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文學類文本閱讀·小說閱讀的考教銜接任務群二 中國革命傳統作品研習涉及篇目 單元學習任務?命題點提煉 對應教材《荷花淀》《小二黑結婚》(節選)、《黨費》 分析人物形象的典型性 選擇性必修中冊P80第二題3分析人物形象的典型性教材任務……(選擇性必修中冊P80第二題3)《荷花淀》《小二黑結婚》《黨費》都是作家深入群眾、深入生活后的創作成果,都塑造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典型形象。選擇你最喜歡的一個人物形象,分析其性格特征,并結合作品的時代背景和小說中的社會環境,說說人物的典型性體現在哪里。考查目標本任務重在分析小說人物形象的典型性,體會他們的精神面貌和革命情懷。在閱讀革命傳統文學作品時,我們時常感受到革命榜樣的力量與召喚,這就是人物形象的典型性使然。命題點提煉 分析人物形象的典型性人物形象的典型性,是文學形象的鮮明獨特個性和揭示社會生活本質的概括性所達到的程度。個性愈鮮明獨特、概括性愈深刻的形象,典型性愈強。有高度典型性的形象就是典型形象。進行人物性格分析時,要扣住人物的言行與心理,并把他們放置到小說的時代背景與社會環境中去體察。2022年全國甲卷的文學類文本閱讀中“老胡這一人物形象有哪些特點”一題,就考查了人物形象的典型性。 (選擇性必修中冊《荷花淀》)閱讀小說,根據勝利之后婦女們的對話,概括她們的性格特征。“啊,好像我們給他們丟了什么人似的?!?br/>…………“水生嫂,回去我們也成立隊伍,不然以后還能出門嗎?”“剛當上兵就小看我們,過二年,更把我們看得一錢不值了。誰比誰落后多少呢!” [答案] 不甘落后、追求進步、追求平等、勇敢自信。 [選擇性必修中冊《小二黑結婚》(節選)]請結合作品的時代背景和小說中的社會環境,說說小二黑和小芹人物形象的典型性體現在哪里。 [答案] 小二黑和小芹是新型農民的典型,他們是解放區新時代農民的典范,他們敢于斗爭,主要表現在敢于掌握自己的命運。譬如:堅決反對封建包辦婚姻,大膽地自由戀愛;他們在斗爭中,自由戀愛結婚,反對封建迷信;他們也敢于同惡勢力作斗爭,并在黨和民主政府的支持下,克服了自身的舊思想和舊道德,樹立了新的思想道德和新的思想愿望,最后取得了斗爭的勝利。 (選擇性必修中冊《黨費》)小說表現了黃新怎樣的形象特點?請結合全文簡要分析。 [答案] ①熱愛黨,忠于黨:在極端困難的環境里,她用咸菜來代替銀洋繳黨費,將一顆滾燙的心與黨緊緊貼在一起。②機智果敢:當白匪闖進門后,她用話語與敵人巧妙周旋,保護了革命同志。③勇于獻身:敵人知道了她的身份,但她毫無畏懼,沉著冷靜,義無反顧。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過封鎖線【注】茅 盾昨夜朦朧的月光下只覺得這大房子像個堡壘,今天白晝再進來一看,嘿,這簡直可以說是一座要塞。那一圈圍墻,團團四周全是上下兩層槍眼,門樓頂上居然雉堞式,而且是平頂,必要時這就是機關槍陣地。說它像一座城,實在不嫌夸大?,F在這“城”中就住了十幾家老百姓。他們騰出一間招待那五個客人——逃難的外江佬。五個客人洗過臉,都坐在闊大的木板鋪上,看一個十六七歲的大孩子擦步槍的機件。而那大孩子是被派來招呼他們的。他們要問的話很多。最要緊的一件事是今晚能不能走。他們還想多知道一點路上可能遇到的困難,過去兩個晚上的夜行的經驗,特別是行列常常脫節,走不快的人急得要命——這一些不大好的秩序,使得他們想起了就滿心不安,問話就多了,但是這大孩子只能說客家話??