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統編版(2024)初中道德與法治 第七課弘揚中華人文精神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一、單選題1.下面圖片是為不同城市設計的“福”字。“北京福”融合了天安門、故宮和京劇等元素;“上海福”簡直就是一張外灘的藝術照;“重慶福”有重慶特色的火鍋和交通;“西安福”中兵馬俑住進了大雁塔……這些“福”字( )①設計隨意,是對漢字基本知識缺少了解的表現②匠心獨具,展現了美妙的形態和獨特的神韻③求同存異,是對各地文化元素進行創新的表現④形神兼備,塑造了中華民族獨特的審美氣質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2.“儉約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要求我們( )A.過度追求物質享受B.倡導奢侈浪費的生活方式C.不為物役,追求和諧統一D.只關注個人利益,不顧及他人3.文以載道、以文化人的“道”指的是( )A.道路 B.道理,做人做事的道理C.道家思想 D.方法4.以下體現“文以載道、以文化人”教化思想的是( )A.學校開設傳統文化課程B.人們只注重物質消費C.社會上出現的一些不良行為D.只追求娛樂,不關注文化內涵5.傳承和弘揚中華人文精神,我們應該( )A.拒絕學習外來文化,保持傳統文化的純粹性B.對傳統文化進行全面繼承,不做任何改變C.結合時代發展,對中華人文精神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D.只關注物質生活,忽略精神文化的傳承6.2024年秋季學期起,戲劇、舞蹈、影視首次分別作為獨立學科納入義務教育階段課程中。對此,下列觀點你贊同的有( )①這有利于引領學生親近中華經典,感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人文精神②藝術課程中蘊含的人文精神可以發揮強大的熏陶教化、凝聚示范作用③藝術課程的開設決定人們的文化修養水平和一個國家的精神文明建設④藝術課程不如文化課程重要,對我們的健康成長起到的作用不是很大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7.下列體現中華人文精神中“尚和合”思想在國際交往中的做法是( )A.與其他國家進行貿易戰B.積極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與各國合作共贏C.對其他國家的事務指手畫腳D.只與發達國家交往,不與發展中國家合作8.在人際交往中,踐行“和而不同”理念的做法是( )A.強迫別人與自己觀點一致B.完全否定他人的觀點C.尊重他人觀點,和諧相處但不盲目附和D.對不同意見的人避而遠之9.下面是某校開展的“榜樣的力量”系列主題教育活動的內容。★“歲月啟迪見賢思齊”——搜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學習榜樣的古語。 ★“榜樣引領一路前行”——征集榜樣人物事跡,開展一系列宣傳活動。 ★“止于至善崇德向善”——制作《青春品質修煉手冊》,發出學習倡議。開展這些活動的目的在于( )①汲取榜樣力量,向上向善成長②打好青春底色,提升精神境界③追尋傳統智慧,傳承人文精神④弘揚榜樣精神,塑造完美人生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0.在學校組織的“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中,以下做法不符合弘揚中華人文精神要求的是( )A.小王積極參與京劇表演社團,學習京劇藝術B.小李在活動中向同學們介紹傳統禮儀的知識C.小張對活動不感興趣,認為這些都是老古董,沒有意義D.小趙制作了精美的手抄報,宣傳中華傳統美德11.下列行為中,能體現青少年弘揚中華人文精神的是( )A.小明在公交車上主動給老人讓座B.小紅為了提高成績,經常熬夜刷題C.小剛和同學鬧矛盾后,一直不理對方D.小麗看到路上有垃圾,卻假裝沒看見12.追夢原創求同能讓人們更加親近、友善,存異則讓人們彼此尊重、包容。和而不同,就是倡導和諧相處,協調不同意見,但不盲從茍同。求同存異、和而不同的處世方法( )A.對于豐富人的精神生活、提升精神境界具有重要意義B.有助于解決人際矛盾,為化解當代社會沖突提供了重要啟示C.是構建和諧人際關系的唯一途徑D.塑造了中華民族獨特的審美氣質13.二十四節氣是中華悠久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一位老師每逢節氣都會給學生寫寄語,這些是其中的一部分:5月5日立夏:立夏當立志,奮斗正當時。5月21日小滿:將滿未滿,人生可追。6月6日芒種:忙有所獲,不負耕耘。此舉體現了( )①一絲不茍,不近人情②文以載道,以文化人③因循守舊,固守傳統④循循善誘,誨人不倦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4.“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體現的中華人文精神是( )A.愛國情懷 B.勤勞勇敢 C.自強不息 D.團結友愛二、綜合探究題15.材料 在學校的文化節上,同學們展示了各種作品,有書法作品體現了筆走龍蛇的神韻,有繪畫作品描繪了山水之間的意境,還有詩歌朗誦表達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1)這些作品體現了中華人文精神中的哪種思想?請談談這種人文精神思想對校園文化建設的意義。16.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在我們身邊,有無數立足本職,默默奉獻的榜樣人物,彰顯了向上向善的社會正能量。