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教學質量檢測八年級道德與法治試卷題號 一 二 總分得分選擇題部分共20道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得分 評卷人一、單選題1.下列有助于我們走進社會、了解社會、感受社會生活絢麗多彩的方式有( )A.埋頭苦讀,兩耳不聞窗外事 B.“宅”在家,與網絡相伴C.積極參加社區公益服務活動 D.積極參加校園“評優選?!被顒?br/>2.問候雖小,影響卻大,有時不經意間的一句問候,折射出的是一個溫暖的人類世界,我們身處其中,要學會傳遞溫暖與美好。為此你準備( )A.拒絕冷漠,傳遞溫暖 B.事不關己,事微可略C.善待自己,苛待他人 D.互信友善,互不關切3.AI技術日益發展,給人們提供便利的同時也讓一些不法分子有了可乘之機:國外留學的“外孫”闖了禍要賠十幾萬元;昔日“戰友”打電話借款千元治病……這些高科技騙局讓不少人上當受騙。防范AI技術詐騙需要( )①完善相關法律,禁止AI技術發展 ②加強網絡監管,限制網絡信息傳播③增強防范意識,提高應對詐騙能力 ④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個人信息泄露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4.理性參與網絡生活,傳播網絡正能量,需要我們提高網絡媒介素養。下列同學中符合網絡媒介素養要求的是( )①小明經常利用網絡查閱學習資料②小林制作網頁參加網絡公益大賽③小亮在我市政府網站為社會發展獻計獻策④小欣經常在網上發布未經證實的小道消息娛樂消遣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5.“禮讓斑馬線”“禁止在高鐵上吸煙”“在公共場所不得大聲喧嘩”等規則提醒人們規范自己的行為。這表明( )A.遵守社會規則主要依靠他律 B.社會秩序決定社會規則的內容C.自由劃定了規則的內外邊界 D.社會規則保障社會秩序的實現6.有警察時遵守交通規則,一旦路口無人值守就闖紅燈;在自己熟悉的團體內謙恭有禮,一旦置身于陌生環境就不再遵守公德。這些現象告訴我們( )①他律比自律作用大 ②應該將規則內化于心、外化于行③規則限制了我們的自由 ④應增強規則意識,自覺遵守規則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7.下列漫畫體現文明生活方式的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8.下列屬于“誠信”道德失范的表現( )①考試作弊 ②在家長、老師、同學們面前說謊③商家們用不正當手段騙取顧客們④接診的醫生對身患癌癥的患者說:“你的病不嚴重,只要有信心就能治好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9.下列違法行為對應的法律責任正確的是( )A.謊報險情——刑事責任 B.破壞鐵路封閉網——民事責任C.非法出售瀕危野生動物——刑事責任 D.拾得遺失物拒絕歸還——行政責任10.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的《未成年人檢察工作白皮書》顯示,未成年人犯罪總體呈上升趨勢,低齡未成年人犯罪占比上升。針對這一現象,我們應該( )①自覺遵章守法,防患于未然 ②杜絕不良行為,遠離違法犯罪③樹立法治意識,善用法律維權 ④有勇有謀,機智應對違法犯罪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1.作為子女,我們要孝敬父母;作為學生,我們要尊敬師長,和同學團結友愛;作為公民,我們要熱愛祖國……這說明( )A.人應該不斷變換角色 B.不同的角色要承擔不同的責任C.扮演的角色越多,人越累 D.角色變換中,責任在不斷消失12.“感動中國”2022年度人物鄧小嵐說:“沒有音樂的人生太蒼白,應該用音樂幫助孩子們實現夢想?!睘榱诉@句話,從2004年開始,北京和河北馬蘭村約600公里的單趟路程,鄧小嵐每年要往返20多次,18年來奔波了20多萬公里,建教室、找樂器、組建合唱團……一批批孩子因鄧小嵐而改變命運。鄧小嵐以實際行動( )①書寫了責任與坦當 ②踐行了誠信與平等③詮釋了執著和奉獻 ④展現了寬容和諒解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13.對下面漫畫理解正確的是( )A.奉獻愛心應不分大小,做到盡己所能 B.捐助錢款不利于受助者變得自立自強C.關愛他人就是給予他人物質上的幫助 D.獻愛心是大人們的事情,和青少年無關14.某初中8名學生利用假期時間開展調查,提出兩項關于解決“老社區停車難問題”的建議,經政協提案建議,最終被政府采納。這充分展現了中學生( )①自覺養成親社會行為 ②勇于承擔社會責任③積極參與社會實踐 ④堅持國家利益至上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5.