腿酥械睦闲炷苷f半生不熟的廣府話。和這大孩子雙方都半懂不懂地攀談了好一會兒,仿佛弄明白了:今晚走的路要通過敵人在公路上的兩道封鎖線。一個年青人帶著個墨水瓶走進房來,就在靠近窗洞的桌旁坐下,在一本筆記簿上寫起什么來。客人們認識這面孔。昨夜在半山松林里,他是徹夜擔任警衛的。雖然看樣子他并不有閑,可是五個客人不肯放過他,談話就開始了。這青年懂得國語,也能說幾句,雖然十分生硬,他告訴他們:今晚能走,不過要通過兩道封鎖線。“是不是你送我們去?”“現在還沒曉得。”“我們希望你能去。因為你能說國語,我們路上方便些。”他點一下頭,不說什么,談話暫時中斷。他拿出一本相當厚的書,很用心地讀著,時時在筆記簿上記下些什么。客人們瞥見了這書名是《論民族民主革命》,話題又來了??腿藗円淮我淮巫穯?,才知道他是南洋華僑,在新加坡做機器工人,廣州失陷以后和許多熱血的華僑子弟跑回祖國來,參加了抗戰的陣營,他姓張。…………離動身還有兩小時,那個大孩子早已全身披掛——軍氈,糧袋,胸前交叉的子彈帶,手榴彈兩顆,一支長槍則斜掛在肩頭,跟他那矮小的身材很不調和。“你也去嗎?”客人之一好奇地問了一句。他笑嘻嘻點著頭。“還有誰是去的?阿張呢?”又問。他很快地說著客家話。“他說什么?”客人之一問他的同伴。“他說,路上如果碰到了敵人,就請他們吃手榴彈。”勉強能聽懂的老徐回答。“不要只顧快走,以至失了聯系……”這是客人們向姓張的青年提出的要求。阿張都答應了??墒撬偃冢骸安豢梢源蚴蛛?,不可以吸煙,不可以談話。昨晚我們看見遠遠有火光,還當是敵人呢!”太陽快落山的時候,阿張的肩頭斜掛著卷成一團的軍氈,腰間是手榴彈、手電筒,手里是一支手槍。開路是四支長槍,壓隊是兩支,他自己和另一支長槍則在中間,五個客人緊接著他,兩副挑子放在他的前面。他撮口吹了一聲,這一行人就在夕照中移動。第一次休息以后,月亮已經高掛天空,照的田野里一片蒼白。這對于通過封鎖線,是一種威脅,“不要作聲,不要吸煙”的叮嚀又重復了一次,“不要太走快”的要求也重復了一次,于是又上路了。一片樹林橫在前方,疏疏落落的,但月光已被遮去了不少。穿過這樹林,又走過一大片曠野,猛看見遠處有像高墻一般的東西,卻是連綿的山岡。一行人和這遙遠的山岡平行而進,又走了若干時,便見白森森地橫在前面的像是一條河。隊伍先頭的人忽然步子加快了,客人們跟著,不多會兒,已經走近那“河”邊,這才知道原來是一條公路?!斑@該就是所謂封鎖線罷?”客人們心里這樣想。然而隊伍還是不停地走,而且還是急急地走,終于又遇到了樹林,這才停下來休息。“剛才走過的就是封鎖線罷?”客人們問。“不是,下去才是封鎖線。不過這里兩邊山上全有敵人的哨位,這里是危險區域。”神情又緊張起來了,可是不慌。因為客人們最怕在這陌生地方掉了隊,可是今晚的秩序很好,儼然是行軍的姿態,就增加了他們不少勇氣。上路的時候,客人們又看見他們這休息的地點原來也是經過選擇的;不但有樹木隱蔽,而且還是個洼地。在他們休息的時候,還有兩個瞭望哨在兩三丈樹林外的高地上呢!一小時以后,所謂的封鎖線也平安通過了,然而隊伍忽在曠野中停止,阿張和其他的隊員聚在一處,悄悄地說了一些話,便又發令再走。大概十多分鐘以后,隊伍又停止了。這回是在平坦的曠野里,遠遠近近有些矮小的松樹。他們采了些松枝,插在白色的衣包上,阿張將他的手電筒也藏在衣襟里。“前面的山頭,就有敵人的哨位,”阿張悄悄地對客人們說,“我們要從山腳下偷偷地過去。不要作聲,連咳嗽也要耐住。腳步也要輕些。二十多分鐘就可以過去?!?br/>這是第二道封鎖線了。月光很好,前面那山頭看得很清楚。隊伍靠緊著走,不太快,也不太慢,沿著山腳,像一條蛇,輕輕溜過去。當人們躺在樹下休息時,樹蔭外的斜坡上,有一個蹲著的黑影,槍托在手里。