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 學年度第一期期中質量監測七年級道德與法治試卷一、選擇題(共 14小題,每小題 2 分,共 28 分。)1.跨進中學校園,我們面對的是新環境、新老師、新同學、新集體……而對這些變化,下 列 同學的說法可取的是①小松:“上了初中,學習科目多、壓力大,沒必要參加社團活動。”②小滋:“面對新環境、新老師,新同學、新集體要盡快適應變化。”③小平:“我要積極參與新的集體生活,在集體活動中發展自己。”④小安: “不管初中生活有何變化,我還是我,沒必要認識新同學。”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下圖啟示找們A.分清主次,培養更多興趣 B.珍惜時間,把準人生方向C.重視效率,認真努力做事 D.科學規劃,合理安排時間3.下面是曉滋的成長日記,假如你是她的朋友,你會建議她①冷靜分析,理性面對他人評價②尊重權威,養成勤學好問習慣③認識自己需要不斷探索和發現④增強自信,促進與他人的交往A.①② B.①③ C. ②④ D.③④4.屈原《楚辭·卜居》云“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這啟示我 們A.努力學習,不斷激發潛能 B.取長補短,成就完美自我C.欣賞自己,接納自身不足 D.滿懷信心,善于獨立思考5.早晨起床晚了,我來不及吃早飯,媽媽沒完沒了地嘮叨,聽起來有點煩,但心里是暖的。 因 為A.家長的權威與經驗不容挑戰 B.嘮叨中蘊含著親情之愛C.家庭成員的交流方式在變化 D.子女要完全聽父母的話6.帶著學習的心態,生活中點點滴滴都是學習。用身邊的材料做實驗,進行一場科學探究: 走進博物館,當一名小小講解員;學制作一道菜品,請家人品嘗;行走大好河山,了解 國情民意……這些行為能夠促使中學生①培育科學精神,感受時代脈搏②承擔家務勞動,賺取勞動報酬③塑造健全人格,不斷完善自我④體驗不同職業,引領社會風俗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7.賽龍舟是我國端午節的習俗之一。在龍舟競技中,每個隊員能根據指揮員的鼓點密切配合,保持一致的劃槳力度和頻率,齊喊口號揮槳劈浪,奮勇少先沖向終點。從中我們可以感受到A.美好集體是相互禮讓和充滿活力的B.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之間存在矛盾C.集體生活可以涵養品格和發展個性D.集體成員為了共同愿景而團結協作8. “孝”是中國家庭文化的重要精神內涵。下列初中生小松的日常表現能體現“孝”的 是①主動為爺爺朗讀報紙 ②常陪外公和外婆一起聊天③讓媽媽幫自己洗襪子 ④要求爸爸多給自己零花錢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9.漫畫圖1 告訴我們A.每個家庭的親情表現不盡相同B.親子沖突要用良好溝通來解決C.孝親敬長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D.青少年需要增強家庭責任意識10.某班幾名志趣相投的同學組成籃球興趣小組,他們在訓練中相互幫助、相互鼓勵,最 后 都成了學校籃球隊的頂梁柱。這體現了①美好的集體是善于合作的②真摯的友誼能促進我們健康成長③真正的朋友不會相互競爭④籃球興趣小組就能共同進步提高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11. 2024 年松滋市中小學舉辦“班班有歌聲”合唱比賽活動。活動后,小松和曉滋分享了 自 己的感悟。兩名學生的對話告訴我們,集體生活小松:在合唱排練中,我的團隊目標更加明確了,能力也提升了。曉滋:我本來膽小,受同學們響亮歌聲的感染,也敢于大聲唱出來了。A.有助于集體成員良性競爭 B.有助于我們不斷完善自己C.限制了個人自由發揮空間 D.有助于我們學會與人交往12.建設美好班集體需要我們每一個人付出行動。下列選項中符合這種要求的做法有①上學遲到趕緊躲起來不被值日教師扣分②主動請纓代表本班參加學校運動會③看到教室里有垃圾隨手打掃扔進垃圾桶④看到同桌沒寫完作業主動替他完成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3.教與學是師生相互陪伴、相互促進、共同成長的過程。下列說法有助于建立良好師生 關 系的是A.接受表揚,拒絕老師的批評 B.獨立自主,有問題不必麻煩老師C.主動熱情,師生間不分彼此 D.尊重老師,接納不同風格的老師14.感動中國2023 年度人物劉伶俐扎根特教講臺33 年,自編教材,自創唇舌操、觸摸法 和 情境教學法,讓聽障學生在有愛的環境中學會開口說話。