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錢七虎,60多年戰斗在大山深處、戈壁荒漠、邊防海島等工程一線,率領團隊在一次次失敗中總結經驗,解決了核武器和常規武器工程防護一系列關鍵技術難題,為我國的防御工程裝上了“金鐘罩”;“萬能電工”錢海軍,從事電力工作30年,為社區提供用電等便民服務,結對幫助100多位空巢、孤寡老人,幫扶學生27名;黃山風景區的工作人員李培生、胡曉春長年在山崖間清潔環境,日復一日呵護著千年迎客松,用心用情守護美麗黃山……榜樣人物向我們傳遞了哪些向上向善的正能量?榜樣人物事跡對我們弘揚中華人文精神有何啟示?17.凝心鑄魂雷鋒的名字家喻戶曉,雷鋒的事跡深入人心,雷鋒精神滋養著中華兒女的心靈。老師分享了雷鋒的故事:雷鋒從小就萌生了參軍的愿望,9歲就提出了參軍要求。19歲時,他跑了幾十里路,向組織表明參軍的決心,領導被他的真誠打動。20歲時,他終于穿上了軍裝。一天,他坐火車時,看到一位老人沒有座位,就立即起身讓座,還主動幫助列車員掃地、擦玻璃、倒開水,幫助下車的旅客拿東西……忙個不停。結合上述材料,請你說說雷鋒身上有哪些閃光點。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雷鋒是時代的楷模,雷鋒精神是永恒的。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更多時代楷模。我們既要學習雷鋒的精神,也要學習雷鋒的做法,把崇高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質追求轉化為具體行動,體現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把雷鋒精神代代傳承下去。”今天,我們為什么要把雷鋒精神代代傳承下去?(3)請結合班級實際,設計一個弘揚雷鋒精神的主題活動方案。活動主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動時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動步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試卷第1頁,共3頁試卷第1頁,共3頁參考答案1.D【詳解】本題考查對中華人文精神的認識和理解。②③④:依據教材知識并分析題干可知,圖片中不同城市設計的“福”字體現了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是傳承中華文化的表現;它匠心獨具,展現了美妙的形態和獨特的神韻;它形神兼備,塑造了中華民族獨特的審美氣質;同時做到了求同存異,是對各地文化元素進行創新的表現,故②③④說法正確;①:這些“福”字是精心設計,是對漢字基本知識深入了解的表現,故①說法錯誤;故本題選D。2.C【詳解】本題考查“儉約自守、中和泰和”。C: 儉約自守中和泰和是一種生活理念,強調勤儉節約、謙虛謹慎和內心的美好。這要求我們要不為物役,追求和諧統一,故C符合題意; A:不能過度追求物質享受,要努力奮斗,故A說法錯誤;B:應倡導節儉的生活方式,故B說法錯誤;D:我們要顧及他人的正當利益,故D說法錯誤;故本題選C。3.B【詳解】本題考查文以載道、以文化人。B:“文以載道、以文化人”是通過各種文化形式承載做人做事的道理,文以載道的“道”指的是道理、做人做事的道理,故B符合題意; ACD:“道”指的是道理,做人做事的道理,不是“道路”、“道家思想”、“方法”,故ACD不符合題意; 故本題選B。4.A【詳解】本題考查文以載道,以文化人的重要意義。 A:“文以載道、以文化人”是通過各種文化形式承載做人做事的道理,感化人、教育人、成就理想人格,“學校開設傳統文化課程”體現這一教化思想,故A說法正確; B:我們在物質需求得到滿足的同時,也要豐富精神生活,提升精神境界,故B說法錯誤;C:“不良行為”不利于社會的和諧與發展,要及時制止,故C說法錯誤; D:我們需要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關注文化內涵,積極參與和倡導健康的娛樂形式,共同創造一個更加美好的娛樂環境,故D說法錯誤; 故本題選A。5.C【詳解】本題考查弘揚中華人文精神的做法。C:依據教材知識,傳承和弘揚中華人文精神應結合時代發展,對中華人文精神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故C說法正確;A:不能拒絕外來文化,我們應該學習優秀外來文化,故A說法錯誤;B:對傳統文化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故B說法錯誤;D:只關注物質生活的說法錯誤,我們要注重精神文化的傳承,故D說法錯誤;故本題選C。6.A【詳解】本題考查對弘揚人文精神的認識和理解。①②:依據教材知識并分析題干可知,將戲劇、舞蹈、影視首次分別作為獨立學科納入義務教育階段課程是弘揚中華文化中人文精神的具體體現,因為藝術課程中蘊含的人文精神可以發揮強大的熏陶教化、凝聚示范作用,這有利于引領學生親近中華經典,感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人文精神,故①②說法正確;③:“決定”說法太絕對,藝術課程的開設有利于提高人們的文化修養水平和促進一個國家的精神文明建設,故③說法錯誤;④:藝術課程和文化課程同樣重要,對我們的健康成長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故④說法錯誤;故本題選A。7.B【詳解】本題考查弘揚中華人文精神。ACD:尚和合即崇尚和睦融合,與其他國家進行貿易戰、對其他國家的事物指手畫腳、只有發達國家合作,不與發展中國家合作,都違背了中華人文精神中“尚和合”的思想,故ACD說法錯誤;B:積極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與各國合作共贏,體現了中華人文精神中“尚和合”的思想,故B說法正確;故本題選B。8.C【詳解】本題考查求同存異、和而不同的要求。 C:“和而不同”倡導在人際交往中,既要尊重他人的觀點和意見,又要堅持自己正確的觀點,而不是盲目讓步或絕不妥協,故C說法正確; ABD:“和而不同”倡導在人際交往中,尊重他人的觀點和意見,“強迫別人與自己觀點一致”、“完全否定他人的觀點”、“對不同意見的人避而遠之”是不尊重他人意見的表現,不利于解決人際矛盾、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故ABD說法錯誤;故本題選C。