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武城縣2024—2025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教學質量監測八年級道德與法治試題(滿分100分 時間90分鐘)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并將準考證號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2.請將選擇題答案用2B鉛筆填涂在答題卡指定題號里,將非選擇題的答案用0.5毫米黑色簽字筆直接答在答題卡上對應的答題區域內,答在試題卷上無效。3.考生必須保持答題卡的整潔,不能使用涂改液、膠帶紙、修正帶。Ⅰ選擇題部分(40分)一、選擇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2024年8月1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經濟社會發展 轉型的意見》發布,這是中央層面首次對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進行系統部署。( )A.綠色 B.科技 C.高質量 D.智能2.2024年10月30日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發射取得圓滿成功。飛行乘組由 航天員組成。A.湯洪波、唐勝杰、江新林 B. 葉光富、李聰、李廣蘇C.景海鵬、朱楊柱、桂海潮 D. 蔡旭哲、宋令東、王浩澤3.2024年11月7日,首屆世界古典學大會在北京雁棲湖國際會展中心開幕。本屆大會主題為“ ”古典文明與現代創新 B.傳統創新與現代世界C.古典文明與現代世界 D.傳統智慧與現代創新4.2024年11月17日,我國自主設計建造的首艘大洋鉆探船 號在廣州正式入列,標志著我國深海探測關鍵技術裝備取得重大突破。“極地” B.“挺進” C“雪龍” D.“夢想”5.社交是青少年走向社會的重要途徑之一。如今,部分青少年不是宅家,就是與手機游戲為伍,在日光下呼朋喚友奔跑嬉鬧的場景已逐漸消失,他們不愿主動參與社會生活,融入社會,有的甚至產生了社交恐懼。為克服“社交恐懼”,你會建議他們( )①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行為習慣 ②積極參與社會生活,養成親社會行為③關注自我發展,積極謀求個人的利益 ④嘗試融入社會,尋求自身的舒適安逸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當下很多年輕人開始為家里的長輩加裝智能監控設備,實現“云陪伴”。打開APP,可以查看實時畫面和回放切換鏡頭,陪老人說話……方寸大小的攝像頭,時時展示著老人們的生活狀況,架接起新的溝通橋梁,講述著一個又一個隔屏守望的故事。以下觀點正確的是( )A.不贊同,會使老人自由受限,必須拒絕與抵制類似的做法B.表示贊同,這樣可以完全替代老人情感上的需要,是十分孝順的表現C.不贊同,這是對老人的不尊重,是不孝的表現,需杜絕此做法D.表示贊同,網絡打破了傳統人際交往的時空限制,可以與父母隔屏守望、守護親情7.看病:排隊掛號,耐心候診;過馬路:行人、自行車、機動車服從交通燈指揮;看電影禁止喧嘩,保持安靜……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需要秩序,這是因為( )①社會秩序是社會生活的有序化狀態 ②社會秩序是人民安居樂業的保障③社會秩序能夠保障社會規則的實現 ④社會秩序使我們感受到生活的美好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 時下,不少公園里都修建了塑膠跑道,供人們跑步或健走。然而,在跑道上鍛煉的人常常遇到困擾,比如一些游人不時停下來拍照,甚至開車隨意穿行,他們對“快走靠左,慢走靠右”“健步道上車輛禁止駛入”等提示牌熟視無睹。對此,下列評論正確的是( )A.跑道屬于公共設施,如何使用純屬個人自由B.規則作為行動準繩,應內化于心、外化于行C.公園的規定不具有強制性,不遵守也無所謂D.跑道是用來跑步或健走的,應禁止游人通行9.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很多名言警句閃爍著思想與智慧光芒。以下名言警句及解讀對應最合理的是( )①“單則易折,眾則難摧”——遵守社會規則,積極改進規則②“敬人者,人恒敬之”----尊重別人的人,也會得到他人的敬重③“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要樹立誠信意識,做誠實守信的人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所不愿意做的,不要強加于他人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10.