接相加。三、鞏固與應用1.教材第44頁“做一做”第1題。2.在里填上“>”“<”或“=”。3.羽毛球和乒乓球一共有多少個?4.南南和東東都在看《植物百科全書》。他們一共看了多少頁?5.兩人一共數了多少顆星星?四、總結與評價1.課堂總結。同學們這節課你學到哪些知識,是怎么學會的?2.課堂評價。回顧自己在本節課的表現,從聽課情況、發言情況、作業情況等方面進行自我評價和小組評價。【教學板書】口算加法(1)【教學反思】在本節課的教學中,通過創設生動的情境和多樣化的教學活動,學生積極參與,對不進位加法的算理和計算方法有了較好的掌握。借助小棒、計數器等直觀教具,有效地幫助學生理解了抽象的算理。但在教學過程中發現,部分學生在計算時仍會出現粗心大意的情況,對算理的理解還不夠深入,在解決實際問題時不能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在今后的教學中,要加強對學生計算習慣的培養,設計更多有針對性的練習,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及時給予輔導和反饋,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