這體現了劉老師①啟智潤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②樂教愛生、甘于奉獻的仁愛之心③尊敬師長、孝敬父母的倫理規范④律己寬人、揚善抑惡的處世準則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二、非選擇題(共 3 題,共 32 分)15.閱讀材料,運用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我們在班集體中和老師、同學共同度過了一段美好的人生時光。【美好記憶】七(2)班的同學在期中一次師生懇談會上回憶往事。小松:記得我剛來學校,是大家主動邀請我一起參加班級活動;我生病了在家休息,老師帶著同學來看望我,并為我輔導當天的功課,讓我覺得咱們班就像一個大家庭,好溫暖!曉滋:第一次參加年級籃球賽,在老師的指導下,場上的球員積極配合,場下的啦啦隊熱情似火……第一局輸球后及時總結反思,最后贏得了冠軍,我們班是最棒的。小樂:老師鼓勵我加入公益活動小組,我從大家身上學習了很多。 從被動跟隨到后來主動與同學交流、合作,再到獨立策劃、組織活動,性格也開朗了許多,生活也更加充實。(1)請用幾個詞為這個班集體畫像。(4 分)(至少2 個詞語)【向陽而生】梁啟超說:“人者故非可孤立生在于世界也,必有群然后人格始能立。”集體生活對我們有著特殊的意義。(2)結合上述材料談談集體生活對我們有哪些意義?(6 分)16.閱讀材料,完成任務。家是甜或輕松的避風港,是世世代代血脈相連的共同體,總能給人以溫暖和力量。習近平總書記說:“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個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1)閱讀材料,談談你在人生第一所學校中的收獲。(3 個方面,6 分)(2)基于以上收獲,你應該做些什么?(2 點,4 分)17.以下是某校七(3)班學生荊松生活中的三個情境,請你運用所學知識對其進行探究。 (12 分)(1)情境一:開學第一天,荊松走進新校園,看到這里的一切與小學有很大的不同:新 的 實驗樓、新的運動器械、新課本、新同學……荊松突然覺得自己的身份不一 樣了。①荊松的新身份是: (2 分)②這一新身份對荊松來說意味著: 。(2 分)(2)情境二:班會課上,老師讓同學們談談自己的夢想。荊松心想:“夢想又不是成績, 我 沒時間想夢想……”③荊松想法的錯誤之處在于: (2 分)④荊松正確的做法是: 。(2 分)(3)情境三:月評比班會上,班主任李老師讓各小組的同學給自己所在的小組同學各寫一條評語,對其進行評價。荊松看到小組成員給自己的評價有很多都是負面的,急得哭起來了。⑤在月評比班會上,同學們認識自己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2 分)⑥對于小組同學給自己的評價,荊松應有的正確態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每題 2 分,共 28 分)二、非選擇題(共 32 分)15. (10 分)(1)溫暖、團結、積極向上、互幫互助等 。(4 分)(2)①集體生活可以培養我們負責任的態度和能力;②集體生活可以培養我們人際交往的基本態度和能力;③在集體生活中,我們可以展示自己的個性,發展自己的個性,不斷認識和完善自我 。(6 分)16. (10 分)(1)示例:學會了基本的生活技能,如穿衣、做飯等;懂得了基本的禮儀規范,如尊老愛幼等;養成了良好的品德,如誠實守信等 。(6 分)(2)①感恩父母,用實際行動回報父母的養育之恩;②傳承家庭美德,在生活中踐行良好的品德和行為規范 。(4 分)17. (12 分)(1)①中學生 ②意味著要承擔更多的責任,要努力學習,積極參加各種活動,不斷提升自己 。(4 分)(2)③沒有認識到夢想的重要性,夢想能激發我們生命的熱情和勇氣,讓生活更有色彩④樹立自己的夢想,并將夢想與個人的人生目標緊密相連,與時代的脈搏緊密相連 。(4 分)(3)⑤他人評價 ⑥冷靜分析,理性對待,既不盲從,也不忽視,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4 分)題號12345678910答案CDBCBADA題號11121314答案BCD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參考答案.docx 湖北省荊州松滋市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道德與法治試題.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