9.A【詳解】本題考查對弘揚人文精神的認識和理解。①②③:依據教材知識并分析題干可知,學校開展的“榜樣的力量”系列主題教育活動,通過征集榜樣人物事跡,有利于汲取榜樣力量,弘揚榜樣精神,實現價值引領,有利于我們打好青春底色,提升精神境界,向上向善成長;同時也有利于追尋傳統智慧,傳承人文精神,故①②③說法正確;④:完美人生是不存在的,我們不可能塑造完美人生,故④說法錯誤;故本題選A。10.C【詳解】本題考查弘揚中華人文精神。ABD:歷史上的中華人文精神,滲透在詩書禮樂等糟神文明的創造中,發揮了強大的熏陶教化、凝聚示范作用。今天我們弘揚中華人文精神,就要弘揚促進社會和諧、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分析選項可知,參與京劇社團、介紹傳統禮儀知識、制作手抄報宣傳美德都有助于弘揚中華人文精神,故ABD說法正確;C:小張認為活動無意義,不積極參與,不符合弘揚中華人文精神的要求,故C說法錯誤;本題為逆向選擇題,故本題選C。11.A【詳解】本題考查弘揚中華人文精神。A:弘揚中華人文精神,要求我們愛人利人,擇善而行,追求至善的人生境界;主動給老人讓座體現關愛他人,是弘揚中華人文精神的表現,故A說法正確;B:熬夜刷題與人文精神無關,且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故B說法錯誤;C:不理同學不利于和諧相處,故C說法錯誤;D:看到垃圾不管缺乏社會責任感,故D說法錯誤;故本題選A。12.B【詳解】本題考查求同存異、和而不同的處世方法的作用。B:結合所學可知,求同存異,就是既找出共同點,找到最大公約數,又保留不同點,尊重不同意見。求同能讓人們更加親近、友善,存異則讓人們彼此尊重、包容。和而不同,就是倡導和諧相處,協調不同意見,但不盲從茍同。求同存異、和而不同的處世方法,有助于解決人際矛盾,為化解當代社會沖突提供了重要啟示,故B符合題意;A:文以載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對于豐富人的精神生活、提升精神境界具有重要意義,故A不符合題意;C:“唯一”的說法過于絕對,求同存異、和而不同的處世方法是構建人諧人際關系的途徑之一,故C說法錯誤;D:形神兼備、情景交融的美學追求塑造了中華民族獨特的審美氣質,故D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B。13.D【詳解】本題考查中華人文精神的理解。②④:依據題文描述可知,老師每逢節氣都會給學生寫寄語,這體現了老師循循善誘,誨人不倦,體現了文以載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故②④符合題意;①:老師每逢節氣都會給學生寫寄語,這是一種教育方式,并不是不近人情,故①說法錯誤;③:老師的教育方式體現了創新精神,并不是因循守舊,固守傳統,故③說法錯誤;故本題選D。14.C【詳解】本題考查弘揚中華人文精神。C:這句話的意思是,天(即自然)的運動剛強勁健,相應地,君子處世,也應像天一樣,自我力求進步,剛毅堅卓,發憤圖強,永不停息,體現了自強不息的人文精神,故C符合題意;ABD:這與題文的主旨內容不符,故ABD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C。15.(1)體現了形神兼備、情景交融的美學追求。(2)有利于豐富校園文化生活,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藝術素養,提升學生的精神境界;能夠增強校園文化的凝聚力和感染力,促進校園文化的和諧發展等。【分析】考點考查:形神兼備、情景交融。能力考查:調動和運用知識、描述和闡述事物。核心素養:道德修養。【詳解】(1)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及作答角度。本題的設問主體為國家,需要運用中華人文精神的有關知識,從體現類習題的角度進行作答。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有書法作品體現了筆走龍蛇的神韻,有繪畫作品描繪了山水之間的意境,還有詩歌朗誦表達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體現了形神兼備、情景交融的美學追求。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2)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及作答角度。本題的設問主體為公民,需要運用形神兼備、情景交融的美學追求的有關知識,從意義類習題的角度進行作答。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書法作品、繪畫作品、詩歌朗誦→有利于豐富校園文化生活,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藝術素養,促進校園文化的和諧發展。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16.(1)心懷愛國之情、勇擔社會責任、愛崗敬業、積極行善等。(2)啟示我們要弘揚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我們要積極進取,向著更高更遠的目標努力奮進;愛人利人,擇善而行,追求至善的人生境界。我們應當向榜樣學習,勇擔使命,久久為功,爭做向上向善的好少年。【分析】考點考查:弘揚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弘揚中華人文精神能力考查:調動和運用知識,論證和探究問題核心素養:政治認同、道德修養、責任意識【詳解】(1)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及作答角度。