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周測8 樹立科學思維觀念滾動練(時間:60分鐘 滿分:100分)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60分)1.注重從政治高度籌劃和指導戰爭,堅持戰略服從政略,堅持政治斗爭與軍事斗爭緊密配合,是毛澤東同志軍事斗爭藝術的重要體現。堅持政治主導,堅定靈活開展軍事斗爭。政治對戰爭起決定作用,貫穿于戰爭的發生、進程、結束及戰略戰術等各方面全過程。這體現( )①堅持辯證思維,闡明戰爭與政治的辯證關系,深刻認識戰爭的政治屬性②堅持創新思維,立足于整體,服從于局部,從政治的高度思考戰爭問題③堅持戰略思維,立足實際,制定新的切合事物變化發展規律的戰略目標④堅持底線思維,增強憂患意識,提高防控能力,著力防范化解重大風險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2.模擬畫像,一般是指在有目擊者參與協助調查的案件中,通過目擊者口述,畫像師根據各種信息畫出嫌疑人的面部肖像,協助警方尋找嫌疑人的一種公安刑偵技術手段。在沒有犯罪嫌疑人案底照片的案件中,畫像師能憑借精湛的繪畫技術,為破案提供重要助力。畫像師的思維活動體現了( )①人的思維具有概括性的特征②人的思維具有能動性的特征③人腦能夠如實反映客觀事物④人的思維對實踐具有反作用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2023年7月,國家主席習近平致信祝賀中巴經濟走廊啟動十周年慶?;顒釉诎突固古e行時表示,中巴經濟走廊是“一帶一路”重要先行先試項目。中巴經濟走廊已經成為中巴全天候友誼的生動詮釋,為兩國構建新時代更加緊密的中巴命運共同體提供了重要支撐。這一論述( )①運用了以概念為基本單元的抽象思維②在感覺的基礎上抽象和概括了事物的形象特征③以形象思維為主,并輔之以抽象思維④思維表達嚴謹,揭示了事物的本質和規律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21世紀之初,人類基因組計劃發布了第一版人類參考基因組草圖,標志著解讀人類生命藍圖的突破。然而由于當時的測序技術所限,這版草圖中留有許多空白。最初的參考序列在此后的二十年里不斷更新,包括修復錯誤和填補空白。今天,這份泛基因組參考草圖的問世,離不開科學家長期的科研攻關。這是因為( )①思維的間接性同思維的能動性相聯系②感性認識是片面的、虛假的,思維能夠克服感性認識的局限③思維能夠彌補直接感知的不足,更深刻、更準確、更全面地反映客觀事物④思維是關于事物的本質及規律的認識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5.毛澤東詩詞是展現現代中國滄桑巨變的宏偉史詩,是毛澤東奮斗人生和心路歷程的真實寫照。當年,為了粉碎國民黨的陰謀企圖,毛澤東和朱德同志率領紅四軍分頭向江西方向進軍。在這次行軍途中,毛澤東以“元旦”為題寫下了這首詞:對于這首詞,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①思維具有能動性,能夠在頭腦中創造中國革命的美好前景②通過形象性的基本單元,凸顯紅軍戰士不怕困難、以苦為樂的革命豪情③詩詞作為民族文化的結晶,能充分謳歌紅軍戰士無堅不摧的革命精神④思維具有概括性,從“路”“林”“苔”中概括出“隘”“深”“滑”的特征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一項研究發現:經常喝咖啡的成年人患上心臟病的概率是不常喝咖啡成年人患心臟病概率的2.5倍。由此可以判定,咖啡中的某種物質能夠導致人患上心臟疾病。以下最能反駁上述結論的一項是( )A.咖啡含有提高心臟活力的成分,適度飲用咖啡反而對人體有益B.從動態性的辯證思維角度看,用餐時喝咖啡有降低血脂的作用C.愛喝咖啡的人大都性格開朗、喜歡運動,不存在患心臟病風險D.相較于心臟病低發人群而言,心臟病高危人群更容易愛上喝咖啡7.2024年元旦假期,小王一家計劃外出旅游。媽媽:去北京旅游。爸爸:去廣州旅游。小王:去佛山旅游。根據最終的出行計劃,小王發現,媽媽與爸爸的判斷適用矛盾律,小王與爸爸的判斷適用排中律。據此,以下判斷符合題意的是( )①如果去北京旅游,那么就不去廣州旅游②既沒有去廣州旅游,又沒有去佛山旅游③去了北京旅游,當且僅當去了廣州旅游④或者去了廣州旅游,或者去了佛山旅游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8.“西紅柿是由蘋果綠變紅的,當它是由綠變紅的時候,它就是由綠變紅的。當它是綠的時候,它就是綠的。而當它成為紅的時候,它就是紅的了。當然,它會有不綠不紅的時候,不錯,可是當它是不綠不紅的時候,它就是不綠不紅的。其所以如此,是因為同一律所反映的不是形色狀態或它們的變化,而是形色狀態和它們的變化的確實性的同一。”由此可知,同一性( )①并不否認客觀事物及人的思想認識的變化發展②并不要求每一概念、每一思想保持自身的同一③表明只要同一思維過程中遵循一致性原則即可④反對時間條件等不變時對概念或判斷任意變更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9.