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華二黃中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摸底考初二年級政治試卷考試時間:60分鐘 試卷分值:100分單項選擇題(每小題3分,總分48分)1. 在不同的社會關系中,我們具有不同的身份。人的身份是在( )中確定的A. 社會關系 B. 地緣關系 C. 業緣關系 D. 血緣關系2.作為社區的成員、社會的公民,我們應該( )①關注社區治理②為社區發展建言獻策③努力學習,長大后再參與社區建設④積極參加力所能及的社區活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社會是一棵大樹,我就是其中一片樹葉;社會是浩瀚的星空,我就是其中一顆星星社會是一望無際的草原,我就是草原上的一株小草。對這段話理解正確的是( )A.個人的成長可以離開社會 B.每個人都是社會中的一員C.我們的社會生活絢麗多彩 D.社會關系非常的錯綜復雜4.在學校里,我們是學生;在家里,我們是子女;在社會上,我們是公民。這說明( )①人的身份是在社會關系中確定的②社會關系是固定不變的③在不同社會關系中,我們擁有不同的身份④在社會關系中,人的身份是固定不變的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5. 下列做法不符合信息安全要求的是( )A. 在QQ上聊天時,應保持防范心態,不向對方泄露自己隱私B. 使用U盤拷貝前,應先對U盤進行殺毒處理C. 收到陌生人發來的網址時,可以直接點擊瀏覽D. 遵守網絡安全法規,不侵入他人的計算機系統或通信網絡6.一段“XX超市銷售的紫菜是塑料制成的”視頻出現在朋友圈。經調查,該視頻所說內容為謠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給予散布謠言者李某警告處罰。這一案例警示我們( )①提高媒介素養,對自己的言論負責 ②恪守道德,不制造、不傳播謠言 ③遵守法律,做負責任的網絡參與者 ④網絡無限,自由無限A. ①②④ B.①②③④C. ①③④ D.①②③7.廣大網友積極建言獻策、合理反映訴求,已成為政府機關轉變作風、改進工作、解決問題的重要動力。這對我們的啟示有()①充分利用網絡平臺為社會發展建言獻策②未成年人年齡小,沒有建議權③要充分利用網絡平臺,為社會和諧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④我們的訴求能夠全部被采納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8.隨著健康生活理念深入人心,人們騎行和步行的需求日益增加。為了讓大家擁有更好的體驗,不少公園將原有的混行路道調整為自行車專用道和步行專用道,但個別人隨意亂用,影響他人安全。對此,下列認識正確的是( )①公園平等對待騎行者和步行者的權利②隨著社會生活的變化,公園改進和完善規則 ③專用道使用者應當自覺遵守規則,加強自律④只要大家都遵守規則,就能構建良好的社會秩序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9.遵守社會規則,需要監督、提醒、獎懲等外在約束。下列屬于他律的是( )①溺愛之子不成材,小樹不修不成苗②司機小李堅持酒后不駕車③孫武練兵,紀律嚴明④小明經常反省自己,自覺糾正錯誤A.①② B.①③ C. ③④ D.②④10.下列對“換位思考”的理解正確的是( )①自己的座位不合適,與別人換過來就可以了②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想人所想,理解至上③在思考作業題時,換座位來思考④要學會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體諒他人的心意,與人為善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11.尊重他人是交往禮儀的一個重要原則。對于尊重,下列理解正確的是 ( )①每個人都有自尊,在人際交往中,每個人也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②當我們受到尊重時,自尊受到了保護,心情就會舒暢 ③當自尊受到傷害時,內心就會感到痛苦④尊重他人也就是尊重自己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12. 對于誠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誠信就是誠實、守信用②誠信是公民基本道德規范的重要內容,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③誠信也是一項刑法原則④誠信強調人們在社會活動中講信用、守諾言、誠實不欺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13. 《關于加快推進失信被執行人信用監督、警示和懲戒機制建設的意見》中,對失信被執行人(俗稱“老賴”的聯合懲戒措施超過100項,如禁當公務員、人大代表,并就其乘坐高鐵、飛機,入住酒店,購買房產,子女就學等作出具體限制措施。這帶給我們的警示是(.)①生活處處講誠信,根據事情大小定②誠信是一個人安身立命之本③不講誠信,害人害己難立足 ④誠實守信是美德,是人際交往的準則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4. 我國積極推進誠信建設和志愿服務制度化,強化社會責任意識、規則意識、奉獻意識。之所以要加強誠信建設,是因為( )①誠信促進社會文明、國家興旺②社會成員之間以誠相待、以信為本,能夠增進社會互信,減少社會矛盾③誠信有利于凈化社會風氣,促進社會和諧④誠信能夠提高國家的形象和聲譽,增強國家的經濟實力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15.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誠信,如同一盞生活中的明燈指引我們前行的路。做一個講誠信的人,我們應該( )①在生活中,堅持對人守信,對事負責 ②在追求自己利益的時候,不損害他人的利益,更不能為達到自己的目的而不擇手段③學會運用誠信的智慧④只需要考慮自己的利益和感受就可以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16.陳某在互聯網上編造、傳播虛假信息,騙人錢財,嚴重擾亂了社會公共秩序,被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并處罰金五千元。陳某的行為( )①屬于民事違法行為,承擔的是民事責任 ②觸犯了刑法,受到的是刑罰處罰③屬于行政違法行為,受到的是行政處罰 ④所受的處罰中,有期徒刑屬于主刑,罰金屬于附加刑A. ①④ B. ②③ C. ②④ D.①③二、非選擇題(第17題10分,第18題12分,第19題14分,第20題16分,共52分)17、簡答題(10分)17.