這就是那個大孩子,現在擔任了瞭望哨。客人想起出發以前這大孩子說的,要是遭遇了敵人,就請他們吃手榴彈,都不禁微笑。“今晚過封鎖線,然而沒有昨晚路上那樣慌亂,無秩序?!笨腿酥蛔匝宰哉Z地說,“可見調度是不可少的。”寫于1942年11月(有刪改)【注】 香港淪陷后,茅盾從香港脫險到達桂林,中間經歷了兩個月的奔波。茅盾曾不止一次地談到黨領導下的東江游擊隊搶救文化人的功勞,并稱之為“史無前例的偉大工作”。本文即是以這段驚險且極富傳奇色彩的經歷為背景的短篇小說。1.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文主要從客人的視角來描寫革命戰士們過封鎖線時的語言、動作,小說真實可信。B.本文在處理過封鎖線這一情節時,未著筆于敵我雙方的火力交鋒,但情節張弛有致。C.文中客人所談及的“秩序”“調度”等相關細節,從側面襯托了革命戰士們的沉著。D.隊伍“沿著山腳,像一條蛇,輕輕溜過去”用比喻手法,突出隊伍行進迅速與敏捷。C [C項,“從側面襯托了革命戰士們的沉著”錯誤。不是為了襯托革命戰士們的沉著,這些細節反映客人善于吸取經驗,及時改進的態度,更是在反復強調“秩序”和“調度”的重要性。]2.關于那個大孩子的部分,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大孩子只會說客家話,合乎地域特征,突出了眾志成城,共同反擊外敵入侵的主題。B.大孩子在文中多次出現,并且擔任不同的工作,可見他是一個經驗豐富的“老戰士”。C.開頭擦步槍的是這個大孩子,結尾他又擔任瞭望哨,形成了首尾的呼應,結構圓合。D.他和《百合花》中的小通訊員年齡相差無幾,而且都是細心體貼又朝氣蓬勃的好青年。D [D項,“都是細心體貼又朝氣蓬勃的好青年”錯誤。文中寫“一個十六七歲的大孩子擦步槍的機件”“這大孩子只能說客家話”“他笑嘻嘻點著頭”“他說,路上如果碰到了敵人,就請他們吃手榴彈”“離動身還有兩小時,那個大孩子早已全身披掛——軍氈,糧袋,胸前交叉的子彈帶,手榴彈兩顆,一支長槍則斜掛在肩頭,跟他那矮小的身材很不調和”“有一個蹲著的黑影,槍托在手里。這就是那個大孩子,現在擔任了瞭望哨”,這些描寫沒有體現出他“細心體貼又朝氣蓬勃”。]3.文中沒有寫與敵人的正面交鋒,但籠罩著緊張的氛圍,這種氛圍的逐步強化帶來了怎樣的文學效果?談談你的理解。 [解析] ①情節方面,根據“離動身還有兩小時……跟他那矮小的身材很不調和”“隊伍先頭的人忽然步子加快了”“然而隊伍還是不停地走,而且還是急急地走”“隊伍靠緊著走……輕輕溜過去”可知,從出發前的全副武裝、周全部署,到行軍過程的快慢行止,最后一道封鎖線的嚴陣以待,敘事節奏緊湊,層層推進。②人物方面,根據“在他們休息的時候……兩三丈樹林外的高地上呢!”“他們采了些松枝……阿張將他的手電筒也藏在衣襟里”“隊伍靠緊著走……像一條蛇,輕輕溜過去”“當人們躺在樹下休息時……現在擔任了瞭望哨”可知,封鎖線上,遍布敵人哨位,戰士們步步為營,小心謹慎,可見訓練有素,能力出色,起到了突出人物形象的作用。③主題方面,根據“今晚走的路要通過敵人在公路上的兩道封鎖線”“太陽快落山的時候……兩副挑子放在他的前面”可知,護送任務困難重重,更能突出隊伍久經歷練的強大,表達了作者的崇高敬意。④讀者感受方面,緊張的氛圍逐步強化更容易調動讀者的情緒,讓讀者隨著敘事節奏的緊湊而緊張,帶給讀者驚心刺激的閱讀體驗。[答案] ①使情節節奏緊湊,層層推進。從出發前的全副武裝、周全部署,到行軍過程的快慢行止,最后一道封鎖線的嚴陣以待,敘事節奏緊湊。②突出人物形象。封鎖線上,遍布敵人哨位,戰士們步步為營,小心謹慎,可見訓練有素,能力出色。