本題的設問主體為公民。需要運用弘揚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的有關知識,從體現類習題的角度進行作答。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①: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錢七虎,60多年戰斗在大山深處、戈壁荒漠、邊防海島等工程一線,解決了核武器和常規武器工程防護一系列關鍵技術難題→可鏈接心懷愛國之情、勇擔社會責任等;關鍵詞②:“萬能電工”錢海軍,從事電力工作30年,為社區提供用電等便民服務,結對幫助100多位空巢、孤寡老人,幫扶學生27名→可鏈接勇擔社會責任、愛崗敬業、積極行善等;關鍵詞③:黃山風景區的工作人員李培生、胡曉春長年在山崖間清潔環境,日復一日呵護著千年迎客松,用心用情守護美麗黃山→可鏈接愛崗敬業。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2)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及作答角度。本題的設問主體為公民。需要運用弘揚中華人文精神的有關知識,從啟示類習題的角度進行作答。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在我們身邊,有錢七虎、錢海軍等無數立足本職,默默奉獻的榜樣人物,彰顯了向上向善的社會正能量→可鏈接弘揚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積極進取、愛人利人,擇善而行、勇擔使命。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17.(1)例答:志向遠大、目標堅定;助人為樂;服務人民、奉獻社會;等等。(2)①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強調以人文化成天下,以人類社會和人本身發展的道理來教育世人,達到促進社會和諧、成就美好人生的目的。②雷鋒精神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集中體現,契合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體現講仁愛、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③傳承雷鋒精神,有利于以先進楷模為榜樣,發揮強大的熏陶教化、凝聚示范作用,弘揚促進社會和諧、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傳承和踐行中華傳統美德,做核心思想理念的傳承者。(3)例答:活動主題:“我與雷鋒同行”主題交流活動。活動時間:班會課。活動步驟:①了解雷鋒的故事。②以小組為單位收集整理故事,并商定交流的形式。③以自己喜歡的方式交流故事。④結合活動撰寫活動體會或感想。【分析】考點考查:中華傳統美德的內涵和作用、中華民族精神的作用、傳承和弘揚民族精神的表現、如何弘揚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傳承中華傳統美德的要求能力考查:運用所學知識分析材料、解答問題的能力 核心素養:道德修養、健全人格【詳解】(1)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及作答角度。本題的設問主體為公民,需要運用中華傳統美德的內涵和作用的有關知識,從分析類習題的角度進行作答。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①:雷鋒從小就萌生了參軍的愿望,9歲就提出了參軍要求→可鏈接志向遠大、目標堅定。關鍵詞②:他坐火車時,看到一位老人沒有座位,就立即起身讓座→可鏈接助人為樂。關鍵詞③:雷鋒主動幫助列車員掃地、擦玻璃、倒開水,幫助下車的旅客拿東西→可鏈接服務人民、奉獻社會。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2)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及作答角度。本題的設問主體為國家,需要運用正確認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理念、弘揚人文精神的內涵和意義、如何弘揚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傳承中華傳統美德的要求的有關知識,從原因類習題的角度進行作答。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雷鋒是時代的楷模;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我們既要學習雷鋒的精神,也要學習雷鋒的做法,把崇高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質追求轉化為具體行動→可鏈接弘揚人文精神的意義;雷鋒精神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集中體現,契合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雷鋒精神,有利于以先進楷模為榜樣,弘揚促進社會和諧、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傳承和踐行中華傳統美德,做核心思想理念的傳承者。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3)本題考查設計弘揚雷鋒精神的主題活動方案,屬于開放性試題,符合題意,言之有理即可。答案第1頁,共2頁答案第1頁,共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