某校高三年級舉辦籃球比賽,其中21班、23班、27班、29班入圍半決賽。對于冠軍歸屬,曹同學說:“21班不會得冠軍。李同學說,23班不會得冠軍?!蓖跬瑢W說:“27班不會得冠軍?!壁w同學說:“21班會得冠軍?!北荣惤Y果表明,四位同學中只有一人預判錯誤。據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李同學和王同學的判斷必有一假②未談論29班,故無法推斷29班比賽結果③若曹同學的判斷為假,則冠軍是21班④若趙同學的判斷為假,則冠軍是29班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0.甲、乙、丙、丁四人共同參加某公司招聘面試,以下是他們面試結束后的對話。甲說:“我沒有通過面試。”乙說:“丙通過了面試?!北f:“通過面試的人不是我?!倍≌f:“乙通過了面試。”若四人中僅有一人在上述對話中說了假話,而且只有他一人通過了面試,則此人是( )A.甲 B.乙 C.丙 D.丁11.千紙鶴在日本有著象征意義,常被用來表達對于生命的祝愿。在土耳其遭受大地震時,日本人通過捐贈千紙鶴表達了慰問,并在國際上大肆宣傳。可是,在2023年日本地震的時候,很多國際友人給日本郵寄了千紙鶴,日本駐各國大使直接拒絕,并稱災區最不需要的是千紙鶴。從材料中可以看出,日本人的思維( )①不具有確定性,違反了同一律②不具有一致性,違反了矛盾律③不具有明確性,違反了排中律④具有雙重性,是一種典型雙標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2.2024年1月,某社區在一學校操場上舉辦趣味運動會活動——自行車慢騎賽,參賽者3人,各占一個賽道,最慢到達者獲得冠軍。賽程過半,甲說:“1號將獲得冠軍。”乙說:“3號將獲得冠軍?!北f:“3號不可能獲得冠軍。”丁說:“2號不可能獲得冠軍?!苯Y果顯示,冠軍只有一個,四人中只有兩人判斷正確,他們是( )A.甲和乙 B.乙和丁C.甲和丙 D.丙和丁13.甲說:“一個人可能做過好事,也做過壞事,我們很難單面地去斷定他是好人還是壞人。”乙反問道:“等于說有個殺人犯因為天天扶老人過馬路,所以不能給他判刑?”乙的理解由此可見( )A.犯了“轉移論題”的錯誤,不符合同一律的客觀要求B.犯了“自相矛盾”的錯誤,不符合思維融貫一致的要求C.犯了“偷換概念”的錯誤,違反思維確定性的客觀要求D.犯了“兩不可”的錯誤,在“是”“非”間騎墻居中14.2023年以來,青島舉辦一系列國際“友城友校友企友媒友人”文化交流和體驗活動,通過邀請來自不同國家、不同領域的國際友人講述他們的“青島故事”,展現真實、立體、全面的青島。以下分析中違背思維一致性要求的是( )A.“青島故事”涵蓋百年歷史,國際友人講述“青島故事”就是講述百年歷史B.國際友人講“青島故事”更真實、立體、全面,但往往先入為主、以偏概全C.講好“青島故事”不能靠外國人,當然講好“青島故事”也不能不靠外國人D.“中國故事”包含“青島故事”,講好“青島故事”就講好了“中國故事”15.敦煌莫高窟第158窟中一尊身長15.8米的唐塑臥佛像,造型洗練、比例適度、睡態自然,面部神情似睡非睡,莊重愉悅、恬靜安詳、超凡脫俗,恰如其分地表現了大乘佛教所追求的永恒常在、永無苦痛、遠離世俗狹隘、斷除一切煩惱的最高理想境界。通過佛像表達佛教思想( )①運用了抽象思維的方式,其運行方式具有推導性,思維表達具有嚴謹性②運用聯想、想象和幻想等方式反映認識對象,觸及事物的本質和規律③說明科學思維的結果具有可檢驗性,在實踐中通過檢驗修正錯誤,堅持真理④說明思維具有能動性,能夠提煉加工感性材料,形成有別于客觀實際的認識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6.習近平總書記在2023年7月4日召開的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二十三次會議上表示,“當今世界變亂交織,百年變局加速演進,人類社會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團結還是分裂?和平還是沖突?合作還是對抗?再次成為時代之問。我的回答是,各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追求,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不可阻擋”。這一論述體現( )①思維具有可檢驗性,能夠接受實踐的嚴格檢驗,堅持真理②思維具有間接性,能夠彌補直接感知的不足,能夠透過事物現象,揭示其本質和規律③思維具有概括性,舍去表面的、非本質的屬性,抓住內在的、本質的屬性④思維具有能動性,能動地認識對象,直接作用于客觀事物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17.數字孿生城市是在建筑信息模型和城市三維地理信息系統的基礎上,利用物聯網技術把物理城市的各種要素進行數字化,然后在網絡空間上構造一個與之完全對應的“虛擬城市”,形成物理上的實體城市和信息上的數字城市同生共存、虛實交融。數字孿生城市中運用的思維( )①對事物發展前景作出合乎邏輯的推斷②運用聯想和想象觸及事物本質和規律③可以把頭腦中的主觀臆想轉化為現實④努力遵循和把握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8.