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 學年度高二年級下學期開學考政 治(全卷滿分 100 分,考試時間 40 分鐘)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學校、班級、姓名、考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考生請在答題卡上作答(答題注意事項見答題卡),在本試題上作答無效。一、單選題(共 20題,每題 4分,共 80分)01.當今世界,宇宙學、生命醫學、基因學、人工智能等科學技術的進步在給人類帶來健康、方便、快捷的同時,也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問題。為此,人們重新審視人與自然的關系,從技術倫理的角度對科學發展進行反思,希望科學技術能夠真正造福人類。這說明①哲學對具體科學的發展具有促進作用②具體科學的進步有利于推動哲學發展③具體科學的發展需要正確的世界觀方法論指導④哲學的任務就是把握具體科學發展方向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02.世界上是沒有鬼神的,但是為什么人又想得出來呢?而且西方人的鬼神,是西方人的服飾和面龐:東方人的鬼神,是東方人的服飾和面龐,其實想象各異,本質實同。就如同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總是有一定客觀依據的。這說明鬼神觀念①是人們純粹的一種主觀臆造物 ②是意識對客觀存在的歪曲反映③是人腦對鬼神的虛幻反映 ④是主觀形式與客觀內容的統一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03.魚萍共生模式養魚是一種自然生態模式,它是一種將魚類和浮游植物或附著植物結合在一起的養魚方式。在此模式下,魚類通過食用萍類植物吸收養分,而萍類則通過光合作用吸收水中的溶解氧和營養物質來維持生長的需要。這說明①聯系具有普遍性,要善于創造事物之間的固有聯系②聯系具有多樣性,要善于把握事物存在的各種條件③要堅持系統優化法,運用綜合的思維方式認識事物④聯系具有客觀性,魚萍之間的聯系與人的意識無關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04.習近平多次強調,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須一抓到底,切忌虎頭蛇尾、一曝十寒,要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民生需求。從發展觀的角度看,習近平總書記實際上是要求各級領導于部在改善民生時必須認識到①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 ②量變必然會引起質變③要善于抓住時機促成質變 ④質變是量變發展的結果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05.2024年以來我國國民經濟形勢總體是好的。但也要看到,國際環境仍然復雜嚴峻和國內經濟發展面臨多重超預期考驗,國內經濟恢復基礎仍不牢固。我國繼續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按照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要求,我國經濟就會穩中有升,健康發展。這包含的辯證法思想是①要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準確預判我國經濟發展走勢②要善于抓重點,集中力量解決我國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③堅持兩點論與重點論相結合,促進我國經濟穩定發展④發揮主觀能動性,防止矛盾向不利的方向轉化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06.2023年以來,一些美西方媒體出于意識形態偏見,刻意將矛頭對準中國,編造聳人聽聞的假消息。將中國北方地區春季隨處可見的“楊樹花”報道成“蟲子”,誣稱“中國遭遇生物災難”。這波“硬黑”式造謠過于拙劣,很快被網民識破并辟謠。之所以要辟謠,是因為①美西方媒體沒有認識到真理具有客觀性和無條件性特征②美西方媒體違背了客觀事實,犯了主觀唯心主義的錯誤③真理與謬誤相伴而行,追求真理的過程總是會出現謬誤④美西方媒體自欺欺人,對客觀存在進行歪曲反映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07.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勞動素養包括勞動創造活動的智力充實性和完滿性、道德豐富性和公民目的性。我們應充分認識到勞動的重要性,全面開展勞動教育,讓勞動成為每個學生的‘必修課’。”這是因為①勞動是社會歷史的起點 ②勞動推動了人類意識的產生③勞動創造了自然界和人類社會 ④勞動是物質固有的根本屬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08.近年來,杭州市以“兩山”理念為指引,撬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文明建設,打造美麗中國生動樣本。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提出,為推動生產和生活體系向綠色低碳轉型帶來了新契機。如今,綠色已然成為杭州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這體現了①正確的認識對實踐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②理想信念承載著一個民族和國家的精神追求③正確的價值選擇是正確的價值判斷的基礎 ④價值觀對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有導向作用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09.半個多世紀以來,黑龍江林場職工馬永順的命運始終與大山緊緊相連。50年前,為了新中國的建設需要,他帶頭披星戴月,拼命伐樹,是全國著名的伐木英雄;后來,為了綠化荒山,響應祖國植樹造林的號召,他帶領全家種樹“還債”,50年后,馬永順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植樹模范”的榮譽稱號。