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九年級第一次學業水平檢測(一)道德與法治參考答案及評分細則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8小題,每小題2分,共36分)1.A2.B3.B4.C5.B6.D7.A8.C9.D10.B11.A12.A13.D14.A15.C16.D17.B18.C二、簡要回答(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6分,共12分)19.(1)①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發展社會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②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③我國過去40多年的快速發展靠的是改革開放,未來發展也必須堅定不移地依靠改革開放。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⑤我國經濟己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⑥我國經濟發展還面臨區域發展不平衡、城鄉發展不平衡不協調等現實挑戰。(每點2分,4分止:改革開放重要性必答一點,其它要點均可)(2)①有利于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②有利于進一步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③有利于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④有利于建設幸福江西、和諧江西,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江西的新篇章。⑤有利于依法行政,提高工作效率。(每點1分,2分止)20.①我國堅持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法治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靠的保障。②追求并奉行法治已經成為現代世界各國的共識。法治要求實行良法善治。走法治道路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選擇。③我國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使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我國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④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人類面對生態危機作出的智慧選擇。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生態文明作為一種新型的社會文明形態,是人類的共識,也是時代的選擇。建設生態文明就是造福人類。⑤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具有監督權。(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國家政權、行使權力的根本途徑。)(每點2分,6分止;本題圍繞依法治國、人大、生態角度作答,至少結合2個角度)三、概括與評析(共12分)21.(1)擬題。(3分)評分說明:以題目的形式呈現1分;題目綜合概括材料的要義、并體現道德與法治課所學觀點2分。題日如《彰顯大國風范賦能全球治理》《應對全球性挑戰共建可持續未來》等。(標題圍繞中國擔當、人類命運共同體、共享發展機遇、合作、開放等方面均可)(2)評論。(9分)評分說明:①運用所學知識,對材料進行多角度的分析評論。每一角度的分析評論3分,其中評析角度1分、觀點闡釋2分。②同一角度的分析評論不重復計分。③只要是從合理的角度評論,均可酌情給分。例答:①從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角度: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②從改革開放的角度:堅持改革開放,是我們的強國之路。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或從對外開放角度)③從經濟全球化的角度:當今世界是一個開放的、發展的、緊密聯系的世界:經濟全球化,一方面為經濟發展提供了新的機會,另一方面也使風險與危機跨國界傳遞。④從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角度:中國首倡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充分表達了人類追求和平與發展的愿望,為解決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提供了寶貴的思想,為人類共同的美好未來指明了方向。⑤從中國擔當的角度: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中國始終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面對各種區域性和全球性的危機與難題,中國不推諉、不逃避,也不依賴他人,積極主動地承擔起相應的責任。⑥從攜手促發展的角度:我國把握世界的發展趨勢,積極謀求自身發展,提高國際競爭力:中國與世界各國分享發展機遇,共享發展成果。