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數學一年級下冊教學設計2.5 解決問題【教材分析】有多余條件的解決問題是一年級數學教學中的重要內容,它是在學生掌握了簡單的加減法運算和基本的數學問題解決方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材通過創設豐富多樣的生活情境,引導學生在具體情境中分析問題,學會從眾多信息中篩選出有用信息,排除多余條件干擾,從而正確解決問題。這部分內容不僅有助于學生進一步鞏固加減法知識,還能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和應用意識,為后續學習更復雜的數學問題解決奠定基礎。【學情分析】一年級學生正處于從直觀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的階段,他們對生動有趣的生活情境充滿興趣,已具備一定的數學基礎和生活經驗。但在面對有多余條件的問題時,由于認知水平有限,學生往往難以準確區分有用信息和多余信息,容易受到多余條件的干擾,導致解題錯誤。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教師充分利用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導學生逐步學會分析問題,掌握解決這類問題的方法。【教學目標】1.讓學生能夠從具體情境中發現并準確識別出多余條件,學會篩選有用信息來解決簡單的數學問題,提升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2.通過觀察、分析、討論等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力、邏輯思維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讓學生經歷解決問題的完整過程,初步掌握解決這類問題的方法策略。3.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體會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價值,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教學重點】初步學會用減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教學難點】選擇有效的信息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教學過程】一、情境與問題。出示主題圖。談話:團扇,又稱宮扇、紈扇,是中國漢族傳統工藝品及藝術品,是一種圓形有柄的扇子,它代表著團圓友善、吉祥如意。二、探究與發現1.解決含有多余條件的實際問題例5.4個人一共做了15把紅色和綠色團扇,其中紅色的有9把。綠色的團扇有多少把 (1)觀察圖片,獲取信息師:(出示課本例5圖片)說一說,你從圖片中找到了哪些數學信息?生1:需要做15把團扇,其中紅色的有9把。生2:有4個人一起做。師追問:要解決什么問題呢?生:求綠色的團扇有多少把。(2)理解題意,選擇恰當信息師引導:要解決“綠色的團扇有多少把”這一問題,需要用到哪些已知條件?生1:要做15把團扇。生2:紅色的有9把。師歸納:真棒,問題求的是“團扇數量”,與“制作人數”無關,所以在這道題中,“4個人一起做”是多余信息。(3)畫圖分析數量關系師:我們現在要解決的問題是“一共做了15把紅色和綠色團扇,其中紅色的有9把。綠色的團扇有多少把 ”,想一想,要怎么做?老師組織學生同桌合作,利用學具解決問題。預設:生:用小圓片代替團扇。師引導:綠色的團扇有多少把,要用減法計算,即團扇總數-紅色數量=綠色的數量。生:列式為15-9=6(把)。生1:我用三角形表示團扇,先畫出9個三角形表示紅色的,再想想看還需要畫幾個三角形,畫出的三角形的個數就是綠色的數量。生2:列式是15-9=6(把)。師:怎樣才能知道15-9=6是正確的?生:用“紅色的數量”+“綠色的數量”,看看是否等于“團扇總數”。師:通過計算,6+9=15(把),與團扇總數相等,所以你們的計算結果都是正確的。(4)解決問題師:試著將這道題的過程完整地寫出來吧!學生獨立作答,老師巡視并指導學生。2.小結解決實際問題時,先要弄清題意,找出題中與所求問題相關的信息,去掉多余的信息,然后進行解答算。三、鞏固與應用1.教科書第18頁做一做。2.3個人一共折了17個白色和粉色的千紙鶴,其中白色的有8個。粉色的有多少個?3.看圖列式計算。4.(1)樹上和樹下共有13只猴子,樹上有4只,樹下有幾只?(2)猴子們一共摘了13個桃子,吃了9個,還剩幾個?四、總結與評價1.課堂總結。同學們這節課你學到哪些知識,是怎么學會的?2.課堂評價。回顧自己在本節課的表現,從聽課情況、發言情況、作業情況等方面進行自我評價和小組評價。【教學板書】解決問題15-9=6(把)【教學反思】在本節課的教學中,通過創設生動的生活情境,學生對有多余條件的數學問題表現出了較高的興趣,積極參與課堂討論和練習。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引導學生自主分析問題、識別多余條件,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但部分學生在面對復雜一些的情境時,仍然難以準確區分有用信息和多余信息,需要在今后的教學中加強針對性練習,設計更多不同類型的問題,幫助學生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