國家的核心利益包括( )①國家主權、國家安全②領土完整、國家統一③憲法確立的國家政治制度④社會大局穩定、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本保障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16.有人說他們很“帥”:94歲老兵在天安門前深情親吻國旗;小小的身影在街頭仰視國旗,莊重敬禮;“國旗護衛隊”彎腰撿起地上的國旗……他們的“帥”在于( )A.贏得了關注,提高了自身知名度 B.表達了愛國情感,維護了國家利益C.關心國家發展,以平凡行動奉獻社會 D.行使公民維護國家利益的權利17.在中國,十幾億人的糧食問題始終是頭等大事。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飯碗主要裝中國糧。這是因為( )①我國人口眾多,糧食資源消耗量大 ②糧食安全關系到國家安全與人民幸福③我國經濟發展已經轉向高速增長階段 ④糧食問題已成為我國一切工作的中心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8.對下列漫畫理解正確的是( )A.身份不同責任不同 B.關心社會奉獻社會C.國家利益至上 D.增強總體國家安全觀19.從自行車到小汽車;從普通平房到高樓大廈;從鄉村土路到水泥路、柏油路;從日用品匱乏到商品琳瑯滿目……從這些變化中,我們產生的感受是( )①為祖國的發展進步而自豪 ②對祖國的未來充滿信心和期待③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已經實現 ④體力勞動者才是國家的建設者A.①②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②③20.世界因勞動而改變,生活因勞動而美好。習近平多次強調,“勞動創造幸福,實干成就偉業”,“幸福不會從天降,美好生活靠勞動創造”。這說明( )①勞動是一切幸福的源泉②要崇尚勞動、熱愛勞動③勞動精神既是公民的基本權利也是義務④要弘揚勇于創新、精益求精的勞動精神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得分 評卷人二、材料分析題21.(16分)某校八年級(2)班時政小組擬開展一次以“文明上網,爭做合格網民”為主題的活動,請你參與其中,并完成下列任務。◎新聞解讀《全球數字經濟白皮書(2022年)》顯示,2021年,全球47個主要國家數字經濟增加值規模達到38。1萬億美元。其中,中國數字經濟規模達到7。1萬億美元,占47個國家總量的18。5%,位居世界第二。(數字經濟在技術層面,包括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區塊鏈、人工智能、5G通信等新興技術。)(1)這段材料表明了什么?(4分)◎學校調查班里的興趣小組開展了青少年上網情況的調查,得到如下數據。每周上網時間 上網目的 瀏覽過不健康網站 進入過營業性網吧15小時以上 10~15小時 學習 聊天 玩游戲85% 15% 低于5% 18% 77% 20% 37%(2)結合調查數據,請你歸納出青少年上網存在的問題。(8分)◎話題討論圍繞沉迷網絡這一話題,同學們展開了討論。(3)甲、乙兩位同學的觀點獲得了大家的贊同。請運用所學知識說說理由。(4分)22.(17分)【遵守規則,弘揚美德】材料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七十條規定:未經學校允許,未成年學生不得將手機等智能終端產品帶入課堂,帶入學校的應當統一管理。對此,小明同學認為:帶手機進校園是個人的自由,不必小題大做。(1)從自由與規則的關系角度,分析小明同學的觀點。(9分)材料二:2023年9月,第19屆亞運會在杭州舉行。杭州市教育局以“迎亞運講文明樹新風”為主題,持續開展“公筷公勺、光盤光瓶、垃圾分類、文明觀賽”文明好習慣養成專項行動,杭城的小小東道主們充分展現了禮儀之邦的風采。(2)作為新時代的好少年,你將如何做到文明有禮?(4分)材料三:為提高同學們的誠信意識,學校集中開展了以“誠信伴我行”為主題的活動,通過加強誠信教育,努力營造誠信育人的良好氛圍,助力學生成長成才。(3)作為中學生,我們應該如何踐行誠信? (4分)23.(16分) 實踐探究與綜合應用材料:退休工人曹師傅是一位熱心人,熱衷于組織和參加公益活動。他經常組織有關環保的公益講座,宣傳環保理念,還與志同道合的朋友組建了環保志愿者組織。在他的影響下,他身邊的很多人紛紛加入宣傳環保、參與環保的行列。