③突顯主題。護送任務困難重重,更能突出隊伍久經歷練的強大,表達了作者的崇高敬意。④緊張的氛圍逐步強化更容易調動讀者的情緒,帶給讀者驚心刺激的閱讀體驗。★4.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過封鎖線》如同《荷花淀》,也沒有交代革命者的具體姓名。《過封鎖線》塑造了哪些革命者形象?請簡要分析,文中革命者群像有什么樣的共同特征? [解析] (1)①大孩子:根據“一個十六七歲的大孩子擦步槍的機件”“離動身還有兩小時……跟他那矮小的身材很不調和”“當人們躺在樹下休息時……現在擔任了瞭望哨”可知,大孩子是在殘酷的戰爭中快速成長的革命戰士,他代表青年一代,是國家的未來和希望。②阿張:根據“客人們瞥見了這書名是……參加了抗戰的陣營,他姓張”“可是他再三叮囑:‘不可以打手電,不可以吸煙……還當是敵人呢!’”“阿張悄悄地對客人們說,‘我們要從山腳下偷偷地過去……二十多分鐘就可以過去’”可知,阿張是在廣州淪陷后毅然參加革命的南洋華僑,代表有召必回、赤誠肝膽的愛國僑胞。③五位客人:根據“他們騰出一間招待那五個客人——逃難的外江佬”“‘不要只顧快走,以至失了聯系……’這是客人們向姓張的青年提出的要求”“‘今晚過封鎖線……無秩序?!腿酥蛔匝宰哉Z地說,‘可見調度是不可少的。’”可知,五位客人是需要被保護、善于觀察反思的“外江佬”,是身肩特殊任務的知識分子,也是革命的重要力量。(2)群像特征:根據“開路是四支長槍……兩副挑子放在他的前面”“一行人和這遙遠的山岡平行而進”“隊伍先頭的人忽然步子加快了”“然而隊伍還是不停地走……這才停下來休息”“客人們又看見他們……還有兩個瞭望哨在兩三丈樹林外的高地上呢!”“隊伍靠緊著走,不太快,也不太慢……輕輕溜過去”可知,文中人物都沒有具體姓名,但都有豐富的作戰經驗、強烈的家國情懷、保家衛國的志向,有沉著冷靜、聰明機智、細心體貼、勇敢無畏等特點,他們是無數普通革命戰士的縮影。[答案] (1)①大孩子:在殘酷的戰爭中快速成長的革命戰士,代表青年一代,是國家的未來和希望。②阿張:在廣州淪陷后毅然參加革命的南洋華僑,代表有召必回、赤誠肝膽的愛國僑胞。③五位客人:需要被保護、善于觀察反思的“外江佬”,是身肩特殊任務的知識分子,也是革命的重要力量。(2)群像特征:文中人物都沒有具體姓名,但都有豐富的作戰經驗、強烈的家國情懷、保家衛國的志向,有沉著冷靜、聰明機智、細心體貼、勇敢無畏等特點,他們是無數普通革命戰士的縮影。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5~8題。戰 士孫 犁那年冬天,我住在一個叫石橋的小村子。村子前面有一條河,搭上了一個草橋。天氣好的時候,從橋上走過,??匆娪行┐鍕D淘菜;有些軍隊上的小鬼打破冰層捉魚,手凍得像胡蘿卜,還是興高采烈地喊著。這個冬季,我有幾次通過這個小橋,到河對岸鎮上去買豬肉吃。掌柜是一個殘疾軍人,傷了右臂和左腿。這鋪子,是他幾個殘疾弟兄合股開的合作社。第一次,我向他買了一個腰花和一塊豬肝。他擺蕩著左腿,用左手給我切好了。一般的山里的豬肉是弄得粗糙的,豬很小就殺了,皮上還帶著毛,涂上刺眼的顏色,煮的時候不放鹽。當我稱贊他的肉有味道和干凈的時候,他透露聰明地笑著,兩排潔白的牙齒,一個嘴角往上翹起來,肉也多給了我一些。第二次我去,是一個雪天,我多燙了一壺小酒。這天,多了一個伙計:傷了胯骨,兩條腿都軟了。三個人圍著火談起來。伙計不愛說話。我們說起和他沒有關系的話來,他就只是笑笑。有時也插進一兩句,就像新開刃的刀子一樣。談到他們受傷,掌柜望著伙計說:“先還是他把我背到擔架上去,我們是一班,我是他的班長。