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于2023年7月17日至18日在北京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強調,今后5年是美麗中國建設的重要時期,要深入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思想,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加快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這說明( )①思維總是對事物未來的發展趨勢作出合乎邏輯的推斷②科學思維有助于我們認清社會發展規律和階段性特征③中國共產黨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優美生態環境的新期待④建設美麗中國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原則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9.“以學增智,就是要從黨的科學理論中悟規律、明方向、學方法、增智慧,把看家本領、興黨本領、強國本領學到手。”習近平總書記深刻闡述了“以學增智”的重要內涵,為廣大黨員干部提升政治能力、思維能力、實踐能力指明了奮進的方向,必將有力推動全黨主題教育深入扎實開展。這是因為( )①正確的思維要在實踐中嚴格檢驗、修正錯誤②正確的思維要以正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為指導③學習科學思維,有助于我們認清社會發展規律和階段性特征,提高我們的政治站位④學習科學思維,有助于我們發揚科學精神,以銳意進取的態度助力國家強盛和民族復興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20.2023年12月6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024龍年春晚吉祥物形象“龍辰辰”正式發布亮相?!褒埑匠健钡男蜗?,從源遠流長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尋找設計靈感,從現實生活中汲取情感共鳴,不僅飽含著傳統文化中生肖龍的意蘊和美感,也展現出新時代中國人昂揚向上的精氣神,突出呈現吉祥如意、平安幸福的美好寓意。用“龍辰辰”傳遞吉祥如意、平安幸福的寓意( )①把概念作為思維的基本單元,揭示了事物的本質和規律②是運用聯想、想象和幻想等方式反映認識對象,觸及事物的本質和規律③說明科學思維的結果具有可檢驗性,在實踐中修正錯誤,堅持真理④具有基本單元的形象性、運行方式的想象性和思維表達的情感性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二、非選擇題(21題18分,22題22分,共40分)21.(18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3年11月的一天,李某某(13歲)隨姐姐李某(23歲)到某溜冰場溜冰。該溜冰場未配備頭盔、護膝、護肘、手套等護具,僅在墻上貼有溜冰規則:“1.初學者應在冰場邊緣扶安全扶手進行滑行……7.未成年人入場溜冰,須在家長監護下滑行……”李某某系第一次溜冰,與姐姐李某分開溜冰后,雙手脫離安全扶手后失去平衡,向后跌倒摔傷。約5分鐘后,溜冰場工作人員到達現場詢問情況,并協助李某送李某某到醫院救治。后經司法鑒定,李某某的傷殘等級為十級。李某某的父母認為溜冰場光線昏暗,未向未成年人提供護具,事發后未積極進行救助,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決定通過訴訟維護自身合法權益,要求該溜冰場承擔此次事故的全部責任,賠償醫藥費、殘疾賠償金、后續治療費等各項損失8萬余元。某高中思想政治課上,同學們就此案展開討論。張同學說:“根據民法典規定,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監護人。本案中李某只是李某某的姐姐,不是李某某的監護人,對李某某沒有監護義務?!眲⑼瑢W說:“姐姐李某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攜帶未成年的李某某來溜冰,由于他們父母不在現場,因此姐姐李某有義務監護好李某某?!蓖跬瑢W說:“我不同意張同學的意見,也不同意劉同學的說法。”結合材料,分析王同學的發言是否符合邏輯思維的基本要求。22.(22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姆克瓦中學學生姆潘巴在做牛奶冰激凌時驚愕地發現:熱牛奶比涼牛奶先凍結。此后,他又用橙汁、可樂、水等液體反復進行實驗觀察,發現了同樣的現象。姆潘巴先后與老師和同學探討,得到的回答是:你肯定錯了。這個問題被譏諷地稱為“姆潘巴的物理問題”。幾年后的一天,達累斯薩拉姆大學物理系主任奧斯玻恩博士訪問姆克瓦高中。