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2《分派在線學習任務》一、教學目標1.信息意識:學生能敏銳察覺在線學習任務分派中涉及的各類信息,如學習目標、時間安排、協作成員特點等,理解這些信息對任務成功完成的重要性。2.計算思維:學會運用合理的策略對在線學習任務進行分析、拆解與安排,構建清晰的任務執行流程,能夠根據任務特點選擇合適的在線協作工具。3.數字化學習與創新:知道在線文檔協作工具是一種支持多人同時編輯文檔的數字化工具,通過協作工具高效完成在線學習任務的分派與執行,培養在數字化環境下積極探索、創新學習方式的能力。4.信息社會責任:在使用在線協作工具進行任務分派與協作過程中,遵守網絡規則和道德規范,尊重他人知識產權和勞動成果,樹立良好的信息安全意識。二、教學重難點(一)教學重點掌握任務安排的方法和使用在線文檔協作工具的技巧。(二)教學難點能夠根據不同的在線學習任務,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制定出科學合理的任務安排方案。引導學生在使用在線文檔協作工具時,克服可能遇到的技術問題和協作溝通障礙,充分發揮工具優勢,實現高效協作。三、教學方法講授法、討論法、實踐法、案例分析法四、教學過程(一)導入教師提問:“同學們,在之前的在線學習中,大家可能會遇到小組共同完成一個項目或作業的情況。開動腦筋,想一想:“結合自身經歷說說你是如何開展合作學習的?” 引導學生回憶過往經歷,思考任務安排相關問題。引出課題: “為了更好地完成小組合作學習任務,我們需要學會合理地分派任務。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分派在線學習任務》。”(二)探究新知1.開動腦筋,想一想:分派任務就是要明確每一位成員的具體任務安排,這是確保小組協作學習活動順利進行、高效完成的關鍵。小組討論: “我們可以從哪些方面進行任務安排?進行任務安排時有哪些注意事項?”分享交流: 各小組代表分享討論結果,教師引導學生總結任務安排的原則和方法,例如:明確目標、合理分工、設定時間節點、及時溝通等。2.任務具體安排:案例分析: 教師展示一個具體的在線學習任務案例,例如:“小組合作完成一份關于‘我的家鄉’的演示文稿?!?br/>小組合作: 學生分組討論,根據任務安排的原則和方法,制定具體的任務安排計劃,例如:確定演示文稿的主題和內容、分配每個成員的任務、設定完成時間等。教師:我們小組每位成員都認領了各自的學習任務?,F在,如何高效地匯總每位成員的任務安排呢?學生思考,然后回答。教師引出在線文檔協作工具。3.在線協作工具:在線文檔協作工具支持多人同時編輯,非常便捷。(1)學生思考,你知道有哪些在線文檔協作工具?試著在書35頁寫一寫。(2)教師總結并補充。通過課件展示常見工具列舉:展示騰訊文檔、金山文檔、石墨文檔等常見在線文檔協作工具的界面截圖,簡單介紹它們的功能和適用場景。(三)實踐操作閱讀書35頁,在線文檔協作工具解決了哪些問題。1.教師示范教師在講臺上操作在線文檔協作工具,演示建立分工匯總表、添加文字、共同編輯、設置權限等基本操作。2.學生實踐①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運用在線文檔協作工具進行任務分派和初步內容撰寫。②學生分組,每組 5 - 6 人,推選一名組長。組長組織小組成員討論任務安排,根據成員特點進行分工,如確定資料收集員、撰寫員、編輯排版員等。③各小組選擇一種在線文檔協作工具(如騰訊文檔),創建文檔并開始進行任務分派和內容撰寫。教師巡視各小組,觀察學生的任務安排過程和工具使用情況,及時給予指導和幫助,解決學生在操作過程中遇到的技術問題,如如何添加成員、如何設置文檔權限等。3.學生成果展示與交流學生完成任務分工匯總表,和同學們分享交流具體的操作過程。每個小組推選一名代表,通過投影展示小組的任務分派方案和使用在線文檔協作工具完成的部分成果,并介紹任務安排的思路和在使用工具過程中的體驗。其他小組的同學進行提問和評價,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議。教師引導學生從任務安排的合理性、工具使用的熟練程度、團隊協作的效果等方面進行評價。教師對各小組的表現進行總結評價,肯定優點,指出不足,并再次強調任務安排的要點和在線文檔協作工具的正確使用方法。4.拓展嘗試鼓勵學生探索在線文檔協作工具的其他功能。(四)深入探究1.比較傳統電子文檔編輯工具和在線文檔協作工具的特點(1)將學生分成小組,發放對比表格,從操作方式、功能特點、適用場景等方面進行比較。小組討論后填寫表格,教師巡視指導。(2)每組派代表匯報討論結果,其他小組可補充提問。教師總結并引導學生思考教師引導學生討論,在線文檔協作工具解決了哪些傳統電子文檔編輯工具無法解決的問題,例如:版本混亂、溝通不暢、效率低下等。(2)使用在線學習工具有哪些注意事項(1)學生思考:引導學生思考使用在線文檔協作工具的注意事項。(2)教師教師總結: 教師講解使用在線文檔協作工具時需要注意的事項,例如:賬號安全、文檔權限、網絡環境信息保密等。(3)聯系實際: 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在線協作工具還可以應用在哪些方面,例如:完成學習任務、進行項目合作等。(4)信息社會責任: 教師引導學生討論,在使用在線協作工具時,應該如何遵守信息社會責任,例如:尊重他人勞動成果、保護個人隱私等。(五)總結回顧1.總結歸納學習了本節課你有哪些收獲?(1)學生總結: 學生分享本節課的收獲和體會。(2)教師總結: 教師回顧本節課的重點內容,包括在線學習任務安排的方面和注意事項、在線協作工具的特點及使用注意事項等。強調在今后的在線學習和生活中,要善于運用所學知識,合理分派任務,選擇合適的工具進行高效協作,同時要始終牢記信息社會責任,遵守網絡規則和道德規范。2.課后作業選擇一種在線文檔協作工具(如騰訊文檔)匯總小組成員的學號、姓名、性別、興趣愛好等信息,并在班級進行分享。五、教學反思本節課通過案例分析和實踐操作,引導學生學習任務安排的方法和使用在線文檔協作工具的技巧,并嘗試運用計算思維解決實際問題。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引導學生將任務安排與信息科技核心素養相結合,培養學生的信息意識、計算思維、數字化學習與創新、信息社會責任等方面的能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