那次追擊敵人,我們拼命追,指導員喊,叫防御著身子,我們只是追,不肯放走一個敵人!”“那樣有意思的生活不會有了?!?br/>伙計說了一句,用力吹著火,火照進他的眼,眼珠好像浮在火里。掌柜還是笑著,對伙計說:“又來了!”他轉過頭來對我說:“他沉不住氣哩,同志。那時,我倒下了,他把我往后背了幾十步,又趕上去,被后面的一個敵人打穿了胯。他直到現在,還想再干干呢!”伙計干脆地說:“怨我們的醫道不行么!”“怎樣?”我問他。“不能換上一副胯骨嗎?如能那樣,我今天還在隊伍里。難道我能剝一輩子豬嗎?”“小心你的眼!”掌柜停止了笑,對伙計警誡著,使我吃了一驚。“他整天焦躁不能上火線,眼睛已經有毛病了?!?br/>我安慰他說,人民和國家記著他的功勞,打走敵人,我們有好日子過。“什么好的生活比得上沖鋒陷陣呢?”他沉默了。第三次我去,正趕上他們兩個要去趕集,我已經是熟人了,掌柜的對伏在鍋上的一個女人說:“照顧這位同志吃吧。新出鍋的。對不起,我不照應了。”那個女子個子很矮,衣服上涂著油垢和小孩尿,正在肉皮上抹糖色。我坐在他們的炕上,炕頭上睡著一個孩子,放著一個火盆。女人多話,有些潑。她對我說,她是掌柜的老婆,掌柜的從一百里以外的家里把她接來,她有些抱怨,說他不中用,得她來幫忙。我對她講,她丈夫的傷是天下最大的光榮記號,她應該好好幫他做事。這不是一個十分妥當的女人。臨完,她和我攪纏著一毛錢,說我多吃了一毛錢的肉。我沒辦法,照數給了她,但正色說:“我不在乎這一毛錢,可是我和你丈夫是很好的朋友和同志,他回來,你不要說你和我因為一毛錢攪纏了半天吧!”這都是一年前的事了。第四次我去,是今年冬季戰斗結束以后。一天黃昏,我又去看他們,他們卻搬走了,遇見一個村干部,他和我說起了那個伙計,他說:“那才算個戰士!反‘掃蕩’開始了,我們的隊伍已經準備在附近作戰,我派了人去抬他們,因為他們不能上山過嶺。那個伙計不走,他對去抬他的民兵們說:‘你們不配合子弟兵作戰嗎?’民兵們說:‘配合呀!’他大聲喊:‘好!那你們抬我到山頭上去吧,我要指揮你們!’民兵們都勸他,他說不能因為抬一個殘廢的人耽誤幾個有戰斗力的。他對民兵們講:‘你們不知道我嗎?我可以指揮你們!我可以打槍,也可以扔手榴彈,我只是不會跑罷了?!癖鴤冝植贿^他,就真的帶好一切武器,把他抬到敵人過路的山頭上去。你看,結果就打了一個漂亮的伏擊戰?!?br/>臨別時他說:“你要找他們,到城南莊去吧,他們的肉鋪比以前紅火多了!”一九四一年于平山(有刪改)5.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開頭描寫了抗日根據地石橋村冬季河邊村婦淘菜、小戰士捉魚的場景,場面祥和有趣,富有生活氣息,交代了人物活動的具體環境。B.小說中幾次出現“我”和肉鋪的掌柜及伙計聊天的場景,閑談中體現出戰友之間的革命情誼,也體現出革命戰士的悲觀無奈。C.“殘疾軍人”“合作社”“打走敵人”“反‘掃蕩’”等詞語,都指向特殊年代的戰斗生活,體現了“一九四一年”的時代特點。D.文章講述了作者在抗戰中遇到的幾位受傷戰士的故事,生動地展現了這一特殊群體的精神風貌,謳歌了根據地軍民昂揚向上的斗爭精神。B [B項,“悲觀無奈”的說法錯誤,從文中閑談的內容來看,如“先還是他把我背到擔架上去,我們是一班,我是他的班長。那次追擊敵人,我們拼命追,指導員喊,叫防御著身子,我們只是追,不肯放走一個敵人”“那時,我倒下了,他把我往后背了幾十步,又趕上去,被后面的一個敵人打穿了胯。他直到現在,還想再干干呢”,這些內容應該是表現人物的“英勇頑強”。]6.