“親,曬圖+五星好評,截圖給客服返現金5元!”網購中,部分商家為了提高平臺的人氣和銷售量,用“小恩小惠”誘導消費者給予好評。對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這種做法能夠提高網店的收益,無可厚非B.要重視網上購物系統誠信評價體系建設C.網絡賣家普遍存在失信問題,要遠離網購D.商家違反了誠信的民法原則,應受刑罰處罰11.法律紅線不可逾越,法律底線不可觸碰。下列案例與違法行為類別對應不正確的是( )A.王某因散步謠言造成不良影響,被公安機關拘留10日。——行政違法行為B.小麗的哥哥騎摩托車不帶頭盔,被交警處以200元罰款——民事違法行為C.大學生韓某因非法收購和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被處罰金5萬元——刑事違法行為D.孫某捏造事實,損害他人名譽,被要求消除影響,公開賠禮道歉——民事違法行為12.下列選項中,對下圖判決書內容解讀正確的一項是( )判決書(摘選) 本院認為,被告人鄭某某在送快遞過程中,多次竊取他人貴重物品……據此,依據法律規定,判決如下: 被告人鄭某某犯盜竊罪,判處拘役四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2000元……①被告人鄭某某侵犯了他人的物質幫助權 ②多次竊取他人物品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③判決的依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④拘役和罰金既是主刑,又屬于附加刑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3. 孔某到某餐飲公司用餐時,店員未告知可以人工點餐,孔某通過手機掃碼點餐后,孔某要求撤銷會員并永久刪除個人信息未果,遂將餐飲公司起訴。最終判決,并賠償公證費用五千元。對此,你的認識是( )①掃碼獲取信息成為會員,是商家慣用的營銷手段,生活常事不用大驚小怪②我們應增強法治觀念,自覺學法懂法用法,維護合法權益③學習孔某敢于并善用法律,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④學會尋求法律救濟,可直接向公安機關起訴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14.雙胞胎姐妹李智琳、李慧琳,出生還不滿4個月,爸爸就因病失去了工作和行動能力。懂事后,她們在生活上學會自理;在學習上你追我趕;盡己所能去幫助身邊有困難的同學;經常利用周末和假期參加志愿服務活動,服務近萬人。2024年,李智琳、李慧琳獲全國“新時代好少年”的稱號,她們用行動傳遞的正能量是( )①自立自強,勇擔責任 ②努力學習,服務社會③團結友愛,誠實守信 ④履行義務,追求回報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15.新出臺的《無障礙環境建設法》采取措施推進無障礙環境建設,為殘疾人、老年人自主安全地通行道路、出入建筑物以及使用其附屬設施、搭乘公共交通運輸工具,獲取、使用和交流信息,獲得社會服務等提供便利。這體現( )A.遵守規則,促進社會和諧 B.關愛他人,換位思考C.互相包容的友善之行 D.誠實守信,崇德向善16.國家發展、社會進步,離不開我們每個人的努力。奉獻社會,不是遠離現實的高談闊論,而是平凡生活中的實際行動。我們要以真誠的態度、積極的行動,關愛他人,服務社會,做一個有益于社會的人。下列行為屬于積極奉獻社會的是( )①節假日到街頭清除小廣告,為美化城市出力②利用暑假到新疆旅游,領略祖國的大好河山③看到行動不便的老人上公交,認為自己也是孩子不需要讓座④春節期間,積極參與寫春聯送祝福志愿活動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17.有國才有家,每一個人都有家國情懷,其深深植根于每一個人的靈魂中,外化于行,銘刻于骨,實為一國之命脈,下列與此情懷相貼合的詩句是( )①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②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③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④離別家鄉歲月多,近來人事半消磨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18.2024年4月 15日是第九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主題為“總體國家安全觀·創新引領10周年”。某校以此為契機開展了主題班會、普法宣傳等形式多樣的國家安全教育活動。