在師生研討會上,姆潘巴鼓足勇氣提出了那個自己困惑和深思已久的問題。面對這份嚴肅認真的“考卷”,奧斯玻恩博士實事求是地回答道:“我不知道,不過我保證我會親自做這個實驗?!?br/>1969年,由姆潘巴和奧斯玻恩共同撰寫的一篇論文在英國《物理教師》雜志上發表,論文對“姆潘巴的物理問題”做了詳細的實驗記錄,并對問題的原因做了第一次嘗試性的解釋。后來許多人也在這方面做了大量的實驗和研究,發現這個看起來似乎簡單的問題,實際上是個復雜的“多變量問題”。要真正解開“姆潘巴的物理問題”之謎,對其作出全面定量而令人滿意的結論,還有待進一步探索。有興趣的話,你不妨一試,或許揭開這個奧秘的人將是你。(1)科學思維的基本特征在姆潘巴的事例中是如何體現的?(12分)(2)姆潘巴的事例對青年學生樹立科學精神、掌握科學思維方法有何啟示?(10分)周測8 樹立科學思維觀念滾動練(時間:60分鐘 滿分:100分)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60分)1.注重從政治高度籌劃和指導戰爭,堅持戰略服從政略,堅持政治斗爭與軍事斗爭緊密配合,是毛澤東同志軍事斗爭藝術的重要體現。堅持政治主導,堅定靈活開展軍事斗爭。政治對戰爭起決定作用,貫穿于戰爭的發生、進程、結束及戰略戰術等各方面全過程。這體現( )①堅持辯證思維,闡明戰爭與政治的辯證關系,深刻認識戰爭的政治屬性②堅持創新思維,立足于整體,服從于局部,從政治的高度思考戰爭問題③堅持戰略思維,立足實際,制定新的切合事物變化發展規律的戰略目標④堅持底線思維,增強憂患意識,提高防控能力,著力防范化解重大風險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答案 B解析 堅持創新思維,立足于整體,服從于全局,從政治的高度思考戰爭問題,而不是服從于局部,②錯誤。材料強調的是堅持戰略服從政略,堅持政治斗爭與軍事斗爭緊密配合,未體現堅持底線思維,增強憂患意識,提高防控能力,著力防范化解重大風險,④錯誤。2.模擬畫像,一般是指在有目擊者參與協助調查的案件中,通過目擊者口述,畫像師根據各種信息畫出嫌疑人的面部肖像,協助警方尋找嫌疑人的一種公安刑偵技術手段。在沒有犯罪嫌疑人案底照片的案件中,畫像師能憑借精湛的繪畫技術,為破案提供重要助力。畫像師的思維活動體現了( )①人的思維具有概括性的特征②人的思維具有能動性的特征③人腦能夠如實反映客觀事物④人的思維對實踐具有反作用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 D解析 思維具有概括性。思維能夠從多種事物及其各種各樣的屬性中,舍去表面的、非本質的屬性,抓住內在的、共同的、本質的屬性,把握一類事物的共同本質。材料強調思維具有能動性,未涉及概括性,①不符合題意。人腦能夠能動地反映客觀事物,但不一定是如實反映,③錯誤。3.2023年7月,國家主席習近平致信祝賀中巴經濟走廊啟動十周年慶?;顒釉诎突固古e行時表示,中巴經濟走廊是“一帶一路”重要先行先試項目。中巴經濟走廊已經成為中巴全天候友誼的生動詮釋,為兩國構建新時代更加緊密的中巴命運共同體提供了重要支撐。這一論述( )①運用了以概念為基本單元的抽象思維②在感覺的基礎上抽象和概括了事物的形象特征③以形象思維為主,并輔之以抽象思維④思維表達嚴謹,揭示了事物的本質和規律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 B解析 抽象思維與形象思維的基本單元、運行方式和表達方式是不同的,國家主席習近平對中巴經濟走廊作出的論述主要運用了抽象思維,②③都屬于強調形象思維,排除。4.21世紀之初,人類基因組計劃發布了第一版人類參考基因組草圖,標志著解讀人類生命藍圖的突破。然而由于當時的測序技術所限,這版草圖中留有許多空白。最初的參考序列在此后的二十年里不斷更新,包括修復錯誤和填補空白。今天,這份泛基因組參考草圖的問世,離不開科學家長期的科研攻關。這是因為( )①思維的間接性同思維的能動性相聯系②感性認識是片面的、虛假的,思維能夠克服感性認識的局限③思維能夠彌補直接感知的不足,更深刻、更準確、更全面地反映客觀事物④思維是關于事物的本質及規律的認識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答案 B解析 感性認識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現象和外部聯系的反映,不一定是虛假的,只有科學思維能夠克服感性認識的局限,②錯誤。狹義的思維與理性認識同義,是對事物的本質及規律的反映,廣義的思維與意識同義,④不選。材料中泛基因組參考草圖的問世,離不開科研攻關,表明思維的能動性和間接性之間相互聯系,也是思維的概括性的體現,①③符合題意。故本題選B。5.毛澤東詩詞是展現現代中國滄桑巨變的宏偉史詩,是毛澤東奮斗人生和心路歷程的真實寫照。當年,為了粉碎國民黨的陰謀企圖,毛澤東和朱德同志率領紅四軍分頭向江西方向進軍。