下列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標題“戰士”突出醒目,吸引讀者,既能夠點明小說的幾個主要人物曾經的軍人身份,也有利于表達作品贊美軍人的主題。B.“一毛錢的攪纏”刻畫了掌柜的老婆的潑辣和小氣,與掌柜的形象形成對比,突出英雄不被理解的苦悶,側面表現了掌柜一家生活的艱難。C.小說講究敘事策略,以“我”為敘述者,巧妙串聯幾次對話,將幾個不同時空的故事片段連接在一起,使敘事靈活自由,節奏明快流暢。D.小說雖然反映的是革命戰爭年代的生活,但并沒有使用大量文字具體描繪戰爭的場景,而是通過細膩的筆觸形象地刻畫了“戰士”形象。B [B項,“突出英雄不被理解的苦悶”于文無據,女人“一毛錢的攪纏”只能看出女子的潑辣和小氣,與掌柜形成對比,突出掌柜的形象,但無法表現出英雄不被理解的苦悶,而且文章主要是謳歌根據地軍民昂揚向上的斗爭精神,選項的這一說法與文章的主旨不合。]★7.小說中的“伙計”具有怎樣的性格特點?請結合文章內容簡要分析。 [解析]?、儆稍恼乒裢镉嬚f“先還是他把我背到擔架上去……不肯放走一個敵人!”可以看出,他對同志無比的愛和對敵人無比的恨統一在一起,愛恨分明,不怕犧牲。②由原文“這天,多了一個伙計:傷了胯骨,兩條腿都軟了”,可見他受傷很嚴重,可是談到打仗,他說“那樣有意思的生活不會有了”,可見他雖然身受重傷,卻渴望再上戰場殺敵報國,是生命不息,戰斗不止的一個錚錚鐵漢,也能看出他自立自信。③由原文“掌柜是一個殘疾軍人……是他幾個殘疾弟兄合股開的合作社”可知,他負傷后和戰友一起開合作社謀生,可見他自立自信。由“那樣有意思的生活不會有了”“他整天焦躁不能上火線,眼睛已經有毛病了”可知,他對掌柜言語粗糲,因不能上戰場急壞了眼睛,可見他率直急躁。④由原文“我倒下了……被后面的一個敵人打穿了胯”“他直到現在,還想再干干呢!”“不能換上一副胯骨嗎?……難道我能剝一輩子豬嗎?”“什么好的生活比得上沖鋒陷陣呢?”,以及后來指揮民兵伏擊敵人,“結果就打了一個漂亮的伏擊戰”,可以看出他英勇善戰,剛烈堅忍。[答案]?、賽酆薹置?,不怕犧牲。在槍林彈雨中救助班長,不放走一個敵人。②自立自信。受傷后加入戰友的合作社自主謀生,始終相信自己還有能力殺敵。③率直急躁。他對掌柜言語粗糲,因不能上戰場急壞了眼睛。④英勇善戰,剛烈堅忍。因追敵而身受重傷,卻主動請求再上戰場殺敵,指揮打伏擊戰。8.“戰士”的故事的講述者最后變為“村干部”,這樣處理有什么作用?請簡要分析。 [解析] ①小說上文是從“我”的角度來展現人物形象,采用第一人稱敘述的方式,即以“我”作為戰士故事的敘述者,靈活地對上下文不同時空的事件進行了銜接,在“掌柜”的講述中“我”了解了伙計的曾經,文章的講述視角就由單一視角轉換為多元化視角,從敘述角度上,由“我”變為“村干部”,變化了敘述視角,擴大了敘述的空間,敘述視角的增加使敘述更加富有變化,更加富有藝術張力。②從人物形象方面說,在村干部的講述中讓我們看到了戰士的英勇善戰,如“那才算個戰士……我派了人去抬他們……民兵們拗不過他,就真的帶好一切武器,把他抬到敵人過路的山頭上去。你看,結果就打了一個漂亮的伏擊戰”,表現了“戰士”不怕犧牲英勇善戰的形象,讓人物形象更加豐滿立體,真實可信。③從主題方面講,通過他人間接轉述而不是直接描寫所見,他們成了其他人口中的“傳說”人物,更增加了小說的傳奇色彩,豐富了小說的主題意蘊。[答案]?、僭黾訑⑹鲆暯?,擴大了敘述空間,使敘述富于變化,更有張力。②進一步強化“戰士”英勇善戰的一面,使人物形象更豐滿立體。③增強了故事的傳奇色彩,使主題意蘊更豐厚。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