這啟示我們①人生的真正價值在于對社會的貢獻 ②在實現人生價值時不應考慮個人的利益③個人對社會的貢獻主要看物質貢獻 ④人既是價值的創造者,又是價值的享受者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0.近年來,安徽省淮北市持續加大非遺保護和傳承工作力度,深入挖掘和合理利用非遺資源,積極探索“非遺+”保護傳承和利用路徑,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能。這體現了①文化為經濟發展提供正確的方向保證 ②優秀文化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③優秀文化為經濟發展提供堅實基礎 ④文化與經濟融合催生了文化經濟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1.“一帶一路”倡議提出 10年來,朋友圈不斷擴大。中國已與 151個國家、32個國際組織簽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廣泛開展文化、教育、科技、旅游等多方面的展示、交流與合作,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民心相通”不斷走深走實。這說明①文化交流能夠增進沿線國家對中華文化的尊重、了解和理解②通過深化各領域人文合作,可推進不同文明之間的交流互鑒③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逐漸增強,實現不同文化的趨同發展④通過深化文化交流,促進了多元互動人文交流大格局的形成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2.國際社會希望解碼中國的發展道路和成功秘訣。習近平希望廣大文藝工作者用情用力講好中國故事,向世界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講好中國故事的主要目的是①展現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彰顯中華文化自信②吸收外來文化有益成果,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③促進外國民眾深入理解中華文化,增進政治互信④引導外國民眾認同中華文化,增強中華文化影響力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3.2024年 12月,美國國會聯邦參議員發布聲明稱,中國大蒜對美國食品安全構成“極大威脅”,要求發起 301調查。美國國會眾議院已經審議通過的 2025財年國防授權法案中,也包括要求美軍商店禁止銷售中國大蒜的條款。從無人機到起重機,從冰箱到大蒜,被美國扣上“國家安全風險”帽子的中國產品越來越多。由此可見①美國將經貿問題政治化會增加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安全風險②美國大搞保護主義,濫用國家力量遏制打壓中國發展③美國的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是威脅地區和平的重要因素④美國強推“脫鉤斷鏈”的根本原因是美國利益集團的干預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4.2024年 5月,為扭轉頹勢,時任 E國首相宣布提前舉行議會下院大選,并請求解散議會。結果,在 7月初的選舉中,工黨大獲全勝,贏得下議院 600多個席位中的 400多個;執政 14年之久的保守黨下臺,時任 E國首相黯然離場。由此可見,該國①國家的結構形式為兩黨制 ②政府首腦有解散議會的權力③下院是行政權力的最高來源 ④政府是以議會為基礎產生的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5.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方興未艾。“全球南方”占世界經濟的比重提升到 40%以上,金磚合作機制實現歷史性擴員,“77國集團和中國”哈瓦那峰會發出“全球南方”加強團結合作的響亮聲音,中國、巴西等“全球南方”國家共同成立“和平之友”小組……這些行動大大提升了“全球南方”的國際影響力。由此可見①發展中國家成為改變國際權力關系的決定力量②多種力量既依存又制約有利于世界和平與發展③傳統的國際治理體系正在發生深刻變革與調整④國際力量對比調整為推動世界多極化注入動力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6.2024年 11月,在安理會中東局勢高級別會議上,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表示,在巴勒斯坦問題上,安理會未能有效履行自身職責,未能響應國際社會的期待結束巴以沖突;如果不是美國一再行使否決或聲稱安理會決議沒有約束力,安理會本不會如此軟弱無能。這體現出A.中國順應時代主題的變化,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B.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否決權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國際事務決策的走向C.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沖擊著多極化格局,國際關系民主化仍任重道遠D.安理會作為實踐多邊主義的最佳場所,負有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的主要責任17.2024年 12月,美國政府貫徹總統拜登的“小院高墻”策略,發布了對華半導體出口管制措施,進一步加嚴對半導體制造設備、存儲芯片等物項的對華出口管制。中國商務部立即采取加強鎵、鍺、銻、超硬材料相關兩用物項對美國出口管制等相關措施。材料表明①美國總統是政府首腦,不受議會制約②中國堅定不移地維護自己的國家利益③美國濫用出口管制,遏制中國科技發展④競爭、合作、沖突是國際關系基本內容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8.碳中和經濟時代到來,我國新能源企業正加快從全球銷售、全球制造到全球投資的進程,全球化戰略持續升級;同時也在應對復雜的國際競爭、貿易環境、不同文化等方面接受嚴峻考驗。