在這次行軍途中,毛澤東以“元旦”為題寫下了這首詞:對于這首詞,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①思維具有能動性,能夠在頭腦中創造中國革命的美好前景②通過形象性的基本單元,凸顯紅軍戰士不怕困難、以苦為樂的革命豪情③詩詞作為民族文化的結晶,能充分謳歌紅軍戰士無堅不摧的革命精神④思維具有概括性,從“路”“林”“苔”中概括出“隘”“深”“滑”的特征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 A解析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結晶,③錯誤。思維具有概括性,從“隘”“深”“滑”中概括出“路”“林”“苔”的特征,④錯誤。6.一項研究發現:經常喝咖啡的成年人患上心臟病的概率是不常喝咖啡成年人患心臟病概率的2.5倍。由此可以判定,咖啡中的某種物質能夠導致人患上心臟疾病。以下最能反駁上述結論的一項是( )A.咖啡含有提高心臟活力的成分,適度飲用咖啡反而對人體有益B.從動態性的辯證思維角度看,用餐時喝咖啡有降低血脂的作用C.愛喝咖啡的人大都性格開朗、喜歡運動,不存在患心臟病風險D.相較于心臟病低發人群而言,心臟病高危人群更容易愛上喝咖啡答案 D解析 咖啡含有提高心臟活力的成分,但提高心臟活力與患心臟病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系,有可能活力高更容易患病,A不符合題意。降低血脂與心臟病沒有直接聯系,B不符合題意。C與題意無關且說法過于絕對,排除。7.2024年元旦假期,小王一家計劃外出旅游。媽媽:去北京旅游。爸爸:去廣州旅游。小王:去佛山旅游。根據最終的出行計劃,小王發現,媽媽與爸爸的判斷適用矛盾律,小王與爸爸的判斷適用排中律。據此,以下判斷符合題意的是( )①如果去北京旅游,那么就不去廣州旅游②既沒有去廣州旅游,又沒有去佛山旅游③去了北京旅游,當且僅當去了廣州旅游④或者去了廣州旅游,或者去了佛山旅游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 B解析 矛盾律要求在同一思維過程中,兩個互相否定的思想不可同真,必有一假。媽媽與爸爸的判斷適用矛盾律,即“去北京旅游”與“去廣州旅游”不可同真,必有一假。所以,如果去北京旅游,那么就不去廣州旅游,①符合題意,③說法錯誤。排中律要求在同一思維過程中,兩個互相否定的思想不可同假,必有一真。小王與爸爸的判斷適用排中律,即“去佛山旅游”與“去廣州旅游”不可同假,必有一真。所以,或者去了廣州旅游,或者去了佛山旅游,④符合題意,②說法錯誤。故本題選B。8.“西紅柿是由蘋果綠變紅的,當它是由綠變紅的時候,它就是由綠變紅的。當它是綠的時候,它就是綠的。而當它成為紅的時候,它就是紅的了。當然,它會有不綠不紅的時候,不錯,可是當它是不綠不紅的時候,它就是不綠不紅的。其所以如此,是因為同一律所反映的不是形色狀態或它們的變化,而是形色狀態和它們的變化的確實性的同一。”由此可知,同一性( )①并不否認客觀事物及人的思想認識的變化發展②并不要求每一概念、每一思想保持自身的同一③表明只要同一思維過程中遵循一致性原則即可④反對時間條件等不變時對概念或判斷任意變更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 B解析 同一律所反映的不是形色狀態或它們的變化,而是形色狀態和它們的變化的確實性的同一,這說明同一性并不否認客觀事物及人的思想認識的變化發展,反對時間條件等不變時對概念或判斷任意變更,①④正確。9.某校高三年級舉辦籃球比賽,其中21班、23班、27班、29班入圍半決賽。對于冠軍歸屬,曹同學說:“21班不會得冠軍。李同學說,23班不會得冠軍?!蓖跬瑢W說:“27班不會得冠軍?!壁w同學說:“21班會得冠軍?!北荣惤Y果表明,四位同學中只有一人預判錯誤。據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李同學和王同學的判斷必有一假②未談論29班,故無法推斷29班比賽結果③若曹同學的判斷為假,則冠軍是21班④若趙同學的判斷為假,則冠軍是29班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 D解析 矛盾律表明,論斷“A”與“非A”必有一假,曹同學和趙同學的說法矛盾,必有一假,則李同學和王同學都判斷正確,說明23班和27班都不是冠軍,①錯誤。對于冠軍歸屬,曹同學說,21班不會得冠軍。趙同學說,21班會得冠軍。根據矛盾律,論斷“A”與“非A”必有一假,若曹同學的判斷為假,趙同學則為真,則冠軍是21班,③正確。若趙同學的判斷為假,則其他三位同學的說法都為真,意味著21班不會得冠軍,23班和27班也不是冠軍,由于入圍半決賽的共有21班、23班、27班、29班四個班,則冠軍是29班,這說明借助材料中的條件是可以推斷29班比賽結果的,②錯誤,④正確。10.甲、乙、丙、丁四人共同參加某公司招聘面試,以下是他們面試結束后的對話。甲說:“我沒有通過面試?!币艺f:“丙通過了面試?!北f:“通過面試的人不是我?!倍≌f:“乙通過了面試?!比羲娜酥袃H有一人在上述對話中說了假話,而且只有他一人通過了面試,則此人是( )A.甲 B.乙 C.丙 D.丁答案 B解析 根據矛盾律的要求,在同一時間、從同一方面、對同一對象所形成的論斷“A”和“非A”不能同真,其中必有一假。根據材料,四人中僅有一人在上述對話中說了假話,因此可知乙和丙的話必有一假,那么甲和丁說的是真話,那么是乙通過了面試,B正確。A、C、D三項均不符合題意,排除。