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蘇少版第六冊第七單元《八只小鵝》教學設計教學內容:1、 唱《八只小鵝》教學目的:1、學生能通過聆聽和表演《八只小鵝》,感受活潑、明快的情緒,體驗模仿小動物的樂趣。2、通過學唱歌曲,初步掌握簡單的二聲部合唱。教學重點:學生通過模仿、演唱和聆聽,能夠掌握最基本的二部合唱。教學難點:兩個聲部的和諧配合。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與設備、鋼琴。教學過程:1、 游戲導入 ,學習節奏1、 師:今天老師想跟同學們玩一個節奏游戲,請你聽著老師的鋼琴節奏走一走,我的節奏發生變化時你的腳步也要發生變化。邊走邊思考你走的腳步是按什么規律變化的?(由疏到密)2、 出示節奏1)師:這是我們剛才聽到的三種不同的節奏,一起來讀一下。2)這個節奏游戲引來了鵝媽媽一家,它們也想來玩一玩,你們能給它們分配一下任務嗎?3)你能學著它們的樣子走一走嗎?(分組模仿,聽琴聲走,聽到哪一組的腳步聲相對應的組模仿動作。)4)它們邊走邊唱起了歌,聽誰在一起唱歌?怎么唱的?5)讓我們一起來學學小鵝的歌聲,你覺得這是一群怎樣的小鵝?(活潑可愛)它們的聲音應該是怎樣的呢?(輕快、輕盈、有彈性),請同學們現在假設自己就是小鵝寶寶,請你用輕巧的聲音來演唱。6)同學們表現得真棒!這群可愛的小鵝可調皮了,它們在村莊里面走來走去,時而離我們近時而離我們遠,請你聽一聽,這群小鵝是離我們越來越近了還是越來越遠了?為什么?(強是近,弱是遠)很好,再聽。這說明小鵝的遠近我們可以通過音樂的強弱來表達。7)跟著琴的強弱來表現鵝由遠到近再由近到遠的兩種聲音的強弱變化。 二、學唱歌曲 過渡:同學們模仿得真像!那就讓我們走進小鵝們的生活,跟他們一起學一首斯洛伐克的民歌《八只小鵝》。1.聽聽小鵝們在干什么?這首歌曲帶給我們怎樣的情緒 2.再次完整聆聽找出歌曲中的相同或者相似樂句。3.學習相同樂句的旋律,再填詞唱。注意高音的唱法要到位,可加手勢唱。4.學習相似樂句,分析旋律走向,用動作表示。5.師生接口唱,想象老師唱的一句表現的什么場景?要用怎樣的力度唱?(天色已晚,鵝媽媽把小鵝們召集在一起,帶著它們回家了,它們越走越遠,所以你們的聲音要漸弱)6.學唱最后一句。7.完整跟著音樂唱一遍,(強弱、表現力)我們的八只小鵝是非?;顫娐斆鞯?,同學們唱得太僵硬太拖沓了,你們唱得不是大白鵝變成大呆鵝了,老師教你們一個辦法,把歌曲中的強音唱出來(師范唱),請生一起演唱,“快快活活”四個字要有彈性,師教動作,加上動作表演唱。三、合唱練習1.同學們唱的真棒!可是調皮的鵝弟弟唱的還不過癮,還想繼續唱,聽它們唱的和我們之前唱的有何不同?(合唱可以使我們的歌唱更加豐富,聲音更有層次,還能培養同學之間的配合能力)2.二聲部都是小鵝的叫聲,這些小鵝的叫聲出現在哪些地方呢?小鵝沒出聲的地方用什么符號表示的?3.讓我們一起模仿小鵝,跟著音樂試一試,唱一唱二聲部吧!4.師唱一聲部,生唱二聲部,再交換。5.分組演唱,AB。(請同學們注意,不僅要聽你自己的聲音,耳朵還要聽一聽旁邊一組同學的聲音,一定注意配合,明白了嗎)8. 我們一起把八只小鵝表演的齊唱與合唱完整地唱一唱,演一演。三、延伸拓展,欣賞作品1.欣賞合唱師:今天這節課我們體驗了合唱,合唱的魅力是無窮的,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一場童聲合唱的表演《八只小鵝》四、積極參與,我的創造 1.你能不能根據他們演唱的也來設計一下,試著將歌曲中的四句重新排列,編成一首新的《八只小鵝》,唱一唱。2課堂總結師:今天我們學習了斯洛伐克民歌《八只小鵝》,初步體驗了合唱帶給我們樂趣,希望同學們也能像八只小鵝一樣快快活活的成長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