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節 撒哈拉以南非洲第1課時【素養目標】1.讀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位置和地形圖,知道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位置、地形、河流等地理概況。2.讀撒哈拉以南非洲氣候類型的分布圖,知道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氣候類型、氣候特征以及氣候分布特點。3.結合當地自然和人文景觀,理解熱帶草原氣候對自然環境和人類活動的影響,樹立順應自然、遵循自然規律的人地協調觀。【重點】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環境概況。【難點】熱帶草原氣候對當地環境的影響。【自主預習】【知識點】熱帶草原廣布1.結合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形圖,回答下列問題。(1)撒哈拉以南非洲絕大部分位于① 沙漠以南,東臨② 洋,西臨③ 洋,④是 灣。 (2)撒哈拉以南非洲絕大部分地處 帶,地形以 為主。⑤是 高原,⑥是 高原,⑦是 高原,⑧是 盆地。 (3)A是 島,B是世界水量第二大的河流—— 河,C是 山,D是世界上最長的河流—— 河。 2.撒哈拉以南非洲中部被 橫貫,以 氣候為主,其中 氣候分布最廣。熱帶草原氣候分干、濕兩季, 季草木枯黃, 季水草豐美。 非洲肺魚在干季時將自己“深藏”在淤泥里; 濕季時,它才破洞而出。讀肺魚分布地區氣溫曲線與降水量柱狀圖,回答3~5題。3.肺魚分布地區的氣候類型是 ( ) A.溫帶季風氣候B.熱帶草原氣候C.熱帶沙漠氣候D.亞熱帶季風氣候4.下列月份中,該地區的非洲肺魚已破洞而出的是 ( )A.1月 B.3月C.8月 D.12月5.當地典型傳統民居是 ( )A.墻厚、窗小的碉房B.雙層木樓或竹樓C.用草和木棍建筑的茅草屋D.平頂石頭房【合作探究】1.學以致用:我和撒哈拉以南非洲有個約定。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湖南是我的家鄉,每當外地的親朋好友來做客的時候,我總會熱情洋溢地介紹家鄉的一草一木,我深深地愛著這片土地。從這節課開始,我們將認識富饒而神奇的非洲。請結合你對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了解,設計一個簡短的導游詞,介紹撒哈拉以南非洲。2.查閱非洲氣候圖和非洲地形圖,回答下列問題。(1)說出尼羅河與剛果河的流向,流經的主要地形區、氣候區,注入的水域,比一比哪一條河的支流較多。(2)剛果河河口年平均流量要比尼羅河河口年平均流量大得多。從地形、氣候等方面,分析主要原因。3.【探究活動】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氣候及影響 結合撒哈拉以南非洲氣候分布圖(圖1)及某氣候資料圖(圖2),完成下列探究。圖1圖2(1)寫出圖2對應的氣候類型,并描述其氣候特征。【氣候與自然景觀】 猴面包樹(圖3)根系發達,樹干粗壯高大,木質疏松利于儲水。它喜熱耐旱,適宜生長在年降水量300—800毫米的地區,而在氣候濕熱或降水量大于1 000毫米的地區,生長較差。猴面包樹在干季時完全落葉以減少水分蒸發,在濕季時可大量儲水于樹干中。(2)判斷適宜猴面包樹生長的氣候區,說明猴面包樹特征與當地自然環境的關系。圖3【氣候與人文景觀】 茅草屋(圖4)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典型的民居,分布廣泛。一般用樹枝、木棍構架,房頂鋪茅草。(3)試分析這種民居的特點,并分析其與當地自然環境的關系。圖4【參考答案】自主預習知識點1.(1)撒哈拉 印度 大西 幾內亞(2)熱 高原 埃塞俄比亞 南非 東非 剛果(3)馬達加斯加 剛果 乞力馬扎羅 尼羅2.赤道 熱帶 熱帶草原 干 濕3.B 4.C 5.C合作探究1.撒哈拉以南非洲絕大部分位于撒哈拉沙漠以南,地跨赤道南北,東瀕印度洋,西臨大西洋。這里地大物博,資源非常豐富,人民吃苦耐勞。但是,歷史上,這里曾遭受數百年的殖民統治,帝國主義、殖民主義的侵略、剝削和掠奪,將這里變成了世界上“最貧困的大陸”。據聯合國宣布,世界上最不發達的國家,絕大多數都在這里。盡管撒哈拉以南非洲目前面臨著種種挑戰,但它仍是一個“有希望的大陸”。2.(1)尼羅河的流向為自南向北,主要流經東非高原,主要流經熱帶草原氣候區和熱帶沙漠氣候區,注入地中海,支流較少。剛果河大致是自東向西流;主要流經剛果盆地,主要流經熱帶雨林氣候區,注入大西洋,支流很多。(2)剛果河主要位于剛果盆地,主要為熱帶雨林氣候,終年高溫多雨,水源補給充足;而尼羅河主要位于東非高原,主要為熱帶草原氣候,干、濕季明顯,而干季河流得不到補給,因此剛果河的年平均流量比尼羅河的大。3.(1)熱帶草原氣候;氣候特征是全年高溫,分干、濕兩季。(2)熱帶草原氣候區。熱帶草原氣候全年高溫,降水分為干、濕兩季;猴面包樹喜熱耐旱,在濕季可以儲存大量水分,以順利度過干季,符合猴面包樹的生長習性。(3)特點:茅草屋一般用樹枝、木棍等構架,房頂鋪茅草,且房頂斜度較大。關系:茅草屋所在地主要為熱帶草原氣候,全年高溫,干濕季分明,植被以稀樹草原為主。茅草屋使用樹枝、木棍等構架,便于就地取材,且有利于通風散熱;房頂鋪厚厚的茅草,且房頂保持較大斜度,有利于遮陽避雨,便于雨水排泄。第三節 撒哈拉以南非洲第2課時【素養目標】1.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糧食問題、人口問題、環境問題三者之間的內在聯系、產生原因、解決途徑,樹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2.