故本題選B。11.千紙鶴在日本有著象征意義,常被用來表達對于生命的祝愿。在土耳其遭受大地震時,日本人通過捐贈千紙鶴表達了慰問,并在國際上大肆宣傳。可是,在2023年日本地震的時候,很多國際友人給日本郵寄了千紙鶴,日本駐各國大使直接拒絕,并稱災區最不需要的是千紙鶴。從材料中可以看出,日本人的思維( )①不具有確定性,違反了同一律②不具有一致性,違反了矛盾律③不具有明確性,違反了排中律④具有雙重性,是一種典型雙標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 C解析 地震救災的時候需要的是救援物資,但日本人給別國郵寄的是沒有實際用處的千紙鶴,卻拒絕別國給自己郵寄千紙鶴,這表明日本人的思維具有雙重性,前后不具有一致性,違反了矛盾律,是一種典型雙標,②④符合題意。材料反映的是違反矛盾律,沒有體現思維不具有確定性,違反同一律,①不符合題意。材料反映的是違反矛盾律,沒有體現思維不具有明確性,違反了排中律,③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C。12.2024年1月,某社區在一學校操場上舉辦趣味運動會活動——自行車慢騎賽,參賽者3人,各占一個賽道,最慢到達者獲得冠軍。賽程過半,甲說:“1號將獲得冠軍?!币艺f:“3號將獲得冠軍?!北f:“3號不可能獲得冠軍?!倍≌f:“2號不可能獲得冠軍?!苯Y果顯示,冠軍只有一個,四人中只有兩人判斷正確,他們是( )A.甲和乙 B.乙和丁C.甲和丙 D.丙和丁答案 B解析 根據題目要求,冠軍只有一個,甲和乙不可能同時判斷正確,A不符合題意。乙和丙的話相矛盾,排中律要求“A”與“非 A”必有一真,可知乙和丙必有一個正確,假設乙正確,甲和丙與之矛盾,所以甲和丙判斷不正確,丁與乙不矛盾,可以推出丁正確;按照題目所說“四人中只有兩人判斷正確”,可得出乙、丁判斷正確,B符合題意。假設丙正確,只有乙與之矛盾,甲和丁與丙都不矛盾,那么判斷正確的應該是三個人,與題目要求不符,C、D均不符合題意。13.甲說:“一個人可能做過好事,也做過壞事,我們很難單面地去斷定他是好人還是壞人?!币曳磫柕溃骸暗扔谡f有個殺人犯因為天天扶老人過馬路,所以不能給他判刑?”乙的理解由此可見( )A.犯了“轉移論題”的錯誤,不符合同一律的客觀要求B.犯了“自相矛盾”的錯誤,不符合思維融貫一致的要求C.犯了“偷換概念”的錯誤,違反思維確定性的客觀要求D.犯了“兩不可”的錯誤,在“是”“非”間騎墻居中答案 C解析 論題圍繞著好人和壞人,乙沒有犯“轉移論題”的錯誤,A不選。合乎邏輯的思維是具有一致性的思維。乙的理解沒有違反矛盾律,沒有犯“自相矛盾”的錯誤,B不選。乙的理解沒有違反排中律,沒有犯“兩不可”的錯誤,沒有在“是”“非”間騎墻居中,D不選。故本題選C。14.2023年以來,青島舉辦一系列國際“友城友校友企友媒友人”文化交流和體驗活動,通過邀請來自不同國家、不同領域的國際友人講述他們的“青島故事”,展現真實、立體、全面的青島。以下分析中違背思維一致性要求的是( )A.“青島故事”涵蓋百年歷史,國際友人講述“青島故事”就是講述百年歷史B.國際友人講“青島故事”更真實、立體、全面,但往往先入為主、以偏概全C.講好“青島故事”不能靠外國人,當然講好“青島故事”也不能不靠外國人D.“中國故事”包含“青島故事”,講好“青島故事”就講好了“中國故事”答案 B解析 同一律要求人們在同一思維過程中,每一思想必須保持自身同一性,不能混淆概念,“青島故事”與百年歷史不一樣,違反了思維的確定性要求,A不符合題意。“更真實、立體、全面”和“先入為主、以偏概全”自相矛盾,不符合思維的一致性要求,B符合題意。排中律要求人們在同一時間、從同一方面、對同一對象所形成的論斷“A”和“非 A”,不能斷定它們都不成立,“不能靠”和“也不能不靠”,違反了思維的明確性要求,C不符合題意。同一律要求人們在同一思維過程中,每一思想必須保持自身同一性,不能混淆概念,“中國故事”與“青島故事”不一樣,違反了思維的確定性要求,D不符合題意。15.敦煌莫高窟第158窟中一尊身長15.8米的唐塑臥佛像,造型洗練、比例適度、睡態自然,面部神情似睡非睡,莊重愉悅、恬靜安詳、超凡脫俗,恰如其分地表現了大乘佛教所追求的永恒常在、永無苦痛、遠離世俗狹隘、斷除一切煩惱的最高理想境界。通過佛像表達佛教思想( )①運用了抽象思維的方式,其運行方式具有推導性,思維表達具有嚴謹性②運用聯想、想象和幻想等方式反映認識對象,觸及事物的本質和規律③說明科學思維的結果具有可檢驗性,在實踐中通過檢驗修正錯誤,堅持真理④說明思維具有能動性,能夠提煉加工感性材料,形成有別于客觀實際的認識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 D解析 臥佛像是一種藝術形式,通過佛像表達佛教思想運用了形象思維的方式,運用聯想、想象和幻想等方式反映認識對象,觸及事物的本質和規律;通過臥佛像表達大乘佛教的思想,說明思維具有能動性,能夠提煉加工感性材料,形成有別于客觀實際的認識,②④符合題意,①③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D。16.習近平總書記在2023年7月4日召開的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二十三次會議上表示,“當今世界變亂交織,百年變局加速演進,人類社會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團結還是分裂?