這是因為( )①國家安全是國家生存與發展的重要保障②我們應樹立國家安全利益高于一切的觀念③國泰民安是全體人民的共同愿望④祖國日益強大,但影響國家安全的內外因素卻愈加復雜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19.國泰民安,人人之所愿,安全守護,個個皆可為。下列屬于公民自覺履行維護國家安全法定義務的是( )A.國家安全機關積極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以及《反分裂國家法》B.陳某向國家安全機關報告,張某通過網絡向社會傳播暴力恐怖視頻行為C.王某因勾結黑惡犯罪勢力團伙從事危害國家安全的活動被刑拘D.趙某觀看完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后發表評論“國家安全,共同守護”20.在勞動中,青少年學生不斷豐富對勞動意義的認識。從整理書包、家務勞動到志愿服務,勞動實踐不僅讓青少年學生有能力做好自己的事,也為家人、朋友和社會帶去愛與幸福。這告訴我們( )①勞動者享有平等就業和遵守勞動紀律的權利②要養成勞動習慣,在勞動實踐中增強社會責任感③要弘揚勇于創新、精益求精、誠實勞動的勞動精神④勞動是一切幸福的源泉,熱愛勞動能夠傳遞美好的情感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Ⅱ非選擇題部分(60分)二、非選擇題(共8小題,共60分)【辨析網絡世界 提升自身素養】近幾年,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網絡正以不可遏制的勢頭走進人們的生活。有人從中開闊視野,增長了知識、才干,也有人抵擋不住其中的誘惑而造成終生遺憾。正在讀八年級的15歲男孩小強在網絡游戲的長期誘惑下,連續上網36小時后,結束了他年輕的生命。有人說:“網絡美麗但有陷阱。21.(1)分析材料,談談小強同學的遭遇給你帶來了什么教訓?(4分)某校八年級(1)班開展議題式學習,學生圍繞“青少年沉迷短視頻問題”進行了調研。短視頻沉迷原因主要有:平臺通過算法推薦功能,向用戶精準推送符合其個性化的信息;在學習生活中感到孤獨、有壓力、迷惘時,更容易沉迷短視頻;看到身邊很多人都在刷短視頻,為了與同伴找到共同話題,在從眾心理的驅使下逐漸沉迷。(2)針對以上原因,請你就避免“青少年沉迷短視頻問題”提出幾條合理化建議。(8分)【剖析社會熱點 增強法律意識】中學生小華從超市出來,門口的報警器突然鳴叫起來,保安讓小華再次通過報警裝置,報警器仍然鳴叫。于是保安將小華帶到走廊詢問,并強迫小華脫下衣服接受檢查。因沒有發現任何物品,保安才讓小華回家。22.(1)請結合材料,運用所學知識談談假如你是小華,你應該如何處理這件事?(6分)初中生小趙在放學時發現一群人在鄰居家搬運家具,但沒有見到鄰居出現,于是小趙躲在自家門后用手機拍了幾張照片,并且記下了搬運卡車的車牌號。后來證實,那是一伙竊賊。警方通過小趙提供的照片、車牌號迅速破案,抓住了竊賊。(2)請結合材料,運用所學知識評析一下初中生小趙的行為。(6分)【品讀榜樣故事 擔當社會責任】2024年4月,人民日報刊文點贊吳江退休教師李金林28年來,為252名貧困生籌集助學資金,幫助他們完成學業,一批又一批孩子揚起了理想的風帆,歲月如梭他卻在原地日子簡單,有些清苦他甘之如飴……退休前, 李金林每個月都要從工資里省下一筆錢送到貧困學生手中。退休后,李金林主動承擔起周邊地區貧困學生的幫扶結對工作。20多年來幫助他人完成學業,是他簡單樸素的愿望,他說:“以前我讀書時家里條件差,多虧國家對貧困生的幫助讓我順利完成學業,現在我有能力了,要主動伸手幫助別人”。23.(1)分析上述材料,談談你對李金林老師行為的認識。(6分)(2)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作為中學生的我們應該怎樣向李老師學習?(6分)【感受祖國力量 培養家國情懷】習近平總書記曾說:“國家好,民族好,大家才會好。中國夢是民族的夢,也是每個中國人的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這句話告訴我們:只有國家富強、民族復興,才能帶來人民的幸福、帶來每一個人的幸福。習總書記指出:人民群眾在歷史中處于舉足輕重的地位,中國從水深火熱到太平盛世,這個騰飛的過程離不開人民群眾的支持與貢獻。現在,中國正在向著新的、更高的奮斗目標奮進,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更要依靠人民群眾的力量。24.請結合材料,運用所學知識談談如何理解“國家好,民族好,大家才會好”。(12分)【繼承先輩之志 捍衛國家利益】道德與法治課堂上,老師為同學們朗讀了兩封感人至深的家書。前些日子,我報名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明天就要到朝鮮去了……你們在家里要把分的地種好,多打些糧食多交些公糧,支援抗美援朝戰爭……我決心殺敵立功,帶著光榮花回來看你們。