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賣報歌》教學設計課程信息教學設計教學主題 唱歌課《賣報歌》一、教材分析《賣報歌》 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音樂中的故事》里的唱歌課。這首歌曲短小精致,由安娥作詞、聶耳作曲。歌曲為F宮調式,四二拍,結構短小,是四個樂句的單樂段結構。歌曲跳躍的節奏、活潑的音調,生動的刻畫出一個天真活潑的報童形象。音樂情緒樂觀向上,對未來充滿了希望。二、教法分析《賣報歌》中的主人公與學生年紀相仿,所以整體比較貼近三年級學生的情感世界和心理特點。本課,老師從歌曲的背景、介紹作者、整體感知、節奏練習、學唱樂譜、分段演唱、整首樂曲演唱、演繹等環節,進行教學,最后想讓學生通過掌握報童生活的小環境去了解國家的大環境,通過學習報童的優秀品質,培養學生愛國的情懷。三、學情分析:《賣報歌》是學生耳熟能詳的歌曲,所以本課的教學重點不在教唱上,而是通過學生對歌曲背景的了解,深刻的理解歌詞地含義,有感情的演唱。在學唱的過程中,由于三年級孩子之前接觸過節奏、識譜,在教學中主要以學生練習鞏固為主;分段學唱時,老師通過第一段的引導學習,后兩段放手讓學生自己討論分析,理解后演唱及演繹,這樣可以很好的讓學生參與音樂的活動,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即激發了興趣,又培養其創造力、表現力,增強群體意識、合作精神和實踐能力等得到鍛煉和發展。四、教學目標1、能用富有表現力的聲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了解歌曲的創作背景和作曲家聶耳。3、通過學習報童的優秀品質,培養學生愛國的情懷。五、教學重點能用富有表現力的聲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六、教學難點能用富有表現力的聲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七、教學教具鋼琴,PPT課件、板書、報紙八、教學流程設計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技術應用 時間故事導入 1. 課前問好歌;2、欣賞《賣報歌》的故事(播放視頻)。思考問題:(1)小報童小小年紀為什么要去賣報?(2)小報童為什么要把“七個銅板就買兩份報”加入歌曲中?(3)《賣報歌》的作者是誰?3、介紹聶耳的生平及代表作品.聶耳,原名聶守信,被稱為“人民的音樂家”。他一生在最后兩年的時間里共創作37部作品,其中反應工人階級生活和斗爭的歌曲占較大比重,代表作品有:《大路歌》《碼頭工人》等,同時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的曲作者。聶耳開辟了中國新音樂的道路,是中國無產階級革命音樂先驅。 1、帶問題欣賞《賣報歌》的故事,了解其背景,以及當時的情況。(1)小報童小小年紀是因為他家里窮,爸爸也生病了才去賣報。(2)小報童他想在賣報時邊賣邊唱,才把“七個銅板就買兩份報”加入歌曲中。(3)詞作者:安娥;曲作者:聶耳。2、了解曲作者聶耳,對歌曲的創作背景有所了解。 了解歌曲的創作背景和作曲家聶耳;此環節為最后的環節做以鋪墊。 視頻播放 用時 5分鐘二、學習歌曲1.整體感知 1、欣賞歌曲,感受小報童在賣報過程中的經歷和歌曲的音樂情緒。2、解決矛盾:他過著如此痛苦的生活,為什么歌曲的情緒卻是歡快、跳躍的?3、了解歌曲的提示信息:調式(F調)、節拍(拍)、速度(中速)。 