我國新能源企業在國際市場保持大有可為的發展勢頭,就要①抓住全球能源轉型的契機,加強國際合作,實現互利共贏②以推動生產全球化、貿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為目的③發揮技術領先、產業鏈全的優勢,實行跨國行業壟斷④精準布局海外市場,充分開展市場調研,全面謀劃戰略布局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024-2025學年度高二年級下學期開學考 政治 第 3頁 共 4頁{#{QQABbQYEggAIAABAAAhCUQWiCAKQkBCAAQoOwFAUMAABQQNABAA=}#}19.2024年 10月 24日,習近平主席在“金磚+”領導人對話會上發表《匯聚“全球南方”磅礴力量共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講話。他強調,“全球南方”為發展而起,因發展而興。無論國際形勢如何變化,中國始終心系全球南方、扎根全球南方,支持更多全球南方國家加入金磚事業。這說明A.中國為構建新型國際關系發揮建設性作用B.金磚國家已成為國家之間加強合作的重要平臺C.發展中國家始終堅持平等互利、和平共處的原則D.“全球南方”群體性崛起促成了多極化格局的形成20.從 2024年 11月 1日起,新版全國外資準入負面清單正式施行,限制措施由 31條壓減至 29條,制造業領域“清零”。歷經 8次縮減,外資準入負面清單見證中國穩步擴大開放的歷程。中國已成為全球優質跨國投資的引力場。根據材料,下列分析正確的是①縮減外資準入負面清單能促進外資項目更多落地②推進制度性開放能優化國際貨物和服務貿易結構③擴大開放的中國為跨國公司的發展提供重要機遇④制造業清零意味著我國制造業技術已是世界一流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二、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 2題,共 20分)2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粵港澳大灣區是我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在國家發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當前,粵港澳大灣區發展面臨諸多挑戰。比如,在“一國兩制”下,粵港澳社會制度不同,法律制度不同,分屬于不同關稅區域,市場互聯互通水平有待進一步提升,生產要素高效便捷流動的良好局面尚未形成。今后,應如何更好地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如何在“一國兩制”下更好地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如何讓港澳青年擁有更多創新創業機會、更好把握粵港澳大灣區帶來的機遇?經過長期的調研與討論,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運用一切從實際出發的知識,說明粵港澳地區應如何落實材料中《綱要》的要求。(10分)22.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4年是長征出發 90周年,長征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革命的重要歷史事件之一,它不僅保存了黨和紅軍的力量,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而且在中國人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紅色記憶。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長征這一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壯舉,留給我們最可寶貴的精神財富,就是中國共產黨人和紅軍將士用生命和熱血鑄就的偉大長征精神。”在那個革命戰爭年代里,中國共產黨人和紅軍將士把全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始終堅定革命理想和信念,堅定正義事業必然勝利的信心,為了救國救民不懼任何艱難險阻,付出艱苦卓絕的努力甚至是生命的代價。長征是信仰的勝利、意志的勝利、團結的勝利,偉大長征精神作為中國共產黨革命戰爭時期形成的寶貴精神財富,不僅塑造了一個偉大的黨、塑造了一支偉大的革命軍隊,還為后人樹立了一座無與倫比的精神豐碑。結合材料,運用“弘揚中華民族精神”的知識,談談為什么說“長征精神是寶貴的財富,是新時代鼓舞中國人民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法寶。”(10分)2024-2025學年度高二年級下學期開學考 政治 第 4頁 共 4頁{#{QQABbQYEggAIAABAAAhCUQWiCAKQkBCAAQoOwFAUMAABQQNABAA=}#}2024-2025 學年度高二年級下學期開學考思想政治答案1-5:CBCBA 6-10:CABBD 11-15:AAADD 16-20:BCBAB21.①粵港澳地區要充分了解各自的實際情況,從自身存在的實際情況出發落實《綱要》的要求。(3 分)②粵港澳地區政府和人民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不斷解放思想,與時俱進,以求真務實的精神積極落實《綱要》的內容。(3 分)③粵港澳地區要把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尊重客觀規律結合起來,把高度的革命熱情同嚴謹踏實的科學態度結合起來,從實際出發創業創新,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4 分)22.中國人民是具有偉大創造精神、偉大奮斗精神、偉大團結精神和偉大夢想精神的人民。(2 分)中華民族精神為中國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力量。中華民族精神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整體風貌和精神特征,體現了中華民族共同的價值追求,是中華民族永遠的精神火炬。(2 分)長征精神是對中華民族精神的生動體現,是對中華民族精神的豐富和發展。(2 分)在新時代,弘揚長征精神有利于強化對當代青年群體的理想信念教育,能夠激發廣大青年增強奮進意識、斗爭意識,更好地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貢獻力量,中國人民必將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道路上不斷取得新的偉大勝利。(4 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