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練習二》教學簡案【教學內容】北師大版四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7課時【復習目標】第1、2、3、4題是通過圈、畫、分割進一步認識平面圖形特征。第5、6是綜合運用三角形內角和、三角形分類和三邊關系等知識解決問題。3.第7題是通過擺三角形活動,鼓勵學生探索發現規律。4.第8題是以游戲的形式對整節內容進行練習。【教學準備】ppt課件。【教學過程】一、第1題:用不同顏色的筆圈一圈。先把有直角的圖形圈起來,再把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圖形圈起來,最后把四邊形圈起來。分析:通過圈一圈的活動,復習圖形的特征,加深對圖形的認識。答案:被圈的次數最多的是正方形和長方形,因為它們是特殊的四邊形,它們四個角都是直角,且兩組對邊互相平行。二、第2題:選一選,哪種做法不容易變形?分析:選擇編籬笆的方式,為認識圖形特征提供了一正一反兩個例子。教師可結合選擇籬笆明晰三角形與平行四邊形各自的特征。答案:左邊這幅圖。三、第3題:在點子圖上按要求畫圖。分析:通過畫圖讓學生進一步掌握圖形的特征。畫圖前后畫圖后教師可以讓學生交流:你們是怎樣按要求準確畫出圖形的?從而在交流畫法中進一步明晰圖形的特征。四、第4題:在下面各圖中畫一條直線。分析:本題通過分割圖形進一步加深學生對各種圖形特征的認識。如:長方形四個角都是直角,也就保證了其中一組對角都是直角,所以能分成兩個直角三角形;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相等,這個平行四邊形有一組對角相等且是鈍角,所以能分成兩個鈍角三角形;直角梯形有一組對角是直角和銳角,所以能分成一個直角三角形和一個銳角三角形。答案:①、③、②。五、第5題:下面圖形各是什么三角形?分析:本題是對三角形內角和是180度和三角形按角分類的綜合運用。答案:鈍、直、銳。六、第6題:在能擺成三角形的小棒下面畫“√”。(單位:厘米)分析:本題是三角形三邊關系的基本練習,引導學生先說一說能擺出三角形的小妙招——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也就是兩條較短邊長度之和大于較長的邊。答案:(1)(3)(4)。七、第7題:用小棒照樣子擺一擺。分析:用小棒按要求擺圖形是解決問題的內容。教師可放手讓學生想辦法解決,學生可能會先照樣子畫圖,再數出小棒的根數。教師在此基礎上,還可繼續引導:如果不畫圖,你能通過前幾幅圖發現規律來解決問題嗎?答案:每多擺1個三角形,就增加2根小棒,擺5個三角形要11根小棒。八、第8題:猜一猜。(1)(2)下面哪組小棒能擺成等腰三角形?(單位:厘米)(3)分析:以游戲的形式組織學生回顧圖形特征。答案:(1)可能是銳角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2)第②組小棒能擺成等腰三角形。(3)淘氣說的圖形可能是長方形或正方形;笑笑說的圖形是直角梯形。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