抗美援朝,保家衛國。 ——邱少云于1951年3月15日書現在為了祖國人民需要站在光榮戰斗最前面,為了祖國及家中人等幸福日子,我有決心在戰斗中為人民服務不立功不下戰場。 ——黃繼光于1952年4月29日書25.緬懷革命先烈,厚植紅色基因。品讀革命先輩的家書,帶給我們哪些感悟?(12分)武城縣2024—2025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教學質量監測八年級道德與法治試題答案2025年1月Ⅰ選擇題部分(共40分)選擇題(每題2分,共40分)1.A 2.D 3.C 4.D 5.A 6.D 7.C 8.B 9.C 10.B11.B 12.C 13.C 14.A 15.B 16.C 17.B 18.B 19.B 20.BⅡ非選擇題部分(共60分)21.(1)(4分)①網絡有利有弊,是一把雙刃劍。②網絡信息良莠不齊。③沉迷于網絡,影響學習、工作和生活。④個人隱私容易被侵犯。(每條2分,答兩條即可得4分)(2)(8分)①我們要提高媒介素養,積極利用互聯網獲取新知、促進溝通、完善自我。②我們要注意瀏覽、尋找與學習和工作有關的信息,不可沉溺于網絡,要學會“信息節食”。③我們要學會辨析網絡信息,讓謠言止于智者,自覺抵制不良信息。④我們要恪守道德、遵守法律,做一名負責的網絡參與者。(每條2分)22.(1)(6分)①在遇到法律問題或者權益受到侵害時,要及時尋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②我們可以通過法律服務機構(如法律服務所、律師事務所、公證處、法律援助中心等)來維護合法權益,在遇到法律問題時獲得及時有效的法律幫助。③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尋求國家的法律救濟。我們可以依法到公安機關、人民法院或人民檢察院中的任何一個機關控告、舉報,必要時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每條3分,答兩條即可得6分)(2)(6分)①小趙的行為是正確的。當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權益受到不法侵害時,我們要敢于并善于依法維護正當權益。②在面對違法犯罪時,我們要善于斗爭,在保全自己、減少傷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會的力量,采取機智靈活的方式,同違法犯罪作斗爭。③掌握同違法犯罪作斗爭的常見方法,做到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每條3分,答兩條即可得6分)23.(12分)(1)(6分)①他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無私奉獻的精神。②他關愛他人,積極承擔責任,不言代價與回報。③他積極為社會做貢獻,得到人們的尊重和認可,實現了自身價值。④很多人在為我們的成長和幸福生活承擔著責任。(每條3分,答兩條即可得6分)(2)(6分)①學習李老師服務社會奉獻社會的精神,需要我們青年擔當責任。②需要我們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③需要我們熱愛勞動,愛崗敬業;努力學習,增強勞動觀念,培養敬業精(每條3分,答兩條即可得6分)24.(12分)①國家利益反應廣大人民的共同需求,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現。②國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二者相輔相成,高度統一,緊密聯系在一起。③人民利益只有上升、集中到國家利益,運用國家的工具,才能得到真正的維護。④人民利益的維護離不開國家利益,如果國家利益得不到保障,人民利益就會受到損害,人民就會遭受奴役、欺凌和屈辱。(每條3分,答兩條即可得6分)25.(12分)①我們要心懷愛國之情,牢固樹立國家利益至上觀念。②我們要增強維護國家利益的責任感和使命感。③我們應著眼長遠、顧全大局,以國家利益為重,把國家利益放在第一位。④為了國家利益,必要時需要放棄個人利益,甚至要獻出自己的生命。⑤捍衛國家尊嚴,堅決同一切損害國家利益的行為作斗爭。⑥我們要自覺遵守道德和法律,積極維護國家團結穩定的局面。(答出4點即可12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5.1八上期末參考答案(1).docx 山東省德州市武城縣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道德與法治試題.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