和平還是沖突?合作還是對抗?再次成為時代之問。我的回答是,各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追求,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不可阻擋”。這一論述體現( )①思維具有可檢驗性,能夠接受實踐的嚴格檢驗,堅持真理②思維具有間接性,能夠彌補直接感知的不足,能夠透過事物現象,揭示其本質和規律③思維具有概括性,舍去表面的、非本質的屬性,抓住內在的、本質的屬性④思維具有能動性,能動地認識對象,直接作用于客觀事物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答案 C解析 科學思維的結果具有可檢驗性,且本題考查的是科學思維的結果具有預見性,沒有涉及可檢驗性,排除①。思維具有能動性,能夠能動地認識對象,但不能直接作用于客觀事物,必須通過實踐活動才能作用于客觀事物,④錯誤。故本題選C。17.數字孿生城市是在建筑信息模型和城市三維地理信息系統的基礎上,利用物聯網技術把物理城市的各種要素進行數字化,然后在網絡空間上構造一個與之完全對應的“虛擬城市”,形成物理上的實體城市和信息上的數字城市同生共存、虛實交融。數字孿生城市中運用的思維( )①對事物發展前景作出合乎邏輯的推斷②運用聯想和想象觸及事物本質和規律③可以把頭腦中的主觀臆想轉化為現實④努力遵循和把握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 B解析 運用聯想和想象觸及事物本質和規律是形象思維的特點,而數字孿生城市中運用的是抽象思維,②不選。主觀臆想不屬于科學思維,不能轉化為現實,③表述錯誤。18.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于2023年7月17日至18日在北京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強調,今后5年是美麗中國建設的重要時期,要深入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思想,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加快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這說明( )①思維總是對事物未來的發展趨勢作出合乎邏輯的推斷②科學思維有助于我們認清社會發展規律和階段性特征③中國共產黨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優美生態環境的新期待④建設美麗中國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原則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 C解析 思維有正確和錯誤、科學和非科學之分,而不總是對事物未來的發展趨勢作出合乎邏輯的推斷,①表述錯誤。今后5年是美麗中國建設的重要時期,這說明科學思維有助于我們認清社會發展規律和階段性特征,②符合題意。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加快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這表明中國共產黨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優美生態環境的新期待,③符合題意。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原則包括: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深化改革開放,堅持發揚斗爭精神。建設美麗中國不屬于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原則,④表述錯誤。19.“以學增智,就是要從黨的科學理論中悟規律、明方向、學方法、增智慧,把看家本領、興黨本領、強國本領學到手。”習近平總書記深刻闡述了“以學增智”的重要內涵,為廣大黨員干部提升政治能力、思維能力、實踐能力指明了奮進的方向,必將有力推動全黨主題教育深入扎實開展。這是因為( )①正確的思維要在實踐中嚴格檢驗、修正錯誤②正確的思維要以正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為指導③學習科學思維,有助于我們認清社會發展規律和階段性特征,提高我們的政治站位④學習科學思維,有助于我們發揚科學精神,以銳意進取的態度助力國家強盛和民族復興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答案 D解析 正確的思維要在實踐中嚴格檢驗、修正錯誤,正確的思維要以正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為指導,是在表述正確思維的要求,而題干問的是學習科學思維的原因,①②不符合題意。