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課程基本信息學科 藝術 音樂 年級 七年級 學期 春季課題 第四單元 音樂表演的“二度創作” 學習項目一 音樂中的“高難度”(二)教學目標1.準確并有表情地演唱二聲部合唱《大魚》。 2.嘗試對歌曲進行二度創作,并用自己的方式記錄并表現。教學內容教學重點 合唱中保持聲部的清晰與平衡,準確并有表情地演唱。 教學難點 嘗試二度創作《大魚》,用自己的方式記錄并表現。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主要師生活動導入 學生聆聽歌曲《大魚》的獨唱和合唱版本,并說一說不同的演唱形式帶來的不同感受。 學生小組討論并分享。新知探究 1.發聲練習 學生隨琴用“啊”進行旋律發聲練習。 學生隨指揮手勢做漸強、漸弱發聲練習。 2.分聲部練習 (1)唱譜練習 學生隨琴分聲部練唱歌譜,注意音準、附點節奏、延長記號、休止符。 (2)歌詞練習 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歌詞,注意咬字、吐字的準確與清晰,并思考:歌詞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學生分聲部演唱歌詞。 (3)力度練習 學生根據指揮手勢進行分聲部力度練習。注意氣息的控制與支撐,并根據歌曲情感的轉換,控制力度,準確表達歌曲情感。 3.合唱訓練 學生隨鋼琴慢速練習,注意聲部的對應與均衡,音色統一。 學生隨鋼琴原速練習。 學生隨指揮跟伴奏練習,注意力度處理。 學生隨指揮跟伴奏,有感情地完整合唱歌曲。拓展延伸 1.欣賞《大魚》表演唱視頻 2.二度創作合唱版《大魚》 學生合作,根據本單元的學習,對合唱版《大魚》進行二度創作。可以變換演唱形式,如重唱、獨唱、齊唱、合唱、輪唱等。也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改變歌曲的力度與速度,或者加入器樂演奏、舞蹈動作等。學生可用自己的方式整理、記錄。課堂小結 本節課我們感受了合唱與二度創作的魅力。英國著名指揮家亨利·伍德說過:“音樂是寫下來的沒有生命的音符,需要通過表演來給予它生命。”這就是二度創作的意義。3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