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新課導入 5.1 家和萬事興 第五課 在和睦家庭中成長 任務一:育小責任大——子女年幼時,父母應該怎么辦? 1.親屬關系:(內容、體現、處理) 2.父母對子女的義務 3.父母的權利 思考:從小敏家主要人物關系圖中,我們能夠發(fā)現哪些親屬關系?你認為哪對關系最為密切? 王素敏 小捷 小敏 金家駿 金波 母 親 前夫 兒 子 親屬關系:父母、子女、夫妻、兄弟姐妹…… 父母與子女的關系最為密切。 圖1:小敏家主要人物關系圖 1.家庭中的親屬關系 (1)內容:父母關系、子女關系、夫妻關系、兄弟姐妹關系… (2)法律上表現為:權利義務關系 對父母的要求:只生不養(yǎng)違法,只生養(yǎng)不教育違法,虐待子女更擔責 (3)處理:①民法典等法律為處理家庭成員間的權利義務關系提供了準則 ②民法典婚姻家庭編既調整夫妻關系,也調整父母子女等家庭成員關系) (一)育小職責大 【議學情境】小敏和金波在兒子金家駿6歲的時候就離婚了。在金波獲得家駿的撫養(yǎng)權后,小敏便獨自一人來到北京工作。家駿原本一直與父親在九江生活,高考前為了復讀便跟隨小敏的母親王素敏一起來到北京,與小敏同住。 【議學活動1】請同學們根據情境,回答以下問題: 1.小敏和丈夫離婚后,誰有義務撫養(yǎng)孩子? 2.除了撫養(yǎng)義務,還需要承擔哪些義務? 第一千零八十四條 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后,父母對子女仍有撫養(yǎng)、教育、保護的權利和義務。 ——《民法典》 2.父母對子女的義務 撫養(yǎng)義務:(三不得) 父母不得虐待、遺棄未成年子女, 不得歧視女性未成年人或有殘疾的未成年人, 更不得有溺嬰、棄嬰和其他殘害嬰兒的行為。 教育義務:父母應當讓適齡兒童按時入學,接受并完成義務教育,不得阻礙其入學或迫使其中途退學、輟學。 虐待子女、不讓上學屬于違法行為 思考:假如父母離婚,還需要撫養(yǎng)教育子女嗎? 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后,父母對子女仍有撫養(yǎng)、教育、保護的權利和義務。 【特別注意】關于撫養(yǎng)的情況 一般來說,子女成年獨立生活后,父母在物質和生活上不再有撫養(yǎng)義務。但是,對以下情況下的成年子女,父母有能力負擔時,父母有教育撫養(yǎng)的義務: ①喪失勞動能力或喪失部分勞動能力,其收入不足以維持生活的; ②尚在校就讀的(高中及以下); ③確無獨立生活能力和條件的。 必須履行對未成年子女的監(jiān)護職責: 保護未成年子女的人身安全和健康。 在履行監(jiān)護職責時,父母應當保護未成年子女的財產利益。 未成年子女造成他人損害的,父母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相關鏈接】關于監(jiān)護的其他情況 根據民法典的規(guī)定,在未成年人的父母死亡或者沒有監(jiān)護能力的情況下,家庭成員中具有監(jiān)護能力的其他近親屬應當承擔未成年人的監(jiān)護責任。這些近親屬包括祖父母、外祖父母以及兄、姐等。 思考:假如父母死亡,由誰來監(jiān)護? 【議學情境2】家駿為了幫因欠債來北京避難的父親金波還債,決定做游戲陪練。一天,小敏起夜,聽到兒子房間有聲響…… 【議學活動2】請同學們觀看視頻,回答問題: 小敏有沒有權利對兒子家駿進行批評和教育? 父母有權對子女的行為進行必要的約束和引導,并對子女進行批評教育和合理懲戒 教育和保護未成年子女既是父母的義務,也是父母的權利。 父母有權對子女的行為進行必要的約束和引導,并對子女進行批評教育和合理懲戒。 3.父母對子女的權利 注意: 民法典第1071條 非婚生子女享有與婚生子女同等的權利,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視。 民法典第1072條 繼父母與繼子女間,不得虐待或者歧視。繼父或者繼母和受其撫養(yǎng)教育的繼子女間的權利義務關系,適用本法關于父母子女關系的規(guī)定。 民法典第1111條 自收養(yǎng)關系成立之日起,養(yǎng)父母與養(yǎng)子女間的權利義務關系,適用本法關于父母子女關系的規(guī)定。養(yǎng)子女與生父母以及其他近親屬間的權利義務關系,因收養(yǎng)關系的成立而消除。(我國保護合法的收養(yǎng)關系) 任務二:敬老是義務——父母年老時,子女應該怎么辦? 1.成年子女的義務 2.成年意定監(jiān)護制度(目的、含義、要求、意義、必要性、缺點和意見 3.侵犯家庭成員權利、破壞家庭和睦的行為 在習總書記的辦公室里,常年擺放著這樣一張照片:他緊緊握著母親的手,兩人一起悠閑地在公園里散步。這定格的溫情瞬間,直抵無數人的內心。 人民法院開庭審理一起老年人贍養(yǎng)案件。法官當庭判決女兒馬某除了支付父親一定的經濟補償費,還要在判決生效當月起,每兩個月至少前往父親居住處看望問候一次。 