通過對撒哈拉以南非洲經濟狀況的分析,理解單一商品經濟的成因、影響,并提出解決措施,從而理解因地制宜發展經濟的重要性。3.查閱資料,了解中非合作的項目以及中非合作給撒哈拉以南非洲帶來的影響,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重點】非洲經濟發展的特點及成因,糧食、人口、環境問題的關系。【難點】糧食、人口、環境問題的內在聯系、產生原因和解決措施。【自主預習】【知識點一人口、糧食與環境1.旱災、饑餓等問題主要發生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 地區。該地區降水主要集中在 季,這個季節如果降水及時,雨量充足,農業就有好收成;如果降水延遲到來或不足,就會發生 ,造成糧食減產和牲畜死亡,給農業生產帶來嚴重影響。 2.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長率很高,人口的迅速增長加劇了該地區 問題。 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面臨的普遍問題。 3.為了獲得更多的糧食和肉類,人們 , ,以擴大耕地面積,或在草原地區放牧更多的牲畜。這些做法導致了撒哈拉以南非洲 和 ,加劇了 和 ,使生態環境逐步惡化。近年來,該地區許多國家意識到環境惡化的嚴重后果,開始加強 ,努力改善環境狀況。 【知識點二】快速發展的經濟1.歷史上,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許多國家長期受殖民主義者占領和掠奪,出口 ,進口 ,經濟發展緩慢。由于工業產品的價格比初級農礦產品貴得多。因此,這些國家在國際貿易中處于 地位。 2.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很多國家 ,探索 的發展道路,努力改變經濟過分依賴 出口的情況,使經濟穩步增長。 3.撒哈拉以南非洲經濟的快速發展,還得益于 的合作。近年來,中國在這里的投資逐漸增多,主要集中在 、 和 等領域。 【合作探究】1.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聯合國糧農組織報告稱,目前全球有33個國家的6 000萬人正面臨著不同程度的缺糧問題,其中就包括非洲17個國家的近4 000萬人口。(1)結合自己對非洲現狀的了解,試從人口、氣候、歷史、政治等方面分析造成非洲部分地區缺糧的主要原因。人口因素: 。 氣候因素: 。 歷史因素: 。 政治因素: 。 (2)試分析缺糧危機將會給這些國家的環境帶來什么影響。(3)你能為這些面臨缺糧危機的國家提供一些擺脫困境的建議嗎 2. 活動:經濟快速發展的撒哈拉以南非洲材料一: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加納進、出口資料圖。材料二:由于歷史上長期受殖民主義者占領和掠奪,非洲的許多國家經濟發展緩慢,出口初級農礦產品,進口工業產品。由于工業產品比初級農礦產品貴得多,這些國家在國際貿易中處于不利地位。(1)加納最主要的出口產品是 。 (2)依靠此類產品出口賺取外匯,對國家的發展有什么不利影響 (3)加納的主要進口產品是 。 (4)依賴其他國家供應此類進口產品,有什么弊端 (5)加納要改變在國際貿易中的不利地位,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3.【探究活動】科特迪瓦經濟發展的條件和方向科特迪瓦是非洲經濟高速增長的代表性國家。阿比讓是該國最大的城市和港口,是西非最大的航空港。農業是科特迪瓦的經濟基礎。科特迪瓦目前主要出口木材、可可、咖啡、香蕉、棕櫚油、礦砂、橡膠、棉籽及金剛石等,進口貨物主要有糧食、水泥、機器設備、燃油及消費品等。(1)簡述該國阿比讓發展經濟的優勢條件。(2)概括科特迪瓦出口產品的主要特征,并為其經濟發展獻計獻策。【參考答案】知識點一1.熱帶草原 濕 旱災2.糧食供應 糧食供應不足3.砍伐森林 開墾草原 土地肥力下降 草原退化 水土流失 土地荒漠化 國際合作知識點二1.初級農礦產品 工業產品 不利2.因地制宜 適合本國國情 初級農礦產品3.國家和地區間 采礦 基礎設施 制造業合作探究1.(1)人口增長快,對糧食的需求量大熱帶草原氣候在非洲的分布面積最廣,干、濕季降水不均,旱災頻發歷史上長期的殖民統治導致非洲農牧業水平不高,農產品產量低連年戰亂(2)由于缺糧,人們便亂砍森林,開墾草原,以擴大耕地面積,或在草原地區放牧更多的牲畜,從而導致土地肥力喪失,草場退化,加劇土地的荒漠化,使生態環境逐步惡化。(3)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保護生態環境,減輕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提高農業生產水平,大力發展糧食生產。2.(1)可可(2)價格低廉,在國際市場上的價格波動大。(3)交通設備及機械(4)價格高。(5)發展民族工業,發展多樣化的農業,加強生態環境的保護。3.(1)交通便利;人口眾多,市場廣闊;等等。(2)以出口初級農礦產品為主。充分利用資源優勢,努力改變過分依賴單一產品的局面;積極加強區域內聯合,尋求跨區域的國際合作。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9.3 撒哈拉以南非洲 第1課時 2024-2025學年地理人教版七年級下冊.docx 9.3 撒哈拉以南非洲 第2課時 2024-2025學年地理人教版七年級下冊.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