國家的安危、興衰、榮辱與個人休戚相關,國家的繁榮富強對每個社會成員都是至關重要的,我們必須正確認識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的關系,把個人前途和祖國命運聯系起來。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這段話的理解。18、辨析題(12分)18.為加強青少年普法教育,某校初二(1)班召開了“預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主題班會。班會上,小剛認為:“一個人不違法就不會犯罪,不犯罪就不用承擔法律責任;未成年人即使犯罪,也不需要承擔法律責任。”請你對小剛的觀點進行辨析。19、材料分析題(14分)19.材料一心孔子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希望別人怎樣對待自己,我們就要怎樣對待別人。材料二有一個“壞孩子”,他總是偷偷地朝著鄰居家的窗戶扔石頭,還把垃圾裝進桶里,放到學校的火爐里燒,弄得臭氣熏天。在這個孩子9歲那年,他父親再婚了,父親告訴繼母要小心他,繼母卻好奇地走近了他。當繼母對這個孩子進行了解之后,對他父親說:“你錯了,他不壞,而且很聰明,只是他的聰明還沒有得到正確地發揮。”在繼母的引導下,這個孩子的聰明找到了發揮的地方,后來成了著名的企業家。(1)材料一體現了交往中的什么品質 談談你對這一品質的理解。(6分)(2)材料二中繼母對這個孩子的評價說明了什么 這對我們有何啟示 (8分)20、材料分析題(16分)20.某校在準備開展公益活動前,對學生參加公益活動情況進行了一次抽樣問卷調查。調查統計的結果如下:項目 從未參加過 偶爾參加 多次參加希望工程捐款,幫助貧困學生 73% 25% 2%義務植樹,義務勞動 79% 20% 1%科技文化衛生“三下鄉”活動 95% 5% 0%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上述統計結果說明了什么 (4分)(2)針對該校的情況,你有何建議 (至少兩種)(4分)(3)參加這樣的活動有什么意義 (8分)華二黃中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摸底考初二政治試卷答案考試時間:60分鐘 試卷分值:100分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30分)1 2 3 4 5 6 7 8A B B C C D C B9 10 11 12 13 14 15 16B B D A D D D C二、簡答題(10分)17.①在我們國家,國家利益反映廣大人民的共同需求,體現了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期盼,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現。人民利益只有上升、集中到國家利益,運用國家的工具,才能得到真正的維護。國家獨立自主、繁榮富強,國際地位提高,人民的生活就充滿希望,人民的內心就感到自豪和驕傲。反之,如果國家利益得不到保障,人民利益就會受到損害,人民就會遭受奴役、欺凌和屈辱。國家利益只有反映人民利益,依靠人民艱苦奮斗,才能得到真正的實現。每個人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辛勤勞動,推動著國家發展和社會進步。②在當代中國,國家利益與人民利益是高度統一的。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最鮮明的特點,就是將國家和人民視為一個命運共同體,將國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緊密聯系在一起。三、辨析題(12分)18.這個觀點是片面的。(1)違法行為是指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危害社會的行為。(2)根據違反法律的類別,違法行為分為民事違法行為、行政違法行為和刑事違法行為。刑事違法行為是違法行為中最嚴重的一種,就是我們常說的犯罪。(3)公民只要違反了法律,無論是一般違法還是犯罪,都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4)盡管法律規定人到了一定年齡實行嚴重危害社會行為才可能構成犯罪,但并不意味著未成年人實施犯罪行為也不要緊。任何人的犯罪行為都應當受到法律的制裁。所以,一個人不違法就不會犯罪,但是只要違法就必須要承擔法律責任。我們應增強法治觀念,依法自律,做一個自覺守法的人。四、材料分析題19、(1)①換位思考。②在人際交往中,我們要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不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他人;應該將心比心,體會他人的感受,理解他人的難處,包容他人,像尊重自己一樣尊重他人。(6分)(2)①欣賞他人,贊美他人有利于促使他人進步。②我們要善于發現他人的潛質和特長,真誠地欣賞和贊美他人的優點和閃光點,給予他人積極的評價。讓我們學會彼此欣賞,共同進步。(8分)20.(1)該校學生參加希望工程捐款、幫助貧困學生、義務植樹、義務勞動等公益活動極少,說明他們缺乏責任心和關愛社會的愛心,對社會關愛的少,了解的少,更談不上傾力奉獻社會了。(4分)(2)學校要多開展學生課外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責任感;學生要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活動,了解社會,奉獻愛心等。(4分)(3)①有利于我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獲得他人和社會的接納與認可。②參與活動的過程,既是體驗社會生活的過程,也是在實踐中發展和成就自己的過程。我們只有主動關心社會,積極融入社會,傾力奉獻社會,才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③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我們的視野不斷拓展,知識不斷豐富,觀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人際交往能力不斷提升,道德境界不斷提高。④這樣的活動帶動更多的人投入到關愛他人、關愛社會的活動中去。⑤這樣的活動使我們的社會更加溫暖、更加和諧、更加充滿希望等。(8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摸底考政治試卷(2).docx 2024-2025年摸底考考試政治考試答案(2).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