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彼得與狼》教案教學內容:人音版小學四年級下冊第五課第一課時欣賞交響童話《彼得與狼》 教材分析:本課時主要是欣賞普羅科菲耶夫的一首交響童話《彼得與狼》,讓同學們能主動的去聽辨出代表各角色的樂器。并認識這些樂器,了解其音色特點。學情分析:小學四年級的同學們對很多樂器都有一定的認知,這樣的交響童話要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并不難。讓他們了解這種新型體裁,然后通過聆聽交響童話《彼得與狼》,聽辨出各種樂器所代表的角色同學們是能夠完成的。教學目標:1、通過聆聽交響童話《彼得與狼》,了解俄國兒童的童話故事,了解整個故事的發展情節,從中體會出彼得是一位機智勇敢的少先隊員。2、通過聆聽《彼得與狼》,運用情境法欣賞這首樂曲。聽辨出各種樂器所代表的角色,能了解各種樂器的特點。了解各種樂器的音色和表現力。教學重難點:1、聽辨出各種樂器,了解這些樂器的音色特點。2、欣賞音樂了解故事發展的情節,通過欣賞音樂主動 體會出人物的性格特點。教學過程:激趣導入:師:老師聽說今天森林里有一場盛大的交響童話音樂會,你們想要去聽嗎?(吸引同學們的注意力,一下抓住同學們的心)引出什么是交響童話?新授課(闖關活動)1、認認認認出本課交響童話中出現的樂器。介紹七種樂器(長笛、單簧管、雙簧管、圓號、弦樂組、大管、定音鼓和大鼓)。2、聽聽聽聽出本課出現的樂器的聲音特色,并把聲音都打亂,請同學們找出各自的聲音。(出現的聲音都是本課中獨奏樂器的聲音)3、選選選現在我們每個同學變身成一個小導演,請同學們為前面的這些樂器選擇本課交響童話中出現的角色。并給自己的每個小組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角色。少先隊員彼得、小鳥、鴨子、貓、老爺爺、狼、獵人;老師拿出頭飾給每組第一個同學戴上聽音樂表演。通過三次闖關活動使同學們了解加深了樂器的特色和表現形式,再來聽交響童話的時候已經能夠清楚的區分出里面的角色,更好的表現和欣賞交響通話了。完整的欣賞交響童話《彼得與狼》,邊欣賞邊表演師:同學們通過了重重考驗肯定按耐不住了吧,想不想給自己也安排個角色,我們既當導演,又當個小演員,看誰演的最好哦。分組表演,每組同學當聽到描寫自己角色的的樂器響起時請上臺來表演,快結束時回到自己的座位去。(全曲24分鐘,我選擇了一個獲得奧斯卡金獎的配樂動畫視頻,和課本中欣賞課的音樂一模一樣,同學們邊聽邊看邊欣賞,把試聽結合起來,更好的參與表演。四、作曲家介紹俄國作曲家普羅科菲耶夫的交響童話《彼得與狼》 普羅科菲耶夫對兒童有著特殊的感情,寫了不少優秀的作品給兒童們。舞劇音樂《灰姑娘》獨唱歌曲《丑小鴨》都是他的作品,享譽世界樂壇。這首《彼得與狼》寫于1936年春天,它是根據俄羅斯同名童話寫成的。為了讓大家理解它,他還專門為樂曲寫了通俗的解說詞。五、拓展同學們遇到事情是要保持頭腦冷靜,勇敢機智的面對,有時候看到外別強大的惡勢力,可以想辦法智取,不是攻不破的。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