思考:查閱“常回家看看”條款,思考贍養(yǎng)的含義 《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十八條【常回家看看】 家庭成員應當關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視、冷落老年人 與老年人分開居住的家庭成員,應當經常看望或者問候老年人 探究與分享 【議學情境4】王素敏是小敏和小捷的母親,一位單親媽媽,獨自撫養(yǎng)兩個女兒長大。而女兒們在年過三十后,都先后離婚。如今,王素敏帶著外孫來到北京,繼續(xù)照顧著一家子的生活。 【議學活動4】請同學們根據情境,回答以下問題: 小敏小捷應如何回報母親的辛勤付出? ①瞻養(yǎng)父母,要求子女經濟上供養(yǎng)父母、生活上照料父母、精神上慰藉父母,照顧父母的特殊需要。 ②贍養(yǎng)父母,要求子女尊重、體貼父母,不干涉父母的婚姻自由,使父母幸福安度晚年。 思考:未成年子女需要監(jiān)護。那么,老人需不需要別人的監(jiān)護呢? 1.成年子女對父母有贍養(yǎng)的義務 (二)敬老是義務 (1)父母沒履行好撫養(yǎng)義務,子女可以拒絕贍養(yǎng)老人嗎? 撫養(yǎng)不是贍養(yǎng)的前提,贍養(yǎng)人不得以放棄繼承權或者其他理由,拒絕履行贍養(yǎng)義務。《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規(guī)定,父母對未成年子女負有撫養(yǎng)、教育和保護的義務。成年子女對父母負有贍養(yǎng)、扶助和保護的義務。 ? (2)履行贍養(yǎng)義務只需給付老人基本生活費就行了嗎?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條規(guī)定:父母不履行撫養(yǎng)義務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獨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給付撫養(yǎng)費的權利。成年子女不履行贍養(yǎng)義務的,缺乏勞動能力或者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給付贍養(yǎng)費的權利。 ? (3)除了經濟生活上照料更要在精神慰藉上贍養(yǎng)老人。 《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十一條規(guī)定,贍養(yǎng)人應當履行對老年人經濟上供養(yǎng)、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義務,照顧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一名88歲老頭兒的老伴和兒子均已去世,受到小游頗多照料。老人帶著小游到上海普陀公證處辦理了意定監(jiān)護,決定把自己的晚年和價值300萬元的房產都托付給他。 思考:什么是成年意定監(jiān)護制度? 2.成年意定監(jiān)護制度 為防止老年人的合法權益受損 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與其近親屬、其他愿意擔任監(jiān)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事先協商,以書面形式確定自己的監(jiān)護人。監(jiān)護人在該成年人喪失或者部分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時,履行監(jiān)護職責 我國已進入老齡化社會,成年意定監(jiān)護制度可以更好地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權益;有助于防止老年人被騙取錢財的案件發(fā)生。 成年意定監(jiān)護制度 目的: 含義: 缺陷: 意義: 容易限制老年人的自主決定權。故建議選擇與老年人的財產沒有利害關系的人擔任監(jiān)護人。 特別提醒: ①意定監(jiān)護人是被監(jiān)護人喪失或者部分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時,履行監(jiān)護職責,而不是簽署監(jiān)護協議后履行監(jiān)護職責。 ②意定監(jiān)護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具有監(jiān)護能力的法人或其他組織。意定監(jiān)護人的自然人可以是意定被監(jiān)護人的近親屬,也可以是與其關系密切的其他人。 通俗地說,意定監(jiān)護就是自己在意識清楚的時候,書面指定一個人,作為自己失能后的監(jiān)護人,照顧自己的生活,處分自己的財產、權利等。 意定監(jiān)護優(yōu)于法定監(jiān)護。 