根據上述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及自身實際,回答下列問題:(1)曹師傅身上的什么品質值得我們學習? (5分)(2)你參加過或想參加哪些公益活動? (5分)(3)我們為什么要服務社會? (6分)(11分) 成就篇:天問一號”飛往火星,“嫦娥五號”已帶回月壤,“奮斗者”號實現了萬米深潛,在建的川藏鐵路穿越崇山峻嶺,5G信號加速覆蓋廣裘大地,脫貧的鄉親們盤算著更紅火的日子,千千萬萬勞動者堅守在崗位,家家戶戶憧憬著新的一年……思考篇:國家國家,有國才有家,國在第一位,家在第二位,“國家”這個詞語的排序,決定了必須把國的利益排在家的利益的前面。全體航空母艦工程建設者牢固樹立國家利益至上的觀念,甚至犧牲自己的生命,為航母建設作出歷史性貢獻。踐行篇: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底氣靠硬實力、軟實力,“掉”不下來、“冒”不出來,只能干出來、創出來和磨出來。少年興則國家興,少年強則國家強。把中國夢變成現實,需要一代代人埋頭苦干……1.結合材料,說一說我國社會發展還取得了哪些成就,你的感受是怎樣的(3分) 。2.有人認為:堅持國家利益至上與堅持個人利益至上是一致的。請簡要評析該觀點。(5分)3.為把中國夢變成現實,你打算如何做 (3分)2024—2025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教學質量檢測八年級道德與法治試卷參考答案----5 C A D A D 6---10 C B B C A11--15 B B A A D 16---20 B A D B A21.答案: (1)網絡為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ヂ摼W已經成為社會生產的新工具、經濟貿易的新途徑。(2)①大部分學生上網時間長;②多數學生上網主要是為了休閑娛樂;③部分學生通過網絡接觸了不良信息;④部分學生進入過未成年人不該進入的場所。(3)大量冗余信息干擾人們的選擇,耗費人們的時間;碎片化信息影響人們思考的深度;一些人因沉迷網絡中的虛擬交往而疏離了現實的人際關系。22.答案: (1)小明同學的觀點是錯誤的。①社會規則劃定了自由的邊界。自由不是隨心所欲,它受道德、紀律、法律等社會規則的約束。②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時,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③社會規則是人們享有自由的保障,違反規則、擾亂秩序的行為應該受到相應的處罰。(2)①要態度謙和,用語文明;②要儀表整潔、舉止端莊;③要在社會生活中不斷學習、觀察、思考和踐行。(3)①樹立誠信意識,履行承諾;②運用誠信智慧;③珍惜個人的誠信記錄。23.答案: (1)無私奉獻;勇擔社會責任;有愛心;樂于助人;友善(善良);等等。(2)義務植樹;當志愿講解員;義務指揮交通;街頭清除小廣告;關愛孤寡老人;宣傳防火知識;到敬老院關愛老人;宣傳環保知識;做抗疫志愿者;向災區捐款捐物;給社區貧困人口送溫暖;等等。(3)服務社會體現人生價值;服務社會能夠促進我們全面發展;能夠得到人們的尊重和認可;能夠不斷拓展我們的視野;能夠不斷豐富我們的知識;能夠提高觀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能夠提升人際交往能力;能夠提高道德境界;能夠實現自身的價值;等等。24.答案: 1。經濟增長顯著,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民主政治建設深入推進;文化建設讓中華文明煥發蓬勃生機;社會保障水平提高;綜合國力提高;等等。感受: 為祖國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2.這一觀點是片面的。理由:在我國,國家利益與個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但二者不完全等同。國家利益是整體利益,個人利益是局部利益;當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發生矛盾時,我們應當著眼長遠、顧全大局,以國家利益為重, 把國家利益放在第一位。為了國家利益,有時不僅需要放棄個人利益,甚至要獻出自己的生命。我們要始終把國家利益放在第一位,捍衛國家尊嚴,堅決同一切損害國家利益的行為作斗爭;在曰常生活中,我們要自覺遵守道德和法律,積極維護國家團結穩定的局面。3.發揚實干精神;努力學習、積極探索;培養執著的信念、優良的品德,學習豐富的知識,練就過硬的本領,擔負歷史的重任。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八年級道德與法治試卷參考答案.docx 河北省邯鄲市臨漳縣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道德與法治試題.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