1、通過聆聽歌曲、歌詞理解和分析小報童的賣報經歷;2、聆聽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緒(歡快、跳躍的);3、自己探究,通過歌詞理解分析解決遇到的矛盾;4、了解歌曲的調式、節拍、速度;感受歌曲的強弱規律; 整體感知,聆聽歌曲,理解歌詞,了解歌曲的內容;把握樂曲的情緒;深層的理解樂曲中存在的問題;了解歌曲的調式、節拍、速度;感受歌曲節拍的強弱規律; 播放音樂和放大鏡的使用。 用時4分鐘2、節奏練習 學習節奏型:前八后十六X XX學習整條節奏2/4 X X X XX ▏X X X‖帶到歌曲中練習。 單人、集體打著節拍練習,達到熟練的程度。跟老師學唱掌握樂曲中的節奏型。 此環節學生學過前八后十六的節奏型,所以重點在鞏固,帶到歌曲中練習掌握。 動畫效果的使用。 用時5分鐘3、學唱曲譜。 慢速識譜,注意前八后十六的節奏型;加入情緒(歡快、輕巧地),識譜演唱;用la模唱,檢查音準; 跟老師琴聲練習,識譜演唱。 此環節學生學唱樂譜,主要解決節奏、音樂情緒、音準的問題。 圖片導入。 用時3分鐘4、學唱歌曲 分段學唱:老師引導學唱第一段;第一句“啦啦啦,啦啦啦,我是賣報的小行家”可以看出小報童的心情是怎樣的?“不等天明去等派報”他每一天都希望賣出更多的報紙,急切著想要賺到錢。所以第一段小報童的心情是:開心急切的(板書),演唱的速度稍快。接下來,他“一邊走,一邊叫”,怎么叫的?“今天的新聞正真好,七個銅板就買兩份報”演唱時力度(較強)和速度(稍慢)。通過第一段的演唱我們應該學習小報童對工作敬職敬業,心態積極樂觀。學生分組討論,理解歌詞,分析小報童的心情變化,該如何演唱?選出每組代表,具體回答;全班學唱第二、三段;2、全班理解后演唱歌曲 1、學唱第一段時:跟著老師的思路,學習和感受小報童心情的變化(開心到急切);學習他敬業樂觀的好品質;2、學唱第二、三段時:分組討論,由學生自主按照第一段分析的過程學習,演唱;(第二段:心情變化:開心到難過;品質:堅強不懈)(第三段:心情變化:開心-難過-激動;品質:堅定信念)3、全班按體會的情緒男女分組、獨唱、齊唱完整演唱歌曲。 本環節為重點,理解歌詞,分析小報童的心情變化,利用不同的力度、速度等方式演唱歌曲;在此基礎上升華學習小報童的好品質。 圖片導入。 用時15分鐘三、編創表演: 引導學生根據歌曲的內容創編動作表演。 請個別同學,通過自己對歌曲的理解,演繹一下小報童。 此環節通過學生自己的理解,演藝出學生心中的小報童。 播放音樂。 用時3分鐘四、知識拓展: 挖掘出課程中深層的社會背景。當時我們的國家正處于抗戰時期,了解老百姓們的生活現狀,結合小報童當時為國家做的貢獻,引出“愛國”,倡導我們作為新時代的接班人應該怎樣去做? 學生進行深層的思考,從小家想到國家層面,對比我們現在,我們應該懂規矩、講禮貌、愛學習、能吃苦,爭做新時代的接班人。 此環節想讓學生通過掌握報童生活的小環境,去了解國家的大環境,通過學習報童的優秀品質,培養學生愛國的情懷。 無 用時2分鐘五、小結 要求學生化身為小報童,設身處地的再來演唱一遍《賣報歌》。 聲情并茂的演唱歌曲。 最后完整演唱自己理解后的歌曲,起到匯報表演的效果。 無 用時3分鐘九、教學反思 本節課教學思路清晰、層層遞進;每個環節的目的性較強;對學生的評價很明確;需要改進的地方:老師在上課時的狀態過于拘謹,再放開一些,視頻效果會更好;在教唱的過程中,老師可以帶領著孩子們,多去分句演唱,從中體會小報童的心情變化,再感受歌曲的力度和速度,更容易讓孩子們接受。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