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3.恩格斯從歷史發展的角度,闡明了不同歷史發展階段統治階級財產狀況與政治統治聯昭通市市直中學2024年秋季學期高一年級第一次月考系的不同方式。恩格斯強調:“奴隸制是古希臘羅馬時代世界所固有的第一個剝削形思想政治式;繼之而來的是中世紀的農奴制和近代的雇傭勞動制。這就是文明時代的三大時期所特有的三大奴役形式;公開的而近來是隱蔽的奴隸制始終伴隨著文明時代?!睋?,本試卷分第「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第I卷第1頁至第8下列理解正確的是頁,第Ⅱ卷第8頁至第10頁??荚嚱Y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滿分100①奴隸制國家和封建制國家采用赤裸裸的剝削方式分,考試用時90分鐘。②資本主義國家采用間接、隱秘的方式來進行統治③奴隸制國家和封建制國家采取的剝削方式完全相同④資本主義社會代替封建社會,人類邁入了文明時代的門檻第I卷(選擇題,共60分)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注意事項:4.《詩經》中描述了奴隸們的穿著情況:“冬月北風叫得尖,臘月寒氣添,粗布衣裳無1.答題前,考生務必用黑色碳素筆將自己的姓名、準芳證號、考場號、座位號在答一件,怎能挨過年?”在奴隸社會里,奴隸們建造了富麗堂皇的樓閣宮殿,自己卻住題卡上填寫清楚。的是狹窄、潮濕的地穴。奴隸主們過著“以酒為池,懸肉為林”的奢侈生活,而奴隸2.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們卻衣不蔽體、食不果腹。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在試題卷上作答無效。①奴隸制國家機器的建立②奴隸勞動時使用的工具比較落后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③奴隸主占有生產資料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④奴隸擁有的土地太少1.2023年8月,中國考古公布最新成果:找到了薩拉烏蘇遺址的原始地點,同時發掘出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兩個原生文化層位。這是中國乃至東亞地區首次發現人類化石和進行科學發掘的舊石5.生產力問題是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核心問題。馬克思主義關于階級和階級斗爭學說器時代考古遺址。從生產力的角度可以推測出,這一時期的人類認為,階級是生產力有所發展而又發展不足的產物。這一論斷告訴我們①集體勞動、平均分配勞動產品①沒有階級的時間要比階級存在的時間短得多②主要以采集自然界天然食物為生②國家是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③主要使用打制而非磨制的石器③生產力的發展是階級產生的根本原因④已經從食物的采集者變為生產者④階級消亡是人類社會不可避免的趨勢A.①②B.②③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C.①④D.③④6.奴隸社會后期,隨著生產力發展到新的水平,出現封建制生產關系。封建國家的顯著2.從原始社會過渡到奴隸社會,其內在的發展邏輯是特征包括A.生產力發展→階級產生→國家產生→私有制產生A.鼓吹“君權神授”,鉗制勞動人民的思想B.私有制產生→階級產生→國家產生→生產力發展B.君主專制、等級森嚴C.生產力發展+私有制產生→階級產生→國家產生C.提出“自由、平等、博愛”的口號D.階級產生→國家產生→私有制產生→生產力發展D.經常性爆發抗租抗稅運動高一思想政治ZT·第1頁(共10頁)》高一思想政治ZT·第2頁(共10頁)昭通市市直中學2024年秋季學期高一年級第一次月考思想政治參考答案第I卷(選擇題,共60分)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題號15678910答案EADBCBAA題號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DcCBBDAC題號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CBcDBCDA第Ⅱ卷(非選擇題,共40分)31.(11分)封建社會生產關系的特點:①封建地主占有絕大部分土地,通過收取地租等方式,占有農民大部分勞動成果。(2分)②農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有自己的勞動工具甚至少量土地。(2分)③農民除繳納地租外,剩余的勞動產品歸自己支配,有了生產積極性,社會生產得到發展。(2分)原因:①在封建社會,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階級剝削農民的基礎。(2分)②地主階級正是憑借對土地的占有,使農民不得不依附于地主,屈從于地主階級的奴役。(1分)③地主階級通過收取地租奴役,放高利貸,強迫農民繳納苛捐雜稅、各種徭役等來剝削農民。(1分)④在荒年時,產品歉收,農民為了交租稅,只得變賣妻子;在豐年時,因產品過多,導致價格跌落,用很多的產品只能換到很少的貨幣,依然交不起租稅,又得變賣妻子。(1分)32.(10分)好: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工業革命的發生和完成,帶來了資本主義社會生產力的巨大飛躍,促進了人類思想的解放,使科學、教育、文化的發展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4分)壞:①資本原始積累的過程,充滿了暴力和掠奪。資本主義的發展過程,是資本家剝削工人剩余價值的過程,造成人民的貧窮。(3分)高一思想政治ZT參考答案·第1頁(共2頁)②經濟危機是資本主義的痼疾,生產社會化和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是其爆發的根本原因,階級矛盾尖銳。(3分)33.(19分)(1)(9分)“偉大的勝利”是指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勝利。(3分)原因: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馬克思主義思想的指導;開辟了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每條2分,共6分)(2)(10分)①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徹底結束了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為實現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過渡創造了前提條件,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社會的發展方向。(4分)②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過渡時期,順利實現了對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建立起社會主義制度,實現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3分)③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我國經濟、科技建設等各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人民的精神面貌得到極大改變??傊覈鐣l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雄辯地證明: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數中國。(3分)高一思想政治ZT參考答案·第2頁(共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昭通市市直中學2024年秋季學期高一年級第一次月考思想政治-答案.pdf 昭通市市直中學2024年秋季學期高一年級第一次月考思想政治-試卷.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