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三100以內數的認識課題 3.6比較大小(2) 課型 新授教材 分析 本部分教材以“比一比”為主題,通過具體的數字比較和情境設置,引導學生進一步認識數的大小關系,培養學生的數感和比較能力。教材中首先給出了一組數字,讓學生進行比較,并引入“大得多”“大一些”“小得多”“小一些”等比較的表述方式,使學生能夠更準確地描述數之間的差異程度。接著,通過一個實際問題情境,即豆豆和跳跳吃害蟲的數量比較,讓學生運用所學的比較方法進行連線,增強了學生對知識的實際應用能力。教材的編排注重從具體到抽象,逐步引導學生理解數的大小關系,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學情 分析 一年級的學生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數學學習后,已經對數字有了一定的認識和理解,但在比較數的大小方面還處于初步階段。他們能夠直觀地比較一些簡單數字的大小,但對于“大得多”“大一些”“小得多”“小一些”等相對抽象的表述方式可能理解起來有一定難度。這個階段的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需要借助具體的實物、圖形或情境來理解數學概念。在學習本部分內容之前,學生已經掌握了數的讀寫和簡單的大小比較方法,為本課的學習奠定了基礎。素養 目標 數感: 1.通過比較不同數字的大小,感受數的大小差異,培養對數字的敏感度和直觀認識。 2.能夠在具體情境中準確判斷一個數與另一個數相比是“大得多”“大一些”“小得多”“小一些”,增強對數的相對大小的感知。 幾何直觀: 利用數軸或實物圖等直觀工具,幫助學生更直觀地理解數字的大小關系和比較結果。重點 掌握“大得多”“大一些”“小得多”“小一些”等比較表述方式的含義,并能夠正確運用這些表述方式比較數字的大小。難點 理解“大得多”“大一些”“小得多”“小一些”等表述方式的相對程度差異。課前 準備 多媒體課件、數軸模型。過程設計環節一:導入新課師生活動 設計意圖游戲“找朋友”。(有多余的數) 100 7個一和1個十合起來。 71 56后面的第4個數。 17 7個十和1個一合起來。 93 個位是3,十位是9。 60 百位是1,十位和個位都是0。79 通過復習舊知,引出新課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好奇心。環節二:探究新知師生活動 設計意圖1.教學例6。 (1)出示教材上的例6。 師:觀察這個數軸,你能比較出這四個數的大小嗎 生:25<31<87<99。 2.認識“大得多”“大一些”“小得多”“小一些” 師:同學們比較得非常對。不過我們可以用“大得多”“大一些”“小得多”“小一些”來更準確地描述數字之間的大小關系。比如,87比25大得多,31比25大一些。99比25大得多,比87大一些。誰能說說“大得多”“大一些”分別是什么意思呢 生:“大得多”就是兩個數相差很大。生:“大一些”就是兩個數相差不是很大。 師:非常正確!那“小得多”“小一些”呢 生:“小得多”就是兩個數相差很大,但是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小。 生:“小一些”就是兩個數相差不是很大,但是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小。 師:說得也非常準確。那你們能用“小得多”“小一些”來描述這幾個數字嗎 生:25比99小得多,比31小一些。 通過具體的數字比較,引導學生理解“大得多”“大一些”“小得多”“小一些”的含義,為后續的學習打下基礎。環節三:當堂練習師生活動 設計意圖1.師:現在我們來做一些練習,鞏固一下我們剛剛學習的內容。請同學們用“大得多”“大一些”“小得多”“小一些”來說一說下面這些數字的大小關系。(展示數字45、60、75、90) 生:90比45大得多。 生:75比60大一些。 生:45比90小得多。 生:60比75小一些。 2.解決實際問題 師:同學們都掌握得非常好。現在我們來看一個實際問題。(展示豆豆、跳跳和點點吃害蟲的圖片)點點吃了35只害蟲,豆豆說我吃的比點點多得多,跳跳說我吃的比點點少一些。請同學們想一想,豆豆和跳跳可能各吃了多少只害蟲呢 生:豆豆可能吃了80只害蟲,因為80比35大得多。 生:跳跳可能吃了28只害蟲,因為28比35小一些。 師:非常棒!現在請同學們把豆豆和跳跳吃的害蟲數量與對應的人物連起來。 學生進行連線,教師巡視指導。 3.拓展提升 師:同學們,如果點點吃了40只害蟲,豆豆說我吃的比點點多一些,跳跳說我吃的比點點少得多。那么豆豆和跳跳可能各吃了多少只害蟲呢 生:豆豆可能吃了50只害蟲,因為50比40大一些。 生:跳跳可能吃了20只害蟲,因為20比40小得多。 通過練習,讓學生進一步掌握“大得多”“大一些”“小得多”“小一些”的用法,提高學生的比較能力。 通過實際問題情境,讓學生運用所學的比較方法進行分析和解決問題,增強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 通過拓展提升問題,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讓學生在不同的情境中靈活運用所學知識。環節四:課堂小結師生活動 設計意圖師:今天我們學習了“大得多”“大一些”“小得多”“小一些”這些比較表述方式,還運用這些方法解決了實際問題。誰能來說一說你今天學到了什么 學生談談自己的收獲,老師給予點評。板書設計第3課時 比較大小(2) 1.“大得多”:兩個數相差很大。 2.“大一些”:兩個數相差不是很大。 3.“小得多”:兩個數相差很大,但是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小。 4.“小一些”:兩個數相差不是很大,但是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小。教學反思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通過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引導學生學習“大得多”“大一些”“小得多”“小一些”等比較表述方式,并運用這些方法解決實際問題。在教學過程中,我注重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讓學生在觀察、思考、討論和實踐中掌握知識。通過復習舊知導入新課,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好奇心。在認識“大得多”“大一些”“小得多”“小一些”的環節,通過具體的數字比較和學生的討論,讓學生深刻理解了這些表述方式的含義。在鞏固練習和拓展提升環節,通過不同層次的練習和問題,讓學生進一步掌握了比較方法,提高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