(或從合作角度)⑦從綠色發展的角度:我國堅持走綠色發展道路,建設生態文明,實現可持續發展:堅持綠色低碳,與世界各國共同建設一個清潔美麗的世界。準考證號姓名2025年九年級第一次學業水平檢測道德與法治·歷史說明:1.本試題卷分道德與法治和歷史兩部分,滿分160分,考試時間為150分鐘。2.請按試題序號在答題卡相應位置作答,答在試題卷或其他位置無效。道德與法治部分(共80分)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8小題,每小題2分,共36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涂在答題卡相應位置。錯選、多選或未選均不得分。1.2025年1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時強調:“新時代新征程,必須堅持用改革精神和嚴的標準管黨治黨,努力取得更大成效。”堅持用改革精神和嚴的標準管黨治黨,源于中國共產黨①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②肩負著履行好執政興國的重大職責③是維系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精神紐帶④是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唯一力量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2024年12月16日,在紀念喬石同志誕辰100周年座談會上習近平強調:要堅定不移高舉改蘋開放旗幟,堅持守正創新,以經濟體制改革為牽引,以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緊緊圍繞中國式現代化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奮力譜寫改蘋開放新篇章。基于這一講話精神,以下對改革和創新關系描述準確的是A.改革是創新的唯一路徑B.創新是改革開放的生命C.創新是改革開放的終點D.改革是創新的最終目的3.2024年11月5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北省咸寧市嘉魚縣潘家灣鎮四邑村考察時,同村民們親切交流。習近平總書記對大家說,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加快推進鄉村振興。這是因為,加快推進鄉村振興①有利于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②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③有利于縮小城鄉差距,實現共同富裕④是奏響中國走向繁榮富強的最強音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2024年12月29日,我國擁有100%自主知識產權的CR450動車組樣車在北京首次亮相。據了解,CR450動車組樣車運營速度、運行能耗、車內噪聲、制動距離等主要指標國際領先。CR450商業運營時速400公里,試驗時速450公里,中國高鐵再次領跑全球。中國高鐵再第1頁(共12頁)CS掃描全能王3億人都在用的掃罐ApP次領跑全球告訴我們①我國科技創新能力已經全面超越國際水平②自主創新是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③我國要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④要營造有利于創新的輿論氛圍和法治環境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5.2024年12月25日,江西省省長葉建春主持召開黨外人士座談會,就起蘋好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升政府工作效能廣泛聽取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的意見建議。這①彰顯了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獨特優勢②表明人民民主專政是我國基本政治制度③有助于廣泛集中民智,促進科學民主決策④印證了協商民主已完全取代了選舉民主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6.2025年景德鎮市兩會即將召開,市外國語學校九年級(8)班道德與法治老師借此契機,組織學生開展“模擬政協”活動,調研本地民生需求并模擬提交提案。對中學生參與“模擬政協”活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有①占用了學習時間,不珍惜受教育權②是在直接行使管理國家事務的權力③培養了自主學習和研究性學習能力④有助于培養創新精神和民主意識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7.2024年12月30日,浙江省溫州市人民檢察院依法審查后,對長期盤踞緬北果敢的明家犯罪集團及其關聯犯罪集團成員明國平、明珍珍等39人提起公訴,從嚴懲處組織者和骨千,有力打擊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集團的囂張氣焰,對境外詐騙分子形成極大震懾。材料表明①我國堅持依法治國方略,嚴厲打擊跨國犯罪②嚴格執法能夠有效遏制所有犯罪行為的發生③犯罪分子一旦觸犯刑法,必將受到刑罰處罰④打擊跨國犯罪成為我國當前所有工作的中心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8.道德與法治課上,老師出示了右圖中的三個詞條。這三個詞條共同指向的大單元主題是※熱愛祖國※誠信為本A.弘揚傳統文化B.