難點區(qū)分:撫養(yǎng)、扶助、扶養(yǎng) 撫養(yǎng) 贍養(yǎng)(扶助) 扶養(yǎng)(狹義) 區(qū)別 定義 父母為子女的生活、學習等提供物質條件,在生活上加以妥善照料 子女在精神上、生活上給予父母關心和照料 平輩人之間在物質上和生活上相互扶助 適用范圍 適用于長輩對晚輩 適用于晚輩對長輩 一般適用于平輩之間 聯系 ①都是法律規(guī)定的家庭成員間應履行的義務,不履行這些義務將會受到法律的制裁 ②都是構建和睦家庭的條件 【注】: “廣義扶養(yǎng)”指一定范圍內親屬間相互供養(yǎng)和扶助的法定權利和義務,沒有身份、輩分之分,是撫養(yǎng)、扶養(yǎng)、贍養(yǎng)的統稱。 在民法典、刑法具體法律條文中使用“扶養(yǎng)”一詞,即采用廣義的解釋。 【議學情境5】小敏的妹妹小捷與徐正是夫妻。一天,徐正誤會小捷與別人曖昧,情緒激動把小捷推倒在地,小捷很害怕想逃出家,徐正卻抓起放在桌上的匕首,要求小捷原諒他。小捷被徐正嚇得魂不附體,只好表示原諒徐正,但徐正卻把小捷軟禁在家。 【議學活動5】請同學們根據情境,回答以下問題: 1.徐正的行為對家庭關系有何不良影響? 2.小捷應如何用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權益? 3.家庭失和現象及應承擔的法律責任 (1)失和表現:家庭暴力、虐待和遺棄等侵犯家庭成員權利、破壞家庭和睦的行為。 (2)法律追責:實施家庭暴力、虐待或者遺棄老年人的,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相關行為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注意:家庭暴力、虐待、遺棄等行為是非法的。但只有情節(jié)嚴重觸犯刑法的,才應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而尚未構成犯罪的,則應承擔其他相應的法律責任。 家庭暴力:是對家庭成員進行身體、精神上的暴力侵犯的行為,向來是破壞家庭關系的禍首。(主要是肉體上的摧殘) 虐待:經常以打罵、禁閉、捆綁、凍餓、有病不給治療、強迫過度體力勞動等方式,從身體或精神上進行摧殘迫害的行為。基本特征是持續(xù)性和經常性。 遺棄:是指有義務扶(撫)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員而拒絕扶(撫)養(yǎng)的行為。 民法典婚姻家庭編規(guī)定,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員,受害人有權提出請求,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以及所在單位應當予以勸阻、調解; 公安機關有權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guī)定予以行政處罰; 對構成犯罪的追究其刑事責任。 課堂小結 課堂小結 育小職責大 生活中的親屬關系 父母對子女的義務 父母對子女的權利 敬老是義務 成年子女對父母有贍養(yǎng)的義務 成年意定監(jiān)護制度 家庭失和現象及應承擔的法律責任 家和萬事興 家和萬事興 人生多風雨,家庭是暖窩。 樓高需基礎,業(yè)興仗家和。 父母憐兒女,兒媳孝公婆。 夫妻相互敬,兄弟幫助多。 論事憑法理,待人講道德。 錢財身外物,幸福是感覺。 有國才有家,家和好愛國。 和諧生祥氣,親情結碩果。 稿定PPT 稿定PPT,海量素材持續(xù)更新,上千款模板選擇總有一款適合你 02 (2024高考·安徽)孤寡老人文某因晚年生活無法自理,在居委會的關心和協調下,與鄰居明某簽訂協議,約定文某的日常生活起居、生病陪護、死后安葬等事宜由明某負責,文某死后的全部遺產歸明某所有。此后,明某悉心照顧文某8年,在文某病故后為其操辦了喪葬事宜,并獲得文某遺產。該案例中,明某獲得文某遺產的依據是(???) ①明某是文某的遺囑繼承人 ②明某對文某履行了贍養(yǎng)義務 ③雙方簽訂了遺贈扶養(yǎng)協議 ④明某對文某履行了扶養(yǎng)義務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①:明某為文某的鄰居,其不屬于法定繼承人的范疇,明某不是文某的遺囑繼承人,①不選。 ②:明某與文某并非贍養(yǎng)關系,贍養(yǎng)是指子女對父母在經濟上供養(yǎng)、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②不選。 ③:遺贈扶養(yǎng)協議是公民與扶養(yǎng)人之間簽訂的關于扶養(yǎng)人承擔該公民生養(yǎng)死葬的義務,享有受遺贈權利的協議,所以明某獲得文某遺產的依據是雙方簽訂了遺贈扶養(yǎng)協議,③正確。 ④:明某對文某履行了扶養(yǎng)義務。明某悉心照顧文某 8 年,在文某病故后為其操辦了喪葬事宜,履行了協議中的扶養(yǎng)義務,因此可以獲取其遺產,④正確。 D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