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1 生活中的立體圖形(說課稿)一、教材分析1、教學內容:認識簡單的幾何體棱柱、圓柱、圓錐、球等,掌握其中的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會對其進行簡單分類.2、教學內容所處的地位。本節課從學生生活周圍熟悉的物體入手,探究對象是生活中的常見幾何體,使學生對物體形狀的認識逐步由模糊的、感性的上升到抽象的數學圖形,從而為以后的學習提供必要的基礎。3、學 情學生的現有認知水平——直觀感知、無意注意為主,空間觀念較薄弱,結合現有知識結構——小學及生活中大量幾何圖形的直觀表象,本階段的學生應初步會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現實生活,體會數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聯系,增進對數學的理解和學好數學的信心,具有初步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4、重、難點探究的重點是幾何體的分類,難點為分類標準的確立。5、教學目標(1).在具體的情境中認識圓柱、圓錐、正方體、棱柱、球,并能用語言描述它們的某些特征.(2).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歸納、概括能力.(3).激發學生對豐富的圖形世界的興趣,好奇心,初步形成積極參與活動,主動與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識.二 、教法分析情景式,提供豐富的圖形素材引導學習;合作式,在師生的平等交流中評價學習;開放式,在開放式教學中升華學習。三、學法分析探究學習,在實際生活背景中去探究學習;合作學習,在實踐交流中合作學習;四、教學程序(一)、創設現實情景,引入新課(1)復習回顧生活中你會常見很多的實物,有下列實物能想象出你熟悉的幾何體嗎? 文具盒 蛋糕 筆筒 漏斗 足球(2)總結(二)、新課探索1、學生說出自己想象的圖形并進行對比:你是這樣想的嗎 (1)文具盒能得到長方體 (2)蛋糕能得到的三棱柱2、概括棱柱的定義和特征像這樣的立體圖形就是棱柱棱柱特征:側面是平面,且有明顯的棱,底面是多邊形。3、進步思考:你是這樣想的嗎?(1)可樂瓶,筆筒能得到圓柱(2)圓柱特征:側面是曲面,沒有棱,上下底面是圓形。(3)棱柱和圓柱統稱4、議一議:分組討論:找出棱柱和圓柱的相同點和不同點?相同點:由兩個相同大小的平面圖形構成上下兩底不同點:圓柱側面為曲面,棱柱都由平面構成。5、自學依次認識圓錐、棱錐的定義和特征6、先自己思考再交流:比較圓錐與棱錐的異同?7、認識球的概念8、對立體生活圖形進行歸類。(三)、練習提高:(四)、拓展認識:1、棱柱與棱錐的分類棱柱還可以分為: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六棱柱…….棱錐還可以分為:三棱錐,四棱錐,五棱錐,六棱錐……2、思考分類的依據是什么?3、反饋歸納。(五)、課堂總結:1、用小詩作總結世界真奇妙,立體圖形柱錐球,柱體兩底同大小;錐體一底和一錐,棱柱棱錐多面體;同學心中分得清.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