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上猶縣2024~2025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質量檢測5.孔子曾經說過:“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從老師的角度來看,這體現了哪方面的要求()七年級道德與法治·歷史試題卷(合卷)A.有理想信念B.有扎實學識C.有道德情操D.有仁愛之心6.今年9月10日是第三十九個教師節,中宣部、教育部評選出12位全國教書育人楷模,這些道德與法治部分楷模是廣大人民教師的優秀代表和杰出典范,評選和表彰全國教書育人楷模是因為()一、單項選擇(每小題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的選項,將所選選項前面的字母填涂在答題卡相應①教師是一個古老的職業②尊師重教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位置上。每小題2分,共36分)③教師職業價值高于其他行業④教師肩負立德樹人的重要使命1.進入初中,小明在學校里經歷了許多新鮮事:高年級的同學給我們當起了校史講解員;班主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任組織我們選舉班委、設計班徽、制訂班規和班訓:布告欄里貼滿了社團招募新成員的啟事。7.下列觀點與漫畫所表達的意思相符的是(這意味著()①一段新的人生旅程的開始②初中生活和小學生活完全不同復這的價梯,們拾級而上!③初中階段為我們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機會④我們已經長大了,徹底擺脫了依賴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有時我們需要通過他人評價來認識自己,下列同學的表現,是正確通過他人評價來認識自己的有()①小莉說小倩的衣服不好看,小倩便要媽媽給自己買新衣服②王猛聽到老師對高強的表揚和對自已的批評之后,決定以后要向高強學習①友誼是一種親密的關系②友誼是人生永恒的話題的③張鵬非常在意他人的評價,認為別人對他的評價都是對的③朋友之間的友誼會一直存在下去④要學會處理朋友之間的矛盾和沖突④張浩認真聽取老師的評價,改進學習方法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A.①③B.①②C.①④D.②④8.在學完“友誼之樹常青”這一內容后,老師要求同學對本課內容做總結。小東同學的總結如3.2024年6月2日,關心少年零碳引領一“青少年零碳公益行動”項目啟動暨“美心少年”表所示:平臺發布會在北京舉行。此次活動旨在引導青少年關注環境問題,積極參與節能減排,為國家①友誼是一種親密的關系,朋友之間應該不分彼此實現“3060”雙碳目標貢獻力量。現場還發布了《2024年中國中學生公益實踐白皮書》。作為②友誼是一種心靈的相遇,朋友之間要注重心靈的溝通與契合青少年,我們中學生應()①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讀好“無字之書”③友誼是平等的、雙向的。朋友之間要共同分享、相互分擔,共同成長②到社會的大課堂去,獲得更多的人生啟迪④現實生活中交友要慎重,但網上交友不受任何限制③認識到“無字之書”可以代替“有字之書”小東總結的觀點中,你認為表述正確的是()④認識到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比課堂學習重要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9.友誼是人生永恒的話題,伴隨著我們的成長。下列古語反映友誼的是()4.小路:“我真是太笨了!考前很努力地復習,但成績依舊不理想。”媽媽:“沒事,分數并①交友投分,切磨箴規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終不是學習的全部,媽媽陪你去爬山散心!”朋友:“不要太傷心,我來幫助你分析原因,一起努③君子之交淡如水④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力!”從上述對話中,我們可以感悟到()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①家是心靈的港灣,家人給予我們體涼和包容10.人格的完善,是在“我”和“我們”的共同生活中實現的。下列做法值得點贊的是()②教師教書育人,要正確對待老師的表揚和批評A.針對班委會制定的班級管理規則,小冉積極思考,提出自已的意見③要保持適度的學習壓力,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B.學校運動會上,因為體委的安排不合自己的心意,小凱退出了比賽④友誼讓我們體驗積極情感,給我們心靈的慰藉C.班級團體活動,小陸始終不愿參與其中,躲在角落里做自已的事情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D.