追求個人成就※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C.凝聚價值追求D.弘揚科學精神9,經過數千年的文化傳承,中華優秀文化精髓已經深深植根于中華民族的精神世界、道德觀念、行為準則和節日慶典之中,成為不可或缺的文化標識。下列名句能夠彰顯中華優秀文化精髓的有①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②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③自古驅民在信誠,一言為重百金輕④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第2頁(共12頁)CS掃描全能王3億人都在用的掃罐ApP2025年九年級第一次學業水平檢測歷史參考答案及評分細則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1.A2.C3.D4.C5.B6.C7.B8.D9.B10.A11.D12.D13.A14.A15.B16.C17.C18.D19.D20.C二、綜合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40分)21.(8分)(1)史稱:種姓制度。(1分)作用:神話種姓制度的起源。(強化種姓制度等級秩序,鞏固統治。)(1分)(2)文獻史料:②④。(1分)實物史料:①③。(1分)(3)史實說明:達·芬奇最大的成就是繪畫,他技術精湛,把藝術創作和科學探索結合起來,創作了許多完美生動的人物形象,代表作有《蒙娜麗莎》和《最后的晚餐》等。作品充分體現了人文主義精神,表達了新興資產階級對現世生活的追求和審美情趣。(2分)(有史實有說明得2分)(4)理由:14世紀的歐洲,黑暗與希望并存。黑暗的因素:教會和神學禁錮了人們的思想;黑死病在歐洲流行:等等。希望的因素:資本主義的萌芽:古希臘羅馬文化的保存:新興資產階級不滿羅馬教廷的統治:等等。(2分)(分角度各寫到一點得2分)22.(12分)(1)措施:彼得一世改組行政機構,建立了中央集權的行政體制:他創建了一支紀律嚴明的新式常備軍:他鼓勵興辦手工工場:他推行文化教育,派遣留學生,創辦科學院,開辦學校,創辦報紙:他還提倡人們學習西方的禮節與生活方式。(2分)(任答一點得1分)含義:通過改革,俄國的經濟、軍事實力大增,為對外擴張準備了條件:俄國一躍成為歐洲軍事強國,俄瑞戰爭后,俄國奪取波羅的海的出海口:俄國開啟近代化進程。(2分)(任答一點得2分)(2)積極影響:1861年農奴制改革是俄國歷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改革廢除了農奴制,促使社會的各個方面出現了新的氣象:改革推動俄國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1分)(任答一點得1分)突出表現:機器生產已代替手工勞動:紡織工業中機器使用占比大,重工業發展迅速:新興的石油工業得到發展:俄國工業總產值增長迅速。(1分)(任答一點得1分)(3)性質:無產階級的社會主義革命。(1分)(答社會主義革命也正確)戰略任務:要結束兩個政權并存的局面,完成無產階級奪取政權的戰略任務。(1分)(4)因素:1913一1920年工業產值下降: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影響,戰時共產主義政策的影響:1921一1925年工業產值上升:列寧實施新經濟政策;1925一1932(1925-1937)年工業產值上升:蘇聯的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五年計劃的實施。(2分)(任答兩點得2分)(5)肩示:首先,經濟基礎至關重要,經濟制度要與時俱進,保持活力和適應性:其次,政治體制要民主要靈活,要能夠廣泛代表人民的利益,要根據時代的變化不斷改革完善:再其次,國際戰略要基于自身實力和利益平衡。最后制定政策要從國情出發,要實事求是。(2分)(言之有理即可,答一點得2分)23.(8分)(1)方式:資產階級革命:英國、法國、美國:(1分)(任答一個得1分)資產階級改革:俄國、日本。(1分)(任答一個得1分)(2)示例:標題:工業革命與資本主義的發展(2分)由英國開始的工業革命,19世紀中期以后,在法、德、美、俄等國相繼展開。大機器生產的工業資本主義迅猛發展,創造了巨大的生產力,把人類帶入新的時代,為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初步形成提供了必要的物質基礎。由于工業革命和法國大革命的影響,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以空前的廣度開展起來。俄、日、德、意等國以不同的方式進入資本主義時代,資本主義制度在世界范圍內廣泛確立。工業革命以后,資本主義最終戰勝了封建主義,逐步確立起對世界的統治,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初步形成。世界形成了西方先進、東方落后的格局。所以說,資產階級發展的每一個階段,都伴隨著相應的政治上進展。(4分)(評分標準:自擬標題得2分:能根據標題主旨,展開敘述且史實正確,邏輯關系正確,表述完整的可得4分。其余依次扣分。選擇表中其他相關聯內容進行闡述的也可)本題涉及的標題還有:地理大發現、科技改變世界、資本主義的發展、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答案不唯一)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江西省南昌市南昌縣 2025年第一次學業水平監測九年級道德與法治?歷史試題.pdf (歷史答案)2025年九年級第一次學業水平檢測(一)(1).pdf (道法答案)2025年九年級第一次學業水平檢測(一).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