20.2023年12月6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024龍年春晚吉祥物形象“龍辰辰”正式發布亮相?!褒埑匠健钡男蜗?,從源遠流長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尋找設計靈感,從現實生活中汲取情感共鳴,不僅飽含著傳統文化中生肖龍的意蘊和美感,也展現出新時代中國人昂揚向上的精氣神,突出呈現吉祥如意、平安幸福的美好寓意。用“龍辰辰”傳遞吉祥如意、平安幸福的寓意( )①把概念作為思維的基本單元,揭示了事物的本質和規律②是運用聯想、想象和幻想等方式反映認識對象,觸及事物的本質和規律③說明科學思維的結果具有可檢驗性,在實踐中修正錯誤,堅持真理④具有基本單元的形象性、運行方式的想象性和思維表達的情感性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 D解析 抽象思維以概念、判斷和推理等反映認識對象,揭示事物的本質和規律,用“龍辰辰”傳遞美好寓意是運用形象思維,不是抽象思維,①不符合題意。材料沒有涉及科學思維的結果具有可檢驗性,在實踐中修正錯誤,堅持真理,③不符合題意。二、非選擇題(21題18分,22題22分,共40分)21.(18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3年11月的一天,李某某(13歲)隨姐姐李某(23歲)到某溜冰場溜冰。該溜冰場未配備頭盔、護膝、護肘、手套等護具,僅在墻上貼有溜冰規則:“1.初學者應在冰場邊緣扶安全扶手進行滑行……7.未成年人入場溜冰,須在家長監護下滑行……”李某某系第一次溜冰,與姐姐李某分開溜冰后,雙手脫離安全扶手后失去平衡,向后跌倒摔傷。約5分鐘后,溜冰場工作人員到達現場詢問情況,并協助李某送李某某到醫院救治。后經司法鑒定,李某某的傷殘等級為十級。李某某的父母認為溜冰場光線昏暗,未向未成年人提供護具,事發后未積極進行救助,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決定通過訴訟維護自身合法權益,要求該溜冰場承擔此次事故的全部責任,賠償醫藥費、殘疾賠償金、后續治療費等各項損失8萬余元。某高中思想政治課上,同學們就此案展開討論。張同學說:“根據民法典規定,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監護人。本案中李某只是李某某的姐姐,不是李某某的監護人,對李某某沒有監護義務?!眲⑼瑢W說:“姐姐李某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攜帶未成年的李某某來溜冰,由于他們父母不在現場,因此姐姐李某有義務監護好李某某?!蓖跬瑢W說:“我不同意張同學的意見,也不同意劉同學的說法?!?br/>結合材料,分析王同學的發言是否符合邏輯思維的基本要求。答案 不合乎邏輯。合乎邏輯的思維具有明確性要求,邏輯思維既要排除自相矛盾的邏輯錯誤,也要反對在“是”與“非”之間騎墻居中,在矛盾關系的論斷之間持“兩不可”的態度。張同學的意見和劉同學的說法是具有矛盾關系的論斷,王同學對這兩種論斷持“兩不可”的態度,違反了排中律要求。22.(22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姆克瓦中學學生姆潘巴在做牛奶冰激凌時驚愕地發現:熱牛奶比涼牛奶先凍結。此后,他又用橙汁、可樂、水等液體反復進行實驗觀察,發現了同樣的現象。姆潘巴先后與老師和同學探討,得到的回答是:你肯定錯了。這個問題被譏諷地稱為“姆潘巴的物理問題”。幾年后的一天,達累斯薩拉姆大學物理系主任奧斯玻恩博士訪問姆克瓦高中。在師生研討會上,姆潘巴鼓足勇氣提出了那個自己困惑和深思已久的問題。面對這份嚴肅認真的“考卷”,奧斯玻恩博士實事求是地回答道:“我不知道,不過我保證我會親自做這個實驗?!?br/>1969年,由姆潘巴和奧斯玻恩共同撰寫的一篇論文在英國《物理教師》雜志上發表,論文對“姆潘巴的物理問題”做了詳細的實驗記錄,并對問題的原因做了第一次嘗試性的解釋。后來許多人也在這方面做了大量的實驗和研究,發現這個看起來似乎簡單的問題,實際上是個復雜的“多變量問題”。要真正解開“姆潘巴的物理問題”之謎,對其作出全面定量而令人滿意的結論,還有待進一步探索。有興趣的話,你不妨一試,或許揭開這個奧秘的人將是你。(1)科學思維的基本特征在姆潘巴的事例中是如何體現的?(12分)(2)姆潘巴的事例對青年學生樹立科學精神、掌握科學思維方法有何啟示?(10分)答案 (1)姆潘巴進行實驗觀察,力圖如實地反映認識對象,體現了科學思維追求認識的客觀性;姆潘巴的問題得到嘗試性解釋,體現了科學思維的結果具有預見性;但全面解開問題之謎尚待進一步探索,體現了科學思維的結果具有可檢驗性。(2)堅持以科學的理論和方法指導實踐;堅持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在實踐中如實地反映認識對象,努力把握并遵循客觀規律;敢于堅持真理并勇于和善于創新。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