學校藝術節現場,為給本班同學拍攝照片,小澤在會場內隨意走動七年級道德與法治期末試題卷第1頁共6頁七年級道德與法治期末試題卷第2頁共6頁上猶縣 2024~2025 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質量檢測七年級道德與法治參考答案一、單項選擇(每小題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的選項,將所選選項前面的字母填涂在答題卡相應位置上。每小題 2分,共 36 分)1-5 BDABC 6-10 CACAA 11-15 BABCA 16-18 DCB二、簡要回答(簡明扼要,條理清楚。每小題 6 分,共 12 分)19.(1)孝親敬長;勤儉節約。(2 分)(2)①用心體味親情之愛。②相互關愛、彼此尊重。③傳承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④不斷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增強家庭責任意識,為家庭建設作出貢獻。(每點 2 分,滿 4 分止)20.①建設美好集體,要確定共同的愿景。共同的愿景引領集體成員團結一致,開拓進取。②建設美好集體,要樹立主人翁意識。在美好集體的建設中,我們應主動作為,各負其責,各盡其能。③建設美好集體,需要我們堅持集體主義原則,發揚集體主義精神。(6 分)三、概括與評析(結合材料,自擬題目,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多角度評論。12 分)21.(1)擬題(3 分)。題目如:《以積極的人生態度面對逆境》《在逆境中逐夢前行、超越自我》等。(2)評論:①從學習的角度:學習是立身做人的永恒主題。學習是我們現階段的基本任務,也是我們成就夢想的重要路徑。學習可以提升我們的思想品德和精神境界,增強能力,增長智慧,使我們面前的世界更廣闊、更精彩,讓我們擁有實現夢想的持續力量。夢想的實現,需要我們努力學習、善于學習。②從夢想的角度:夢想是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愿望,有夢想,就有希望。夢想能不斷激發我們對生命的熱情和勇氣,讓生活更有色彩。做有夢想的少年,應當樹立遠大志向,應當緊扣時代脈搏。志向是人生的航標,是奮斗的原動力。③從正確認識自己的角度:正確認識自己,準確把握自己的稟賦和特性,有助于我們增強自信,促進自我發展。促進與他人的交往,正確處理個人與社會的關系,從而更好地認識和改造外部世界。我們要通過自我的全面分析和生活實踐等來認識自己,④從做更好的自己的角度:做更好的自己,要學會欣賞自己、接納自己。做更好的自己,需要不斷完善自己,要善于向他人學習、向書本學習、向社會學習,利用一切機會豐富和發展自己。做更好的自己,要不斷發掘自己的潛能。⑤從正確對待逆境的角度:在逆境中前行,需要鼓足勇氣,迎難而上。順境和逆境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⑥從積極的人生態度的角度:積極的人生態度,會令人看到事物好的一面,從而熱愛生活,對未來充滿信心。積極的人生態度體現為樂觀向上、認真務實、勤奮進取。(每點 3 分,滿 9 分止,選用的其他角度與材料有聯系也可酌情給分)四、探究與實踐(緊扣題意,綜合運用所學知識進行探究與實踐。22 小題 8 分,23 小題 12 分,共 20 分)22.(1)日記一:體現了雷鋒積極的人生態度,勤奮進取的精神品質,熱愛勞動的精神追求。日記二:體現了雷鋒服務社會、服務人民的奉獻精神。日記三:體現了雷鋒立足崗位作奉獻的精神或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精神。 (6 分)(2)例答:到博物館當義務講解員;把不用的舊書籍捐給貧困山區學生;去敬老院慰問孤寡老人;清理公共場所的小廣告;在社區宣傳保護環境的重要性等。(2 分)23.(1)①做好假期規劃,應當先確定目標。我們可以在家長的幫助下,設定合理的目標。②做好假期規劃,還應當制訂行動方案。我們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對目標進行分解,明確實施節,列出時間表,使行動方案切實可行。③有了規劃,我們更應當持之以恒,向著既定目標前進,將“努力”落實在每一天的具體行動中。(6分)(2)例答:飲食無規律,零食吃不停;無節制玩手機、看電視;不按時作息,懶床等。 (2 分)(3)①引導學生關注自己的身體,養成健康的方式和對生命負責任的態度,培養良好的親子關系。②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家務勞動,養成勞動習慣,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增強家庭責任意識,建設和諧家庭。③有利于學生滋養心靈,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4 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4七年級期末道德與法治--參考答案.docx 4七年級期末道德與法治試題卷-.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